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普通人翻身的機會

字數:4168   加入書籤

A+A-


    此時,彈幕彈出。
    “不但偷餃子還在華夏賣餃子,必品閣。”
    “青瓦台還偷咱們的殯儀館。”
    “現在很多棒子國電視劇裏麵有不少的螺鈿工藝鏡頭。”
    “才幾十年的小破島,硬是要偷我們幾千年的東西,用的起嘛。”
    “棒子國電視劇的校服,是深圳特產吧。”
    “東北的火炕都變成棒子國的了,那《鄉村愛情》不就妥妥的棒子國電視劇了。”
    ......
    各朝古人止不住的點頭。
    文化,絕不是誰申遺成功的,便可據為己有。
    華夏幾千年傳承的文化,何其源遠流長,且底蘊深厚。
    也不是換個名字,改點細節就能偷梁換柱的。
    文化是根,是民族的魂,是國家的脊梁。
    不容篡改,更不容侵犯。
    所以,天理昭昭,報應不爽。
    任何來竊取華夏文化的國家,隻會被釘在恥辱柱上。
    在各朝古人覺得解氣之時,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隻有公平,普通人才有翻身的機會。】
    ......
    各朝古人若有所思。
    的確,後人一直在傳遞著“公平公正”的價值觀。
    而毫無疑問,隨著天幕各種視頻的播放。
    各朝古人也潛移默化的被影響著。
    ......
    【古人怎麽罵八股文,我們現代人就怎麽罵應試教育。】
    【包括現在,一說起八股文,我們的第一反應,也總是直接開罵。】
    【死板教條!食古不化!酸腐不堪!】
    【人家西方都開始啟動工業革命了,我們這邊還在廢紙堆裏打滾。】
    【四書五經,子曰詩雲。】
    【殘害人性,壓製思想。】
    【嚴重阻礙了社會進步。】
    ......
    洪武年間。
    朱元璋的眉心緊緊蹙起,心中滿是困惑與不解。
    八股文為什麽會被後人罵得這麽慘?!
    八股文起源於宋代的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為了革除科舉考試中的弊病,創立了以經義取士的製義體製。
    要求考生依據儒家經典深入闡釋經義、撰寫文章。
    到了明代,科舉製度日益完善,八股文才逐漸興起。
    於是,他出於對科舉製度進一步規範與完善的考量,便將八股文作為考試文體,逐漸確立其地位。
    所以,朱元璋就有些不明白了。
    八股文,明明是科舉逐漸變革,慢慢順應時代的產物。
    目的也是為了選拔出人才來治理國家。
    為何還會招致如此多的罵名?!
    ......
    【但是,你先別著急開罵。】
    【咱們不妨先弄清楚,這八股文到底是怎麽來的。】
    【八股文,是科舉製度誕生以後才有的。】
    【那要了解八股文,我們得先知道科舉是怎麽來的。】
    【在現代社會,你想往上爬,想出人頭地,辦法何其多。】
    【但在古代,普通老百姓想要改變命運,基本上隻有一條路,那就是當官。】
    【在科舉製度沒有誕生以前,你要是想當官,辦法隻有兩個。】
    【一個是看血統,拚爹,看你是不是出身貴族家庭。】
    【還有一個是拚關係,隻要親戚朋友中有一個人飛黃騰達,讓他們給你寫封推薦信,拉你一把,那你就能平步青雲。】
    ......
    各朝古人心中都明白。
    要是既沒有貴族血統,也沒有社會關係,那又該如何?
    沒辦法,隻能祖祖輩輩當老百姓。
    因為階層流動,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真的比登天還要難。
    ......
    【所以普通老百姓的意見很大,因為他們基本沒有翻身的機會。】
    【社會矛盾也很尖銳。】
    【等到矛盾徹底壓不住的時候,老百姓就會揭竿而起。】
    【殺他個天翻地覆,血流成河。】
    ......
    他微微低頭,陷入沉默中。
    他不傻,怎麽會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呢?
    想要國家長治久安、繁榮昌盛,就得讓階層流動起來。
    底層老百姓看得到往上爬的希望,社會才有生機和活力。
    隻是,開展科舉的阻力實在是太大了啊!
    魏晉南北朝時期,華夏長期實行“九品中正製”,官員的選拔權牢牢被世家大族所掌控。
    於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他推行科舉製,就是想要打破門閥對仕途的壟斷,將選官權收歸中央。
    隻不過這一改革直接觸動了弘農楊氏、京兆韋氏等頂級世族的既得利益。
    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他們通過在朝堂之上造謠、結黨營私等方式共同抵製改革。
    更有甚者,公然質疑科舉的公平性,聲稱寒門子弟素質低下,不配與他們同朝為官。
    不僅如此,在一些地方,官員們為了維護本地門閥的利益,也暗中使壞。
    他們會故意壓低寒門考生的成績,直接導致科舉公平性受損。
    在民間,寒門考生對科舉的信心也愈發不足。
    楊堅並非沒有意識到這些問題,他的心中比誰都清楚改革的艱難與複雜。
    在門閥勢力盤根錯節、根深蒂固的背景下,想要一舉打破他們的壟斷,又談何容易?
    想到這裏,楊堅重重的歎了一口氣。
    循序漸進,慢慢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