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新的平衡開始
字數:10399 加入書籤
“不完全對。”王也搖頭,“我認為,秩序和混亂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
“關鍵在於觀察的層次。”
“什麽意思?”綠源問道。
“我舉個例子。”王也說道,“看這群百萬戰士。”
他打開全息投影,顯示深淵之戰時百萬戰士的畫麵。
“從單個戰士的角度看,每個人都在混亂地戰鬥,沒有章法,沒有配合。”
“這是混亂。”
“但從整體的角度看,一百萬個戰士都在攻擊同一個目標——深淵之眼。”
“這是秩序。”
“所以,同樣的現象,在微觀層麵是混亂,在宏觀層麵是秩序。”
“關鍵在於,你站在哪個層次觀察。”
這個觀點讓很多代表陷入思考。
“你的意思是...”序章者若有所思,“我們可以在微觀保持多元,在宏觀保持秩序?”
“對。”王也點頭,“這就是我的提議——"分層治理"。”
“在虛空內部,保持多元。”
“允許不同的文明,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價值觀共存。”
“甚至鼓勵差異,鼓勵創新,鼓勵獨特性。”
“但在虛空之間,建立共同的規則。”
“比如,不能侵略其他虛空,不能幹涉其他虛空的內部事務,不能做出危害真空層麵的行為。”
“這樣,每個虛空內部是多元的,但真空層麵整體是有序的。”
“微觀混亂,宏觀秩序。”
“這就是平衡。”
會議廳內響起討論聲。
很多代表被這個思路吸引了。
因為它不是簡單的妥協,而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
“但問題是,”一個代表提出質疑,“誰來製定這些規則?誰來執行這些規則?”
“如果建立一個強大的執行機構,它會不會變成新的壓迫者?”
“會不會用秩序的名義,侵犯虛空的自主權?”
“好問題。”王也說道,“這確實是關鍵。”
“所以我的提議是,不建立強大的執行機構。”
“而是建立一個"監督網絡"。”
“什麽意思?”
“就是讓所有虛空互相監督。”王也解釋,“如果某個虛空違反了規則,其他虛空可以提出異議。”
“如果異議得到超過三分之二虛空的支持,就對違規虛空進行製裁。”
“製裁方式不是武力,而是隔離。”
“切斷這個虛空與其他虛空的所有聯係,讓它獨自承擔違規的後果。”
“這樣,沒有中央權力,沒有強製機構。”
“每個虛空都是監督者,也是被監督者。”
“權力分散在所有虛空手中,不會集中在某一個機構。”
這個提議引起了更大的討論。
有人支持,認為這樣能有效避免權力濫用。
有人反對,認為這樣效率太低,決策太慢。
“效率確實會慢一些。”王也承認,“但慢不是壞事。”
“快速的決策容易衝動,容易出錯。”
“慢一點,讓每個虛空都有時間思考,有時間表達意見。”
“這樣做出的決定雖然慢,但更穩定,更能得到廣泛認同。”
“而且,我們現在不是麵臨緊急危機,有時間慢慢建立這個體係。”
經過三天的激烈討論,“分層治理”和“監督網絡”的提議最終獲得通過。
真空議會開始了曆史性的轉型。
從一個集權的管理機構,轉變為一個協調的服務平台。
它不再發號施令,而是提供服務。
不再強製統一,而是促進交流。
不再評判對錯,而是協調分歧。
這是一個全新的模式。
但王也知道,僅有製度是不夠的。
製度可以規範行為,但無法改變思維。
如果虛空的存在們還是習慣於用對立的思維看待彼此,還是習慣於用統一或多元的標簽定義自己,那麽新的製度也會變成舊的枷鎖。
真正的改變,需要文化的轉型。
於是,王也提出了第二個計劃——“交流計劃”。
“我建議,每個虛空派出代表團,去其他虛空學習、交流、體驗。”他在會議上說道,“不是以觀察者的身份,而是以參與者的身份。”
“在其他虛空生活一段時間,了解他們的文化,理解他們的價值觀。”
“同時,也接待來自其他虛空的代表團,向他們展示自己的文化。”
“這樣,每個虛空都能親身體會到多元的價值。”
“不是理論上的認同,而是實踐中的理解。”
這個提議也獲得通過。
很快,各個虛空開始了前所未有的交流。
虛空#0001的代表團來到虛空#327,驚訝地發現這個多元虛空雖然看起來混亂,但每個文明都充滿活力。
虛空#327的代表團去了虛空#0001,震撼於它的高效和有序,雖然缺少變化,但也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更多的虛空開始互訪,開始交流。
一些虛空學習了其他虛空的優點,進行了改革。
一些虛空保持了自己的特色,但增加了對其他虛空的理解。
整個真空層麵,開始了文化的融合。
不是同化,而是相互學習。
不是消除差異,而是理解差異。
王也看著這一切,心中感到欣慰。
但他知道,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沒有解決。
那就是虛空#666。
被深淵收割後,虛空#666隻剩下空殼。
兩百個宇宙還在,但裏麵的能量、意識、生命都被抽空了。
如何恢複這個虛空?
或者說,能恢複嗎?
王也來到虛空#666,站在這個空蕩蕩的虛空中,感受著那種死寂的氛圍。
林清影陪在他身邊。
“你覺得它還有救嗎?”她問道。
“不知道。”王也說道,“但我想試試。”
“虛空#666是深淵之戰的受害者,我們不能就這樣放棄它。”
“而且,它的遭遇給我們一個啟示。”
“什麽啟示?”
“能量可以被收割,但結構還在。”王也說道,“這就像一個空瓶子,雖然水被倒空了,但瓶子本身沒壞。”
“我們可以重新注入新的能量。”
“但問題是,從哪裏獲得這麽多能量?”林清影問道,“虛空#666有兩百個宇宙,需要的能量是天文數字。”
“不需要一次注滿。”王也說道,“我們可以慢慢來。”
“而且,能量的來源可以是多樣的。”
“每個虛空分擔一點,兩百個虛空就是兩百份能量。”
“雖然每個虛空的負擔不大,但加起來足夠重啟虛空#666。”
“這就是多元的另一個價值——風險共擔,收益共享。”
王也向議會提出了“虛空重生計劃”。
請求所有虛空捐獻一部分能量,幫助虛空#666恢複。
這是一個考驗。
考驗真空層麵是否真的學會了團結,是否真的願意為了共同的目標付出。
結果讓王也感動。
不僅是多元派的虛空,連一些統一派的虛空也積極響應。
兩百個虛空自願參與了這個計劃。
每個虛空捐獻出自己的一部分能量,匯聚到虛空#666。
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因為能量的注入不能太快,否則虛空#666的結構會承受不住。
就像給一個虛弱的病人輸血,必須慢慢來。
但王也不著急。
他在虛空#666守候著,看著它一點點恢複生機。
第一個宇宙重新亮起了光芒。
雖然微弱,但充滿希望。
第十個宇宙恢複了能量流動。
雖然不如從前,但已經可以孕育生命了。
第五十個宇宙...
第一百個宇宙...
三個月後,虛空#666的兩百個宇宙全部恢複了基本的能量。
雖然還不如被收割前,但至少不再是死寂的空殼了。
更重要的是,重生的虛空#666發生了一個奇妙的變化。
因為它的能量來自兩百個不同的虛空,每個虛空都有自己獨特的能量特征。
所以虛空#666現在的能量,是兩百種不同能量的混合體。
它不再是單一的、統一的。
而是多元的、混雜的。
這讓虛空#666變得非常特殊。
它既有統一的結構,又有多元的能量。
既有秩序的外表,又有混亂的內核。
它成了“分層治理”理念的完美示範。
宏觀秩序,微觀多元。
王也看著重生的虛空#666,突然想到了什麽。
“也許,這就是答案。”他喃喃自語。
“什麽答案?”林清影問道。
“平衡的答案。”王也說道,“深淵之眼問我們,如何保持多元又避免混亂。”
“如何追求自由又維持秩序。”
“答案就在虛空#666上。”
“結構是秩序,內容是多元。”
“形式是統一,本質是自由。”
“就像一個容器,容器本身有固定的形狀,但裏麵可以裝不同的液體。”
“容器提供秩序,液體提供多元。”
“這就是平衡。”
林清影沉思片刻,然後笑了:“所以,秩序不是敵人,而是容器。”
“多元不是混亂,而是內容。”
“我們需要的不是消滅任何一方,而是找到它們的正確位置。”
“對。”王也點頭,“這就是我想要推廣的理念。”
“不是統一派對抗多元派,不是秩序對抗自由。”
“而是秩序為多元提供框架,多元為秩序注入活力。”
“兩者互補,兩者共生。”
王也回到議會,提出了“容器理論”。
“秩序是容器,多元是內容。”他說道,“我們需要建立一個穩定的秩序框架。”
“這個框架包括基本的規則,比如不侵略、不幹涉、不危害。”
“這些規則是底線,是所有虛空都必須遵守的。”
“它們是容器的壁,提供邊界和保護。”
“但在這個容器內部,每個虛空都可以自由發展。”
“可以有自己的文化,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的生活方式。”
“可以多元,可以混亂,可以獨特。”
“隻要不突破底線,就不受限製。”
“這樣,秩序和多元就不再是對立的,而是嵌套的。”
“秩序在外,多元在內。”
“互相支撐,互相需要。”
這個理論得到了廣泛認同。
因為它不是站在某一方的立場,而是超越了雙方的立場。
它認可秩序的價值,也認可多元的價值。
它不是選擇題,而是整合題。
真空議會開始製定“容器規則”。
這些規則不多,隻有三條。
第一條:不得主動侵略其他虛空。
第二條:不得強製幹涉其他虛空的內部事務。
第三條:不得做出危害真空層麵整體的行為。
就這三條,簡單明了。
但這三條就足夠了。
因為它們定義了容器的邊界。
隻要不突破這三條底線,虛空可以做任何事。
可以統一,可以多元。
可以開放,可以封閉。
可以激進,可以保守。
都是它的自由。
這種極簡的規則,反而獲得了最大的認同。
因為它給了虛空最大的自主權。
而自主權,是所有存在都珍視的。
半年後,真空層麵完成了轉型。
新的體係建立起來了。
既有秩序的穩定,又有多元的活力。
既有規則的約束,又有自由的空間。
這是一個前所未有的體係。
沒有曆史可以借鑒,沒有先例可以參考。
完全是真空層麵在深淵之戰後,自己摸索出來的道路。
慶典再次舉行。
但這次的慶典,不是為了勝利,而是為了新生。
中央殿裝飾一新,代表們齊聚一堂。
序章者宣布:“從今天起,真空議會不再是管理機構。”
“而是協調平台。”
“我們不再發號施令,而是提供服務。”
“每個虛空都是獨立的,都是自由的。”
“但我們也是連接的,是團結的。”
“因為我們共同守護著這個容器——真空層麵。”
“在這個容器內,多元是我們的本質,自由是我們的追求。”
“但在容器外,秩序是我們的盾牌,規則是我們的保護。”
“讓我們一起,維護這個平衡。”
“一起,走向新的未來。”
掌聲雷動。
所有代表都站起來,為這個新的開始鼓掌。
王也也在鼓掌。
但他的眼神,看向了更遠的地方。
他知道,這隻是一個階段的結束,另一個階段的開始。
深淵之眼雖然退去了,但它的預言還在。
“總有一天,當你們的多元變成混亂,當你們的自由變成無序,我會再次歸來。”
這個預言,就像一把懸在頭頂的劍。
時刻提醒著真空層麵,不能放鬆警惕。
容器理論是現在的答案,但未來呢?
當真空層麵繼續發展,當新的問題出現,當平衡被打破。
那時,又該如何應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