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插秧禮

字數:4409   加入書籤

A+A-


    沅陸縣的土著鄉紳想什麽,孫山不知道。
    此時此刻還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二月八買農具,待到農時戰春耕。”
    意思是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辦農耕廟會,每到這一天各地商販及當地農民也聚集於此進行交易。
    主要是買賣耕牛、農具、種子、樹苗等。
    二月二十三日,孫山從廣州府出發,走路二十多天才到沅陸縣,早就錯過二月中下旬布穀聲聲喚春耕的耕耤禮。
    不過不要緊,還有一個插秧禮。
    沅陸這邊清明前後進行早稻插秧。
    於是孫山讓老道長擇個黃道吉日,進行插秧禮。
    老道長接到任務後,暗地裏翻了翻白眼。
    春耕禮已經過了,孫知縣還進行什麽插秧禮呢?
    舉不舉辦都沒人會說,耕田佬比官員還重視耕田,不用官府主持,他們也會想方設法在自己的田地上謀求多收幾鬥米。
    雖然暗地裏吐槽孫山,但老道長還是聽從吩咐,左算算右算算。
    給算了個黃道吉日來舉行插秧禮。
    三月初四,孫山一行人出現在城外的農田上,這次來觀禮有衙門的全體成員,隍城廟的全體成員,以及鄉紳代表。
    當然還有不少吃瓜群眾,以及孫山站在這塊田地的主人也到現場。
    田地的主人心裏想著:艾瑪,孫大人作甚要主持插秧禮呢?也不知道會不會插秧?看他瘦瘦弱弱矮矮小小的樣子就不像耕田佬,肯定不會插秧。
    哎呀,等孫大人走後,自己還要重新插過,真是大麻煩。
    不僅浪費秧苗,還要廢功夫,簡直勞民傷財!
    雖然孫大人替沅陸縣剿匪,又捐書給沅陸的讀書人,怎麽看都是個好官。
    但農耕這種大事,不能馬虎。
    孫大人不擅長就不要做嘛,真害怕這塊田被孫大人糟蹋哩。
    田地主人越想越心塞。
    城外那麽多田地,為何偏偏選擇他家?選中就選中了,為何還不給補貼?
    弄得他一大早就把秧苗碼的整整齊齊,等著孫大人來插秧。
    等孫大人插完後,自己還要翻工。
    艾瑪,今年是本命年,過年忘記穿紅內褲,所以倒黴的事就找上來了。
    悔不當初,悔不當初。
    田地主人想是這麽想,但臉上的笑容就沒聽過。
    眼巴巴地看著孫山,等待孫山主持插秧禮,等待孫山滾蛋。
    孫山見田地主人笑得那一個親切,高興地問:“老人家,你們打算什麽時候插秧?今年的秧苗不錯,挺粗挺結實。”
    田地主人對自己笑,孫山自然對他笑。
    微微一笑很傾城。
    田地主人見孫大人跟他說話,雖然暗地裏吐槽孫大人“愛作秀”,但一方父母官這麽親切地笑,田地主人可激動了。
    急著說:“孫大人,這些秧苗是我精心挑選出來的,自然粗壯結實了。”
    說完這話後,總感覺哪裏不對勁,但又想不到哪裏不對勁。
    孫山尷尬地笑了笑,老人家的意思是這些秧苗因為他要插秧,所以精挑細選出來的,實際沒那麽粗壯結實。
    孫山隻好不失禮貌地尷尬笑了笑。
    他來插秧,下屬肯定安排最好的了。要是不好,會顯得很尷尬。
    如果安排些細苗黃苗來,這樣的苗子插下去有什麽意義。
    孫山笑了笑,接著說:“老人家,今年天公作美,風調雨順,一定會有好豐收的。”
    誰不喜歡能多收幾多米,即使機會不常有,但總歸是對生活一種期盼。
    田地主人聽到孫山的話後,也高興地說:“承大人貴言,今年一定好氣候,我們的田地一定能豐收。”
    剛才田地主人被兒子暗暗戳了一下,雖然不知道自己哪裏說錯。
    保持少說少錯,跟在孫大人後麵說的原則,這樣保管不會做錯。
    孫山依舊保持笑容,問道:“老人家,春耕夏收後,也忙著夏耕吧?辛苦了。”
    第一次主持插秧禮,孫山不知道說些什麽。
    本想問多些問題,不過才學了幾日沅陸話,太多的話實在說不出來。
    沒錯,那日王家登門拜訪後,孫山“一客不煩二主”,拜托王老太爺幫忙找個會說官話的本地讀書人來教沅陸話。
    王老太爺也非常給力,隔兩天就在縣學那邊找了個讀書人來教本地話。
    孫山為了主持插秧禮,特意苦學沅陸話。
    這不,總算會說幾句,以及連猜帶蒙地知道田地主人的意思。
    孫山,桂哥兒,孫定南,張師爺四人還好,隻需要學習本地話。
    孫家村的護衛就慘多了,不僅要讀書識字講官話,還要多學一門本地話,整個學習課時排得滿滿得。
    一夥人頹廢不已,恨不得立即跑回孫家村,不做護衛了。
    孫山和田地主人簡單的幾句聊天話,在田地主人眼裏沒什麽。
    但在官吏以及鄉紳眼裏充滿震驚。
    想不到孫山才來幾天,就能說本地話了。
    不僅腦瓜子聰明,還有上進的心,更有融入沅陸的心。
    上任的知縣,去到哪裏都要帶翻譯,上上任的知縣,來了好幾年也就會說一丁點,再往上麵的知縣,來了屁股還未坐熱,就被調走了。
    官吏和鄉紳經曆過好幾任沅陸知縣,就沒有一個像孫山這樣,如此主動積極地學沅陸話。
    大家不由地想到:孫知縣真的跟以往的知縣不一樣,他要走不一樣的路線。
    回想起那天跟孫知縣吃飯,孫知縣說了些什麽,他們隻記得《大乾律》。
    經過幾天的思考,王家人對他們說“以不變應萬變”,“以不動應萬動”。
    孫大人表麵說什麽,那麽他們就按照表麵說的做。
    如果做著做著不對勁,再拐回來。
    反正一切有王家頂在前麵,他們這些勢單力薄的就躲在後麵。
    這幾天,看到王家和孫知縣還算和諧相處。
    大家不由地認為孫知縣看來是打算跟王家“同流合汙”,並不會“另辟蹊徑”甩開王家。
    眾人眼睛溜溜轉,仔細觀察一切,不做出頭鳥。
    而王老爺正在泰然自若地跟在孫山後麵,不動聲色。
    王老爺安排讀書人教孫山本地話,變相地安排臥底。
    同族侄兒告訴他們,孫大人腦瓜子不是一點就懂的人,但非常勤快好學。
    一句話反複地說,試圖連口語都學得一模一樣。
    短短幾日,孫大人進步不少,相信不久將來會聽會說沅陸話。
    同族的侄兒還告訴他,孫大人的夥食非常好,特意給他做了合口味的飯菜,相當地體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