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4 章 成都

字數:3497   加入書籤

A+A-


    當他看到朱樉正穩穩當當地駕駛著驢車時,臉上立刻露出了十分自責的神色,他趕忙驅馬靠近驢車,滿臉愧疚地說道:“哎呀呀,朱兄弟,這可真是我的不是啊!
    我怎麽能讓你這樣的貴客屈尊降貴,來給我駕車呢?”
    朱樉卻不以為意,他斜倚在車架上,手中那根被磨得油光發亮的柳木皮鞭,此刻正虛虛地搭在膝蓋上。
    韁繩在他的指間鬆鬆地挽著,看似隨意,實則是一種微妙的牽引,仿佛這頭驢兒早已與他心有靈犀一般。
    朱樉手中緊握著韁繩,向左輕輕一帶,口中發出一聲悠揚的“咦咦——!”,這聲音仿佛是在與驢兒交流一般。
    驢兒的耳朵像是被施了魔法一樣,立刻機靈地轉向了左邊。
    緊接著,朱樉口中又發出一聲清脆的“嘚嘚——!”,這聲音如同信號一般,讓老驢瞬間明白了主人的意圖。
    隻見老驢四蹄揚起,如離弦之箭一般疾馳而去,轉眼間便超過了馬克用騎的戰馬,跑到了前頭去。
    朱樉回過頭,臉上洋溢著得意的笑容,對著馬克用喊道:“老馬,你看看我這駕車的技術如何?”
    馬克用被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了一跳,但他還是本能地回答道:“好!!”
    然而,話一出口,他便意識到自己的回答有些不妥,於是趕忙改口道:“你可是命中注定要幹大事的人啊,我怎麽能讓你幹車夫的活呢?”
    朱樉聞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絲狡黠的笑容,反問道:“可我本來就是平將軍的馬夫啊,你不讓我幹車夫的活,難道還想讓我去帶兵打仗不成?”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再說了,給宋老夫子這樣天下聞名的大才子趕車,也不是什麽丟人的事情吧?”
    馬克聽了朱樉的話後,突然之間竟然無言以對,仿佛喉嚨被什麽東西堵住了一般,完全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他。
    他隻是呆呆地看著朱樉,看著他那副駕輕就熟的樣子,心裏暗自琢磨:反正距離成都城也沒多遠了,隻剩下區區幾裏地而已,既然朱兄弟這麽高興,那就隨他去吧。
    然而,馬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正是他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決定,將會給大明朝帶來巨大的損失——一位藩王的隕落。
    而朱樉的手中,也將會多一位俘虜。
    時間悄然流逝,轉眼已至正午時分。
    此時的天空,豔陽高照,陽光熾熱而耀眼,仿佛要將大地烤焦一般。
    而在這片土地上,有一座承載著三千年巴蜀文明底蘊的城市——成都。
    這座城市曆經宋元時期的烽火戰亂,飽經滄桑,但依然屹立不倒。
    特別是在洪武十一年,成都在原後蜀皇宮的舊址上,利用了摩訶池的大部分區域作為基礎,曆經八年的時間,耗費了無數的人力和物力,終於修建起了一座宏偉壯觀的蜀王府。
    不僅如此,人們還以蜀王府為核心,重新修建了在戰火中被摧毀的成都城垣。
    如果從錦江之南向北望去,這座雄偉的城市宛如一頭巨大的鼇,靜靜地匍匐在川西平原之上。
    它的城垣周長數十裏,高達三丈有餘,由巨大的磚塊和夯土堆砌而成,顏色呈現出赭黃色,遠遠望去,巍峨如山脊,氣勢磅礴。
    城頭的雉堞像牙齒一樣整齊排列,綿延不絕,給人一種堅固而威嚴的感覺。旗幟在風中飄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代表著蜀王朱椿的“蜀”字大纛,它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向世人展示著蜀王的權威。
    這座城市共有十三座城門,它們分別朝向四方,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蜀王府”,它位於城市的西南角,是整個城市的中樞所在。
    這座王府雖然是以南京皇宮為藍本建造的,但規模稍小一些。
    然而,它的金城石郭依然堅固無比,禁製森嚴,宮闕高聳入雲,與天上的流雲相接,琉璃瓦在陽光下閃耀著耀眼的光芒,宛如一座城中之城。
    王府的端禮門城樓高聳入雲,站在城樓上極目遠眺,可以看到禦河宛如一條玉帶般環繞著內城,河水波光粼粼,為這座城市增添了幾分靈動之美。
    城內的街巷如棋盤格般縱橫交錯,布局規整,氣象萬千。
    然而,成都真正的磅礴生機並不在這城牆之內,而是在城牆之外的市井巷陌之中。
    在東門外的“九眼橋”畔,漕運碼頭熱鬧非凡。
    這裏桅檣如林,舟楫塞滿了河道,仿佛一片繁忙的海洋。
    來自天南地北的商賈、力夫和官員們在這裏穿梭往來,操著各種不同的口音,交流著各地的信息和貨物。
    蜀錦、川鹽、藥材、木材等各種商品在這裏集散,人來人往,喧鬧異常,晝夜不停。
    這裏的繁榮景象讓人不禁感歎,成都果然是一座“搬不空的成都府”。
    城西的青石街巷間,機杼聲此起彼伏,從無數個院落中傳出,交織成一曲繁華的樂章,仿佛是這座城市的心跳聲,奏響著生活的旋律。
    這裏,便是“錦官城”的心髒地帶。蜀錦,這一絢麗多彩的絲綢製品,通過大運河和絲綢之路,源源不斷地流向全國各地,甚至遠渡重洋,“衣被天下”。
    這不僅僅是商品的流通,更是帝國血脈的奔湧。
    成都,作為西南地區的樞紐,掌控著水陸交通的要衝,號令著巴蜀大地,展現出一種磅礴的氣勢。
    然而,成都的恢宏並非僅僅體現在其商業繁榮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上,更沉澱於其綿長的文脈和沸騰的煙火氣之中。
    府河南岸,“望江樓”巍峨聳立,宛如一座文化的燈塔。
    文人墨客們常常登臨此樓,極目遠眺,吟詩賦詞,抒發著對這座城市的讚美之情。
    這裏,是他們憑吊薛濤的箋紙與詩魂的地方,也是傳承文化的重要場所。
    合江亭畔,亭台水榭錯落有致地分布著,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
    士紳官宦們常常在此舉辦宴飲雅集,談笑風生,仿佛重現了當年“揚一益二”的盛景。
    而在尋常巷陌之間,茶社酒肆如繁星般點綴,麻辣辛香的味道已經初步形成獨特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