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川南福地

字數:3927   加入書籤

A+A-




    幻夢的逆旅人生!
    幻夢的逆旅人生(第一部)———傳奇性現實主義傳記文(共四部)梁蕭佛菩薩啊,你叫眾生不打妄語,我隻好作如是說……
    我的上天使命就是來到這個世上,感悟並記錄下這段博大深邃、磨難痛苦;且又夢幻離奇、風趣幽默的人生曆史……
    文學具有雙重性,它既是人類光明的豐碑亭,也是社會黑暗的判決書!
    功名富貴,若朝霓暮霞,虛幻不實;磨難坎坷,似冰穴火宅,刻骨銘心;前者可能腐蝕了你,後者也許成就了你,信不?
    個人經曆的,它也是曆史的記憶。血與火、淚和的歲月固然不堪回首,然而它畢竟是不可改變的生命曆程,其中也不乏偶有青春的笑語歡聲……“馬後桃花馬前雪,叫人怎的不回頭”……
    個人的觀感不容易成為宏觀曆史的總結,眾說紛紜的現象,才能展現一個有爭議時代的方方麵麵。讀完並又經大腦而不是髁膝頭的思考,再論孰是孰非吧……
    我的願力“正直、公平;慈悲、博愛!”
    「蒼鬆吟」風雨雷霆隻等閑,直將浩氣貫長天。
    若還婦孺怯霜雪,樹下溝火食鬆丸!
    「苦樂童年」——第一故鄉宜賓(1)南川福地1944年的一個春天,良宵出生在溫潤青翠的“天府之國”的川南盆地裏。他的幼年有過幾天如花的歲月。在這個與雲南接壌的宜賓縣的雙龍小鎮裏,算是有個溫飽有餘的書香之家。父親梁懷卿是個老中醫,為人忠厚耿介,不尚言語。聽說當年地方上推舉過他當鄉保甲長,從不說粗話的他,罵人了!罵的還很臭“你們這些雜種,派款征糧的爛事叫我來幹?你休想,除非你媽偷和尚……”從此,再沒人敢提。他生在滿清末年,雖然沒趕上科舉,他對梁家在明朝中葉的“父子雙狀元”還是常津津樂道的!每到清明節,他一定要帶兩個哥哥和良宵到沙溪祖墳的雙鬥帷杆、多層大石碑的祖墓上燒香祭祖。常聽老爸提起“大丈夫要為國建功立業”、“達者兼及天下,不達則獨善其身”之類的叫人似懂非懂的話。連同他不時吟詠的“咦籲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等叫梁宵很是費解。父親常教良宵的幾句川劇武小生的詩,宵到是記得牢,母親開小雜貨鋪賣完燒酒的大甕,是宵口對口用它共鳴嗡嗡大叫的好地方“小小魚兒未成龍,常常來在沙灘中,有朝一日風雲動,步步騰雲上九重!”
    父親拍著宵的頭哈哈大笑……
    母親蔣應宗娘家在僅一條關河相隔的雲南灘頭,她是大峽穀山頭上窮人家的女兒,雄奇的山川造就她倔強的性格和出奇聰明的頭腦。她與學校無緣,但聽書之類過耳成誦。一手好女紅、一手好糖果、一手好飯菜、一手好經商。在那個雙龍古鎮,是出了名的,她也應了“凡能幹人都性急”的必然,他們幾姊妹都少不了被她打罵。能幹嘛,父親都要讓她三分。她信佛虔誠,她不時為宵他們講述她經曆的不可思議的靈異故事,她和雙龍鎮上出名的善婆婆郭三孃是念佛的閨蜜道友。郭三孃據說年輕時是個未嫁就喪未婚夫而守寡的純貞美人,她一生念佛吃素,依子侄而八十終老,人們都傳說她是觀音菩薩轉世到人間來度眾生的,她在當地人的心中,就是一朵純淨的出水白芙蓉!宵兒時經常跟母親到她小小念經樓上玩,“嗡嘛呢唄咪吽”六字明王咒從小就播進宵生命的福田裏,融進他血液中,與宵慧命一齊成長,不可須臾忽缺。
    也許是三嬢的建議,父母專門請僧道為宵們幾個子女在家鄉的「鐵砦洞」廟做了一場佛事,宵還依稀記得,他是兩個哥哥背著去的。十多裏的路上,鞭炮轟鳴、鑼鼓喧天,聲聲佛號,宵快樂得陣陣尖叫,那是他兒時陽光燦爛的日子。
    「鐵砦洞」在故鄉青山疊嶂的叢巒深處,廟建在山頂上一個天然巨大的丹霞地貌的崖穴中,兩麵是斧劈的百丈懸崖,滿山都是數人才可合抱的千年古鬆,風入鬆時,林濤陣陣,滌人心神。崖邊,藤蘿倒懸,猢猻蕩戲,百鳥叼啾,獐鹿出沒。山門前一副古對聯青山綠水西來意,翠竹黃花古佛心。
    就是凡夫到此,你的神識也要進入“三莫地”-……感恩於父母,在此聖地為宵種下佛家福田,讓他一生受惠無窮,不啻遺宵萬兩黃金!在這億萬年的巨崖古穴中,良宵第一次拜乞了莊嚴的三尊大佛,心神觸摸到妙有馨香,眼前燃燈古佛身上搖搖曳曳的千盞佛燈,更照亮了他一生的無盡深淵!良宵一生無數次對視過死神的眼睛而能活到現在,後來明白,這裏才有可以解讀他生命的密碼!除此,一切都是邪說!
    「鐵砦洞」是個有濃鬱神秘色彩的地方。它深藏於華榮山的腹地,但每年都有千百裏外的僧俗前來朝聖。此地有很多關於成仙得道及因果輪回的蹊蹺故事。遠古就流傳著一首以當地地名串連起來的奈人尋味的打油詩三十六個背,四十八匹梁。
    雙馬捧珠謝太陽。
    竹海修篁位東方!
    上有老龍歸大海,榮華富貴在兩旁,鐵砦洞寶藏腹地,石鑼石鼓震邊疆。
    雙龍戲珠捧玉印,鳳儀鳳西二娥皇。
    石城雄關鎮將帥,回龍轉首看橫江。
    關河西窺峨眉月,巨龍金江奔東洋。
    滇池月小彩雲護,黔嶺雲低有貴陽;誰家識得真龍穴,代代為官作侯王!
    說來還真邪門,就在這個風水圈的山那邊的東北麵回龍場的大姓曾家,據說在明清兩朝十分顯赫過,聽說出了好幾位朝廷重臣,真可謂“當年笏滿床”啊。曾家寨子連雲十裏,酷似帝王行宮。良宵兒時記得好多大石牌坊雖然已經色彩斑駁,但仍然高傲的雄騎在大路上,過往行人都要受它的跨下之辱。懂點風水的老人們還不屑一顧的說,曾家的祖墳還隻是藏了點邊角廢料……嗬嗬……雷人啊!
    家鄉是名符其實的天府之國、魚米之鄉,沿沙河、泥河的兩岸,滿是一望無盡的青翠竹林,其實,川南處處都是竹海。當地人叫團魚的水產,那是父親和哥哥們最喜歡的野玩項目。他們手裏隻拿一根削尖的竹幹,順著小河,朝他們認準的小河沙堆鱉窩裏捅,一次準要逮它幾大個,隻是小心別讓王八咬了手。拿回家與雞熬一鍋,合家饕餮,歡聲笑語,其融融的天倫之樂,真不可言表!
    漁獵是農閑家族人等聚會的好節日。他們梁家在那裏是大姓,據家譜記載;“梁氏受姓自安定。隸漢中途蜀,考諸古碑,自漢唐已世居宜賓橫江。先祖梁諱正宗,生文通(上村)、文選(下村)以耕讀傳家……明隆慶,先祖本懋,橫江人氏,擢進士第,曆雲南左參政,誥授朝列大夫。又有先祖應奎,以孝廉仕,獲嘉令告歸,遇獻賊(張獻忠)之亂,負母罵賊而死,不失忠義之士!梁耀謨亦為進士。曾祖梁大才生祖父梁有,葬雨淋溝,祖母羅福蓮葬於崖腳下,父梁佩久(書名),葬於大墳壩,後遷水溝彎寒鶴嶺。母蔣應宗,葬於雲南會澤迤車小河邊張家村”……
    梁家上、下二村,人口上萬。史,多已不可考矣。也有說是明初從南京輾轉移民而來,連孩子都會用右手捏左手腕給你看“見了嗎,這就是老祖當年被官兵用麻繩綁來留下的痕跡,是爺爺講的……”孩子們望著遙遠的天邊像大人一樣地回憶“聽說當年我們這地方全是荒原,樹林遮天蔽日。開荒時才發現不知荒廢了多少年無人居住的村莊,好多人都死在床上,還掛著的蚊帳,一摸都成了灰……”聽的孩子包括宵都直打寒顫……那是個啥鬼年代啊?!是戰爭還是瘟疫?連老師都隻會聳聳肩,搖搖腦殼……
    人是健忘的動物,專注的是現在和未來,過好當下是最重要的,農閑了大家聚一聚,吆喝一聲,伯叔、兄弟、子侄們來了幾十個,扛帶獵狗的,抬魚網帶魚鷹的,下河的撈魚,進山的狩獵……家裏的就是姑娘媳婦的事,煮好飯燒好水,隻等水、陸二軍斬獲而歸,其時就是地地道道的農家樂了!「易經」《中孚》九、二爻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同勞共宴,是中華老祖宗們團結族人、繁衍、教養後代老的傳統了,我中華民族若有幸遇上一位如老子說的“太上,不知有之”的聖主,百姓不全都是生活在水火之中。曆史上也曾有過古詩人描繪過的幸福情景“日暮黃昏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歸”的和諧富足景像。“功成事遂,百姓皆曰“我自然”的美好田園詩般的生活。良宵幼年的大環境是大動蕩的社會交替期,但在相對封閉的家鄉,還是比較寧靜,因而也有過幾次世外桃源般的冶遊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