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蘇秦的智慧:如何用一根舌頭撼動七國
字數:5375 加入書籤
說起蘇秦和張儀,他們告別鬼穀子下山後,張儀去了魏國。蘇秦則回到洛陽家中,見到了老母親,還有一個哥哥和兩個弟弟。哥哥已經去世,隻剩下寡嫂和兩個弟弟蘇代、蘇厲。他們兄弟分別多年,今天重逢,全家都十分高興。過了幾天,蘇秦想出遊列國,便向父母請示,變賣家產,作為旅行的費用。蘇秦的母親、嫂子和妻子都極力勸阻他,說:“季子(蘇秦的字)不從事耕種和經商,卻想通過遊說求取富貴,拋棄現有的產業,去追求未知的利益。如果將來生活無著,後悔就來不及了。”蘇代和蘇厲也說:“哥哥如果真的擅長遊說之術,何不就在周王那裏一試身手,在本鄉也能成名,何必要遠行呢?”蘇秦被家人勸阻後,便去求見周顯王,向他遊說自強的方法。周顯王留下了蘇秦在館舍居住。然而,周顯王身邊的人都了解蘇秦出身於農賈家庭,懷疑他的言論空洞無用,所以不願意在周顯王麵前推薦他。
蘇秦在館舍被羈留了一年多,始終找不到機會。於是他下定決心回家,變賣了所有的家產,得到了一百鎰黃金,製作了一件黑色的貂皮大衣作為衣服,準備好了車馬和隨從,開始遊曆各國,考察山川地形,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掌握了天下的利害關係。這樣過了幾年,卻始終沒有遇到好的機會。當他聽說衛鞅被封為商君,深得秦孝公的信任時,便決定前往鹹陽。然而到了鹹陽後,孝公已經去世,商君也已死去,蘇秦便求見惠文王。惠文王召蘇秦到殿上,問他:“先生不遠千裏來到我國,有什麽教誨可以指導我?”蘇秦回答說:“臣聽說大王想要向諸侯索要土地,莫非是想安安穩穩地統一天下嗎?”惠文王回答:“是的。”蘇秦說:“大王東麵有黃河和函穀關,西麵有漢中,南麵有巴蜀,北麵有胡貉,這是四麵都有屏障的國家。肥沃的土地千裏,可以動員百萬軍隊。憑大王的英明神武,百姓的眾多,我願意獻上我的計謀,幫助大王統一諸侯,吞並周室,建立帝國統一天下,這對您來說輕而易舉。怎麽可能安坐而能夠完成這樣的事情呢?”惠文王剛殺了商鞅,心中對遊說之士有些反感,於是推辭說:“我聽說羽毛未豐的鳥兒不能高飛。先生所講的,我還沒有達到那個境界,再等幾年,等我的兵力充足了,再考慮這些吧。”蘇秦於是離開。他將古代三王五霸攻城掠地,統一天下的方法,整理成一本書,總共十多萬字,第二天獻給秦王。盡管秦王看了這本書,但並沒有打算啟用蘇秦。蘇秦又去拜見秦相公孫衍,但公孫衍嫉妒他的才華,所以沒有為他引薦。
蘇秦在秦國逗留了一年多,黃金百鎰已經用盡,黑色的貂皮大衣也破了,實在沒有辦法了。於是他賣掉了車馬和隨從,作為回家的路費,背著行李徒步回家。他的父母看到他這副狼狽樣,都責罵他。他的妻子正在織布,看到蘇秦回來,都不肯離開織機和他見麵。蘇秦餓得實在受不了,向嫂子求一頓飯吃,嫂子卻借口沒有柴火,不肯給他做飯。有這樣一首詩為證:“富貴途人成骨肉,貧窮骨肉亦途人。試看季子貂裘敝,舉目雖親盡不親。”
蘇秦不由得掉下眼淚,感歎道:“我一貧如洗,妻子不認我為丈夫,嫂子不認我為小叔,母親不認我為兒子,這都是我的過錯啊!”於是他在書箱中找到一本簡書,裏麵有太公的《陰符》一篇。他忽然領悟到:“鬼穀先生曾經說過:‘如果你在遊說時失意,隻需要熟讀這本書,自然會有進步。’”於是蘇秦關起門來專心研究,力求完全理解其中的精髓,不分晝夜地閱讀。晚上困了想睡覺時,就拿錐子刺自己的大腿,讓血流到腳。經過一年的時間,他對《陰符》有了深入的理解,並將各國的形勢仔細研究,至此,天下大勢盡在他的掌握之中。他自我安慰道:“有了這樣的學問,去說服各國的君主,難道不能換取金玉錦繡,獲得卿相的職位嗎?”然後他對弟弟蘇代和蘇厲說:“我已經學有所成,獲取富貴就像寄存東西一樣容易,你們可以幫我準備一些資費,讓我去遊說各國。如果有出人頭地的那一天,我一定會帶你們一起。”接著他又給弟弟們講解《陰符》。蘇代和蘇厲也有所領悟,於是他們各自拿出黃金,資助蘇秦的行動。
秦辭別了父母、妻子和嫂子,打算再次前往秦國。他思考著:“在現在的七個國家中,秦國是最強大的,可以協助我完成帝王大業。但是秦王不願意任用我。我現在再次去,如果還是像以前那樣,我該如何麵對回到家鄉的親人呢?”於是他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讓各國聯合起來孤立秦國,這樣才能讓自己有立足之地。於是他決定向東投奔趙國。那時趙肅侯在位,他的弟弟公子成擔任相國,人稱奉陽君。蘇秦先去遊說奉陽君,但奉陽君並不喜歡他。於是蘇秦離開趙國,北上燕國,求見燕文公,但身邊的人都無法將他引薦。他在燕國住了一年多,資財用盡,在旅店裏餓得無法忍受。旅店的人同情他,借給他一百錢,他才得以度過難關。正巧燕文公出遊,蘇秦在路邊跪拜求見。燕文公詢問他的姓名,得知是蘇秦後,高興地說:“我聽說先生當年用十萬言的論文獻給秦王,我非常敬仰您,遺憾未能讀到您的大作。如今先生幸虧來教導我,這是燕國的福氣。”說完,燕文公調頭返回朝廷,召蘇秦入宮,謙恭地向他請教。蘇秦上奏說:“大王您位於戰國之列,國土方圓二千裏,擁有數十萬兵力,六百輛戰車,六千匹戰馬,然而與中原諸國相比,燕國的實力還不到一半。您的耳朵沒有聽到過金戈鐵馬的聲音,眼睛沒有目睹過戰車傾覆、將領被斬的危險,安居樂業,大王您知道這是為什麽嗎?”燕文公說:“我不明白這個道理。”蘇秦又接著說:“燕國之所以沒有受到戰爭的侵擾,是因為有趙國作為屏障。大王不知道與鄰近的趙國結盟交好,反而想要割地賄賂遙遠的秦國,這不是很愚蠢嗎?”燕文公問:“那應該怎麽辦呢?”蘇秦回答:“依我看,不如與趙國親近,通過趙國結交其他國家,使天下團結一心,共同抵抗秦國,這樣才能確保百世安泰。”燕文公說:“先生如果能聯合各國來安定燕國,這正是我所期望的,隻是擔心諸侯不會聽從您的建議。”蘇秦回答:“雖然我不夠賢能,但我願意親自去見趙國國君,與他商定聯合的約定。”燕文公非常高興,給了蘇秦豐厚的金錢和物資作為路費,還配備了高貴的車輛和馬匹,派遣勇士護送蘇秦前往趙國。
正好這時奉陽君趙成已經去世,趙肅侯聽說燕國派來的客人到了,就走下台階去迎接說:“尊貴的客人遠道而來,有什麽指教我的?”蘇秦上奏說:“我聽說天下的平民賢士,沒有不敬仰您的德行的,都願意向您獻上忠誠,但奉陽君嫉妒人才,所以他們裹足不前,閉口不言。現在奉陽君已經去世,所以我大膽地來向您獻上我的忠誠。我聽說保全國家最好的方法就是安定百姓,安定百姓最好的方法就是選擇好的盟友。現在山東的國家,隻有趙國最強大。趙國領土二千餘裏,擁有數十萬兵力,千輛戰車,萬匹戰馬,糧食儲備可以支持數年。秦國最擔心和害怕的,就是趙國。但是秦國卻不敢輕易對趙國用兵,是因為擔心韓、魏兩國會趁機襲擊其後方。所以,趙國的南部屏障就是韓、魏兩國。然而,韓、魏兩國沒有險要的名山大川,一旦秦國大軍出動,像蠶吃桑葉一樣侵蝕這兩個國家,兩國投降,那麽趙國的滅亡也就指日可待了。我曾經研究過地理形勢,列國的土地,超過秦國萬裏,諸侯的兵力,也超過秦國十倍。如果六國能聯合起來,共同對抗秦國,有什麽困難可以阻擋我們呢?現在為秦國出謀劃策的人,總是用秦國的威脅來恐嚇諸侯,逼迫他們割地求和。無故割地,就是自毀長城。被別人擊敗和被自己擊敗,哪個更好呢?我認為,不如約定各國的國君和大臣在洹水相會,訂立盟約,發誓結為兄弟,聯合起來對抗秦國。秦國如果攻打一個國家,那麽其他五個國家就會共同救援。如果有違背盟約、背叛誓言的國家,那麽其他諸侯國就會共同討伐他。秦國雖然強大,但怎麽敢以一個國家的力量與天下眾多國家爭勝負呢?”趙肅侯說:“我年紀輕輕,統治國家時間不長,從未聽過如此高明的計策。現在您這位貴客想要聯合諸侯來抵抗秦國,我怎麽敢不聽從您的建議呢!”於是,趙肅侯把相印授予蘇秦,賜給他豪華的宅第,又給了他一百輛裝飾華麗的車輛,一千鎰黃金,一百雙白璧,一千匹錦繡,任命他為“合縱長”。
蘇秦於是派人帶著一百金前往燕國,償還旅店老板的一百錢。他正準備選擇一個好日子動身,遊說韓、魏等國。突然趙肅侯召蘇秦入朝,有緊急的事情要商議。蘇秦急忙去見趙肅侯。趙肅侯說:“剛才邊疆的官員來報告:秦國的相國公孫衍出兵攻打魏國,俘虜了他們的大將龍賈,斬殺了四萬五千人,魏王不得不割讓河北十個城池求和。現在公孫衍又打算移師攻打趙國。你認為我們應該怎麽辦?”蘇秦聽了,心中暗暗吃驚:“如果秦兵真的到了趙國,趙國國君一定會像魏國一樣求和,那我們的合縱之計就無法實現了!”蘇秦急中生智,暫且答應下來,打算另外再作打算。他故意顯得很鎮定,拱手回答說:“我認為秦國的軍隊已經疲憊不堪,一時之間還無法立刻攻打趙國。萬一他們真的來了,我也自有辦法讓他們撤退。”趙肅侯說:“先生請暫時留在我國,等到秦兵真的沒有來,您再離開我也不遲。”這句話正中了蘇秦的意思,他答應了趙肅侯的要求並退了出去。蘇秦回到自己的府邸,召來了門下的親信人,名叫畢成,帶他到一個密室裏,並吩咐道:“我有一個同學故友,名叫張儀,字餘子,他是大梁人。我現在給你一千金,你扮成商賈的樣子,改名為賈舍人,前往魏國,尋找張儀。如果見到他時,要按照我告訴你的方式行事。如果到了趙國,也要按照我告訴你的方式行事。你要小心謹慎。”賈舍人接受了命令,連夜朝著大梁出發。
話說張儀自從離開鬼穀回到魏國,因為家境貧困,未能在魏惠王那裏謀得一份差事。後來看到魏**隊屢次戰敗,於是帶著妻子離開魏國,前往楚國。在楚國,他遇到了楚相國昭陽,被昭陽收留為門下客。昭陽帶領軍隊攻打魏國,大敗魏軍,奪取了襄陵等七城。楚威王對昭陽的戰功十分讚賞,把和氏璧賞賜給他。那麽和氏璧是什麽呢?原來在楚厲王的末年,有一個楚國人名叫卞和,在荊山得到了一塊玉璞,把它獻給了楚厲王。楚厲王讓玉匠檢查這塊玉璞,玉匠說:“這隻是一塊石頭!”楚厲王非常生氣,認為卞和欺騙了他,於是砍掉了卞和的左腳。後來楚武王繼位,卞和又把玉璞獻給楚武王。玉匠仍然認為這是一塊石頭。楚武王也很生氣,砍掉了卞和的右腳。等到楚文王繼位,卞和又想獻上玉璞,但因為雙腳都被砍掉,無法行動。於是他抱著玉璞,在荊山下痛哭,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幹後,又用血來代替眼淚。有知道卞和的人問他:“你都已經獻了兩次,也被砍了兩次,難道還不夠嗎?你還在哭什麽呢?難道你還在期待得到賞賜嗎?”卞和說:“我並不是為了求賞賜。我傷心的是,明明是一塊好玉,卻被說成是石頭;我明明是一個忠誠的人,卻被說成是欺騙者。這樣的是非顛倒,讓我無法自證清白,這才是我傷心的原因!”楚文王聽到了卞和的哭泣,就拿了他的玉璞,讓玉匠剖開,果然得到了一塊無瑕的美玉,於是製成了一塊璧,這就是“和氏璧”。現在襄陽府南漳縣的荊山頂上有一個池塘,池塘旁邊有一個石室,叫做抱玉岩,那就是卞和曾經居住和痛哭的地方。楚王被卞和的真誠感動,封他為大夫,並供給他終身的俸祿。這塊和氏璧是無價之寶,隻因為昭陽在攻打越國和打敗魏國的戰爭中立下了最大的功勞,所以楚王把這塊寶貴的璧賜給了他。昭陽一直隨身攜帶,從未離開過。
有一天,昭陽在赤山遊玩,有一百個賓客跟隨著他。赤山下有一個深潭,傳說中薑太公曾經在這裏釣魚。潭邊有一座高樓,眾人在樓上喝酒作樂,已經喝了一半。賓客們都非常欣賞和氏璧的美,於是請求昭陽讓他們欣賞一下。昭陽就讓守藏的人從車箱中取出寶櫝,親自打開鑰匙,解開三層錦袱,和氏璧的玉光閃閃,照得人臉都亮堂起來。賓客們一個接一個地傳著觀賞,無不讚美不已。正在欣賞和氏璧的時候,旁邊的人說:“潭中有大魚躍起來了。”昭陽起身靠著欄杆觀看,其他的賓客也一起出去看。那條大魚又躍出水麵,足有一丈多長,其他的魚也跟著跳躍。過了一會兒,東北方向起了雲,大雨即將來臨,昭陽吩咐:“收拾好,準備回去。”守藏的人想要收回和氏璧,放到寶櫝裏,卻發現不知道被誰拿走了,已經不見了。大家慌亂地找了一會兒,昭陽回到府中,讓門下的客人挨個排查,找出偷盜和氏璧的人。門下的客人說:“張儀貧窮,素來沒有行為,如果有人盜取璧,隻有他可能。”昭陽也對他心生疑慮。於是派人抓住張儀,進行鞭打和折磨,要他招認。張儀實際上並沒有盜取,所以他不肯承認。經過數百次的鞭打,他渾身傷痕累累,奄奄一息。昭陽見到張儀瀕臨死亡的狀態,隻能釋放他。旁邊有人憐憫張儀,扶他回家。張儀的妻子看到張儀疲憊不堪的樣子,流著淚說:“你今天受到這樣的侮辱,都是因為讀書和遊說的原因,如果安分守己地種地,怎麽會有這種禍事呢?”張儀張開嘴讓妻子看,問:“我的舌頭還在嗎?”妻子笑著說:“還在。”張儀說:“舌頭還在,那就是本錢,我不擔心一直窮困下去。”於是,張儀養好傷,又回到了魏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