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雲華投爐【曇花】(3)

字數:5048   加入書籤

A+A-


    【破牆】
    薑家大小姐長得十分標致,臉蛋兒隱隱的透出一片桃紅,猶如吹彈得破,雙睛如同清水裏的黑葡萄,輕輕一笑,可真把人的魂兒勾上九重天去了。
    不覺長到了一十八歲,豔名不脛而走,太原府一名官兒打聽到了,便想法子脅迫這商賈人家,好交出女兒讓他獻給皇上。
    “薑家後院有塊好山石,皇上要的。”官兒一聲令下,丞吏們立刻出動。
    薑家後院的牆被拆毀了,說是要運出山石,免得弄壞了一塊好石。薑家老爺慌忙騎上驢子,趕去求見那官兒。
    “皇上要的奇石,誰敢違抗了?今天搬了,明日就上綱船運到京師!”五年前花石綱事件引起方臘造反後,朝廷本來廢止了花石綱,方臘被鎮壓之後,皇帝故態複萌,這官兒因此以此威脅薑老爺。
    “小人可以獻出山石,隻求不要拆牆……”薑老爺苦苦哀求,可那官兒的臉孔冰冷得很。
    “這樣吧,除非……”官兒猥褻地笑了起來,正想拉出正題。
    一名下人衝了進來。
    “放肆!”
    “老爺……”下人氣喘如牛,臉如金紙,手足胡亂揮動,“壞了!壞了!”
    那官兒正要引入正題,要薑老爺送上女兒,下人卻不識趣的打亂了話頭,立刻大怒道:“呿!黴氣!壞了什麽?”
    “知……知府命令鎖城。”
    “好好的為啥鎖城?”話才剛說完,官兒立即大悟,登時麵如金紙:“莫非……”他不敢說出口,生怕一說出口便會成真。
    要是薑家那麵牆沒毀,結果或許會不太一樣。
    家裏沒主兒,城外頭正鬧著兵,城裏頭一片紛亂,薑家有一麵破牆,可不是好事。
    薑夫人叫家丁守著破牆,可是風雪大嗬,家丁冷得哆嗦了起來,沒力氣了,一夥見機作亂的流氓闖了來,一闖便進去了。
    家丁們被打倒在地上,任由那些流氓翻箱倒櫃,家裏的女人沒法兒,隻得亂叫亂喊。
    不一會,那夥流氓抱著大包小包,大搖大擺地出來,仍是從破牆出去。
    可巧,孝子正從雪地上爬起,緩緩繞過巷角,撞見了這檔事兒。
    他最憎恨別人乘亂作梗,一時怒由心上起,孝子大喝道:“唏!休走!”
    “風緊!”一名流氓嚷道,“扯呼!”
    “噫,他一人,咱們五人,怕他甚的?”
    眾流氓放下手中贓物,殺氣騰騰的朝孝子走來,打算教訓一下這不知死活的小子。
    他們預算是活活打死孝子的。
    孝子又驚又怒,未等及他們走來,揚起一手捉去。
    他發覺他弄錯了。
    他感覺到他的手陷入一片稀爛,握到一段粗硬的事物,“格”的一聲,十步之外一名流氓的脖子垂了下來。
    流氓的脖子如同斷線的玩偶,頭還連著一張皮,掛在胸前。
    孝子驚惶的看著自己的手,果真一片血肉模糊。
    那流氓倒在雪地上。
    其他四人先是怔了怔,再一擁而上。
    孝子也慌了,隨手亂捉。
    四名流氓全都還來不及走到他跟前,便已倒地而亡。
    孝子全身抖了起來,一抖不可收拾。
    並不因為寒冷。
    而是因為,他的手中,有一顆眼珠、一塊腎、一節肋骨和一把腦子,還在大雪中散發著縷縷熱氣。
    他狂叫著扔掉那些東西。
    他拔腿狂奔,沒命地跑。
    他害怕自己,他害怕自己,他害怕自己。
    一直跑到一處有燈火的廟宇,看到正義凜然的關公塑像,他才找到慰藉,安心的止步。
    【使臣】
    冰天雪地中,隻有稀疏的黑色樹枝分外鮮明。
    太原知府張孝純站在城牆上眺望,但是太原府城牆並不高,所以張孝純四周有弓箭待發的士卒守護著,身前還豎立著一麵麵厚重的虎牌。
    他瞧見數騎由東南急奔而來,是大宋旗號,卻進入了金兵的營地。
    他兩眼不放鬆的緊盯著那麵宋旗,瞪得眼睛都快凍硬了,才低頭眨了眨眼。
    是宋軍沒錯,但肯定不是援兵。
    莫非皇上投降了?
    張孝純不知,國都開封府在被金兵重重包圍下,皇帝早已“禪讓”,年號早已更改,而“太上皇”趙佶也丟下兒子往南逃命去了。
    張孝純低頭望向城外的民宅,密集的沿著城牆而建,像是府城的一層外衣。金兵將營地紮在城外,想必城外百姓也吃了不少苦頭吧?
    等了一兩個時辰,灰壓壓的金營中,方才那些宋人又出現了,這次還尾隨有數名金兵。
    他們來到北城門下,城上的弓矢立時齊齊向下瞄準。
    “來者何人?”張孝純沙啞的喊聲,不失威嚴。
    “皇上有旨!”領頭的人回道,“張知府接旨!”
    “接旨可以,金狗不得入城!”張孝純這一喊,城牆上的守卒無不歡呼,也有人朝下痛罵,一時哄聲如雷。
    “皇上聖旨當恭迎,不得違抗!”
    張孝純朝向南方開封府的方向拱手:“皇上命我守城,今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城下諸人商量了一陣,隻見金人向宋使呼喝了幾句,宋使忙低頭躬身不已,在城下被羞辱了好一陣子,才又揚威耀武的仰首大叫﹕“張知府,現讓我等進城,金使留在城外,速速領旨,勿誤大事!”
    張孝純答應了,卻隻將城門開了僅容一騎通過的空間,便不再開啟。
    “張孝純,你膽敢欺君犯上!我乃朝廷命官,何敢待我如此?”
    “城門啟閉不易,為防敵人來襲,委屈大人您了。”張孝純淡淡的說完,便後退數步拱手作揖。
    使臣沒法子,隻得進來。
    張孝純引他進了軍營,便跪下領旨。
    來使宣布說:“奉天承運,皇上詔曰,今太原府、中山、河間三地一並割與大金國,知府全權負責此事,並我軍班師回朝,克日啟程。欽此……”
    張孝純並不起身接旨。
    使臣鐵青著臉,口中欲喊“違抗皇命,大逆不道”,但眼角一瞟,四周跪著的諸將已將手按在劍柄上,似乎在等候著張孝純的命令。
    頓時,憤怒的表情被驚恐與懦弱擠走,臉孔扭曲成一副哭笑不得的樣子。
    “大人請回吧。”張孝純仍是跪著,輕輕擺手做出送客的姿勢。
    使臣結結巴巴的說:“你好大膽子,當心被流放……”說著,周圍諸將全亮出了兵器,寒芒瞬間掩蓋了使臣的身影。
    這下吃驚不小,使臣沒命的跑出軍營,跑出城門,騎馬奔馳而去。
    【尋訪】
    “知府大人,今日果然又是如此。”
    張孝純終於決定去看看。
    金兵圍太原已經一個月了,由於冬天糧草消耗甚快,太原軍民已漸感不支,節糧節柴已許久了,可是人的忍耐力十分有限,每日都如此寒冷,叫誰可以不吃又不生火那麽久?
    每人都想著過一日是一日,況且大寒天,不吃會更怕冷,也就沒真省著吃,這樣遲早有一天會斷糧,城內可能會出現暴亂,屆時太原不攻自破。
    張孝純有時不禁會想:或許趕走來使、拒絕投降,表現了自己的節操,卻害了滿城百姓……
    “太原乃大宋重關,國之本也!”張孝純如此告訴部下,“當年太祖統一天下時,禦駕親征也尚且取不下太原,如今叫我揖手讓敵,教我他日如何在黃泉下交代?”
    “知府大人所言甚是。”共同守城的副都總管王稟也點頭稱是。
    太原因此成了一座孤城,糧食和木柴一點也進不去。
    “知府大人。”
    張孝純從沉思中回過神來。
    近日有親信告訴他,有一家道觀每日發糧,自金兵圍城後不久便開始了,這不禁令他大為好奇。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