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邸報發行

字數:3569   加入書籤

A+A-


    翰林院的典籍伍宗直是寒門出身,頭懸梁錐刺股的苦讀十五年才考中進士,可惜名次不好又沒有後台,升遷困難,在翰林院做了五年的窮翰林,日子很是清苦。
    今年他發現了一個商機,與書局合作賣邸報,總算是掙了一筆銀子,在外城買了一個小院子,雖然地方不大,但好歹算是在京城裏安家了,也能把父母妻兒接過來了。
    現在家人已經在進京的路上了,這段時日過得春風得意,這天他正在翰林院悠閑地品著茶構思明日的邸報內容,卻有一個公公前來傳旨,皇後娘娘要見他,命他即刻進宮。
    伍宗直雙腿微微顫抖著跟在公公後麵入了宮,他隻是個芝麻小官兒,也沒有才華名聲,連一二品的大員都見不到,皇後娘娘怎麽會突然要見他呢?
    宣平在南書房的側殿召見了伍宗直,伍宗直雖然緊張,但好歹也當了這麽多年的京官了,禮儀還是沒錯的。
    行完禮後,宣平沒叫起,他就直直地跪在那兒,雙眼下垂,不敢看皇後,怕犯了忌諱。
    宣平見他三十來歲的年紀,麵貌普通,雙眼透著點兒精明但沒有奸像兒,有些緊張卻還能穩得住心神,不由微微點了點頭
    “這份邸報是出自你的筆下?”宣平問道,平安將那邸報遞到了伍宗直麵前。
    伍宗直接過來一看,正是自己執筆,書局刊印的邸報,當下心中更緊張了,難道皇後娘娘要治罪?
    “回娘娘,這份邸報確實出自微臣筆下。”伍宗直盡量鎮定地說道。
    “你是怎麽想到要出這樣一份邸報的?”宣平問道,聲音聽不出喜怒。
    伍宗直有些緊張地回話:“回娘娘,微臣家中貧寒,考中授官以來就在翰林院,娘娘想必也知道,翰林院是個清苦衙門,而微臣又才疏學淺,沒有官運亨通的命。
    微臣能在翰林院任職已然十分慶幸,可無奈微臣為官五年,仍然租住在小房子裏,無力將父母妻兒接來京城,是以微臣總想找個賺錢之道。
    有些出身平民的同年同鄉總會來找微臣了解朝廷政令動向及考官的喜好,以圖科舉作文章時更能切合朝廷的政治方向,迎合考官喜好,得以金榜題名。
    微臣也想起了自己從前科舉時的迷茫彷徨,想來許多平民學子都有這個需要,微臣就想起了朝廷的邸報,所以就和書局合作辦了這個買賣,倒是掙了些錢財。
    微臣有掙錢之心,也有些幫助同病相連的平民學子之心,但微臣絕沒有禍國之心,還望娘娘明察。”伍宗直說完,深深地叩下頭去。
    他倒是聰明,知道皇後娘娘想查他這麽個小官兒那肯定是清楚明白,所以一點兒水份都沒有的說了實話,他的初衷就是賺錢,而沒有給自己塑造一個大義凜然的形象。
    宣平對他誠實的態度十分滿意,“你可願將你這邸報事業發揚光大?”
    伍宗直一驚,抬頭看了一眼,又急忙低下頭去,“微臣鬥膽,不知娘娘是何意?”難道皇後娘娘看上了他這掙錢的買賣?他可是聽說娘娘一直忙著掙錢呢,從前貼補軍中,如今貼補國庫,皇後娘娘也不容易。
    宣平笑著說道:“朝廷的政令向來是發往官府的,百姓無渠道直接得知陛下和朝廷的政策,隻能通過當地官府得知。
    繁榮些的地方還好,消息暢通,當地官員不敢無法無天。但一些偏遠地區,交通不暢,信息蔽塞,百姓隻知官府就是朝廷,官府說什麽就是什麽。
    比如今年陛下登基,全國上下免稅一年,可本宮前日得到消息,巴蜀有許多州縣仍然征收了夏稅,百姓並不知陛下降恩一事。
    再比如這京城大大小小的茶館酒肆,每日消息流言甚多,大半都是百姓們道聽途說隨口猜測的,與事實相距甚遠。有些事與其讓百姓任意猜測甚至妖魔化,不如朝廷直接大大方方地告訴他們。
    所以朝廷需要一個麵向普通百姓的喉舌,你可願負責此事?”
    伍宗直聽明白了宣平的意思,精神瞬間振奮,他飛黃騰達的機會來了,光明前途就在眼前啊!“微臣謝皇後娘娘提攜,必不辜負娘娘期望,讓朝廷的政令思想傳達到我宣朝的每一個角落!”
    “好,以後你就是通政司左參議,專門負責麵向平民的邸報,明天你就可以上任了,本宮希望能早日見到這邸報發行。”皇帝說了通政司和伍宗直歸她指揮,宣平也就毫不客氣地做了主。
    通政司左參議,正五品啊!他這是連升三級半啊,皇後娘娘就是他的伯樂啊!伍宗直感激涕零,“微臣必為陛下、為娘娘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皇後娘娘都發話了,皇帝陛下十分痛快的下了聖旨,當天下午就到了伍宗直手上。
    宣平也派人去通政司打了招呼,如今的通政使還是林家的遠親,靠林家的勢力才能坐穩這個閑職,宣平發話,他自然不敢怠慢。
    在立朝之初,通政司最主要的職責是輔政,掌內外章奏和臣民密封申訴之件,權力不小,發邸報隻是順便。如今的通政司卻成了個徹底的清閑衙門,無實權,隻留了發邸報這一項職責。
    在通政司任職的官員大都是不得誌的官員,乍然聽聞來了個左參議,還帶著皇命來的,不由有些嫉妒,心大的更想著頂替伍宗直完成任務,飛黃騰達。
    卻被通政使壓了下去,這是皇後娘娘親自吩咐的,親自選的人,你們還想從中作梗,你們不要命了?咱通政司難得受重視一次,好好配合他完成任務,他吃肉咱們也能喝點兒湯,太貪心了可容易惹禍。
    所以等到明天,伍宗直去上任時就得了同僚的熱情接待,全麵配合,想象中的刁難一點兒沒有。
    伍宗直隻花了五天時間就定好了兩個邸報的基調,送進宮請宣平過目。
    在京城每日發行的邸報就參考他之前寫邸報的模式,不過言語更加通俗易懂,並且去除了暗戳戳押題的內容,添加了維護朝廷臉麵,極易收獲百姓好感度,對凝聚民心十分有幫助的內容。
    而發往外省的則是在月底將一月的邸報整合精簡,最主要的是朝廷的政令尤其是事關百姓生活的政令,若還有空白,就添一些朝廷大事,反正都是維護朝廷正麵形象的。
    宣平對他的工作表示十分滿意,邸報這事兒就這麽定下來了,不過邸報發行前都要先送一份到都察院,審核過後才能正式刊印。
    通政司的人白天搜集信息順便寫草稿,戌時(19:00)定稿送去都察院,亥時(21:00)前審核完,然後通政司安排刊印,清閑慣了的通政司官員過上了輪流值夜班的忙碌日子。
    好在辛苦付出沒有白費,邸報在京城流行以後,宣平重賞了通政司上下。
    l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101novel.com手機版閱讀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