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持續到深夜
字數:4889 加入書籤
技術審查持續到深夜,廠區的燈火依舊明亮。
李向明辦公室的圓桌上,煙灰缸已堆滿煙頭。他雙手抱臂,凝視著專家們留下的寶貴筆記。窗外星光閃爍,映照在他因熬夜而略顯疲憊的眼眸中。
"老李,你看這。"副廠長王海濤推門而入,遞上一份文件,"省裏的劉工偷偷塞給我的,說咱們機翼材料的測試報告有問題。"
李向明接過文件,月光下字體隱約可見:"材料疲勞測試未達標?"他眉頭緊鎖,迅速翻閱起來。文件裏列出了幾組異常數據,表明在極端載荷下,新型合金可能會出現微裂紋。
"這不可能..."李向明喃喃自語,旋即抓起外套,"去車間,立刻!"
夜色下的車間靜謐異常,僅剩幾盞維修燈在閃爍。李向明一行人直奔材料測試室,打開塵封的設備,開始重新驗證。
"小張,你負責重新調校應力傳感器。"李向明指揮道,"老陳,你和我一起複現測試環境。王廠長,協調人手準備備件。"
一場無聲的戰鬥在深夜展開。李向明親自操作測試機,隨著機器的轟鳴聲,應力數據逐漸攀升。他的眼睛緊盯儀表,額頭的汗水在無影燈下閃爍。
"停!"當載荷達到峰值時,李向明突然喊道,"快看這裏!"
一群人立刻圍攏過來,隻見測試件表麵出現了一道細微的裂紋。李向明用放大鏡仔細觀察,眉頭越皺越緊:"不是合金的問題..."
"那會是什麽?"王海濤焦急地問。
李向明摘下眼鏡,揉了揉鼻梁:"測試參數!我們的測試條件與專家們設定的參數不一致!他們使用了更複雜的載荷譜,我們的測試太簡單了。"
正當大家陷入沉思時,工廠大門口突然傳來一陣喧嘩。李向明走出車間,隻見一輛軍用吉普緩緩駛入,車頭燈光刺破夜空。
車門打開,那位頭發花白的老專家趙工緩緩走下車,身後跟著幾名隨行人員。李向明快步迎上前去:"趙工,您怎麽來了..."
趙工擺擺手:"小李啊,睡不著,來看看。你辦公室的燈亮了一整夜,我猜你肯定在查問題。"
李向明帶著專家們回到測試現場,將複現的測試過程詳細解釋了一遍,最後坦誠道:"趙工,這個裂紋確實存在,但不是材料本身的問題,是我在參數設置上出了差錯。"
出乎意料的是,趙工並沒有責備,反而欣慰地笑了:"小李啊,這才是科研該有的態度。承認錯誤並不可恥,掩耳盜鈴才是。"
他走到測試件前,俯身觀察裂紋:"這道裂紋很有意思,它的形態表明問題出在載荷的隨機性上。你之前的測試隻考慮了單一方向的載荷,但飛機在實際飛行中受到的力是多維的、隨機的。"
趙工的一席話讓李向明茅塞頓開:"趙工的意思是,我們的測試環境過於理想化了?"
"沒錯。"趙工點點頭,"但這不是壞事。這說明你的設計在理想狀態下是可行的,現在我們需要讓它適應更複雜的環境。"
他從口袋裏掏出一張皺巴巴的紙,遞給李向明:"這是我根據軍用標準調整的測試方案,你們可以試試。"
李向明接過紙,感激道:"太感謝了,趙工。這真是雪中送炭。"
"別客氣。"趙工拍拍他的肩膀,"明天早上省裏還有個總結會,我已經和省裏其他專家溝通好了,這個測試方案會被列為補充條款。你們明天好好準備。"
夜更深了,李向明站在車間門口目送趙工的車離去。回望燈火通明的車間,他的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決心。
"王廠長,明早開會前,把全廠所有技術人員都叫到會議室。"李向明堅定地說,"我們需要開一個通宵的討論會,把趙工的方案吃透,重新製定我們的測試計劃。"
"明白!"王海濤聲音洪亮。在車間的燈光映照下,這個鋼鐵漢子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李向明深吸一口氣,感受著夜風中傳來的金屬氣息。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開始。真正的考驗還在等著他們,但隻要全廠上下齊心,沒有什麽困難是克服不了的。
孤鷹展翅之展翼高飛
黎明時分,東方的天空剛剛泛起魚肚白,龍騰機械廠的會議室裏卻已經燈火通明。
李向明坐在會議桌的首位,眼神中透露出疲憊,卻又滿是堅定。在他的周圍,圍坐著全廠的技術骨幹和相關工作人員,大家的臉上都帶著一絲倦意,但眼神中卻充滿了鬥誌。
"同誌們,經過昨天晚上趙工的指導,我們發現了之前的不足。"李向明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地說道,"現在,我們必須爭分奪秒,根據趙工提供的補充測試方案,重新製定我們的測試計劃。"
技術員小張率先發言:"李廠長,按照趙工的方案,我們需要對測試設備進行一些調整,但是目前我們廠裏的設備有些老舊,可能無法完全滿足要求。"
"設備的問題,我來解決。"負責設備維護的老陳站了起來,"我已經在心裏盤算過了,雖然我們現有的設備有些局限,但通過一些改造和臨時調配,還是可以滿足基本測試需求的。不過,可能需要一些額外的時間和人力。"
李向明點了點頭:"老陳,人力和物資你盡管調配,優先保障測試工作。我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設備調整到最佳狀態。"
隨後,大家圍繞著新的測試方案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有的提出在測試過程中增加數據采集點,以便更全麵地掌握材料性能;有的建議采用新的計算方法,提高測試數據的準確性;還有的提出要加強各個環節之間的協調配合,確保測試工作的高效進行。
討論一直持續到中午,大家終於製定出了一份詳細的測試計劃。這份計劃不僅涵蓋了所有的測試項目和步驟,還對可能出現的問題製定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好,既然計劃已經製定好了,那我們就分頭行動。"李向明站起身來,目光堅定地看著大家,"從現在開始,全廠上下必須擰成一股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技術人員認真做好測試數據的分析和處理,操作人員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測試,後勤保障人員全力做好物資供應和設備維護工作。"
下午,各項準備工作緊鑼密鼓地展開。技術人員們紛紛投入到設備的調試和數據的準備工作中;操作人員反複熟悉新的操作流程;後勤人員則忙著搬運物資、維護設備,確保一切都能順利進行。
傍晚時分,專家們再次來到了龍騰機械廠。他們走進車間,看到的是工人們忙碌的身影和井然有序的工作場景。
趙工滿意地點點頭:"看來,你們對昨天的問題認識得很深刻,整改也很及時。"
李向明恭敬地說:"趙工,這都是我們應該做的。您的指導讓我們受益匪淺,我們一定會認真完成這次測試,向省裏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隨著夜幕的降臨,緊張的測試工作正式開始。車間裏,機器的轟鳴聲此起彼伏,工人們全神貫注地操作著設備。數據采集員們密切關注著儀表上的數字,將每一個數據都準確地記錄下來。
測試過程中,大家都小心翼翼,不敢有絲毫懈怠。李向明穿梭在各個測試點之間,不時地詢問進展情況,鼓勵大家保持專注。
就在測試接近尾聲的時候,一個突發情況出現了。一台關鍵設備的傳感器突然出現故障,數據采集出現中斷。
"快,馬上組織人員搶修!"李向明大聲喊道。維修人員迅速趕到現場,爭分奪秒地排查故障原因。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每一個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如果不能及時修複傳感器,之前的努力可能就會前功盡棄。
"找到了!是線路接觸不良導致的故障。"維修班長興奮地喊道。經過一番緊急搶修,傳感器終於恢複正常工作,數據采集又重新開始了。
"呼..."李向明長舒了一口氣,緊張的神經終於得到了片刻的放鬆。
經過一夜的奮戰,測試工作終於順利完成。當最後一個數據采集完成,大家疲憊的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第二天的總結會上,李向明代表龍騰機械廠向省裏的專家們匯報了測試結果。他將大家這段時間的努力和付出,以及取得的成果一一作了詳細說明。
趙工聽完匯報後,站起身來,滿意地笑了:"小李啊,你們的表現讓我很滿意。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你們展現出了不屈不撓的精神和強大的技術實力。這次的測試結果證明,你們的飛機機翼設計方案是完全可行的。"
其他專家也紛紛點頭,對龍騰機械廠的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
"經過這次審查,我們看到了龍騰機械廠的潛力和希望。"省裏的領導說道,"你們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依然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希望你們繼續保持這種精神,不斷創新,為我國的航空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李向明激動地站起身來,向領導和專家們深深鞠躬:"感謝各位領導和專家的信任和支持。我們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一定會繼續努力,讓龍騰機械廠在航空領域綻放光彩!"
這一天,龍騰機械廠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榮耀。專家們的認可,不僅是對廠裏技術實力的肯定,更是對全體工人和技術人員辛勤付出的最好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