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我能力有限

字數:5395   加入書籤

A+A-




    在確定了白英的身份之後,陳景恪當即就說道:

    “殿下,不若將白英招來,由他親自講解改道之事。”

    “若他有真才實學,可授予官職,讓其負責改道之事。”

    朱標也沒有猶豫,立即下旨召白英前來見駕。

    在等待的時間,陳景恪仔細研究了白英的計劃,越看就越覺得可行。

    尤其是第二種改道方法,讓他想起了一種影響深遠的治水之法:

    束水攻沙。

    明末潘季馴發明創造,影響了之後數百年。

    即便到了新世紀,這種方法依然被廣泛使用。

    就是不知道束水攻沙法,能不能和白英提出的第二種改道之法相融合。

    如果可以的話,那將能節省大量人力物力。

    接下來幾天,他一直在完善自己的方法。

    隻是他並不懂得如何治水,不知道自己想出來的法子可不可行。

    朱標見他如此上心,更是欣慰不已。

    這也是他對陳景恪,最滿意的地方之一。

    謙虛謹慎。

    不論什麽事情,不懂就從不胡言。

    遇到不懂的事情,又肯虛心學習研究。

    這樣的人才,下嫁一個女兒給他,也不是不行啊。

    他腦海裏不禁回想起,當初老三朱棡的提議。

    不過不著急,還有的是時間,再等等再說。

    七日後,白英終於趕到。

    一個身材高大的壯年漢子,這體格一看就是山東大漢。

    皮膚黢黑,渾身肌肉墳起。

    這也符合他現在的身份,為了謀生,在大運河當河工。

    看他風塵仆仆的樣子就知道,定然是日夜兼程趕來的。

    見到皇太子,他的樣子有些拘謹。

    反倒是朱標有些意外,他本以為這麽厲害的治水專家,就算不是文質彬彬,也應該是個儒雅之人。

    沒想到竟然會是一個壯漢。

    不過人不可貌相,他倒也沒有輕視。

    朱標本想讓白英休息一天再談正事,誰知他自己卻毫不在意,表示現在就能談。

    “本就是做粗活的人,走這點路不算什麽,還是先談大事要緊。”

    濃重的山東口音,讓陳景恪倍感有趣。

    朱標點點頭,問道:“這黃河改道之法,是出自你手嗎?”

    提起自己的專業,白英變得自信起來:

    “回殿下,正是草民所寫。”

    “去年草民聽京中回來的人,說起黃河回歸故道之事,就上了心。”

    “對山東河南境內的水係,做了全麵的了解……”

    朱標驚訝的道:“你從那時就開始研究此事了?”

    白英回道:“是的,俺們山東太需要黃河了,自從改道就沒有過幾次好年景……”

    “俺當時就想,別管是真是假,先了解一下吧。”

    “萬一是真的,俺的法子或許會有用。”

    朱標讚道:“好,位卑未敢忘憂國,此心可嘉。”

    “謝殿下誇獎。”

    白英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期盼的問道:

    “殿下,朝廷真的要讓黃河回歸故道嗎?”

    都到這會兒了,朱標也就不再隱瞞,頷首道:

    “是有這方麵的計劃,但是否可行還有待商榷。”

    白英激動的道:“太好了,太好了,這下俺們山東有救了。”

    看著他失態的樣子,朱標並未生氣,隻覺得他真性情。

    “你的改道之法我看過,寫的很詳細。”

    “不過我不懂治水之法,也不知此法是否可行。”

    “還需經過工部商討驗證之後方可確定。”

    “且黃河改道之事事關重大,也需說服群臣同意。”

    “伱可敢與我一起入京,說服工部和群臣?”

    白英一臉慷慨無畏的道:“草民願往。”

    朱標更加的滿意,說道:“不用怕,將你知道的說出來即可。”

    然後他指了指陳景恪:“這位是太孫伴讀陳景恪。”

    “黃河改道就是他最先提出來的,你們可以好好聊一聊。”

    “啊?”看著十四五歲的陳景恪,白英忍不住驚訝出聲。

    不敢相信這麽宏偉的工程,竟然會是他想出來的。

    陳景恪露出八顆牙齒,笑道:“白大哥,多多指教。”

    白英連忙道:“不敢不敢,陳伴讀喊我白英便可。”

    他可不是那種迂腐不通人情世故之人。

    恰恰相反,能在大運河上謀生,三教九流什麽樣的人都見過。

    對人情世故了解的比一般人更清楚。

    他自然知道太孫是什麽人,更知道陳景恪是誰。

    當年揭榜救父的故事,傳的可是非常廣的,到現在都還在流傳。

    隻不過已經改的麵目全非了。

    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是揭榜救父和趙瑁案的結合版。

    主角揭皇榜救太孫,娶公主當駙馬,一手掀開趙瑁案。

    各種和貪官汙吏做鬥爭。

    相關劇情可以說越來越豐富,被他鬥倒的貪官也越來越多。

    陳景恪自己也聽說過相關故事,隻能說啼笑皆非。

    他有預感,將來很可能會發展成,不亞於包青天的龐大係列。

    白英自然也聽過這些故事,他更知道前不久太孫墜馬重傷,也是這位陳伴讀治好的。

    對他來說,陳景恪屬於傳說裏的人物。

    現在親眼見到陳景恪,且還是太子如此隆重介紹。

    很顯然,在皇家眼裏他不隻是個郎中,還有著更重要的地位。

    再加上黃河改道計劃,竟然是他提出來的。

    白英心中又多出了幾分感激,所以姿態放的很低。

    陳景恪對他也很尊敬,一口一個白兄。

    這更讓白英感動,心中對陳景恪的好感直線上升。

    朱標見兩人相處甚歡,也就沒有再說什麽,轉身離去。

    他一走,氛圍更加的融洽。

    兩人對著那張地圖,開始了詳談。

    白英本就是民科出身,說的都是大白話,就算沒讀過書的人也能聽懂。

    所以即便陳景恪不懂治水,也很容易就能明白他的意思。

    了解越多,對白英就越是佩服。

    確實考慮的非常全麵,甚至連遷徙百姓的事情,都考慮到了。

    新河道走哪裏,為何要走這裏,需要多少人,開挖多少天……

    就連周圍的百姓往哪裏遷徙等等,全都在計劃之中。

    可以這麽說,如果確定這條河道可用。

    朝廷都不用再製作實施計劃,直接將他的計劃拿來用就行了。

    不過陳景恪並未給予肯定的回應。

    還是那句話,黃河改道是大事,需要經過專業團隊驗證才行。

    最忌諱的,就是不懂行的人,隻聽了幾句就熱血沸騰的開幹。(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