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無不懷念我大元啊

字數:5233   加入書籤

A+A-




    從魏國公府出來,看著明媚的陽光,陳景恪的心情也恢複了正常。

    沒有背叛,學到了經驗,獲得了很多人的重視……

    不論怎麽說,最後自己都是贏家,實在沒有必要矯情。

    至於剃發的事情,他已經不關注了,也沒必要關注。

    事情已成定局,剩下的交給時間就行了。

    之後他就返回家中,開始為過年做準備。

    就在這忙碌之中,發生了幾件大事。

    第一件就是齊王朱榑死了。

    去年朱元璋將秦王次妃鄧氏的人皮,給朱榑送去,希望能震懾一下這個凶暴的兒子。

    效果確實很好,好的有些過了頭。

    這位曾經將鳥窩摘下來,或雛鳥捏成肉泥,或用火燒成灰,並以此為樂的齊王。

    變得特別珍惜生命,連隻螞蟻都舍不得踩死。

    之後又篤信佛教,每天吃齋念佛。

    但依然感覺有冤魂環伺周遭,以至於不敢獨處,夜不能寐。

    五日前他在噩夢中驚醒,高呼有惡鬼索命,意圖拿燭火燒死惡鬼。

    最終引燃了臥室,被活活燒死。

    這個消息著實有些讓人震驚,群臣一時間也不知道該怎麽處置比較好。

    朱元璋則是又怒又悲。怒其不爭,悲其早亡。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群臣申請給朱榑加諡號的時候,他直接給出了一個‘醜’字。

    怙威肆行曰醜,這是標準的惡諡。

    並且還將朱榑的惡行,全都寫在了悼詞裏,並且給出了禽獸不如的評價。

    這一下反而輪到群臣坐不住了,紛紛勸諫,給死者留點體麵吧。

    馬皇後和朱標也被驚動,紛紛勸說。

    陳景恪雖然覺得以朱榑的行為,給個醜字恰如其分。

    但經過之前的那一番安排,讓他明白政治不能由著性子來。

    所以也勸說朱元璋換個諡號。

    在眾人的勸說下,冷靜下來的朱元璋將諡號換成了湣字。

    雖然也是一個比較差的諡號,但至少不是惡諡。

    因其無子,故國除。

    齊王一脈至此落幕。

    朱榑的事情就這樣過去,但帶給諸藩王的警示,比朱樉那一次還要大。

    畢竟朱樉隻是被罷為庶人,被圈禁之後雖然失去自由,但活的其實也不算差。

    朱榑不一樣,不光丟了命,死後也沒落了好。

    足見朱元璋對不法行徑的厭惡。

    一時間諸藩王心中可謂是警鍾長鳴,都消停了許多。

    皇十三子豫王朱桂,就和換了個人一樣,說話都不敢太大聲。

    另外一件事情就是,黃河改道正式完成,李祺攜白英等築河功臣還京。

    朱元璋大喜,眾人皆有封賞。

    主要是白英,被授予水部郎中一職,正式掌管水部,掌有關水道之政令。

    凡舟船、漕運、灌溉、水渠、河道、湖泊等,皆歸其管轄。

    說白了,隻要與水有關的事情,他都能插一手。

    端的是位高權重,還是個肥差。

    這個位置平日裏不少人盯著,每次更換私下都要經曆一次較量。

    但這次認命白英,沒有任何人反對。

    沒辦法,主持黃河改道的功績實在太大了。

    誰要是敢阻撓,傳出去絕對會被無數人咒罵。

    陳景恪的功勞也被提起,畢竟上次朱標當眾承認,是他一手策劃了黃河改道之事。

    不過對於封賞,朱元璋隻是一句:

    此事我自有考量,就暫不封賞了。

    但所有人都知道朱元璋是什麽意思,陳景恪和福清公主的婚事,現在可謂是人盡皆知。

    肯定是留到賜婚的時候,一並封賞了。

    但要說最大最受關注的一件事情,無疑是重新核定功勳之事。

    經過幾個月的複核,勳貴和文官之間私下幾經爭鬥,終於在年底拿出了雙方都滿意的結果。

    這一波就有數萬人被晉封,或是授爵或是授勳,其中授勳占大多數。

    同是爵位,相互之間也有區別,大部分人都沒加開國二字,也就是要降等襲爵。

    隻有極少數才加了開國,世襲罔替與國同休。

    至於勳,第一等的柱國總共就三個,分別是徐達、李善長和已故的常遇春。

    第二等的護軍隻有十六位,包括馮勝、傅有德、李文忠、鄧愈等。

    第三等的都尉就比較多了,藍玉、曹震、張翼等,全都是這一級別。

    藍玉隻得了一個都尉,不是誰有意打壓他,而是他從未獨立領過兵。

    第一等的柱國就不說了。

    第二等的護軍,原則上隻有當過方麵軍主帥,才有資格獲得。

    藍玉作為先鋒大將,往往是作為副將出征,所以隻能被授予都尉。

    但對於他來說,這也是一個極大的刺激。

    得知自己竟然隻得了一個都尉,他已經開始摩拳擦掌,準備下次獨立領兵作戰。

    柱國不敢想,但必須要弄個護軍回來。

    和他同樣想法的將領,不知道有多少。

    可以說,一個軍功爵製,瞬間就把大明的軍心士氣給拉滿了。

    後麵幾個勳位,獲得的人就更多了。

    尤其是下三勳,獲得的人數是最多的。

    很多獲得勳位的人,早在十幾年前的立國戰爭中就戰死了。

    他們的家人早就忘記,自家也是開國功勳之家,也從未因此享受過國家優待。

    很多人家甚至過得都很苦……突然就多了個勳位。

    雖然隻是下三勳,卻也分到了相應的土地,獲得了免徭役的資格。

    關鍵是社會地位,得到了質的提升。

    從此整個家族的命運都得到了改變。

    類似的事情在很多地方發生著。

    這些命運突然改變的人家,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將是大明最堅定的擁護者。

    繼續說回授爵,有些將領建國後新立下不少大功,爵位得到了提升。

    比如傅有德,從潁川侯晉封為穎國公。

    隻是他的潁川侯爵位是加了開國的,穎國公則沒有開國二字。

    也就是說,等他死了,他的兒子隻能繼承潁川侯爵位。

    不過好在,可以以潁川侯爵位,世襲罔替。

    如果他想給自己的穎國公加上開國二字,就需要立下更多的功勞才行。

    按照現在默認的規則,至少也是相當於滅國之功才行。

    傅有德表麵平靜,但從此多了一個習慣,翻看地圖。

    還多了一個愛好,了解外國的地形地貌和風土人情。

    和他一樣,很多本來想躺平的勳貴,都被刺激到了。

    想給自己的爵位前加上開國字樣。

    磨刀霍霍,看誰都像是待宰的羔羊。

    以至於新年大朝會上,前來朝拜的諸藩屬國皆後背發涼,戰戰兢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