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7 章 婁山關

字數:3559   加入書籤

A+A-


    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們需要暫時實行軍事管製,以確保局勢的穩定。
    至於其他的具體安排,等秦王回到營地後,我們再一起商議決定。”
    胡海和寧正都是沐英身邊的得力助手,他們經驗豐富、能力出眾。
    特別是寧正,他不僅是沐英的副將,還兼任著陝西都司指揮使的重要職務,可以說西安秦王府的三護衛都在他的直接管轄之下。
    寧正原本心中忐忑不安,他擔心沐英會因為秦王的緣故而對自己心存疑慮。
    然而,事實卻完全出乎他的意料。
    沐英不僅沒有對他產生絲毫猜忌,反而對他委以重任,這讓寧正感到無比驚喜和感動。
    他毫不猶豫地單膝跪地,抱拳向著沐英行了一個標準的軍禮,聲音洪亮地說道:“末將遵命!”
    沐英站在高處,遠眺著黔東之地那連綿起伏的巍巍群山,他的麵色凝重,仿佛那山巒承載著無盡的壓力。
    他的目光銳利如劍,穿透雲霧,直射遠方,似乎要將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盡收眼底。
    沐英心中暗暗發誓,既然他選擇了這條最為艱難的道路,那麽無論前方等待著他的是多少荊棘、困難和險阻,他都絕不退縮。
    他要一路勇往直前,披荊斬棘,直至走到這條路的盡頭。
    與李文忠所采取的溫和路線不同,沐英選擇的是一條最為艱難、也是最為徹底的改革路線。
    這意味著他將麵臨更多的挑戰和阻力,但他毫不畏懼,決心堅定。
    就在大明洪武十九年,公元一三八六年,黔北和黔東的大地上,兩種截然不同的改革路線正在同時上演。
    這是一場關乎國家命運的較量,也是沐英和李文忠各自理念的碰撞。
    就在李文忠和沐英在黔北、黔東兩路取得巨大勝利之際,他們已經徹底掌控了大半個貴州地區。
    其播州宣慰司以及龍泉坪、水德江軍民府的管轄範圍更是廣闊無比,東至湖廣沅州,西達貴州餘慶,南至廣西南丹,北至四川酉陽,橫跨湘西、黔中、桂北、川東四個省份,總麵積將近三十萬平方公裏,幾乎相當於兩個貴州的大小。
    然而,當我們將目光投向這片廣袤無垠的地域時,不禁會被其遼闊的麵積所震撼。
    然而,與如此遼闊的地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裏的人口卻少得令人驚訝。
    據統計,這片土地上的總人口竟然不到三十萬人,這一數字甚至還不及江南地區的一個上等縣。
    以蘇州府的府治吳縣和長洲縣為例,這兩個縣在當時都屬於人口眾多的地區。
    然而,僅僅是吳縣一個縣的人口數量,就已經超過了百萬之眾。
    這樣的人口差距,實在是讓人瞠目結舌。
    那麽,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這背後隱藏著一個深層次的原因。
    洪武大帝之所以會下達命令,讓二十四萬遠征雲南的明軍帶上大約六十萬的家眷一同前行,正是因為他深刻認識到了西南邊疆地區所麵臨的危機。
    從本質上講,西南邊疆地區之所以會麵臨種種問題,主要是由於土地貧瘠和地廣人稀這兩個因素所導致的。
    土地貧瘠使得農業生產受到極大限製,無法養活大量的人口;而地廣人稀則導致了勞動力的嚴重不足,進一步加劇了地區的發展困境。
    不僅如此,連同那二十四萬明軍在內的八十多萬新增人口,其數量之多足以在短時間內從根本上改變雲、貴兩省長期脫離中原王朝管控的局麵。
    這無疑將大大加強朝廷對西南地區的掌控能力,使得這片廣袤的土地真正納入中原王朝的版圖之中。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洪武大帝如此精心的布局,竟然最終為他人做了嫁衣。
    時間回溯到十天前,當李文忠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迅速攻占播州宣慰司時,我們這位剛剛嶄露頭角的“秦庶人”,卻在婁山關下遭遇了一場意想不到的挫折。
    婁山關,這座位於遵義附近大婁山山脈主峰上的雄關,宛如一座不可逾越的屏障,矗立在川黔兩省的必經之路上。
    它北拒巴蜀,南通黔桂,是川、黔、滇三省的咽喉要道,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大婁山山勢雄偉險峻,群峰聳立,平均海拔高度約為一千五百米。
    其間山脈蜿蜒曲折,連綿起伏,宛如一道巨大的天然城牆,橫亙在黔北與川南之間,令人望而生畏。
    尤其是婁山關,它的關隘口並不是一個寬闊的通道,而是一條極其狹窄、極其險要的隆口。
    這條通道就像是被大自然用巨斧劈開一般,兩側是陡峭的山崖,絕壁千仞,讓人望而生畏,根本無法攀爬。
    而通道本身最窄的地方,竟然隻能容得下一個人通過,這簡直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絕地!
    任何想要強行通過的人,都會被這狹窄的通道所阻擋,成為守軍的活靶子。
    不僅如此,從山下到關隘的必經之路,也隻有一條蜿蜒崎嶇的羊腸小道。
    這條路不僅曲折險峻,而且路麵崎嶇不平,行軍極為困難。
    士兵們在這條小路上行走,稍有不慎就會摔倒,甚至可能墜入懸崖。
    關隘位於山頂最高峰,居高臨下,山上的守軍可以將山下的情況一覽無餘。
    這意味著,到了婁山關這裏,任何敵軍都沒有辦法隱藏自己的行蹤。
    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會被山上的守軍盡收眼底。
    朱樉一行人還沒有爬到半山腰,不出意外,就被山上的守軍發現了。
    朱樉原本是想讓賽哈智自曝身份,企圖用錦衣衛的身份來蒙混過關。
    畢竟,錦衣衛在當時可是令人聞風喪膽的存在,一般人都不敢輕易招惹。
    然而,令朱樉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婁山關的守將居然完全不買錦衣衛的賬!
    這可讓朱樉一行人陷入了極度的困境之中。
    他們千辛萬苦地爬到關口,本以為能夠順利通過,卻沒想到會遭遇如此強硬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