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技術巡查

字數:2365   加入書籤

A+A-


    在陳誌國的精心指導下,各個學習小組都如同得到了技術進步的密鑰,對機械製造的理解日益加深,技術水平也在穩步提升。
    沒過幾日,又輪到另一個小組的學習時間。這次的組長是一位經驗老道的趙師傅,在廠裏兢兢業業工作了二十餘年,是眾人皆知的技術能手。這天,趙師傅早早地就在小組活動室裏布置好了場地,將技術指南整齊地擺放在桌子上,耐心地等待著組員們的到來。
    組員們陸續走進活動室,眼神中都透著求知若渴的光芒。其中,有個叫李四的年輕人,對新技術充滿了熱情,平時總是積極主動地參與各種學習討論。這次,他早早地就來到了活動室,仔細地翻閱著上一次學習留下的筆記,準備在新的一天裏有更多的收獲。
    學習開始後,趙師傅拿起了技術指南,聲音洪亮地開始了講解:“同誌們,今天我們重點關注一下這份指南裏的研磨工藝部分。”隨著趙師傅的講解,大家都聽得十分認真,不時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關鍵要點。
    然而,在討論過程中,關於研磨精度控製的問題,大家又陷入了困境。組員們你一言我一語地發表著自己的看法,但始終無法找到一個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
    李四微微皺著眉頭,思索片刻後站了起來,說道:“趙師傅,我覺得是不是可以參考切削工藝裏調整參數的思路,嚐試在研磨過程中調整研磨劑的使用濃度呢?”
    趙師傅聽了,微微點頭,說:“四兒,你這個想法很有創意,不過具體的效果還得進一步探討。研磨精度的控製是個複雜的問題,涉及到研磨壓力、研磨時間等多個因素,我們需要綜合考慮。”
    正當大家爭論不休的時候,陳誌國像往常一樣開始了技術巡查。聽到這個小組討論的激烈程度,他加快了腳步,走進了活動室。
    陳誌國看著大家圍坐在一起,認真討論的樣子,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走到一旁,靜靜地傾聽著眾人的發言,手中的筆記本記錄下了一些關鍵內容。
    等大家討論得差不多了,趙師傅看到了陳誌國,連忙起身說道:“陳組長,您來得正好,我們在研磨精度控製這方麵遇到了難題,大家都各抒己見,但似乎還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還得請您來給我們把把關。”
    陳誌國微笑著點點頭,然後坐在了眾人麵前,清了清嗓子說:“同誌們的討論都很有啟發。研磨精度控製確實是個關鍵問題,從研磨劑的使用濃度,到研磨壓力、研磨時間,每一個因素都相互關聯,相互影響。”
    他拿起一支鉛筆,在紙上繪製了一幅簡單的流程圖,指著圖說道:“大家看,研磨的過程其實是一個動態平衡的過程。研磨劑的作用不僅僅是去除材料,更重要的是在零件表麵形成均勻磨層。所以,調整研磨劑濃度隻是一個方麵,我們還需要根據零件的材質和尺寸,精確控製研磨壓力和研磨時間。”
    說著,他又詳細解釋道:“研磨壓力的大小要根據零件材料的硬度和研磨表麵的粗糙度來確定。硬度高的材料需要較大的研磨壓力,但也要注意避免過度研磨導致零件變形。研磨時間的控製同樣重要,過短無法達到精度要求,過長則可能引起其他問題。”
    組員們都聚精會神地聽著,不時地點頭表示理解。小張又提出了一個疑問:“陳組長,那在實際操作中,如何準確測量研磨壓力和研磨時間呢?”
    陳誌國讚許地看了小張一眼,回答道:“這是個好問題。測量研磨壓力可以使用專門的研磨壓力測量儀器,而研磨時間則需要根據研磨的麵積、轉速以及預期的精度要求來計算。不過,這些都隻是一些理論上的方法,實際操作中還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靈活調整。”
    在陳誌國詳細的講解和指導下,組員們對研磨精度控製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他們不僅學到了新的知識和方法,更感受到了陳誌國的專業和耐心。
    學習結束後,組員們對陳誌國充滿了感激,紛紛表示以後要多向他請教。
    而陳誌國,在離開活動室後,心中依然回味著這次技術指導的經曆。他深知,自己的責任重大,不僅要傳授技術知識,更要培養工人們的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回到家後,他把一天的所見所聞和感受告訴了家人。妻子心疼地說:“你這麽辛苦,可別把自己的身體搞垮了。”陳誌國笑著搖搖頭說:“我這是累並快樂著,能為工人們解決技術難題,看到他們進步,我打心眼兒裏高興。”
    孩子們也圍過來,懂事地說:“爸爸,你真棒!我們以後也要像你一樣,認真鑽研,為大家做貢獻。”陳誌國看著懂事的孩子們,心中滿是欣慰。
    第二天,陳誌國依然精神抖擻地來到工廠,繼續在技術巡查的道路上前行,他深知自己肩負的使命,那就是帶領大家在機械製造技術上不斷進步,為廠裏的發展創造更多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