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好一個蘭芳國!

字數:8364   加入書籤

A+A-


    照理來說,火器沒有如此強大的性能才是。
    槍和炮都能打得很遠,比清軍的槍炮射程都要遠,這不得不說的確是一個巨大的優勢,但是以火槍和火炮的性能與射擊頻率,就算數量很多,也不應該能打到那個地步啊?
    弘曆絕對不是什麽都不知道的皇帝,火繩槍是目前清軍的主戰裝備,這一點弘曆很清楚,弘曆也知道西洋之地有性能更好的火槍。
    那種槍械用燧石打火,製造精巧,射擊不需要火石,且射程相對比較遠,射速也比較快,省略了明火的需求,操作起來也相對簡單一些。
    這種燧發槍大清不是沒有,弘曆自己就有,還有好幾支,是他打獵玩樂專用的火槍,十分漂亮精巧,但是因為製作成本高,製作技術艱難,所以沒有推廣到軍隊裏使用。
    難道說,對方所用的就是這種燧發槍嗎?
    至於火炮,射程遠,無非是火炮重量更大、用火藥量更大,炮彈彈丸更重,這個倒是不難想出來。
    弘曆思來想去,讓李玉去把自己打獵用的燧發槍拿了過來,又叫人拿了幾支軍隊裏用的火繩槍,然後讓人在宮裏麵打槍,觀看具體情況。
    侍衛們進行了開槍演練之後,弘曆確定他的這些藏品燧發槍打得的確稍微遠一點,而且操作起來也相對方便一些。
    這要是數量大了,肯定也有更大的威力,於是弘曆認為那支“明軍”可能就是使用了這種兵器。
    想到了這種兵器,弘曆頓時想起了平日裏不為他所重視的技術人員——工部工匠和歐洲傳教士。
    弘曆於是喊來了製作火器部門的工部官員以及宮廷內的歐洲傳教士,向他們詢問了關於燧發槍的量產問題,得到的答案讓他十分不滿。
    還是那句話,這種槍械製作起來難度比較大,用料比較考究,且需要大量燧石,很多關鍵部件需要工匠手搓,製作周期也很長,就大清目前的生產體係來看,想要量產的話短期內行不通。
    成本方麵,也會很高。
    弘曆很生氣。
    “連賊軍都能使用這種燧發銃,輪到我大清卻辦不到了嗎?我大清地大物博,無所不有!怎麽可能辦不到?!馬上想出辦法!想不出來辦法,你們這個官就別做了!”
    相關官員立刻跪下請罪,滿臉無奈地向弘曆表示一定會努力研究辦法,但是還請皇上給他們一些時間,不要太過於緊迫。
    弘曆倒也不是蠻不講理的人,隻是有些事情他實在是忍不了太久,於是他就給了這些官員們五天時間,讓他們想出一個量產的辦法來。
    五天?
    真要搞起來,五個月都打不住,還五天?
    這位大皇帝是不是把科學看作什麽簡單的東西了?
    隨同前來的法國傳教士李俊賢同情的看著自己的這些中國同事們,為他們的命運感到同情。
    但是弘曆也沒有單獨放過李俊賢。
    他向李俊賢詢問了關於燧發槍和精良火炮的事情。
    李俊賢則表示在歐洲,燧發槍有比較成熟的製造技術,並且有一些機器可以輔助生產,很多軍隊已經不再使用火繩槍,而全麵使用燧發槍。
    弘曆如果很想要這些兵器的話,或許可以派人去歐洲采購機器,或者直接向歐洲國家下訂單,購買槍支。
    李俊賢的話讓弘曆那轉動比較遲緩的大腦忽然想起了塵封已久的一些往事。
    他想起來十三年前在京師去世的那個他曾經很賞識的歐洲人蔣友仁,他曾給自己介紹過很多關於歐洲的知識,包括一些火槍火炮的知識,讓弘曆知道歐洲人也經常用火槍火炮作戰,且有不錯的成熟的作戰技術。
    當時弘曆並不在意,關於歐洲的知識他也不怎麽在意,聽了就行了,沒往心裏去。
    在他看來,帝王統治學才是最重要的,值得他銘記的,其他的聽聽就可以,至於是否需要長久地記住,那自然是毫無必要的。
    奇技淫巧,不配進入他那高貴的知識體係之中。
    蔣友仁死後,歐洲傳教士在大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修繕自鳴鍾表和歐洲機器製品,以及協助觀察天文景觀等等。
    並且,在蔣友仁之後,再也沒有具備很強專業知識的傳教士存在於清宮之中了,以至於蔣友仁主持修建的圓明園大水法已經漸漸難以噴發出當年那般壯觀的水上景象了。
    整個宮廷裏居然找不到一個能夠修繕維護大水法運行的人,這種重要的技術居然沒有人掌握,弘曆一度為此十分生氣,但後來也就沒有更在意了。
    反正那些東西他也差不多看膩了,他也不總是去圓明園,想看的時候讓那邊的太監弄點水意思意思得了,平時也沒人去管。
    直到今日,他似乎有點意識到這些東西的重要性了。
    如果大清也能擁有那些強力的武器的話……
    “若要向那些歐羅巴小國購買槍炮和器械,大約需要多久?”
    他如此詢問。
    李俊賢算了算時間。
    “應該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要去歐洲,再返回,一來一回,需要的時間不會少,而且購買軍火需要一些手續,辦理起來也不容易。”
    弘曆皺起了眉頭。
    一年以上?
    逆賊近在咫尺,哪裏還能等到一年以上?
    等一年,黃花菜都涼了!
    “不行,等不及了,賊軍近在眼前,朕需要盡快能使用的法子,你們有沒有能人可以盡快製作燧發銃?如果有,朕可以重重賞他!”
    李俊賢當然知道這位慷慨的大皇帝有很強的財力,出手也十分大方,但是燧發槍這個東西,不是光有錢就能批量生產的。
    他需要比較專業的技術和一大群人的配合,搞出一個成熟的生產線,不是一個人就能搞定的。
    或者說一個人也能搞定,但是那個質量嘛……
    李俊賢是以善於維修鍾表機械等等東西的技能而在清宮立足的,和火槍生產不能說沒有關係,應該說還是挺有淵源,可這些事情也並不是他能搞定的。
    就目前來看,他所知道的傳教士裏,大部分都是畫師、天文學家、數學家,他這樣具備機械技能的人並不多,就更別說製造槍炮了。
    “如果您有需要,臣願意為您尋找,但是並不一定能找到。”
    弘曆皺著眉頭,好一會兒才歎了口氣。
    “好吧,你且盡力。”
    “遵旨。”
    李俊賢低著頭離開了弘曆的麵前。
    走到外頭,李俊賢向李玉打聽起了這個事情。
    “李總管,聽說有敵軍攻擊了天津,是真的嗎?”
    “是真的,皇上為此很是擔憂。”
    “我能知道是什麽敵軍攻擊了天津嗎?怎麽會有那麽大膽的人呢?”
    “我也不清楚到底是什麽人,好像目前也沒人知道那夥賊人是什麽來曆,就知道他們行軍征戰打著一麵繡著日月圖案的紅旗,所以有人推測,可能是前明餘孽。”
    李玉瞧了瞧大殿裏頭,低聲道:“您可別到處往外說,皇上正為這個事情著急上火,這些日子咱們這些人可得小心著點兒,別惹了皇上生氣。”
    李俊賢深得蔣友仁真傳,知道用錢上下打點關係,在清宮裏比較吃得開,和李玉關係也不錯,李玉這才特意提點了李俊賢。
    可李俊賢好像沒聽到似的。
    .
    “李總管,你剛才說……繡著日月圖案的紅旗?”
    “是啊,怎麽了?”
    “那……不是蘭芳共和國的國旗嗎?”
    “蘭芳共和國?那……蘭芳國?我怎麽好像在什麽地方聽過這個名字?”
    李玉皺起了眉頭,努力的思考著,忽然一拍腦袋。
    “哎呀,想起來了,前幾個月的時候,好像是和中堂跟皇上提起過這個蘭芳國要求取冊封的事情來著,當時皇上還挺生氣的。”
    “這……這又是怎麽回事?蘭芳共和國怎麽會打過來?”
    李俊賢一臉懵逼道:“我越來越搞不懂這是怎麽回事了。”
    李玉卻意識到了什麽,趕快拉著李俊賢回到了弘曆麵前,讓李俊賢把剛才的事情和弘曆說了。
    弘曆一聽,愣了一會兒。
    “蘭芳共和國?這個名字……怎麽聽上去有點耳熟?”
    “皇上,您忘了?前幾個月的時候,這個蘭芳國因為一點小事把安南國給滅了,然後上奏求封,您還很生氣來著,是和中堂勸說您接受的。”
    “有這回事嗎?”
    弘曆拍了拍自己的腦袋,努力的回想著之前與和珅交談的畫麵,想啊想啊,總算是想起了這麽一檔子事兒。
    對了,當時自己還想起了傅恒和明瑞,為此十分傷感。
    但這不是最重要的。
    重要的是……
    “繡著日月圖案的紅旗,是蘭芳國的國旗?”
    弘曆盯著李俊賢,厲聲道:“你是怎麽知道的?”
    李俊賢趕快熟練地跪在了弘曆麵前:“回皇上,臣與身在歐洲與澳門的朋友互通信件的時候得知了這件事情。”
    “為何不告訴朕?”
    “這……”
    李俊賢稍稍抬起頭,一臉尷尬道:“皇上從未召見臣談及這些事情……臣以為這不重要……”
    弘曆一愣,稍稍有些尷尬。
    他的確不會和這些人談論這些事情,他挺忌諱這個,政治是絕對的高壓線,他不能容忍。
    但是此時此刻,他怎麽能說這是自己的錯誤呢?
    “朕不問你就不說嗎?那麽重要的事情現在才說!朕要治伱的罪!”
    李俊賢一臉懵逼,不知道自己怎麽就犯罪了,但是強烈的求生欲還是讓他施展了修煉十幾年的磕頭求饒技能。
    “皇上饒命!皇上饒命!臣知罪了!臣知罪了!”
    那叫一個磕頭如搗蒜。
    生活在清宮裏那麽久,要說他學的最精熟的本領,那就是磕頭求饒的本領。
    那是真能用上而且真能救命啊。
    弘曆本來也沒想殺他,隻是想嚇唬他一下緩解自己的尷尬,眼見目的達到,也就順坡下驢。
    “行了行了,念你初犯,朕不治你的罪,把你知道的關於這個蘭芳國的消息一五一十全部告訴朕,如有半句虛言,朕就把你的人頭送回你的家鄉!”
    李俊賢打了一個哆嗦,趕快把自己通過與朋友、同事之間信件往來得知的關於蘭芳共和國的事情全都告訴了弘曆。
    李俊賢知道的事情不多,但也不算少。
    通過和法國同仁、澳門的朋友之間的交流,他知道了蘭芳共和國吞並尼德蘭和西班牙殖民地之後的一些事情。
    比如介入了暹羅內戰,消滅了西山王朝和安南國,與英國達成同盟關係等等。
    他還知道這個蘭芳共和國一開始隻是一個小國,但是七八年間發展的很快,而且發動戰爭的次數也很多,消滅了很多南洋地區的國家,歐洲國家也不是他們的對手,十分強大。
    後麵消滅西山王朝和安南國就是例證。
    根據澳門那邊的人的講述,西山王朝還曾派人去購買槍炮說要對付蘭芳,但是後麵也沒了消息,再聽到消息的時候,就是蘭芳消滅西山王朝的時候了。
    就李俊賢所知道的關於歐洲人對蘭芳的評價,基本上都是承認蘭芳強大、狡猾、不信教非王權、海軍很強的內容。
    尤其是蘭芳共和國的大總統趙學寧,更是一個天降猛男級別的人物,十分善戰,而且有很強的政治能力,一手建立起了這個國家。
    據說整個南洋地區就沒人不知道趙大總統的名號。
    而且據傳聞,他們還和日本人、朝鮮人有貿易往來,整個南洋地區都是他們的勢力範圍,英國人來這裏做生意都要給蘭芳交過路費,否則也不敢保證他們的商船一定安全。
    所以蘭芳屬於這一地區的海洋霸主,收保護費收到手抽筋的類型。
    李俊賢說的事情給弘曆聽的一愣一愣的。
    什麽時候的事情?
    七八年間?
    他怎麽完全不知道?
    大清帝國南疆海域出現了這樣一個霸主級別的國家?還是一個漢人建立起來的國家!
    這……
    沒人告訴他啊!
    不對,有人告訴他,但是關於蘭芳是如何發家又是如何發展的這些事情,完全沒有人對他說過,他完全不知道蘭芳是這樣一個凶悍的國家!
    弘曆扶住椅子邊,讓自己不要倒下,好容易坐下來,喘了幾口氣。
    “如果是這個蘭芳國對咱們發起的進攻,那一切就都說的通了,能切斷京杭大運河,還能直接用兵走海路登陸天津衛,以其犀利之火器,安南國抵抗不了,我大軍也輕敵失敗……好啊,好啊,好一個蘭芳國!好一個蘭芳國!”
    弘曆一甩手把自己麵前的茶碗扔到地上摔碎了。
    李俊賢和李玉趕快跪下磕頭,生怕被弘曆遷怒。
    但弘曆此時的憤怒已經不是簡簡單單兩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可以承載的了。
    他的怒火已經要突破天際了。
    開戰那麽久以來,他才第一次知道自己的對手到底是誰!
    而他的臣子們,居然沒有一個人把這個事情告訴他,甚至於他的臣子們是否知道這個事情都不一定。
    弘曆找來了和珅,讓李俊賢把這個事情告訴了和珅,然後怒斥和珅一頓,把和珅罵得麵如土色戰戰兢兢,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往下滴,眼淚鼻涕流了一臉,喪盡體麵,不停的磕頭說著“奴才有罪”。
    磕頭磕到最後,他的額頭不僅腫了,還破了,流了血,弄得可憐兮兮的,搞得盛怒之下的弘曆也於心不忍,便沒有繼續斥責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