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盛世無耕戰

字數:7672   加入書籤

A+A-




    農家治國之策對於百姓有利,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但是,如此平和的政策施展,就會大大降低大秦的戰鬥力。
    生活安樂,人民富足之下,誰還願意去打仗啊?
    打仗是要死人的,就算沒有大富大貴,一輩子平平安安的活著,也是許多百姓心中不敢奢望的夢想,農家的策略,就可以幫助百姓實現這個夢想,百姓生活富足,大秦社會便會趨於穩定。
    但耕戰的取消,卻會大大降低大秦的軍隊實力,亂世之中,耕戰有存在的空間,盛世之下,耕戰可沒有了存在的理由啊。
    在耕戰製度下,大秦全民皆兵,一個人,一輩子隻有兩件事情,種地,打仗,種地,打仗,毫無疑問,這種製度下的百姓就活成了一個機器,沒有絲毫的自由,一切為了大秦,一切為了戰爭。
    當然,這種情況要是能一直保持下去,對於君主來說,那是樂於此道的,但是,百姓終究不是機器,他們是有血有肉的人,這種生活好不好,他們心裏清楚。
    七國戰亂之時,他們沒的選,必須為大秦的征戰付出自己的力量,是靠這百年宣傳的統一,支撐著這一口氣,百姓心中盼望的,就是統一之後,改變這樣的現狀。
    如今大秦統一了,始皇帝也得給百姓他們想要的生活,這樣,才能換來真心的愛戴和擁護,這一點毫無疑問,這也是扶蘇極力奉行的政策。
    始皇帝知道這種治國策略沒有錯,但他更知道,百姓過了一段舒服的日子之後,再想重啟兵戈,就難了。
    為什麽說難,皇帝一言而斷,天下誰敢阻攔,這是事實,但這裏說的難,卻是想要百姓回到亂世之時,以真心擁護大軍出征的艱難,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就會磨滅大秦的銳氣,過了一段好日子之後,百姓不會理解,為何又要出兵,為何又要加稅,他們隻知道,這該死的朝廷又加了賦稅和兵役,日子更難過了。
    這就是心態的轉變,未統一之前,所有人為了同一個目標齊心努力,當這個目標完成之後,國家的利益實現了,百姓生活好了,屬於他們的小利益也該來上台了,這是人之常情。
    所以,統一之後,始皇帝在奉行農家理論的同時,也要趁著大秦軍隊銳氣並未散去,開疆拓土。
    他這一朝不往外打,日後不出一個雄主,大秦將很難再擴張疆土,這是大秦始皇帝,大軍百萬,滅國之戰剛剛結束,銳氣尚存,當繼續征戰,但此時,少了一個能聚齊全國軍民的之心的理由,而要調動全國的百姓,就需要這樣的理由。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秦軍和百姓需要一個讓他們上下一心的理由,使他們能再度無條件支持大秦的決策,這個理由要像統一一般,令人折服,而這種理由,難,就連始皇帝也沒有什麽好辦法拿出一個更加名正言順的理由來聚攏軍心民心,隻能依靠自身的強權,強行發動南方的戰爭,開疆拓土,這樣自然也能達到目的。
        crossorigin="anony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