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新大陸

字數:10537   加入書籤

A+A-




    事實上藍玉還真猜對了,這麽分封的目的,就是不希望周邊有太強的藩屬國。
    南洋靠近大明,又卡在交通要道上,確實能更好的發展。
    但大明不可能任由他們成長。
    就這麽說吧,他們因為靠近大明而受益,將來也會因為靠近大明而被限製。
    可以說,這些國家的未來一目了然。
    不隻是南洋,還有遠東、日本等地,將來都會拆分成數個小國。
    陳景恪想了想,說道:“全部都要是漢人,不能隻從一個地方遷人,將這些人打散安置。”
    區別就是,他們動手了大明更加的師出有名。
    他總不能直接揭曉答案。
    這個說辭也獲得了父子倆的一致認同,畢竟作為皇帝,他們優先考慮的就是大明的利益。
    陳景恪說道:“周王誌不在此,他隻負責研究醫術培養醫生,別的不想管。”
    其一,自然是明年朝廷會正式開始大分封。
    朝廷隻需要把村醫培訓出來,給他們安排好工作就可以了。
    “回頭找都督府那邊,讓他們拿出具體的章程,我負責監督執行。”
    “就算郎中配備好了,藥材呢?”
    你把他們從非洲弄出來,將來他們就能改變你的族群的顏色。
    “啥?”邱廣安有些坐不住了:“每個村子一名郎中?你知道大明有多少村子嗎?”
    啥,你說醫術差治死人怎麽辦?
    先解決有無問題再說吧,質量那是以後的事情。
    可惜,情報太少他分析不出來。
    歐洲那些國家內鬥,說不定就鬥出什麽新思想來了。
    “這個計劃百年都不一定能完成。”
    比如非洲那邊,也可以多封幾個。
    名字他懂,應該和治病救人有關,可這玩意兒需要怎麽建設?
    陳景恪點頭說道:“對,是其中的一部分。”
    皇帝如此幹脆的就給錢,是不是有什麽大計劃?
    土地不用來種糧食,是要遭天譴的。
    至於晉王和燕王……
    “而且人工種植藥材,也是一條致富之路,至少比種糧食的利潤大的多。”
    “怎麽樣,有沒有興趣負責此事?這可是曠世之功啊。”
    不過……
    隻要你有能力有野心,就去那裏墾殖經營去吧。
    但還是那句話,先解決有無問題,再說別的。
    “大明有多少村子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有些事情不去做永遠都做不到。”
    其次才是其它的。
    聽到這裏,邱廣安也不得不承認,這個計劃真的有可行性。
    關於大分封的事情自然不能對他說,隻是道:
    “大計劃確實有,但具體情況現在還不好說。”
    說是閑聊,其實談的也是國家大事,說的最多的還是軍隊建設。
    聽到這裏,他問道:“我可以將明年進行分封之事,透露出去吧?”
    五軍都督府與內閣平級,直接效忠天子。
    至於非洲……先將澳洲和美洲消化了再說,黑叔叔們成不了大氣候。
    正事至此告一段落,接下來三人就閑聊了起來。
    邱廣安被懟的啞口無言,卻也知道不能和藍玉一般見識,隻是將目光看向陳景恪。
    陳景恪繼續說道:“至於成本,其實真正需要朝廷投入的,就隻有前期啟動。”
    其二,出於某種考慮,頂級勳貴不在分封行列。
    “用來種植草藥,反而是最合適的。”
    事實上,中國從古至今很少缺過糧食。
    在他心裏,朱元璋會騙他,朱標也有可能會騙他,唯有陳景恪不會。
    現在大明的分配端沒有問題,糧食是真的不缺。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個身份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但一次性遷徙百萬人,依然是一項巨大的工程。
    “但個人的追求,恰好又符合正義,豈不是更好嗎?”
    陳景恪說道:“簡單來說,就是培養大量醫生,至少要做到一個村子有一名郎中。”
    “要是容易做了,還要你們做什麽?”
    種子、農具、一定的口糧,乃至耕牛、醫藥等等。
    邱廣安有些動容,竟然涉及到百萬人的大遷徙,
    所謂不好說就是不能說,邱廣安盡管很好奇,卻也沒有追問,而是說道:
    尤其是安置百姓,需要考慮的就更多了。
    “差不多後年,朝廷要開始醫療體係建設。”
    藍玉馬上就明白,這是為明年分封做準備。
    到時候大明朝廷想管都管不了。
    陳景恪也不得不感慨,都是老狐狸啊,一點點異常就能窺探到不對勁兒。
    一樣做不好,都會導致嚴重後果。
    陳景恪也沒有搞黑奴的打算。
    正事談完,倆人就閑聊起來。
    出於對陳景恪的信任,他也沒有問太多為什麽。
    原則上,有什麽想要變革的,隻需朱標下一道旨意就可以了。
    但總有一天他會死,到時候事情就由不得他了。
    怎麽做,那都是後人的事情了。
    “等到醫療體係步入正規,就不需要朝廷再投入一文錢了。”
    當下也不再反對,說道:
    能打下多大的國土,國家能存續多長時間,全看你自己的能力。
    不論番蠻勢力會不會對南洋大族動手,結果都不會改變。
    “這次遷徙百姓,有什麽標準嗎?”
    “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一年做不成就十年百年,總有一天能實現醫療全覆蓋。”
    “尤其是山地丘陵地區,用來種糧食產量很低,還會導致水土流失。”
    這兩個地方,才是陳景恪為那些頂級勳貴準備的封地。
    邱廣安疑惑的道:“醫療體係?”
    所以陳景恪認為,拆開分封就是養蠱,是給自己埋雷。
    將晉王封在碎葉川,是讓他抵擋來自西方的衝擊。
    陳景恪忍住笑,說道:“梁國公此言大善,我們不能因為難就不去做。”
    至於歐洲,就讓他們繼續內鬥去吧。
    邱廣安愣了一下,然後苦笑道:“你還真是……周王呢?此事不應該他負責嗎?”
    陳景恪也沒有強迫,說道:
    “此時不著急,估計要到後年才會正式開始,你有的是時間考慮。”
    “要實現你的計劃,需要的藥材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不是這三個地方,那是哪裏?
    次大陸則是地理環境特殊,遼闊的平原一馬平川。
    “有些藥材民間已經可以人工種植了,朝廷隻需要大ν乒慵純傘!?
    “當然,還要有別的製度保障。”
    燕王有大功於社稷,又雄心勃勃,將次大陸封給他能避免很多麻煩。
    對此藍玉保持懷疑,沒有軍功爵,要不是為了出人頭地,誰踏馬去當兵啊?
    他自己當兵,就是因為活不下去了,才跟隨姐夫常遇春投靠了老朱。
    這些地方都有可能。
    邱廣安鄭重的應了下來。
    然而現在,沒人提種糧食的事兒了。
    藍玉一聽這話就有點不樂意了,我得挺我兒子的師父,當即就說道:
    邱廣安並沒有直接答應,而是說道:“我需要考慮考慮。”
    try{ggauto;} catc101nove.come="margin: 0px auto;">
    比如將來可以在小亞細亞那邊多封幾個。
    當然了,這個計劃陳景恪沒有告訴任何人,畢竟澳洲和美洲還沒有被發現呢。
    “比如在村子裏分配土地,還能恩蔭一名後人獲得秀才身份之類的。”
    “讓戶部提前做好準備吧,切記不要走漏風聲出去。”
    沒必要突然大動幹戈。
    買藥的錢,自然是村民平時看病的醫藥費裏出。
    哪裏的百姓可以遷走,如何安置等等。
    有了這百萬移民,同化南洋不過是時間問題。
    如此,就可以避免大權貴的封國和大明產生直接競爭。
    反正大明的目的……準確說,是陳景恪的目的……隻有一個。
    華夏擇其優者消化吸收壯大自己,豈不美哉。
    基於這種考慮,自然不能將大貴族封在這裏。
    他情不自禁的開始思考,到底往哪裏遷?
    西域?雲南?遼東?
    雖然現在秀才身份不值錢了,也沒有什麽特權。
    “你說的問題確實存在,所以村醫不需要太高明的醫術。”
    陳景恪笑道:“沒想到,梁國公都學會思考這些問題了。”
    準確說,是放在開發澳洲和美洲上。
    藍玉也不氣,說道:“沒辦法,天天和你們這些人在一塊,就算不想思考都不行啊。”
    邱廣安深吸口氣,說道:“說的輕巧,你自己就是神醫,豈能不知道培養一名合格的郎中有多難?”
    以大明現在的國力,收拾南洋不過是手到擒來。
    當然,到那會兒陳景恪應該已經不在了。
    提前做好準備,能節省很多麻煩。
    在這個過程中,朝廷其實是不需要出錢的。
    等大明徹底消化了澳洲和美洲,再想辦法對付他們也不遲。
    說到這裏,他又特意叮囑道:“多準備點郎中和草藥,一定要確保遷徙百姓的健康安全。”
    “周王正在編寫一部常見疾病治療手冊,那些人能照方抓藥即可。”
    其二是蠻漢互遷,以達成民族融合。
    “忠於天子,保護黎民蒼生,就是最大的正義。”
    可以將損失降到最低。
    醫術水平差,出了村子就混不下去,自然也就不會好高騖遠。
    陳景恪說道:“我們隻需要解決常用藥材。”
    大明的新版內閣,職能與前世的政務院差不多,隻管民政。
    每個封國給數萬百姓,足以將國家的架子給搭建起來了。
    陳景恪心想,隻是試試就完了嗎?那我這番話豈不是白說了。
    因為對於這三個地方,朝廷已經有詳細的計劃,隻需要按部就班的執行就可以了。
    中南半島以及南洋的開發,大明最不缺的就是糧食。
    “軍隊上忠於天子,下保家衛國,護佑萬民。”
    那樣對大家都不好。
    有晉王和燕王兩個人擋在那裏,大明的西方和南方可保安全無憂。
    互相寒暄了幾句,他就道明了來意。
    將誰封過去,都會夢想著一統次大陸,建立一個大一統的王朝。
    邱廣安非常的意外,他沒想到事情竟然還可以這麽做。
    該說不說,這個世界隻有華夏一家,或許並不是好事。
    陳景恪活著的時候,可以努力保持族群顏色。
    就是這個問題最好的答案。
    兩人正聊著,仆人來報邱廣安邱閣老來訪。
    等他們醒悟時代變了的時候,天下已經姓華夏了。
    既然想不出來,他也就不再多想,而是問道:
    邱廣安也算是常客,陳景恪也沒多想就讓他進來了。
    所以,眼下還是讓黑叔叔們繼續生活在非洲為好。
    這下,他真的隻能相信後人的智慧了。
    當時,但凡家裏有十畝良田,能安生過日子,鬼才願意去當兵。
    陳景恪搖搖頭,解釋道:“你說的都沒有錯,大家當兵首先想的就是博取軍功,改變階級。”
    讓這兩塊大陸變成華夏之土。
    藍玉想了想,也不得不承認:“你說的確實有道理,那就這麽著吧。”
    不過還好,大明對人口遷徙已經有豐富的經驗了。
    可畢竟也是個體麵身份,多少讀書人蹉跎一輩子,可能還是個秀才。
    現在開展種植草藥,也完全沒有問題。
    按照這個計劃去做,給每個村子配備一名郎中,真有可能實現。
    但他卻知道,絕不可能是這三個地方。
    他當即就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雖然人工種植的藥材,在藥效上不如野生的。
    “有什麽需要我配合的地方嗎?我提前做好準備。”
    否則也不會大力推廣棉花、桑樹、茶樹等經濟作物的種植。
    他給朱元璋和朱標的說辭是,讓這些有能力的權貴,去要害之地就封。
    “況且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那些郎中掌握有醫術,還會願意留在村子裏?”
    “隻有被正確思想指導,為了正義事業奮鬥的軍隊,才能爆發出最強大的戰鬥力。”
    “這樣的醫生,隻需要一年甚至半年的突擊培訓就可以了。”
    軍隊方麵依然由五軍都督府管轄。
    管的多了,說不定還會反目成仇。
    “試試也好,如果真能建成你說的醫療體係,也是曠世之功。”
    考慮到自己的大同世界即將問世,陳景恪透露了關於軍隊建設的下一步計劃:
    軍民一家親,軍民魚水情。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如此,大明就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大航海上。
    朝廷雖然一直在對人口結構進行微調,調整方向有兩個。其一是人多的地方,往人少的地方遷徙。
    曆史已經證明,黑奴隻是一時的。
    “還有些藥材,周王正帶人研究種植之法,相信用不了多久也會有成果。”
    出問題也不是因為糧食總量不夠吃,真正的問題在分配端。
    文化也是需要多樣性的。
    藍玉疑惑的道:“這不會是你那大同思想裏的東西吧?”
    “一旦專門的培訓機構建成,十幾年就能完成計劃。”
    後續,藥農把藥種植出來,商人前來采購,然後運送到天下各地的藥材市場出售。
    陳景恪想了想,說道:“這個大計劃需要遷徙大量百姓,粗略估計要遷走百萬之眾。”
    陳景恪知道他的顧慮是對的,解釋道:
    陳景恪的計劃,怎麽看都對大明最有利。
    ――
    藍玉雖然不知道陳景恪的全盤計劃,卻也得到了兩個有用的消息。
    如果換成以前,邱廣安肯定會反對。
    陳景恪點頭道:“可以,但最好不要大肆聲張。”
    說完此事,陳景恪又順勢提起了另外一件事情。
    村醫根據村子的需求,去采購藥材。
    “恐怕要不了多久,就去城市裏安身了。”
    沒一會兒仆人通知可以開飯了,三人酒足飯飽之後各自離開。
    ――
    七天後朱元璋和馬娘娘突然返回洛陽,並帶回了一個石破天驚的消息:
    “在南洋的東南方向,發現了一座巨型島嶼,疑似一塊全新的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