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05 章 蜀王親臨

字數:3591   加入書籤

A+A-


    百姓們或坐在竹椅上,或圍坐在方桌旁,悠然自得地享受著這“天府之國”的安逸與富足。
    這種從容底氣並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而是在無數個平凡日子的沉澱和積累中逐漸孕育而生。
    就如同這座古城一般,曆經無數次的摧毀與重建,卻始終能夠頑強地屹立不倒,生生不息。
    成都,這座古老而神秘的城市,不僅是四川的首府,更是整個西南地區的“腹心”所在。
    它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和光芒。
    成都城下,車水馬龍,川流不息。來自各地的客商們絡繹不絕地穿梭於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帶來了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商品,也為這座城市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和生機。
    這裏不僅是蜀王的封地,更是整個西南地區的政治、文化和商業中心,承載著無數人的夢想和希望。
    清晨,陽光透過淡薄的雲層,紛紛揚揚地落在城南的江橋門下。
    十五歲的蜀王朱椿早早地便率領著王府的屬官們守候在此,他們神情肅穆,靜靜地等待著那位備受尊敬的“老師”——宋濂的到來。
    朱椿年紀尚輕,卻已貴為一地藩主。
    他的麵龐圓潤,尚未完全褪去少年人的稚嫩,宛如春日初發的春柳,柔和而略帶青澀。
    長期居住在深宮之中,使得他的膚色蒼白,沒有半點血色,光潔的額頭在烈日的映照下,泛著細膩的光澤,宛如羊脂白玉一般光潔。
    朱椿的眼睛雖然不大,但是卻異常的清晰明亮,仿佛夜空中最亮的星星一般,閃爍著智慧的光芒。
    他的目光專注而敏銳,仿佛能夠洞悉一切事物的本質,這是他多年來勤奮好學所形成的一種習慣。
    若要論及才學,被老爹朱元璋稱為“蜀秀才”的蜀王朱椿,無疑是老朱家的第一人。
    他自幼聰慧過人,勤奮好學,對各種學問都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深入的研究。
    無論是經史子集,還是詩詞歌賦,他都能夠信手拈來,並且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然而,朱椿深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因此他在文華殿修習學業之時,一直刻意讓自己的排名屈居於“皇長孫”朱允炆之下。
    這樣一來,他既不會引起其他兄弟的嫉妒和排擠,也不會讓自己這個庶子成為眾人攻擊的目標,從而得到了一個“千年老二”的外號。
    今日,朱椿頭頂翼善冠,身著一襲赤色的四爪金紋蟒袍,顯得格外莊重和威嚴。
    他的舉手投足之間,都流露出一種不符合其年齡的沉穩之氣,仿佛已經曆經滄桑,看透了世間的一切。
    按常理來說,迎接宋濂的遺骸,其實並不需要他一個藩王擺出如此大的陣仗。
    但是朱椿心裏非常清楚,讓宋濂“風光大葬”,不僅僅是他這個“掛名弟子”的義務,更是太子大哥的教令。
    所以,無論如何,他都必須要將這件事情辦得妥妥當當,以表達對大哥的敬重之意。
    因此,朱椿這位身份尊崇的親王才會放下身段,親自出城去迎接宋濂的靈柩。
    這一舉動不僅是為了表達對“老師”宋濂的敬意和孝道,更重要的是要顧及到太子大哥的麵子,絕對不能有絲毫怠慢。
    既然決定要做這場戲,那就必須做到極致。不僅要妥善安葬宋濂的遺骸,還要將他生前未能舉辦的葬禮一並補齊。
    隻有這樣,才能讓這場戲顯得更加真實、完整。
    眼看著石砫土司的隊伍漸行漸近,距離已經非常之近了,朱椿深吸一口氣,稍稍提起了一下腰間那有些鬆垮的玉帶,巧妙地掩蓋住了自己微微凸起的小肚子。
    他挺直了身軀,努力擺出一副身居高位者應有的威嚴姿態,同時展現出親王的氣派。
    朱椿高聲喊道:“大開中門,迎接孤的老師入城!”
    他身旁的一名老太監立刻尖聲尖氣地重複著他的命令:“大王有令,打開儀門,迎進宋學士的靈柩,入城!”
    這道命令如同接力一般,被幾名蜀王府的侍衛大聲傳遞著,聲音遠遠地傳進了城內,讓所有人都能清楚地聽到。
    隨著八名士兵齊心協力地一推,內城的中門——承運門發出一陣低沉的吱呀聲,仿佛是這座古老城門在沉睡中被喚醒,緩緩地張開了它那沉重的身軀。
    承運門之後,是蜀王府正殿前的儀門,這座門顯得格外莊重肅穆,上方懸掛著一道巨大的匾額,銀鉤鐵畫,氣勢磅礴,上麵赫然書寫著“儀門”二字。
    這兩個字猶如龍躍九天,筆鋒犀利,據說是當今皇上朱元璋親筆所書,其書法技藝堪稱一絕,令人讚歎不已。
    隨著三道門緩緩打開,馬克用一行人終於完成了他們的使命。
    馬克用心中鬆了一口氣,他不過是一個四品地方官,連麵見蜀王的資格都沒有。
    這次能被蜀王府的右長史陳南賓派來完成這項任務,已經是他莫大的榮幸了。
    然而,這一路的奔波實在是讓馬克用疲憊不堪。
    他們從千裏之外趕來,馬不停蹄地趕路,幾乎沒有停歇過。
    這一千多裏的路程,對於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漫長的折磨。
    正當馬克用準備向陳南賓複命,然後打道回府的時候,蜀王府的太監李勝文走了過來。
    李勝文是個高麗人,但他操著一口流利的南京官話,讓人絲毫聽不出他的異國口音。
    “各位一路辛苦了,王爺體恤下人,特地命人備下了酒宴,犒賞爾等。”李勝文麵帶微笑,語氣和藹地說道。
    李太監雖然沒有把話說得很直白,但馬克用又怎麽會不明白他的意思呢?
    很明顯,他們這些外軍是被禁止進入內城的。
    馬克用稍微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後優雅地撩起衣袍,朝著蜀王所在的方向,鄭重地跪了下來。
    他的動作雖然有些誇張,但卻透露出一種對蜀王的深深敬意。
    馬克用跪在地上,隔空遙拜蜀王,口中高呼:“微臣馬克用,感謝殿下的恩典!”
    他的聲音洪亮而清晰,仿佛要讓整個內城都能聽到他的感恩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