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太守大婚
字數:4988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三國行必有美女 !
九月十六一大早,座落在幽州境的涿縣柳芳街上的太守府內便是張燈結彩的好不熱鬧,上上下下,裏裏外外的忙做一團。大門前掛滿了紅色綢帶,竟是連“太守府”這三字的門匾都給裱上了大半圈,門匾上方的正中處更是鑲了一個碩大的“紅花”,更加凸顯了這舉郡大喜的好日子,即涿郡太守袁天下的大婚之日。就連府
門前的兩隻有些年頭的石獅子脖子上也都圍了一圈紅綢帶,儼然是一派喜事臨門的景象。籌備了數日之久的喜事雖然說早就定了下來,可是忙前忙後的竟是足足過了一旬的時間,才將將把婚禮前的過程走了個遍,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此五
項一個都沒有落下,而“六禮”中也隻差了最後一項親迎,而且就在今日了。“六禮”本就自周朝伊始便開始延續下來,秦朝和前漢更是遵循前習,雖然也有了一絲絲改良,但大體的步驟確實錯不了。不過到得現如今,遵循齊備的“六禮”也
隻有在官宦或是豪閥望族之間才得以施行,而民間早已簡略的隻剩下拜時(即為拜公婆)之禮罷了。本來袁天下也覺得太過繁瑣,打算照著民間習俗僅行拜時之禮,可臨到頭邊,嫂子姬青一句話便把他的想法全然打亂了:“你呀,可別怪嫂子我無端的數落你!你這傻小子可別不知好歹,人家姑娘雖說願意跟著你,我這做嫂子的自然打心眼裏也替你高興。不過你既是這麽精明能幹,難道不明白我們女人一輩子也就這一次
體麵的時光了,難不成你還真打算草草的辦了,敷衍了事?”此言過後,袁天下便再不插手其中,任由嫂子姬青全權操持,自己也就隻能聽之任之了。後來其實又仔仔細細地想了一番,這事吧,本來也就是嫂子一力要辦,不管怎麽說自己也不能悖了她的美意,更不能另自己身邊的三個女人受了委屈。再者就算是拜時之禮,可自己如今無父無母,而自己唯一的養父田豐也是公務在
身,根本不能親至,袁天下便也隻得放下了。再有此次大婚對外說的是袁天下迎娶的是涿郡本地氏族盧家的大小姐盧錦,其實此時此刻不僅是盧錦,柳盈盈和小環也都在盧家閨房之內,均是一身鳳冠霞帔,紅妝素裹,就等著袁天下迎親的隊伍來臨。這一番考量也是嫂子姬青和柳盈盈商量的結果,要想這一次大婚有足夠的影響力,也隻得委屈一下柳盈盈和小環二人
了。本來按照祖製和習俗也沒有同時迎娶三個女子過門的,不過新郎袁天下才不會那麽迂腐,既然成婚幹脆就一起,不然一共那麽六位,難不成自己也要結個六次婚
?於是在他的堅持下,眾女自然也不會反對,尤其是柳盈盈和小環待在他的身邊久了,也早就看淡了很多東西。不過另一方麵,袁天下自是不用太擔心,因為三姐妹之間也早就協商好了,就按歲數和資曆來排大小。於是不管是另外的耿婉兒還是甄家姐妹,柳盈盈基本自然而然也就成了姐妹中的老大,因為除了袁馨之外,她算是和袁天下相識最早而且又陪伴最久的了。雖然說柳盈盈和袁天下待久了之後,也早就看淡了什麽老大,
老二的排序,自己隻要能嫁給他伴他一生便是足夠了。盧錦成了老四,自然也是無任何異議,畢竟自己在六女之中與冤家相識最晚,可是卻最早可以下嫁於他,當然是打心底的高興了,雖然袁天下似乎對自己的關懷
顯得並不是那麽熱情,隱隱還是有些客套,不過她相信日子久了,袁天下也一定會對她刮目相看的吧!小環是在眾女中年紀第二小,自然而然的就成了姐妹中的老五,她這般機靈,當然全程點頭稱是,因為本身除了替自己的小姐袁馨有些惋惜之外,自己最大的願
望邊也是能夠服侍袁天下一輩子便是足矣。
而他太守後宅另外的三個位置也早就定下了,分別是老二甄榮,老三耿婉兒,以及老幺(老六)甄宓(洛),就等著日後袁天下再一並娶回家門就是了。這不辰時二刻(早上八時)袁天下便也是一身玄(黑)紅相間的新郎裝,頭上本應戴著玄色長冠,可是袁天下不習慣戴高帽,於是也隻有束冠了。此時他正騎著高頭大馬,領著迎親隊伍徐徐朝著東南方向的盧家老宅而去。一路上敲鑼打鼓的,大街兩旁也都是彈冠相慶,人滿為患的嬉鬧駐足,畢竟是自家太守,聽說不但
年紀輕輕,重要的是還很有為,而親家還是本地的老牌貴族盧家,自然是要湊個熱鬧不是?
好在有涿縣看上去文縐縐的劉縣令著手絡腮胡子王縣尉一齊在整頓治安,不然的話,也許還真是因為太過熱鬧和喜慶而發生踩踏,那可就得不償失了。可就在人們紛紛笑談郎才女貌佳話之時,正陽街一處酒坊二樓,一個賊眉鼠眼的行商打扮的酒客,正佇立在原地,一手端著一杯青梅果子酒在細細的品著,雙眼瞭望這已經走過一段距離的迎親隊伍,嘴角蕩起一絲不容察覺的詭異的嗤笑。待得隊伍走的遠了,他這才不緊不慢的趁著酒客們都在閑聊的工夫,從懷中掏出一隻細小的毛筆和一方長條的白布,用毛筆在酒杯中沾了沾酒水,便遮遮掩掩的在白布條上寫了幾個字。寫罷過後,這才把毛筆和布條一收,剩下的半壺酒也不再
喝了,而是起身環視四麵,又是略帶鄙夷的嗤笑一聲,放下酒錢便自下樓而去。身旁雖然有酒客不解此人怪異的行為,但如今全郡的人都在慶祝,連同這個酒坊也是如此,原本是二十錢一小壺的果子酒,如今也都打了對折,隻要十錢罷了。
於是酒客們便肆意的喝著酒,誰又管一個隻會嗤笑的瘋子?
倒是那年紀輕輕的小二有些機靈的趕忙過去收了錢,大老遠的跟了一嗓子:“客官好走!”又趁著眾人不備之時,一個仰脖偷偷將剩下的小半壺酒水一舉下了肚......迎親隊伍終於臨近盧家大門,而袁天下也沒猶豫,滿麵春光的下了馬,沒幾步便竄到門前。同著早已立在大門前恭候多時的盧家家主盧毓,一並進了宅門。約莫
一刻鍾不到,袁天下便又獨自一人出來了,身旁卻並不見頭戴紅紗的新娘子。正當人們議論紛紛之時,一輛備好的馬車從後宅緩緩駛了出來,馬車四簷分別有著四個小紅花,而它們又是紅色紗巾相連,馬車正門上方正有三個紗製的大紅花
懸在其上,十分喜慶。馬車旁前後一共三個丫鬟和三個婆子,分別前中後跟隨著馬車而行,不一會兒工夫便進了迎親的隊伍。熱鬧的群眾這才幡然醒悟,原來人家大戶人家嫁女子,這是要外送一輛富麗堂皇的馬車子,紛紛咂舌不止。而早就騎在高頭大馬的袁天下這才回轉頭來,徐徐一笑,駕著馬往回路行去。本來按他自己的意思,自然接他三位娘子便是了。隻不過以盧毓、盧燕(盧毓三姐)為首,連同柳盈盈一並不同意,於是就采了這麽個
這種得法子。迎親迎親,把娘子迎過去不就齊備了麽!又管他是不是三位娘子同在一輛馬車之上呢?看著迎賓的隊伍一行浩浩蕩蕩奔的遠了,盧家家主盧毓立在閣樓上笑了半天,這才發覺身旁的姐姐盧燕麵露淚光,於是輕歎的笑道:“三姐,你這是咋了?幾個兩月前,我記得你可是巴不得把錦兒那丫頭給嫁出去的,怎麽今日好容易送走了那丫頭,三姐咋還不舍了?”頓了頓,發現盧燕依舊呆呆的望著遠處隊伍消失的地方
,不由得打趣道:“三姐,不然我派快馬追過去,說咋盧家不嫁了?”隻見盧燕忽的幡然醒來,一麵用衣袖擦了擦掛在眼角的淚水,一麵朝著一臉竊笑的盧毓啐道:“呸,呸,呸!別看你現在是家主了,可我還是你親姐姐!你要是胡
來,信不信我替爹爹好好教育教育你這個混小子!”她自然也知曉盧毓乃是和她開個玩笑罷了,於是輕歎了口氣,又道:“錦兒出嫁,所嫁之人又是聞名河北的人中龍鳳,更何況還是她自己心儀已久之人,我這做姑姑的當然是高興還來不及。當然,也會有不舍,而不舍也是心裏話。畢竟古話說,嫁出去的女兒猶如潑出去的水,我雖不是那丫頭的母親,可嫂子她如今也早已
追隨大哥而去,我這做長輩的,能不有所感傷麽!”這般說罷,盧燕似乎眼角又泛出了淚光。盧毓趕忙打了個哈哈,轉移話題道:“對了三姐,咱也別光在閣樓站著發呆了,趕緊收拾收拾,咱們呀還能趕過去,多看
那丫頭幾眼!你看樓下咱們太守的小舅子可不早就等不及了麽!不是我說你三姐,你這做姑姑的,可別在後輩麵前掉了麵子!”盧毓當然是打趣盧燕哭哭啼啼的模樣,但一句話出來這便要後悔了,因為盧燕此刻已然拎著盧毓的後衣襟,在他耳邊啐道:“呸!說的這麽危言聳聽的,要你管!
”盧燕迅速的擦了淚水,又狠狠地瞪了盧毓兩眼,這才鬆了他的衣襟,一轉身,回房收羅去了。原來是盧毓一瞥眼發現樓下身穿華服的侄兒盧秀在樓下竟正對著自己眉開眼笑的翩然起舞,還一個勁兒的做出門的手勢,不禁心中開懷。正愁不知道怎麽轉移話
題呢,這小子誤打亂撞的倒還算及時。
......不同於周禮,漢時婚禮始舉樂,並在此時出現了鬧新房的習俗,而且官宦或者豪門氏族的婚嫁之風大多極為奢侈。不過好在在太守袁天下的堅持下,一切也都盡量從簡了。包括這一次觀禮的賓客,很早便有了定奪,除了太守府自家人、親家盧家一眾、流芳街太守府的鄰居燕春樓幾位長者,還有就是涿郡年事已高的幾位德高望重的老者以及太守欽點幾個與之要好的官員,譬如涿縣劉縣令及其子一家四口,涿郡主薄劉淵一家三口,甚至還有涿郡王縣尉等等,其實也都算是隻交好友雲雲了。除此之外,雖然依舊有不管是涿郡內還是涿郡外大量送賀禮的賓客,但也僅僅隻是把賓客們都引向隔壁不遠處的燕春樓慶祝了,因而燕春樓今日白天
竟也是滿滿當當的坐滿了人。這不,迎親隊伍甫一歸來,門前的太守府護衛便短住了一眾尾隨觀熱鬧的百姓以及那些依舊送禮的賓客,他們接到的命令隻有一條,若是沒有盧家特製的賓客請柬,一律不許進宅!因而看熱鬧的雖多,但能進府門之內的卻隻有寥寥數人。好在燕春樓的新任樓主似乎也算是大方,竟是在樓外豪擺了幾十桌酒席,雖然其實
也沒有什麽珍饈海味,但總也是好酒好菜的招待了城中部分百姓,這尤其對於一部分家境一般的老幼婦孺來說也算是白吃白喝熱熱鬧鬧過節了。
太守府內有絲竹窈窕之聲,令人心馳神往,除笙、竽、琴、瑟、箏之外,還有燕春樓如今正當紅的花魁白鷺正也用著來自於西域的琵琶聲聲彈奏著動人的旋律。新郎官袁天下領著剛從後宅而至的三位新娘已然踏入了正廳,門口處早有一高凳之上端立著一方鑲了金麵的盥[guan]盆,這便是正婚禮中的沃盥禮。四人在盆中先後洗淨了麵,擦了手,這才齊齊的進了正廳。廳中陳設似乎改變了甚多,主座就變成了兩個,不過其一是空著的,隻有左首的主位上端坐著一個麗人,正是太守袁天下的嫂子,袁熙之妻姬氏。賓客們也早已就位,就連盧家一眾也趁著新娘要繞道進後院之時趕了進來,紛紛林立在兩旁,笑望著場中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