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章 三大陽謀
字數:4007 加入書籤
洪武年間。
朱元璋此時正在凝神沉思。
後人說巡汛塘製來源於明朝的衛所製,可他感覺不是啊!
衛所製,乃是將全國軍隊編為衛、所兩級,想要實行軍民合一、屯田自足。
其根本目的,在於鞏固邊防、減輕明朝財政負擔。
而汛塘製呢,目的就是監視和鎮壓啊!
苗民恐怕就連做夢,都在汛塘的監控之下。
乾隆,竟然防民至此!
朱元璋重重的哼了一聲。
他就發現了。
閉關鎖國,是乾隆。
大興文字獄,也是乾隆。
就連這個汛塘製,還是乾隆!
大清的這個乾隆皇帝,真是個毒瘤!
......
【又有人問了,為什麽防範得如此嚴密,最後還是差點被太平軍推到了老巢?】
【那是因為越往後,清朝就越爛,爛到根子上。】
【八旗子弟,整日沉溺於溜雞,逗狗,耍煙槍,玩姑娘。】
【上不得馬,拉不開弓,早已不複當年騎射之勇。】
【向上沒有管理動力,向下沒有監管能力。】
【縱使防範網再密,也終究成了千瘡百孔的破篩子。】
【但是就在大清氣數將盡、搖搖欲墜之際,卻意外地得到了洋人的“援手”。】
【大清得以苟延殘喘,續了一口氣。】
......
各朝古人滿是疑惑。
洋人不是用堅船利炮烘開大清國門,是來殖民的嗎?
怎麽還會幫清朝的忙?
......
【因為洋人可太希望大清朝一直存在下去了。】
【多好的狗腿,多好的賣辦。】
【正是憑著跟侵略者的“互幫互助”,又讓清朝硬撐著續了幾十年的命。】
......
各朝古人臉色一變,他們瞬間想到了清朝是怎麽續命的。
必定是靠簽訂那些屈辱的不平等條約,才換來了清政府幾十年的苟延殘喘。
清政府不管百姓的死活,隻在乎皇室的奢靡生活!
......
【與其說清朝是統治了華夏268年,不如說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全民大型PUA。】
【或者說是大清強行綁架了一艘爛船,拖拽著數萬萬華夏兒女在泥濘中艱難爬行。】
【渾身傷痕,全身坎坷。】
【大清當朝的每一天,都是對華夏靈氣的掠奪。】
【因為大清所圖的,從來不是這千裏江山和萬民福祉。】
【大清隻想讓愛新覺羅家族能夠世世代代搜刮民脂民膏,且將這一惡行延續千年萬年。】
【幸虧大清亡了!】
【亡在了前赴後繼的覺醒的革命者手裏。】
【這也是華夏見到光明之前,不得不麵對的黑暗。】
此時,彈幕彈出。
“大清能三百年,完全是因為有了新糧食,物質基礎決定統治時間的。”
“對,沒有玉米和土豆紅薯,這幾樣高產作物,大清早沒了。”
“清朝防的,就隻有漢人。”
“主要是滿清用人術厲害,反正自己沒有國家,死的又不是我族,漢人死多少關我啥事。最後會還用一招,以漢製漢。”
“曆朝曆代就數滿清人口增長比例最低。”
“滿清以屠立國。”
......
永樂年間。
朱瞻基忍不住對著天幕開始罵起來。
“反正清朝是愛新覺羅撿漏撿來的,所以他們壓根不在乎百姓的死活!”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滿清壓根就和漢人不是一路人。”
朱瞻基轉頭看向朱棣,繼續說道:
“爺爺,孫兒希望女真族能滅族!”
朱棣點點頭。
他早已計劃好。
先打瓦剌、再打女真族、最後打倭寇。
在朱棣心中盤算的大明的錢糧兵卒之時,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三大陽謀。】
......
各朝古人的好奇心再次被勾起。
華夏的陽謀,不管是古代的,還是後世的,都處處顯露著老祖宗的智慧。
不過,他們更愛看後世的陽謀。
因為這更像是他們古人智慧的一種延續。
......
劉徹對陽謀的感慨頗多。
陽謀,相對於陰謀,更高級,難度也更高。
陰謀,手段隱蔽,且較容易失敗。
而陽謀呢,公開了規則,讓人避無可避。
當陽謀使出的一瞬間,事情的發展過程,便不是對方能改變得了的,且一定會最終達到施行者的目的。
操作的好的話,還能讓人感恩戴德。
這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他推行的推恩令。
想到這裏,劉徹不自覺的挺直了胸膛。
天幕中播放過很多關於陽謀的視頻,但唯獨沒有詳細講過推恩令。
他有一種預感,這個視頻一定會提及!
......
【今天我們來講三大陽謀。】
【第一個就是九三閱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