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大洪水
字數:3115 加入書籤
見這年輕的陛下沒有暴怒治罪,監副稍稍放下了心,“回陛下,臣年初時請假回原藉祭祖,四月份途經長江流域時聽老友說起長江及其支流、湖泊水位較往年明顯偏高。
臣就派人沿長江考察了一番,發現去年冬季西藏高原雪山上的積雪偏多,冰川融水大量流入長江及其支流。
而且臣夜觀天象,今年長江流域氣候異常,雨季提前,且雨水增多,持續時間長,如今江河湖泊尚能蓄水調節,六七月份,雨水更多,易發生暴雨,隻怕就會引起潰堤決口。
臣前日回京後,翻閱了長江流域曆年的資料,前朝康樂十三年大洪水發生前的情形與如今十分相似,還望陛下早做準備。”監副深深一個頭叩了下去。
監副一輩子埋頭鑽研學問,不爭權奪利,不冒頭爭功,偏愛明哲保身。
他發現了洪水的跡象後,也猶豫要不要上報,他怕陛下一怒之下砍了他;若不上報,悄悄通知家族提前做準備也不是不行,但又過不了自己良心那一關。
康樂年間的大洪水是有記載以來最大的洪水,波及長江中下遊各省份,數萬百姓死亡,十幾萬人流離失所,直到數十年後前朝滅亡,受災地區都未恢複曾經的繁榮。
“你把所搜集的資料整理好,明日午時前呈上來。從今天開始,你就是欽天監監正了。”皇帝閉上眼,深吸了一口氣說道。
“臣謝主隆恩!”監副一副得遇明君,感激涕零地模樣退出去了。
“皇兄,你還真信他啊,危言聳聽!”順王不太相信,這幾千年了,也就有過那麽一次大洪水,就這麽倒黴,偏他們又遇到了。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他敢冒著砍頭的危險說出來,自然是有把握的,而且聽他所言的情形,洪水便是沒有那麽大,隻怕也是不可避免,早做防範,說不定就能保全萬千百姓性命。”皇帝緊鎖眉頭,冷靜地說道。
“傳旨,命各位王爺、兩位丞相、各部大員明日未時(13:00)來南書房議事。”
下午,皇帝宣了幾位老將軍來南書房,一起討論西北軍改革的問題,直到天色擦黑才結束。
眾人各自回府,皇帝也帶著剩餘奏折回了紫宸宮,若是沒有特殊情況,他都是要陪宣平和恒霽一起吃飯的。
今天的晚膳有些奇怪,不是禦膳房的風格而是從前安王府的風格。夫妻倆個打發走了侍候的宮人,自己帶著孩子吃了頓舒坦的。
“這是把王府的廚子宣進宮來了?之前我和你說,你還不同意,說成了帝後也不能將宮裏的規矩全免了,不成體統,今天怎麽了?”安王就著王府廚子最拿手的砂鍋豬蹄吃了兩碗飯。
“小廚房已經收拾出來了,偶爾吃一頓也沒什麽關係。再說了,你今天不是不高興嗎?吃點兒順心的去去鬱氣。”宣平已經吃好了,給他盛了碗湯送在手邊。
皇帝端起湯一口一口地喝完,熨帖了腸胃,暖了心。用過晚膳後,將孩子交給乳母,夫妻兩個又去了書房。
“咱們的私庫裏還有多少銀子?”皇帝問道,之前算計著國庫的庫銀足以支持一年的運轉,若是真有大災就不行了。
洪水一出,別說今年免稅了,長江沿岸受災省份,隻怕明年甚至後年還得免稅,不但如此,還要賑濟災民,還要災後建設,還要重修河道,樁樁件件都是錢啊!
“前幾天白世子走的時候帶去了五十萬兩現銀,如今能拿出來的還有一百九十多萬兩,不過你別擔心,最近兩個月還會有大筆進項。
京城許多人家都跑來訂玻璃,要裝窗戶,如今新建的幾個燒玻璃的爐子已經投產了,等交貨後,銀子自然也就有了。”宣平安慰道。
如今京城中鏡子的熱度已經下去了,買得起的基本都置齊了,現在的鏡子主要發往其他各省。
但玻璃窗子卻流行了起來,因為皇帝退位,本來要安在養心殿的玻璃安到了倚春園。
宣平又給自己祖父母、父母的屋子換了玻璃窗,去大長公主府和林府拜訪的人見了實物後更是向往,一傳十,十傳百,玻璃訂單激增。
“洪災之後必有大疫,我命太醫院將一般疫病所需的藥材列出來,你讓書意多屯一些,另外還有糧食,正值夏天,倒不需要準備太多衣物,船隊如今還停在港口嗎?”皇帝說道。
“停著呢,夏天不適宜出海遠航,而且工部新打造的裝備也沒換好呢,打算深秋、初冬時再向南航行。你想讓他們去南洋買糧食?”宣平問道。
“嗯,讓災民吃飽才是最重要的事。”皇帝點點頭,拿起奏折來看著,如今每天都有看不完的奏折。
“你光想著事後賑災了,就沒想著提前做點兒什麽?”宣平也隨手拿過一本奏折看著。
“想了,我宣了幾個重臣明日南書房議事,我打算派五皇兄去南邊負責加固河堤。”皇帝拿著朱筆在奏折上留下批注。
“加固自然是應該加固的,但古時已有結論‘堵不如疏’,許多官員為了能更多的貪汙治河經費才選擇了高築壩。”宣平邊說著,邊用手指著奏折提醒他這處有問題。
“我也知道,可如今水位已上漲,再疏通河道已然來不及了。”皇帝歎口氣。
“七年前黃河水災時,蔣旭曾參與過賑災,據他說湖泊是有蓄水防洪功能的,從前有許多中小湖泊與黃河連通,可因為泥砂淤積以及人為原因,導致河湖分離,河水無處分流,最終堤岸不堪重負。
我想著長江那兒會不會也有這種情況?若有,那我們是不是可以趁洪水尚未到來時,將這些小的河道清理出來,連通江湖,至少能緩解一二。”宣平提議道。
“明天下午你隨我去南書房,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