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邸報

字數:2885   加入書籤

A+A-


    今天一天皇帝都在南北房與朝臣議事,很忙。
    先是與南洋四國的談判,寧王和段相已經帶人談出了結果,隻等皇帝下旨就能正式簽署協議。
    而前往南邊的欽差們已經將奏折傳回來了,長江流域各省最近雨水頗多,長江多處有決口的風險。
    欽差們已經將清淤的任務都交待下去了,如今當地的官員帶著民夫以及駐守當地的士兵正在緊急施工,冒雨也不敢停,畢竟這也事關他們的命運前程、身家性命。
    除了治河現狀,孫大人還專門上了一封奏折,據他觀察江夏巡撫身體並無大恙,所以他將皇帝派他監督清理河道的奏折拿了出來,如今江夏巡撫致仕無望,治河還算盡心。
    蔣旭偷偷上了份密折,他發現豫章省的長江堤壩存在偷工減料的情況,而工部尚書與豫章巡撫有私下勾結,貪汙治河經費的情況。
    還有審查西洋人的事、西戎太子鬧出的事……南書房裏朝臣來來往往,直到臨近酉時(17:00)才算告一段落,皇帝吩咐明天加開一次朝會,群臣議政。
    皇帝有些疲憊地站起身活動了一下筋骨,喜樂進來稟報說皇後娘娘午後宣了太醫,皇帝一聽立刻吩咐人把奏折收拾收拾搬去紫宸宮,自己則率先回去了。
    等皇帝腳步匆匆地回了紫宸宮,卻見紫宸宮的氣氛很不錯,宮女太監們給他請安行禮都帶著喜氣。
    皇帝麵對宣平的事向來是細心的,這段時間她的身體狀況他也清楚,如今見了宮人們的表情,就知道是自己的猜測成真了,腳步不由得變得輕快起來。
    走進內室,見宣平正拿了本書悠悠然地看著,聽到動靜,抬眼看了看他,也沒動,隻打了個招呼:“回來了。”
    “聽說你今天宣了太醫?”皇帝走過去,在她麵前蹲了下來,平視著她的臉輕聲問道。
    “是啊。”宣平點了點頭,看著他溫柔的笑道。
    “我又要做父皇了是嗎?”笑著問道。
    “對啊。”宣平笑著摟住他的脖子,“你又要當父皇了。”
    “懷恒霽那時我把你一人留在了京城,這次我一定好好陪著你。”皇帝摟緊了宣平。
    “好。”
    帝後二人難得地膩歪了一會兒,直到大皇子來用晚膳,兩人才分開。
    用過晚膳後,皇帝又要去批奏折,不說為了國家百姓這些大義,為了自己的媳婦孩子他也不能懶散啊。
    宣平卻遞了一張紙給他,“你先看看這個。”
    “邸報啊?”皇帝有些漫不經心地接過來,看過兩眼就發現不同了。
    自寧朝起,各省、郡在京城設“邸”,用來向地方政府傳達朝政消息,凡皇帝諭旨、官員奏議以及官員任免、調職等都是邸吏們所需要收集的內容,然後經驛站傳往各省,稱為邸報。
    宣朝建立後,成立了專門發布邸報的通政司,每天將邸報張貼於宮門口的抄書房,供官員們抄錄。有了活字印刷書後就改成了刊印,供官員自取。
    這份邸報卻有些不同,並不是朝廷刊印的,而是民間私自印刷的。上麵除了朝廷邸報的全文外,還添加了別的內容,例如官員之間的派別、官員的喜好、各職位任職的禁忌等等。
    “這是從哪兒來的?”皇帝有些感興趣地問道。邸報雖然是朝廷發給官員的,但並不禁止外傳,民間私自刊印也不算犯罪。
    “這是在末品小吏、讀書人、富商和地主之間悄悄流傳的邸報,幫助他們了解官場,是南城恒昌書局發行的,三月份時第一次出售,如今生意興隆。
    琴韻查了,這是翰林院典籍伍宗直的主意,與恒昌書局合作,他提供內容,書局刊印,收益六四分,這短短四個月的時間,就在外城買了一間小院子了。”宣平笑著說道。
    “這腦子,在翰林院做個從八品的小官還真是有些屈才了,該跟著三皇兄去做生意。”皇帝搖頭笑著說道,隨手將邸報放下,“你這是盯上他這買賣了?”
    宣平笑道:“沒錯,不過我不是想著賺錢,而是用他傳遞信息,與其讓百姓們道聽途說傳些流言,不如我們直接告訴他們。
    官府的邸報從前隻麵向官員,他這買賣給我提了個醒,不隻官員們需要了解軍國大事,百姓們同樣有這個需求。
    以後每天再發行一份麵向百姓的邸報,內容更豐富一些,他們知道的多了才不會被蒙蔽煽動。
    在許多山高皇帝遠的偏遠地區,百姓不知道朝廷,隻知道當地父母官,官員們的話就是聖旨,朝廷的政令在那裏就是一紙空文。
    對這些地方,每天一份邸報自然不太現實,但我們完全可以每月發行一份邸報,利用各地驛站進行傳輸發售,總會有識字的人願意購買觀看,朝廷的政令思想就會傳播到宣朝的每一個角落。
    另外若是由官府發行,我們可以控製內容,一些不適合百姓看的信息就不會出現,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製百姓的思想,不用擔心啟民智後百姓生出反心。”
    皇帝看著宣平滿臉的感慨,這腦子比他轉得可快,“行,通政司和翰林院這人以後就歸你指揮了。”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