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8章 這次更嚴重了
字數:4805 加入書籤
八百裏加急送來的戰報,沒人敢耽擱。
原本已經睡下的內閣諸公們也陸續收到了通知。
“發生了什麽事?”
羅鏡文已經睡著了,被喊醒的時候還有些懵。
“老爺,蘇北八百裏加急送來的戰報。”
“蘇北鹽民反了!”
羅鏡文聽說是八百裏加急,頓時就清醒了過來。
“鹽民又反了?”
但聽說是這件事,羅鏡文沒有太著急。
因為上次鹽民也反過,朝廷派兵過去很容易就鎮壓了。
這次再反鎮壓更方便,因為朝廷本身就有兵在那邊。
羅鏡文問說:“戰況如何了?”
外麵隔著窗戶稟告的人說:“老爺,宮裏傳來的消息不大好。”
“朝廷派去的將軍被鹽民殺了,他帶過去的人死傷過半,逃走了一部分,剩下的皆已投賊。”
“蘇北總兵如今還在蘇北城中不敢輕舉妄動,等朝廷命令。”
上次死的不過是欽差的侍從,這次死的居然是朝廷派過去的將軍。
而且朝廷派的兵死傷過半......
羅鏡文徹底精神了。
他穿上鞋子,說道:“掌燈更衣,我要進宮去。”
“對了,派人去給老師送消息。”
上次的造反如果說是小打小鬧,那這次的造反明顯性質就不同了。
蘇北那地方不一樣,對朝廷來說太重要了。
羅鏡文匆匆換上官服,手上抱著官帽就坐上了去往皇宮的轎子。
到宮門口時,這裏已經放了兩頂轎子,想必有人比他更早過來。
羅鏡文悶頭往文華殿趕。
到了之後,發現文華殿已經燈火通明。
沈華粱和夏陽江已經先到了。
夏陽江雖然做什麽都不主動,但每次有事來得肯定都是最早的。
見到羅鏡文來,兩人都臉色凝重。
“事情具體如何?”
羅鏡文一來就趕緊問。
夏陽江把手中的戰報遞過去,讓羅鏡文看。
“七天前鹽民們裏應外合,把朝廷派過去在城外的軍隊打了個措手不及。”
“當下看守鹽民挖海道的軍隊便被當場打死一大部分。”
“少部分僥幸逃走的,往城中送了消息,我們派過去領兵的將軍剛帶著人馬出城就被提前埋伏好的鹽民們打死。”
“現在整個蘇北府城都被鹽民包圍,消息送不出來。”
“被這樣耽擱了一下,戰報便被耽擱了幾天。”
夏陽江說話間,馬英偉和石有為也來了。
不過兩人都沒有說話,安靜地聽著他說。
夏陽江又拿出第二封戰報。
“這是第二封八百裏加急送來的戰報。”
“蘇北知府上奏朝廷,此次造反鹽民有數萬,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蘇北百姓在加入。”
“若是再不阻止,此次的造反隊伍,最少能到十數萬人!”
夏陽江一口氣把所有的消息全部分享了出來。
幾人臉色凝重地聽完,都知道這次的事情要超出預料了。
因為蘇北的鹽民造反,這明顯是有組織的造反。
這與前幾年東南和西南的流民造反不同。
那些流民造反,一開始是零零碎碎的人為了生存加入了大乘教才開始造反的。
大乘教慢慢地把人吸納進去,最終才形成了一定規模的造反隊伍。
但這也並沒有什麽好怕的。
因為大乘教不事生產,他們隻能靠搶來維持造反隊伍的開銷。
這也是當時慶元帝為什麽懶得分人力物力去處理那邊造反的原因。
因為東南有淮南王鎮守,再往河中地區,也有總兵把守。
西南再亂,也隻不過是在他們境內亂起來,而且亂的速度慢。
要不是後來河中地區也發生了澇災,慶元帝還一直在位的話,他肯定也還不會理西南亂起來的事情。
可蘇北就嚴重多了。
這些鹽民們一開始就是有組織的,第一次造反就有了數千人的規模。
這次更是數萬人。
而且最重要的一點。
這些鹽民們,手中握著生產原料——鹽!
大周過半數的鹽,都產自蘇北平原。
他們手中握有鹽,就有源源不斷的錢財供給。
這樣的造反隊伍,隻會越來越強!
而且有組織的造反,說明帶頭的人是有腦子的。
等他們掌握的錢財多起來,把造反部隊逐漸武裝起來,屆時未必就比不過朝廷的正規軍。
馬英偉看向羅鏡文:“羅大人可有應對之策?”
說實話,馬英偉現在看到羅鏡文的臉就覺得討厭。
因為他現在感覺蘇北就是被羅鏡文這人以一己之力搞成現在這樣子的。
要是錢夫子當時沒被一紙命令調走,蘇北早就恢複正常了。
羅鏡文臉色鐵青地回:“明日大朝會,大家討論後再說吧。”
他現在不敢說。
因為他發現自己在蘇北的決定,總是差了一點什麽。
每次都是這差的一點東西,讓他不停地要找補。
現在補過的地方一起破了,這麽大的洞,憑他一個人的腦子已經補不回來了。
沈華粱點頭說:“茲事重大,得盡快出應對之策。”
“若是等那些鹽民們徹底把蘇北所有鹽場都聯合起來,屆時我們朝廷會十分被動。”
夏陽江看了他們一眼,收回了眼神。
距離大朝會還有時間,幾人也不能閑著。
羅鏡文讓人送了蘇北的地圖來,幾個人圍著討論了一番。
越討論,越是覺得事情嚴峻。
“蘇北府城如今還閉城未被占領,其餘縣城估計也不敢輕易投賊。”
“我們還有時間。”
羅鏡文不敢說對策,隻能說幾句不痛不癢勉勵的話。
但明顯這些話沒多大作用。
好不容易熬到上朝,百官齊聚金鑾殿。
程太後坐在龍座的下首,氣色不太好。
本來地龍翻身她也受了驚嚇,好好養了一點時間,昨晚又來這麽一個大消息。
小皇帝小小一個,根本坐不住,坐了不到一盞茶的功夫,雖然動作幅度不大,但一直在動。
程太後便厭煩地說:“陛下身體未好,先把他帶下去吧。”
她眼角餘光一直看著他動來動去的,實在心煩。
小皇帝吸著手指頭,傻傻地被人抱了下去。
程太後這才說:“蘇北鹽場的鹽民造反,茲事體大。”
“諸位愛卿可有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