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8章 借銀
字數:3622 加入書籤
婦人走後,堂上又隻剩唐衍兩人。
舊時,在揚州府,唐衍兄弟幾人就時常鏟除流寇,鄉裏惡霸,為百姓主持公道。
聽了婦人所言,魏瓊更是滿臉憤憤,胸中一口惡氣難出,“還以為京城天子腳下,作奸犯科的混事能少些,我瞧比揚州府還不如。”
“不過榮國府一個莊主,竟比那縣太爺排場還大,草菅人命,魚肉鄉裏,連佃戶的死活都不顧。”
“佃戶死絕了,誰來種地交租金,沒了租金,他們府上還能奢靡享受幾載?”
唐衍安撫著魏瓊的情緒,開口道:“勳貴之家破落是注定的,先輩創業之艱辛,傳承幾代都變成了貪圖享樂,短視之人,想要有賈代善老公爺那般的襲爵人太難了。”
“隻是這一載收不上租金還不夠賈家傷筋動骨,我們該讓他們覺得疼了。”
因爵位得的官莊佃租,是賈家寧榮兩府收入的大項。
書中,第五十三回目,烏進孝進貢是一個直觀反應出賈家經濟狀況的篇章。
烏進孝是寧國府的莊頭,寧國府襲爵低榮國府兩等,莊子比榮國府少些,收入便也不如榮府。
盡管如此,烏進孝在歉收年份依舊是折半進貢了價值兩千五百兩銀子的物事。如這般的莊子,寧國府還有數個。在富足年份,少說能達到十萬兩之巨。
榮國府除此以外還有高官歲俸,收入便就更多了。
但榮國府人丁更多,建成大觀園後的開支也更多。在末期顯露頹敗之勢,王熙鳳和鴛鴦甚至商量偷賈母的物事當了換銀子,可見府上經濟之難。
唐衍是知道劇情的,但坐等賈家傾頹開始,他顯然是等不及的,隻能自己主動去推動一下了。
先將佃戶雇傭走,為自己做活,而後再尋得理由,賺出賈府餘銀,關鍵就在於管家的王熙鳳身上,希望來旺兒能將事情都處理妥當,別掉了鏈子。
……
翌日,
榮國府門前,每日登門者絡繹不絕。
二老爺賈政,最是喜歡與清客相公一起,賞玩字畫,附庸風雅,若是稍有才學者,有幸搏得賞識,得些金銀賞賜,便夠了幾個月的嚼用。
如此一來,榮國府更是人擠人了。
終究是國公府門,並不是好進的,七八個門子列成一排,統一著裝,手中拎著大棒,把守著兩邊角門,仔細盤問著每一個造訪的人。
有請柬或有功名在身的,便能登記後入內,白身又或者隻是來撞大運的,便就被門子驅趕走了。
眾多書生打扮的人群中央,有一夥人渾身粗布麻衣,衣著堪堪蔽體,大多都是補丁疊補丁,在這深秋季節,完全不能防寒,皆是被冷風吹的瑟瑟發抖。
“幹什麽的?”
國公府的門子當然是自視甚高的,即便是在府上當狗,也以為高人一等。
見到麻衣百姓,也就沒有好語氣,厲聲盤問著,“你們知道這是什麽地方?討吃的滾去街上。”
人群中走出一人,門子卻是熟悉,忽得轉變臉色,笑著相迎,“來旺哥,這一夥兒子是你帶來的?”
來旺兒微微點頭,“是,這幾位都是京城郊外的佃戶,今個收成不好,他們求到我這,往府裏通告一聲。”
門子卻以為奇怪,莊子上的事不由莊主相告,怎麽是佃戶進城來尋到來旺兒身上了。
來旺兒似是也看出了門子身上的疑惑,拍了拍對方肩頭,“放心,我還能在府上惹出是非不成。莊主都是個貪圖享樂的,你還不知,隻顧著收銀子,享樂,哪懂得細水長流。”
門子聽了,皆是以為有理,連忙讓出一條通路來,“來旺哥真乃二奶奶的忠仆,全心操勞著府上的事,快裏麵請,我等不能耽擱了正事。”
……
賈璉房裏,
王熙鳳靠躺在暖炕上,眉頭頻蹙,心緒雜亂,被府上瑣碎的事務擾得頭痛。
臨近年節,又要置辦年貨,此事是頭一項大開銷;又要給全府上下的年節賞銀,裁衣製新裝。後宅的姑娘們更是組了個什麽勞什子詩社,等著自己撥些銀子供她們頑樂。
各處各項都需要銀子。
而且聽聞今年歉收,各處莊子都沒湊齊佃租送來,已經逾期有半個月,再不帶來些進項,王熙鳳就要動用府庫裏的存銀了。
存銀越多,證明她的管家工作做得越好,在眾人麵前也更有底氣。可如若動了銀根則不同了,定是她管理出了岔子,難免被人嚼舌根。
王熙鳳最是好麵子的一個,受不了這般委屈,死也不想落了陣仗。
自己添銀子更不可能,本來賈家的開銷就是無底洞,不解決進項的問題,她那點積蓄哪夠使的,更何況如今已經全換成國債票據了。
長長呼出一口氣,心中悶悶,難以排擠。
旁邊端著茶飯伺候的平兒,也是一臉苦澀,今日奶奶還滴米未進,她實是擔憂著。
思慮一陣,平兒出言安慰道:“奶奶,萬事總會有辦法的,還是先吃下些,別熬壞了身子。最不濟也能去尋林姑娘借些個,不是說她回到府上時,身邊帶了百萬兩錢鈔,分一點出來也夠使的了。林姑娘又不是將錢財看得重的,定不會回絕了奶奶。”
不提此事還好,一提此時王熙鳳就怒氣上湧。
如今的慘狀不還是賈璉那個不成事的害的,若是將林府家財攥在手裏,今日哪會這般困窘。
還有那個沒爹沒娘缺教養的野小子唐衍,該用上殺豬刀宰了了事。
“你的意思是讓我去給林丫頭伏低做小不成?”
王熙鳳白了一眼,她那能淪落到那種程度,往後在府上還怎麽挺起腰板走路了,在眾多姑娘們麵前都該失了顏麵。
不時,來旺媳婦快步走了進來,邁過門檻就招呼著,“奶奶,奶奶大好事,好事一樁啊。”
前一日還是大壞事,這一日又是大好事了,王熙鳳正煩心著,揮手趕道:“滾滾滾,別在這鬧人。”
來旺媳婦一隻腳都邁進了內房裏,另一隻腳還懸在半空,這下成了進退兩難。
立在梁柱邊,賠著笑道:“奶奶,不是我胡謅,有人來借銀,而且隻借一日便還,一日一分利,這是送銀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