第90章 小哥是不是太武斷了一些!

字數:4787   加入書籤

A+A-


    【不是,這樣就可以斷定這件瓷器是真的了?】
    【就憑這個嗎?感覺連我都說服不了呀!】
    【小哥都不看一下胎釉和紋飾,是不是太武斷了一些!】
    柳學馳笑了一下,活了大半輩子,豈能看不出南夜這點小心思。
    這小子是有真才實學,不過他想裝逼。
    既然如此,我就幫你一下吧!
    “咳咳,既然你如此篤定這是用麻倉土所燒,那應該還有別的鑒別麻倉土的方式吧?”
    南夜很想吹個口哨,還是柳老懂我啊!
    不過現在明顯不是時候。
    這麽嚴肅的時候,吹口哨成何體統。
    他裝作沉著冷靜的樣子:“確實有一種更方便,更容易判定的方法。
    麻煩幫我找來25瓦的節能燈,謝謝!”
    南夜對著身旁的工作人員,提出自己的想法。
    【25瓦節能燈,南夜這是想要做什麽?】
    【布吉島呀,不是這一行人,表示不了解。】
    【其實南夜提出25瓦的燈,是有講究的。博物館通常用10瓦到30瓦的燈,這樣不僅可以更好營造氣氛,還能更好地保護文物。】
    【感覺好專業的樣子,南夜不會真的是個鑒寶高手吧?】
    博物館工作人員很快找來25瓦的節能燈。
    在南夜的要求下,將這個罐子搬到陰暗處。
    將節能燈放進罐子裏。
    南夜才接著開口:“
    麻倉土瓷胎透光性能極好,在暗處,將25瓦的節能燈放入壁厚達一厘米厚的罐裏,也能透出“肉紅色”的光。
    而其他瓷胎絕無這一功夫。
    大家看一下就知道是個什麽情況了!”
    這一點,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
    就連柳學馳的學生育邦,都不知道有這個說法。
    柳學馳和幾個老學究麵麵相覷,這一套驗證辦法,他們從來沒有對外說起過。
    南夜是如何得知的?
    難道這小子背後有高人不成?
    通電之後,眾人都圍了過去。
    裏麵確實出現了“肉紅色”的光。
    【哇,真的出現了了,跟南夜之前說的一模一樣。】
    【厲害,他是先說會發生的情況,再開燈,而不是先開燈再說,這一點已經證明了不少東西。】
    【這都對上了,那是不是說明這件罐子就是真品了?】
    對於網友提出的疑問,南夜自然要繼續解答。
    “如果大家覺得這些還不足以證明,那我們接著往下看!
    元青花工藝,一直都是重外忽內,所以其內部都會有抹痕。
    尤其是一些大罐、大瓶類的瓷器,都是分段模印,之後接胎接燒拚接起來。
    所以內部通常存在比較明顯的接胎痕。
    不僅如此,罐等器物內壁往往會留下明顯的指紋和旋紋。
    如果在器物的內壁沒有發現這兩者,就是采用現代注漿成型的仿品。
    了解景德鎮陶瓷製作工藝的人都知道,修坯用的刀具有兩類,
    一類叫‘條刀’,是用來修整器物內壁的。
    一類叫‘板刀’,是用來修整器物外壁和足圈的。
    ‘板刀’的出現至少已有二千多年以上的曆史了,而‘條刀’僅僅是在清代康熙年間才有的。
    換句話說,就是康熙之前的瓷器隻修外壁,不修內壁。
    康熙中期以後的瓷器才開始修整內壁。
    所以說,若是內壁太幹淨的元青花,那一定是假的!”
    南夜說的非常篤定,但是柳學馳幾人都沒站出來反駁。
    說明並沒有太大的問題。
    這一段下來,當真是有理有據。
    並且觀眾看到的,都與南夜說的大差不差。
    【厲害了厲害了,什麽條刀啊,板刀啊,我都是第一次聽說,原來還有這種說法,學習了。】
    【現在可以確定了,小哥在這方麵就是專業人士,不然怎麽可能說得這麽清楚,甚至連什麽朝代會修繕瓷器內部都一一指出來。】
    【這次我是真服氣了,各種鑒定方式,以及製作工藝的曆史,全都信手拈來,沒有浸淫此道多年,怎麽可能這麽了解。】
    【我跟你說,幾年可不夠,很容易打眼的。像南夜這麽年輕,恐怕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了,不然不可能做到這種地步。】
    【……】
    柳學馳幾人看向南夜的目光越來越和藹。
    “老柳啊,這小夥子不簡單,從元青花送外交之物,再到條刀,板刀之說,足可見這年輕人的底蘊。
    必然也是學識淵博之輩!”
    “是啊老柳,你跟這小子比較熟悉,有空的話,帶給我們這些老家夥認識認識。”
    “這小子的水平,怕是跟你那個寶貝徒弟有得一拚了吧,關鍵是這小子還這麽年輕!”
    “……”
    柳學馳無語地看著這些老家夥。
    你們想誇就誇唄,還得扯上我徒弟。
    還得挑明我已經有徒弟這個事。
    幾個虛偽的老東西!
    不就是怕我跟你們搶嗎!
    這小子拜不拜你們為師,還一回事呢。
    急什麽!
    ……
    講完內壁之後,工作人員將大罐搬到敞亮一些的地方。
    接下來要講的,就是外壁。
    南夜用手輕輕撫摸著大罐外壁:
    “整個外壁釉麵自然老化,包漿自然,傳世舊貌明顯,有一種沉穩、老舊、滋潤的玉質感。
    瓷器曆經滄桑歲月,定然會留有一些痕跡。
    器表留有各種磕碰、劃傷留下的坑、裂、劃紋等使用痕跡,微觀看留有不同程度的使用磨痕。”
    他指著一處磕碰缺釉:
    “這裏缺失了一小塊釉,但缺口舊痕自然,不似造假。
    而且在料彩濃厚之處,布滿不規則的黑色鏽斑。
    這種黑色鏽斑俗稱‘黑疵’或‘鐵鏽斑’。
    用手撫摸時青花釉麵上呈凹凸不平之感……”
    講到這裏的時候很多人自然而然想起不戴手套的原因。
    【原來如此,不戴手套是用來感受這些凹凸感的。】
    【這也太多講究了吧,前麵講的那些,我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沒想到僅僅是一件元青花,就有如此多的講究。突然覺得那些考古學家好厲害,這到底要學多少東西啊!】
    【當然是活到老,學到老咯!】
    【……】
    講到這裏,其實已經講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最為精彩的紋飾,以及這個罐子名字的由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