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9章 母豬的產後護理

字數:5251   加入書籤

A+A-


    蘇譽在東南還是頗有威望的。
    見到他出現,那些來鬧得秀才公們都規規矩矩地向他拱手行禮。
    “府君大人。”
    蘇譽微微頷首。
    他的穿著和街上的普通百姓們沒有什麽兩樣。
    但那張臉和身材在人群中還是很出眾的。
    再加上他身上那獨特的氣質,這麽普通的衣裳也讓他在眾人中猶如鶴立雞群。
    人群安靜了下來。
    幾個秀才公都有些局促,想著自己驚擾了蘇譽,可能會得到一頓責罰。
    結果蘇譽卻說:“廩補的事情,確實得解決。”
    “朝廷如今沒錢發廩補,整個大周的廩生都被停了這項補助。”
    幾個秀才公低著頭,為首的訥訥地回道:“可沒有廩補,我等家境貧寒之輩該怎麽辦?”
    身後有個人伸手碰了碰說話的人,示意他先別說了。
    蘇譽思索了一下,很快就決定好了。
    “趙大人統計一下名單交上來,這個月開始,我們王府先把這份廩膳發下去。”
    “後麵朝廷繼續發得的話,到時候再看看如何做。”
    王府自己發?
    錢其實也算不多。
    畢竟東南不是科舉聖地,不像江南那些地方一樣,每個縣都有縣學。
    但此前還沒有過這樣的先例。
    這樣大規模資助讀書人,要是讓朝廷知道了,不知道會不會被有心人參一本,說他們東南有異心?
    不過趙大人能在曲州安安穩穩做文官,自然知道什麽該問什麽不該問。
    他趕緊答應下來。
    “下官這便去統計,會盡快交給府君大人。”
    幾個秀才公聽著,都頗有些感動。
    “這怎麽能讓王府給我們出這一部分錢?”
    蘇譽笑道:“我也出身貧寒,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你們安心讀書便是,這幾日我先讓書院的食堂給你們加些餐食,不要餓壞了身體。”
    統計名單再發放下去,估計要幾天時間。
    本來上個就沒有發廩食,要真是家境貧寒的,估計撐到現在也是極限了。
    蘇譽說完後,其他人也都想起了,他也是出身農家的貧寒子弟。
    所以他最能理解這群讀書人的想法。
    方才還擔心他責罰的幾個人,都頗為感動地看著他。
    “多謝府君大人!”
    蘇譽擺擺手。
    “回去好好讀書便是,我得先去郊外的養殖場了。”
    “等到明年,你們食堂估計都能吃上我們自己養的豬了。”
    蘇譽說完,帶著自己的人先行離開。
    “去養殖場?”
    有個秀才公估計平時不怎麽理外麵的事情,好奇地問:“什麽養殖場?”
    趙縣令解釋說:“府君在曲州大營外建了養殖場。”
    “有豬、雞和鴨等家禽。”
    “等到這些家禽長大後,城中肉類供應多了,肉的價格就能便宜一些,屆時能吃上肉的人就更多了。”
    經過趙縣令這麽一解釋,大家便都懂了。
    一想到蘇譽這樣的身份,居然親自去養家禽給他們吃,每個人都是一臉的訝異。
    有個人突然問道:“縣尊大人,怎麽才能吃上府君大人親手養的豬?”
    “是啊,他可是文曲星再世,若是吃了他養的豬,說不定我們家能沾點文氣?”
    “說得好有道理,屆時你們誰分到了府君親手養的豬,可以賣我啊,我高價收!”
    一群人鬧哄哄的,居然在搶著要高價買蘇譽親手養大的家禽。
    趙縣令也是哭笑不得,不知道怎麽說好。
    不過城外的養殖場這麽大,蘇譽這天天往外走,說不定那裏的家禽還真的都沾了些文氣。
    到時候自己估計是最有希望分到的人。
    若是真的分到了,那給多少錢都是不賣的。
    趙縣令擺擺手:“都散了吧。”
    “別再聚在這裏,擋著路了。”
    眾人一邊興致勃勃地說著這件事,一邊慢慢散去。
    留下幾個秀才公走到最後。
    “府君這樣的身份,去種紅薯,養豬養雞鴨給我們吃,我們卻安安樂樂地在學堂裏讀書,是不是不大好?”
    “那……要不我們也跟著府君去養豬去?”
    這提議一出口,幾人臉色便有些變了。
    他們這麽辛苦讀書,不就是為了擺脫這種生活麽?
    可一想到蘇譽都在做這種事,好像又沒什麽好介意的。
    幾人心思各異,一同回了書院。
    ……
    蘇譽從城中出來後,便直接往曲州大營去。
    快馬也就跑半刻鍾便到了。
    大營外,養殖場已經建得差不多了。
    養雞鴨不難,難的是養豬。
    前幾天運了一批母豬和幾個種豬過來,正圈養在最先建好的豬圈裏。
    派來伺候的士兵們滿心不情願,卻還得跟著送豬過來的百姓學習。
    蘇譽去到的時候,一群派來學習養豬的士兵們正圍在豬圈外,似乎也在看熱鬧。
    “都圍在這裏做什麽?”
    蘇譽好奇地問。
    “母豬發情了,豬師傅說可以配種了,我們正在看種豬給母豬配種呢。”
    一個士兵被推出來回答。
    “不過豬師傅說我們這樣不對,陳百戶正在跟他溝通。”
    士兵們說的豬師傅,正在豬圈旁邊站著,一臉氣憤地看著裏麵的豬。
    豬師傅姓朱,是他們在順安府城郊外專門找來的有經驗的養殖戶。
    豬圈裏的豬也是他幫忙挑選驗收的。
    他說道:“軍爺,不是我說,這配不成種了。”
    “這幾頭種豬好像經過長途運輸後,有些水土不服。”
    “身子是沒什麽毛病,可沒什麽力氣配種了。”
    一頭種豬要配不少母豬。
    結果一頭種豬就配了先頭的那幾隻母豬後,就歇菜了。
    有兩個種豬更是一頭都配不上。
    朱師傅繼續說:“得讓他們歇個一頭半個月,再試試。”
    陳百戶解釋說:“怎麽能歇這麽久呢?”
    “母豬現在在發情了。”
    “若是這幾天配種成功,懷上小豬崽得話,初夏就可以產崽。”
    “產下的崽養到過年,也差不多可以出欄了。”
    “若是讓種豬歇一頭半個月,屆時母豬發情期不對,那又得再等。”
    “那我們這豬今年可出不了欄哦。”
    朱師傅瞪了瞪眼睛,滿臉的不同意。
    “要不要歇這麽久另說。”
    “你這母豬太忒多了,這就這麽幾頭種豬,配到明年也配不完這麽多母豬啊。”
    朱師傅有些心疼地看著種豬。
    他自小就幫家裏養豬,就沒見過這麽糟蹋種豬。
    這麽多的母豬,不得把種豬累死嗎?
    陳百戶回他:“這都是按照府君的意思買的。”
    “我們府君說可以配,肯定是沒問題的。”
    “府君大人一個讀書人,會什麽養豬?”
    朱師傅看著蘇譽走進來,還是直言不諱:“府君你聽我一句勸,這麽多的母豬,這幾頭種豬配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