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宋吏難做 第 206章 三擋一刺
字數:3320 加入書籤
鄆城,黃贇興衝衝地去找人尋礦了,新婚燕爾的時遷也帶著汪小娘子踏上結交武鬆的路程,張文遠也沒閑著,經過半個月地獄式的訓練,鄉兵營那幫家夥總算有點兒兵的樣子了,從今天開始他就要對他們進行器械訓練了。
這天早晨,張文遠下衙之後就到了鄉兵營,鄉兵們看到他身後的長矛眼睛就亮了,顯眼包黃度把手舉得高高的,“請問營長,今日終於要發兵器了嗎?”
張文遠點了點頭,從那堆短矛裏拿了一根握在手裏,“從今天開始,咱們就要學習怎麽用武器了,這就是我們以後要用的武器——短矛。”
黃度頓時提出了異議,“營長,俺要練大刀,行不?”
張文遠橫了那家夥一眼,“不行!”
黃度不服氣地道,“為啥呀,是因為太貴了嗎?”
張文遠大大方方地道,“是啊,大刀太貴了,一把就要幾貫錢,質量上乘的更貴,咱們經費有限,哪裏配置得起?”
黃度道,“那我可以自己打製嘛。”
張文遠有點兒煩這家夥了,喝道,“你可以自己去打製啊,也可以自己用,但是咱們現在隻學這個。”
黃度還要說話,卻被他製止了,“你今天的說話額度已經說完了,不許再說了,現在該聽我說了。”
眾人都笑了起來,張文遠掃了一眼全場,又道,“按照咱們大宋律法的規定,長槍、長矛、大刀和弓弩、盔甲這些都是朝廷的管製兵器,嚴禁民間私人持有。咱們隻是鄉兵,不是朝廷規製的兵馬,歸根結底還是平民百姓,因此那些兵器都不能用,隻有短矛和樸刀可以用。”
他的短矛其實也不短,足足有兩米多長呢,而且可以和樸刀通用。所謂的樸刀其實就是一種農具,可以理解為直刃的砍柴刀,它是大宋對兵器進行強力管製的畸形產物。因為按照朝廷的規定,大部分武器都不能用,隻有柴刀和木棍不受管製,而百姓出門又有防身的需求,就隻好帶把柴刀和一根棍子上路了——這個時代地廣人稀,路又窄,到處荊棘叢生,帶把柴刀可以一邊開路一邊行走。這個時代生態環境又很好,老虎、豹子、野豬、熊瞎子隨處可見,帶根棍子可以驅趕他們,免得被它們傷了。
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柴刀雖好,卻有個巨大的缺點就是太短了,算上刀柄都隻有三十公分左右,因為再長就違法了。可是這麽袖珍的武器根本沒有用,帶在身上出門就隻能開開路,削削水果,遇到危險的時候除非是武鬆那種近戰高手,否則根本沒有防身禦體的效果。但這難不倒思維靈活的中國人,某個天才就想了個法子對樸刀的刀把進行了改進,他讓刀把可以和哨棒組合起來用。遇到危險的時候隻要把隨身攜帶的哨棒裝在刀把上,用三個丫兒扣就可以固定住(如果沒有哨棒的話在路邊隨便砍一根棍子也行),裝上棍子以後柴刀就會威力倍增,成為類似於短矛一樣的兵器。
樸刀的用法和矛一樣都是以格擋和捅刺為主,書麵用語叫“搠”,而不是像電視劇裏那樣飛天遁地的劈砍。舉個例子吧,武鬆血濺鴛鴦樓時,先用腰刀砍死了後槽的馬夫和張督監、張團練、蔣門神等人,殺完張夫人以後腰刀已經有了缺口,不能再用了,就換了樸刀,後麵殺她的未婚妻玉蘭時就是一刀搠死。盧俊義截殺史文恭時也是“腿股上隻一樸刀搠下馬來,便把繩索綁了,解投曾頭市來。”
因此,張文遠在軍營裏麵教授他們矛術,不僅可以上陣殺敵,還能在行走江湖的時候防身避險。
張文遠接著說道,“大刀、長槍這些兵器固然厲害,但是朝廷禁止我們百姓使用,就算你們學會了又有什麽用呢?遇到危險的時候手裏沒有家夥,那還不如不學呢,是不是這個道理?”
鄉兵們點頭稱是。
張文遠掃了一眼全場,繼續說道,“我的矛術很簡單,歸納起來就是‘三擋一刺’,我先給你們示範一遍。”
說完,他就擺開架勢朝著麵前的草人刺了過去,“哈——刺頸!哈——刺胸!哈——刺腹!哈,防刺左!防刺右!防刺下!”
因為隻在軍營裏生活了兩年的時間,這套刺殺術他其實也隻學了個皮毛,但用來忽悠這些千年前的夯貨還是足夠了。
“動作就是這些,學好了不僅可以上陣殺敵,也能防身!”
鄉兵大喜,要知道這可是古代,這些技藝都是家傳的,想要學得拜師才行,沒有人會這麽大方地教給別人的。
“等你們學完之後,我們就進行一次比試,優勝者可以到我的莊子裏當家丁,月錢十貫,年底還有獎賞。”張文遠指了指軍營旁邊已經逐漸成型的莊子,繼續說道,“莊子就在那裏,你們願不願意去?”
鄉兵頓時心花怒放,大聲吼道,“願意!”
張文遠突然話鋒一轉,“不過我隻要五十人,到時候你們中間誰能選上全憑自己的本事,好不好?”
鄉兵們再次吼道,“好!”
“那好,咱們現在就開始練習第一招,握矛!”
張文遠擺了個標準的握槍動作,“左手在前,右手在後,矛柄稍微下垂在支撐腿的側麵,半斜向麵對敵人,矛尖與眉毛齊平。這樣,整根矛從斜上方到斜下方,正好護住了頸、胸、腹三處要害,隻要矛頭一甩就可以突刺。”
張文遠說完又做了幾個動作,最後看著他們,厲聲道,“這樣握矛就可以保證不被敵人偷襲,你們明白了沒有?”
下麵的鄉兵齊聲吼道,“明白!”
張文遠滿意地點了點頭,這幫泥腿子雖然什麽都不會,但也有優點,就是很聽話,回答的聲音也很洪亮,這才是軍人的樣子嘛!
“保持住這個姿勢,半個時辰之內不許動,誰要是動一下就做五十個俯臥撐!”
鄉兵們頓時在心裏叫起苦來——半個時辰就是一個小時啊,這麽冷的天在外麵站一個小時,動都不能動一下,張押司這是要謀財害命嗎?
但張文遠可不管那麽多,他已經到了隊列裏麵去一一糾正他們握矛的姿勢了。這些天他每天都會到營地裏麵待一段時間,教他們動作要領、帶他們練體能,到食堂檢查夥食,到營房檢查衛生,噓寒問暖的同時也和他們說笑幾句,半個月下來,這幫人就和他打成一片了。
半個時辰以後,張文遠打折哆嗦道,“立正,原地踏步,走!”
休息兩分鍾後,張文遠又大聲下令道,“下一個動作,咱們練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