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1 章 長袖善舞
字數:3575 加入書籤
沐英見狀,趕忙賠著笑臉,輕聲細語地勸慰道:“韓先生,您先別生氣呀!秦王殿下這會兒估計還沒抵達成都呢。
本公這就立刻派人快馬加鞭,八百裏加急去給秦王送信,曉以大義,讓他趕緊回來,您看這樣行不?”
韓宜可聞言,氣不打一處來,他狠狠地甩了一下衣袖,冷哼一聲,說道:“哼,最好如此!
若是秦王不回來,我看你如何交代!”說罷,韓宜可轉身便走,頭也不回地離開了。
沐英看著韓宜可遠去的背影,氣得額頭上的青筋都暴起來了,臉色也變得異常難看,他憤憤不平地嘟囔著:“這該死的老家夥,真把我當成軟柿子,好欺負了!”
沐英越想越氣,心中暗暗發誓:“好啊,你給我等著瞧吧!
等我這次從成都回來,一定要讓你知道我的厲害。
到時候,我非把你這老東西送到韃子的大營裏去不可!”
然而,韓宜可恐怕做夢也想不到,他這句氣話竟然會在多年後一語成讖。
隨著時光的流逝,韓宜可逐漸年老體衰,記憶力也大不如前,甚至連自己的妻兒都快忘記了。
在他彌留之際,生命的最後時刻,韓宜可躺在床上,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沐英,他就是個外行啊……”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在這裏,暫表不提!且說沐英一行人,浩浩蕩蕩,一路上風平浪靜,順利抵達鎮遠城下。
而此時,李文忠那一邊,卻已經提前動手了。
時間回溯到明洪武五年,朝廷在播州一地,設立了播州長官司,後來又將其改為播州宣慰司,下轄草塘、黃平兩安撫司及真州、餘慶等六州長官司,其治所,位於後世的遵義市。
播州城內,宣慰司衙門燈火通明,一片熱鬧非凡的景象。
李文忠雖然沒有兵符調兵,但是別人有啊。
於是他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
他決定帶上先鋒官——定遠侯王弼,一同前往播州。
二人快馬加鞭,日夜兼程,馬不停蹄地趕路。
令人驚訝的是,他們僅僅用了不到三天的時間,就如閃電般地抵達了目的地——播州。
王弼在軍中的資曆,確實比李文忠要老上不少。
然而,他們曾經都在常遇春的麾下共事過一段時間,彼此之間也算有些交情。
因此,李文忠和王弼二人,自然算得上是老相識了。
李文忠剛剛找上王弼,還未等他把話說完,王弼便立刻明白了他的來意。
當聽到秦王要發兵攻打播州時,王弼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決定帶領自己手底下的八千精銳與李文忠一同連夜出征。
為了能夠成功地麻痹敵人,讓楊明這個地頭蛇放鬆警惕,二人經過一番商議後,決定隻率領五百人進城。
而剩下的七千五百名精銳則被埋伏在播州城外不遠處的石筍溝,靜靜地等待著他們的命令。
當播州土司楊明接到手下人的報告,得知李文忠和王弼僅僅帶了五百人隨行,並且以查驗關防為名前來遵義附近的婁山關整頓軍務時,他果然如二人所料,產生了輕敵之心。
楊明心想,這區區五百人又能成什麽氣候呢?
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派人打開城門,親自出城迎接李文忠和王弼進城。
楊明之所以對李文忠和王弼二人如此謙卑,甚至可以說是卑躬屈膝,完全是因為李文忠這個殺神給他留下的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
上次的交鋒,讓楊明至今,仍心有餘悸,那種刻骨銘心的恐懼使得他根本不敢對李文忠有絲毫怠慢。
楊明滿臉笑容地將李、王二人迎進了城,一進城,他便立刻下令連夜派人在宣慰司衙門大擺宴席,務必要讓這次宴會顯得無比隆重。
楊土司心裏很清楚,這次宴會的主角可是來自大明朝的國公爺和侯爺,他可不能有絲毫怠慢。
於是,他不僅邀請了播州當地的地主豪強,還把各個部落的頭領以及一些有學識的讀書人都請來了。
總而言之,無論是在播州這片地界上小有名氣的人,還是那些掌握實權的地主豪紳,隻要是有頭有臉的人物,他都無一遺漏地邀請來當陪客。
而李景隆,這個被眾人譽為京師勳貴圈子裏的“交際花”,他的父親李文忠更加會長袖善舞。
然而,當播州的人們第一次與這兩位來自京城的大人物會麵時,他們的表現卻令人啼笑皆非。
他們像一隻隻受驚的兔子一樣,小心翼翼地撅起半個屁股,慢慢地挪動到椅子旁邊,然後輕輕地坐了下來。
一旦坐下,他們就像被施了定身咒一樣,不敢有絲毫的動彈,整個人都顯得異常拘謹,甚至有些坐立難安。
這些人平日裏或許還算得上風度翩翩,但在此時此刻,他們卻完全失去了往日的從容和自信。
每個人的後背都挺得筆直,就像私塾裏的孩童聽先生講課一樣,生怕自己的坐姿不夠端莊,會被別人嘲笑。
李文忠把這一切都看在眼裏,他連忙站起身來,端起酒杯,麵帶微笑地高聲吆喝道:“諸位不必如此拘謹啊!想當年,我李文忠尚未發跡之時,也不過是個在街頭討飯的小乞丐罷了。”
他的聲音洪亮而自信,仿佛在向眾人訴說著自己的過往。
說到這裏,李文忠稍稍停頓了一下,讓大家有時間消化他的話。
然後,他繼續說道:“今日承蒙各位看得起我,我李文忠在此先幹為敬!”
話音未落,李文忠便毫不猶豫地仰頭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展現出了他豪爽的一麵。
看到當朝的國公爺,皇帝外甥李文忠如此給麵子,一副來者不拒的做派,以楊明為首的地頭蛇們心中的緊張情緒逐漸消散。
眾人開始放鬆心情,推杯換盞,觥籌交錯,一時間席間充滿了歡聲笑語,呈現出一派賓主盡歡、其樂融融的景象。
幾杯酒下肚後,眾人的話匣子也漸漸打開。
不到一個時辰的時間裏,李文忠便與這些地頭蛇們熟絡起來,彼此之間的交流變得十分自然,就像多年未見的親兄弟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