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景泰八年

字數:4233   加入書籤

A+A-


    景泰八年,有點亂了!
    自永興皇帝收複西南半島至今已曆十年之久。
    西津出海口!
    海上來往船隻,絡繹不絕,有西南幾大行省的人,也有大明內地的,更多是海外的商人。
    從這條路運送貨物回大明內地,可比從江南方便多了,成本會大大的減少。
    江南的出海口不能說已經完全被西津所取代,至少比之前少了一半的生意。
    明眼人早已看了出來,一個西津出海口頂大明內地四個出海口。
    換而言之,誰掌握西津出海口,誰就能掌握大量的財富。
    十年之間,無論是朝廷官員,還是地方上的商人,都想在西津吃上一口肥肉。
    但這是不可能的!
    西津是軍隊打下來的,不可能讓文官摻和進來。
    在西津,朝廷可以說話,但沒有這裏的三司,藩王說話好使。
    漢王,梁王,雍國公,保國公,翊國公,還有西津布政使兼按察使的靖遠伯王驥。
    這些人在西南半島有著共同的利益,而且穿一條褲子,十年之間,如同雲南的沐家一樣,已經在各地徹底紮根。
    曾經有一位江南的文官,上奏朝廷,說西津地方官員,軍官欺上瞞下,出海口應該由朝廷派官員打理以及禦史監察,不應該由地方上掌握。
    景泰皇帝派他來西津查看出海口情況,結果這個官員到地方後直接消失了,生死不知道,就是人直接沒了。
    很少有人能明白,西津出海口,就是永興皇帝給西南半島軍隊的福利,一是獎賞他們收複此地有功,二是打擊江南海運的壟斷,三是軍隊需要養……如果由朝廷養,等糧草運到西南各地,也剩不了幾袋子了,都在路上消耗了。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西津港口,一輛拉著貨物的貨船停靠在碼頭上。
    帶頭的是個年輕人,剛成年的樣子,他穿著一身錦衣,走到船艙,恭敬行禮道:“老人家,到西津港口了!”
    船艙坐著一個老頭,身穿布衣,腳登布鞋,背著一個包袱,手裏拿根木棍。
    “好,我這就下船,多謝你這一路的照顧!”
    老頭緩緩起身,走出船艙,走到甲板上突然停了下來,回頭問道:“後生,你叫啥名啊?”
    青年行禮道:“晚輩李繼宗!”
    老頭笑了笑,說道:“年紀輕輕就能獨自在海上跑船,倒有幾分膽氣,也有幾分故人的風采!”
    李繼宗一愣,連忙問道:“老人家,還沒請教名號?”
    老頭笑了笑,並沒有說話,背著包袱,緩緩走下甲板。
    “老人家,你去哪,我派人去送你吧!”
    老頭還是沒有說話,隻是自己走著!
    李繼宗也不知道這老頭是誰,隻知道他要來西津找兒子,看他一個人又一把年紀了,覺得可憐,就順路把他捎過來了。
    西津港口有一條官道,是布政使王驥親自帶人修的,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修了足足五年才修好,一條官道直通雲南!
    人多了,做生意的也多了,茶館,客棧,飯館早已在港口遍地開花。
    老頭找到一處搭著布篷的麵館前停下,走到一處沒人的地方坐了下來。
    “老人家,您吃點什麽?”
    夥計是個十來歲的少年,看他長相應該不是漢人。
    “一碗素麵,一杯清茶!”
    老頭趁機問道:“你是本地人嗎?”
    “是啊,我就是西津人!”
    老頭又問道:“你漢話說的不錯啊!”
    小夥計笑道:“老人家瞧你說的,我不說漢話還能說鬼話啊,我們大明的百姓都說漢話,隻有那些海外的蠻夷才會說鳥語!”
    老頭笑而不語,心裏卻十分欣慰。
    過了一會兒,麵條和茶水端了上來,另外還有一盤炒青菜。
    “孩子,你等等,我沒要青菜啊?”
    “送你的!”
    小夥計悠悠說道:“我們大老爺(布政使王驥)說了,尊老愛幼是我們華夏的傳統美德,每個人都要做到,誰敢不尊重老人,虐待雙親,大老爺發話了,直接剁了扔海裏喂魚!”
    老頭點頭笑道:“多謝了!”
    十年之功,一個蠻夷之地,竟然被王驥教化成了這樣,這已經是不是用能臣來形容了,是華夏的功臣。
    王驥沒有負朝廷,更沒有負提拔賞識他的永興皇帝,彪炳千秋。
    老頭吃著麵條,兩個當兵的突然走了過來,把刀拍在桌子上,喊道:“老規矩,兩碗肉麵,多加點肉!”
    老頭也沒在意,卻聽見兩個當兵的隨口說著。
    “我今天聽指揮使大人說,梁王和衛王又打起來了!”
    “這又不是啥稀奇事,這麽多年整打!”
    “要我說,衛王就是瞎能,封地大又有啥用,曹,就說去年,被打的衛王不服,帶著兵去南安(麓川)找梁王報仇,結果呢……”
    “結果梁王都沒出麵,漢王世子帶著象兵在半路就給攆回去了,衛王……啥也不是……”
    “話也不是這樣說的,都是永興爺的兒子,這梁王當哥哥的也不讓讓衛王這個弟弟!”
    “你怎麽有臉說的,你爹死的時候,為了爭那兩畝水田,你把你弟弟揍成啥樣了,也沒見你讓著你弟弟……”
    “滾你娘的,那本來就是我爹留給我的!”
    聽到他們的交談,吃麵的老頭深深歎了口氣,從包袱裏拿出十個永興通寶放在了桌子上,拄著木棍,從兩個當兵的身邊走過。
    “咦?”
    其中的百戶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卻隻看到一個背影。
    “怎麽了,你認識那老頭啊?”
    “有點麵熟,好像……好像……永興爺……”
    另一人頓時大笑起來:“扯淡吧你,永興爺怎麽會是個幹巴老頭,又怎麽會在這地方,再說了,你見過永興爺啊?”
    百戶十分嚴肅的說道:“當年收複西南半島的時候,大軍會師八百大甸,永興爺舉行大典,封賞功臣,我就是那個時候封的百戶……”
    “永興爺還親自巡視軍營,慰問士兵,沒啥皇帝的架子,還和我們這些士卒稱兄道弟,坐在地上一起喝酒!”
    “老劉頭,你知道不,我們衛所的那個老兵,去年死了,當年永興爺巡視軍營的時候,很親切的稱呼他為老哥哥,他吹了半輩子了!”
    另一人撇嘴道:“我真不信!”
    “我們這些當年跟著五位大將軍收複西南半島的老兵都見過永興爺,那時候你還小,不知道在哪撒尿呢,你哪有這個福氣啊!”
    說著,百戶又回頭看了一眼,老頭已經走遠了,沿著官道,一路向北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