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下雪就要在馬路上撒鹽,各朝古人麻了!

字數:5644   加入書籤

A+A-


    第章  下雪就要在馬路上撒鹽,各朝古人麻了!

    永樂年間。

    “哈哈哈哈......”

    “從國外千辛萬苦帶回來的鞋子,竟然是華夏產的。”

    朱瞻基樂不可支。

    一旁的朱高熾很是欣慰。

    “看來華夏後世商品的質量受到了世界的認可呀。”

    “而且這樣的商品還不少呢。不然短發女子也不會說,這世界是一個巨大的華夏製造了。”

    “這樣後世華夏也能掙不少外國人的錢吧。”

    朱高熾在心裏默默盤算著。

    鄭和每次下西洋的時候,都會帶著大明的優質絲綢、精美瓷器、上等茶葉和漆器等各類物品。

    這些大明特色物品極受海外國家的喜愛。

    隻是由於價格昂貴,通常隻有上層人士才能消費的起,還遠遠達不到震動海外國家經濟的地步。

    而蒸汽紡織機生產出來的布就不一樣了,主打一個薄利多銷。

    這樣海外國家的上層人士和平民百姓都能用上大明製造的東西。

    那這個世界豈不是一個巨大的“大明製造”!

    朱高熾直樂。

    這樣長此以往,海外國家經濟盡在大明之手!

    ......

    “這樣看來,似乎是華夏百姓的生活方式比發達國家還方便一些。”

    “後世華夏科技已經這麽發達了,這些學生為何不留在華夏,還要去國外上學呢?”

    程咬金撓撓頭,不解地問。

    魏征立馬說道:

    “莽夫,沒有這些留學生,後世華夏怎麽會知道其餘國家學術、科技的情況呢。”

    “華夏後世可不能再固步自封了!”

    李世民感歎著:

    “這樣很好啊!”

    “這個年代的留學生比起鄧老、錢老那個年代的好了太多。”

    “至少他們回來的時候,華夏不是滿目瘡痍。”

    此話一出,大臣們皆是沉默。

    正在他們百感交集之際,新的視頻開始播放。

    【下雪後為什麽要在馬路上撒鹽,原理是什麽?】

    各朝古人看到這個視頻標題均是一愣,繼而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後世竟然一下雪就在馬路撒鹽!

    這是要幹啥啊!撒著玩嗎!

    就算是富商、王公大臣、亦或是皇帝,也都不會撒鹽玩啊!

    這是華夏後世的什麽奇奇怪怪的習俗嗎?

    難道是為了融雪嗎?

    可是若是為了融雪,後世人口那麽多,鏟鏟不就好了,為何要撒鹽!

    這可是鹽啊!

    各朝古人均是不淡定了!

    在古代,鹽的重要性無需多言,它被視為比黃金還要珍貴的資源。

    鹽的獲取受到地理位置、資源分布和生產技術等因素的限製,不像其他一些基本生活物資那樣容易獲取。

    這種稀缺性,使得鹽成為一種重要的戰略物資。

    各個朝代幾乎都實行著鹽鐵專營製度,對其進行了嚴格的控製。

    因此,對於那些私自製鹽的人,一經發現,都將受到極為嚴厲的懲罰。

    甚至可以說,鹽的價值在某種程度上超過了人的性命。

    然而,現在他們卻在天幕上看到,這比黃金還要貴重的鹽,竟然一下雪就要被灑在馬路上!

    一時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地看著天幕。

    ......

    嬴政人已經麻了。

    鹽,對大秦來說可真的太重要了!

    國有鹽、則國富。

    鹽稅,在古代一直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

    光鹽稅這一項,就充盈了大半的大秦國庫。

    春秋時期,管仲為了軍費需要,推行了“官山海”政策。

    即山林川澤的全部資源皆屬於國家,國家授權開采權於民,由民製鹽,民製之鹽必須交官全部收購。

    最後由官控製定價權而加稅於價。

    齊國興鹽鐵之利,富國強兵,繼而成為了春秋時期的第一位霸主。

    至先秦時,商鞅變法之後,秦國重農、勵戰、抑商。

    允許民間自由開采食鹽,官方加以征稅。隻是鹽稅大幅提高,鹽鐵之利二十倍於春秋時期。

    大秦因此財政收入大增。

    他自滅掉六國之後,也一直沿用著這個政策。

    後世能用鹽撒馬路,想必是鹽很多吧!

    這可把嬴政心疼壞了。

    這撒的可都是稅啊!

    不過他轉念一想。

    鹽多了,價格就便宜了,可能也就沒多少稅了。

    ......

    此時,天幕中出現了一輛後備箱打開的麵包車。

    兩個人坐在後備箱兩端,兩人中間是堆成小山一樣的鹽。

    麵包車緩緩駛過積雪的路麵。

    兩人揚起手中的鹽,鹽粒在寒風中飄散,如同細密的銀沙,落在滿是積雪的路麵上。

    這個畫麵,毫無疑問又給各朝古人帶來了極大的視覺衝擊!

    “這這這......都是細鹽嗎?”

    “竟然如此潔白!”

    李世民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滿臉寫著不可思議。

    暴殄天物啊!

    如此潔白的細鹽,竟然真的是用來融雪的!

    不能用粗鹽嗎?

    華夏後世那麽多馬路,每一條都要撒嗎?

    一個冬天會下那麽多場雪,每下一次,都要撒一次鹽嗎?

    而且下暴雪的時候,一撒鹽不就被覆蓋了嗎?難道還會一次又一次地撒嗎?

    這也太浪費了吧!

    還是說,後世的鹽已經多到可以隨便撒的地步了!

    李世民瞬間瞳孔地震。

    ......

    崇禎帝朱由檢看到這個畫麵,整個人都不好了。

    自他上位以來,總是出現極端天氣,天氣寒冷,氣溫驟降。

    以往到了深冬才會下雪的中原地區,甚至早到十一月便開始飄雪。

    這種惡劣的氣候條件對百姓的生活造成了極大的衝擊。

    大雪紛飛,雪勢極為猛烈,往往一夜之間便能堆積成厚厚的雪層,大雪封門成為常態。

    極端天氣的頻繁出現,令百姓無法正常耕種,許多百姓接連幾年都顆粒無收,生活陷入困境。

    他從之前天幕的評論中知曉,這就是“小冰河時期”。

    他一直盼望著天幕中能給出一些應對這些極端天氣的解決之法。

    現在終於是盼來了。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後世的解決辦法竟然是撒鹽融雪!

    還有之前人工降雨的法子,也有一種是用鹽!

    這法子都是說了等於沒說啊!

    雖說鹽發展到明朝,百姓吃不起鹽的現象已經基本見不到了。

    可是這種大量的鹽來解決自然危害的法子,大明也沒有辦法實現啊!

    此時,崇禎帝真的有點欲哭無淚。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