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妙錦讓問的
字數:5014 加入書籤
送走使節團,陳景恪就開始查找所有關於人殉的資料。
還借助杜同禮的手下,去調查此事。
發現確實沒有任何朝代,立法禁止此事。
最多就是某個皇帝發布政令,說不提倡這種殘忍行為,並帶頭抵製。
如果他的繼承人遵守此令,那麽就會成為習俗被沿用。
如果繼承人不遵守,那後麵就懸了。
但即便是不提倡人殉的漢唐,私下也有不少人偷偷摸摸的搞。
寵妾、美貌的婢女、稱心的奴仆等,成了最常見的陪葬人員。
還有就是童男童女,俗稱金童玉女引路。
這些孩童一般都是通過人販子購買。
因為漢唐皇室的帶頭作用,在中原地區人殉被視為暴政,一度被打壓的幾乎快要消失。
然而在中原之外的蠻夷部落,殉葬之風依然盛行。
隻不過當時中原強盛,天朝上國思想下,自信心爆棚的中原王朝自然不屑於向他們學習。
然而五代十國之後,遼國擁有了燕雲十六州,中國開始了長達三百餘年的南北對峙階段。
遼、金、元都有人殉習俗,殉葬之風複熾。
尤其是元朝大一統之後,人殉在全國風行。
大明建立後,雖然在律法上沒有支持人殉,但也並未禁止。
這股風氣就延續至今。
再加上呂氏死的時候,她身邊的人全部殉葬。
齊王朱榑死,因為無子妻妾奴婢三十餘人殉葬,更是助漲了這股風氣。
雖然按照規矩,人殉隻有天子和諸侯才配使用。
然而在民間,大戶人家私下裏也都在效仿。
自家的奴仆,讓他死他還敢反抗不成?
衙門的人過來詢問,一句忠仆殉主就打發了。
有些姬妾被殉情之後,主家甚至還會主動上報衙門,說她是殉情。
說不定還能獲得一個貞潔烈婦的美稱。
至於找人販子買來的童男童女,連戶籍都查不到,在衙門眼裏那都不算人。
同時陳景恪還了解到了另外一個問題,冥婚。
冥婚本來沒什麽,給未婚死亡的男女配冥婚,也算是了卻父母的一樁心願。
讓他們在地下也不孤單。
然而在人殉猖獗的情況下,很多人家直接用活人配冥婚。
這全都是人間慘劇。
陳景恪看的心情無比沉重,他一直以為人殉早在漢朝時期就廢了,沒想到竟然一直存在。
而且在大明竟然還如此猖獗。
不行,必須要想辦法阻止。
若連這種殘忍的事情都無法阻止,還談何改變世界。
不過他並沒有著急去遊說朱元璋。
在遊說一個人之前,最好先了解他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眼下他並不知道朱元璋對人殉是什麽態度。
堅定支持?還是可有可無?
如果不了解就貿然去遊說,很可能會弄巧成拙。
那麽如何了解朱元璋的想法呢?
簡單,找個機會試探一下就行了。
假裝不經意得知人殉之事,提上那麽一嘴,看看朱元璋會怎麽說。
就在他尋找合適的試探時機時,朝堂發生了一件出乎他意料的事情。
這天早朝,朱元璋沒有任何征兆的,將人殉之事痛批了一番。
還拿出了厚厚一遝紙,上麵記錄了大明人殉的調查情況。
然後一口氣處置了三十餘位文武大臣,理由就是使用人殉。
其中七八位性質惡劣的,直接被滿門抄斬。
一時間滿朝文武皆瑟瑟發抖,但也有不少人露出歡喜之色。
朱元璋痛罵道:“爾等以儒家門人自居,孟子的物傷其類,聞聲而不忍見其死,你們學到狗肚子裏去了?”
“方孝孺說你們是一群披著儒衣的禽獸,以前我還覺得他說的過分。”
“現在看來,他罵的還不夠狠,你們簡直禽獸不如。”
“唐鐸,在大明律加一條,從今日起廢除人殉製度。”
“再有用人殉者,主謀處死,全族流放三千裏。”
“還有那個配冥婚的,敢用活人者亦照此處置。”
新任刑部尚書唐鐸,立即出列道:“是……”
還沒等他說完,就有一名老臣激動的手舞足蹈,哽咽著嘶吼道:
“陛下聖明。”
此人是窮苦人家出身,元朝末年才五六歲的親生女兒,被當地大戶擄走殉葬。
又有很多一些人讚頌道:“陛下聖明。”
其餘人也紛紛讚頌:“陛下聖明。”
人殉這等殘忍之事,反對者不在少數,隻是之前沒人敢提罷了。
陳景恪聽聞朝堂上發生的事情,也是瞠目結舌。
然後就是欣喜,這一項慘無人道的製度終於被廢了,而且還是寫進大明律那種廢除。
最後就深深的被感動了。
朱元璋為什麽毫無征兆的提人殉之事?還如此的大張旗鼓?
難道是他突然發善心了?
隻有一個原因,自己在關注此事。
還是那句話,自己身邊時刻有老朱的人在監視,一舉一動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方孝孺臨走前說的話,最近自己一直在調查人殉之事,他不可能不知道。
或許他之前一直在等著自己去勸說。
眼見自己猶猶豫豫的,他就有些等不及了,自己在朝堂將此事給辦了。
一個皇帝能做到這一步,又如何能不讓他感動。
所以他找到朱元璋,重重下拜道:“謝陛下厚愛,臣唯有以死相報。”
朱元璋嘴角微微上翹,馬上又換成不屑的表情,說道:
“磨磨唧唧的像什麽樣子,真要是善政,咱會不同意?”
“伱多耽誤一天,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因此受害。”
“以後再有什麽事情,就直接和咱說,別婆婆媽媽瞻前顧後的。”
陳景恪感動的眼眶都濕潤了,道:“是,我知道了。”
將陳景恪打發走,朱元璋終於忍不住放聲大笑。
實在太得意了,他忍不住想找個人好好炫耀一下。
於是就去了坤寧宮,找到馬皇後。
“妹子妹子,哈哈……你是沒看到啊,陳景恪感動的眼淚都出來了……”
馬皇後笑道:“有了此事,怕是你現在要他的命,他都不帶猶豫的。”
朱元璋得意的說道:“人殉之事還沒放在咱的眼裏,以此來換取陳景恪徹底歸心,太值得了啊。”
馬皇後頷首道:“他沒有直接找你勸諫,說明對你還是心有忌憚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