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鄭袖的眼淚:張儀的生還與楚國的危機

字數:3782   加入書籤

A+A-




    話說楚懷王對張儀的欺詐非常憤怒,願意無條件獻上黔中的土地,隻要能換回張儀一人。那些對張儀心生嫉妒的人,都說:“用一個人去換幾百裏的土地,這是最大的利益了!”秦惠文王說:“張儀是我的得力大臣,我寧願不要土地,也不忍心拋棄他。”張儀主動請纓說:“微臣願意前往!”惠文王說:“楚王對你充滿了憤怒,等待著你,你去了一定會被殺,所以我實在不忍心派遣你去。”張儀上奏說:“殺我一個人,卻能為秦國得到黔中的土地,我即使死了也感到榮耀!何況也不一定真的會死呢?”惠文王說:“先生有什麽辦法能讓自己脫身呢?請試著告訴我。”張儀說:“楚國的夫人鄭袖,美麗且聰明,得到王的寵愛。我在楚國的時候,聽說楚王新寵一個美人,鄭袖告訴美人說:‘大王討厭人的氣味,當你見到王時要遮住鼻子。’美人相信了她的話。楚王問鄭袖說:‘為什麽美人見到寡人就遮住鼻子?’鄭袖說:‘因為嫌棄大王身上有體臭,所以不願意聞到。’楚王非常憤怒,下令割掉美人的鼻子。鄭袖由此得到專寵。另外還有親信的臣子靳尚,討好鄭袖,掌握內外權力。而我與靳尚關係良好,我自以為可以借他的庇護,就可以不死。大王隻需命令魏章等人留軍在漢中,展示進攻的態勢,楚國必然不敢殺害我。”秦王於是派張儀前去。

    張儀到了楚國後,懷王就命令使者將他抓起來並關押,準備找個合適的日子祭告太廟後,再對他執行死刑。張儀則暗中派人去遊說靳尚。靳尚又去對鄭袖說:“夫人的寵愛恐怕要到頭了,怎麽辦呢?”鄭袖問:“為什麽這麽說?”靳尚說:“秦國並不知道楚王對張儀的憤怒,所以派人來楚國。現在聽說楚王要殺害張儀,秦國將會再次侵略楚國的領土,派自己的親女兒嫁給楚國,還會派美麗且擅長歌唱的女子作為傭人,以贖回張儀的罪行。當秦國的女子到達時,楚王必然會尊重並禮待她,夫人雖然想要獨攬寵愛,能得到嗎?”鄭袖大吃一驚地說:“你有什麽辦法,能阻止這件事情?”靳尚回答:“夫人如果不知情,可以用利害關係去說服大王,讓他釋放張儀回秦國,事情就可以解決了。”鄭袖於是在半夜裏哭泣,對懷王說:“大王你想要用土地來交換張儀,可是土地還沒有交給秦國,張儀就已經先到了,這是秦國對大王的尊敬。秦國的軍隊一動,就能輕易地奪取漢中,他們有吞並楚國的勢頭。如果大王殺了張儀來激怒他們,他們肯定會增派更多的軍隊來攻打楚國。我們夫妻不能相互保護,我心裏痛苦得像被刺了一樣,好多天都吃不下飯了。而且,作為臣子,他們各自都是為了他們的主人,張儀是天下的智者,他作為秦國的宰相已經很長時間了,他和秦國的關係很深,這是很正常的。大王如果善待張儀,張儀在楚國的事楚,也會像在秦國一樣。”懷王說:“你不必擔憂,讓我來仔細考慮。”靳尚趁機再次說道:“殺掉張儀,對秦國沒有任何損失,而且還失去了黔中數百裏的土地。不如留下張儀,以此作為與秦國的和解條件。”懷王也很舍不得失去黔中的土地,所以不願意將土地讓給秦國,於是釋放了張儀,並且給予了他豐厚的禮物。張儀隨後勸說懷王考慮與秦國的利益。懷王於是派張儀回秦國,以確立兩國的友好關係。

    屈平出使齊國歸來,聽說張儀已經離開了,就勸諫說:“大王之前被張儀欺騙,我以為他來的時候,大王一定會把他煮了吃掉。現在不但赦免了他,不殺他,還要聽他的歪理邪說,想要跟秦國交好。一個普通人都不會忘記仇恨,何況是君王呢?在沒有得到秦國的歡心之前,卻先觸怒了天下的人,我認為這不是個好主意。”懷王後悔了,派人駕駛驛車去追張儀,但張儀已經離開兩天了。張儀回到秦國後,魏章也帶領部隊撤回了。史官有詩說:“張儀反覆為嬴秦,朝作俘囚暮上賓。堪笑懷王如木偶,不從忠計聽讒人。”

    張儀對秦王說:“我寧願以萬死換回再次見到大王的麵容。楚王確實對秦國非常畏懼,盡管如此,我們不能讓楚國對我失去信任。大王如果真心割讓漢中的一半給楚國,以表達對楚國的善意,並且與楚國進行婚姻聯姻,我請借助楚國的力量,說服其他六個國家一起侍奉秦國。”秦王答應了他的請求。於是割讓了漢中的五個縣,派人前往楚國修好關係。同時,張儀還請求懷王的女兒擔任太子蕩妃,作為回報,秦國將派遣一位秦國女子嫁給懷王的幼子蘭。懷王非常高興,認為張儀果然沒有欺騙楚國。秦王想起張儀的辛勤勞苦,封他為武信君,並賜予黃金、白璧、高級馬車和馬匹,派他去使用連衡之術,前往各國進行勸說。

    張儀來到齊國,拜見齊湣王,說:“大王,您自己評估一下,齊國的土地和秦國相比,哪個更廣大?齊國的軍隊和秦國相比,哪個更強大?那些為齊國出謀劃策的人,都認為齊國離秦國遠,所以不會有危險。這隻是鼠目寸光,沒有看到潛在的後患。現在,秦國和楚國已經通過聯姻結為兄弟,三晉國家都因為害怕秦國而爭先恐後地獻出土地來討好秦國。大王您卻偏偏要和秦國為敵,如果秦國驅使韓國、魏國攻擊齊國的南部邊境,調動趙國的軍隊渡過黃河,來攻擊臨淄、即墨這些城池,大王您即使想向秦國投降,還能有機會嗎?現在的形勢是,歸附秦國的國家安全,而反對秦國的國家則麵臨危險!”齊國的湣王說:“我願意聽從先生的建議,將國家交托於您。”於是慷慨贈予張儀。張儀又前往西方勸說趙王說:“我所在的敝邑秦國,已經破敗不堪,甲兵凋敝。我願與君主在邯鄲會晤,讓我作為先行者向左右傳達消息。大王所依賴的隻是蘇秦的約定而已。秦國先背叛燕國,又逃避齊國的追討,還以反叛之罪來誅殺蘇秦,自己處境危險,然而人們還是相信他,真是個錯誤!現在秦國和楚國結成婚姻聯姻,齊國獻出了魚鹽之地,而韓國和魏國成為東藩的臣子,這就是五國合為一體了。大王想要依靠孤立的趙國來抵抗五國的攻勢,萬無一幸!所以我為大王計劃,最好的選擇是事奉秦國。”趙王答應了張儀的建議。張儀又北上去遊說燕昭王,說:“大王,您最親近的國家,莫過於趙國。過去趙襄子曾經把他的姐姐嫁給代王,想吞並代國。他與代王約定會麵,讓工匠製作了一個長柄金鬥,在宴會上,廚師送上羹湯,趙襄子趁機用金鬥柄擊打代王,代王胸脯破裂而死,趙襄子就乘機占領了代國。趙襄子的姐姐聽到這個消息,哭泣著呼天喊地,然後用發笄自刎。後人因此稱那座山為摩笄山。連親姐姐都會為了利益而欺騙,何況其他人呢?現在趙王已經割讓土地向秦國謝罪,並且準備去澠池朝見秦王。如果秦國一旦驅使趙國來攻打燕國,那麽易水長城就再也不是大王的領土了!”燕昭王聽後十分恐懼,願意獻上恒山以東的五座城池來和秦國講和。

    張儀在進行連衡的勸說後,準備返回報告給秦國。但在他還沒有到達鹹陽的時候,秦國的惠文王已經因病去世了,太子蕩即位,成為了秦武王。齊湣王一開始聽從了張儀的建議,認為三晉諸國都已經獻地事奉秦國,所以不敢與他們有所不同。但是後來聽到張儀在齊國的勸說後,才意識到張儀是在欺騙自己,非常憤怒。再加上聽到秦惠文王去世的消息,於是派遣孟嚐君給各國送信,約定共同背叛秦國,重建合作關係。湣王懷疑楚國已經與秦國結婚,擔心楚國不會聽從自己的指令,所以先打算攻擊楚國。楚國的懷王派遣太子橫作為人質送到齊國,齊國的軍隊才停止進攻。湣王自認為是約定的領導者,與其他諸侯建立聯係,承諾能夠得到張儀的人將賞賜十座城池。秦國的武王天性粗魯直接,在他還是太子的時候就對張儀的陰險手段心生厭惡。其他宮廷大臣們早就嫉妒張儀的寵信,到了現在都紛紛誹謗中傷他。張儀害怕災禍臨頭,於是入宮拜見武王,說:“我有個笨主意,願意獻給大王。”武王問:“你的主意是什麽?”張儀回答:“聽說齊王非常憎恨我,無論我到哪裏,他都會發動軍隊攻打。我希望辭別大王,東去大梁。這樣齊國一定會攻打梁國。梁國和齊國的軍隊糾纏在一起,無法解開,大王就可以趁機攻打韓國,打通三川,窺視周室,這是大王的大業啊。”武王覺得這個主意很好,於是準備了三十輛戰車,護送張儀前往大梁。魏哀王任命張儀為相國,接替了公孫衍的職位。公孫衍於是離開魏國,進入秦國。齊湣王得知張儀成為魏國的相國,果然大怒,發動軍隊攻打魏國。魏哀王非常害怕,向張儀請教應對之策。張儀派遣他的舍人馮喜,假扮成楚國的客人,前去見齊國的湣王,說道:“聽說大王非常憎恨張儀,這是真的嗎?”湣王回答:“是的。”馮喜說:“大王如果真的憎恨張儀,那麽我建議您不要攻打魏國。我剛剛從鹹陽來,聽說張儀離開秦國的時候,和秦王有過約定,他說‘齊王憎恨我,無論我到哪裏,他都會發動軍隊攻打。’所以秦王準備了車輛,護送張儀到魏國,目的是挑起齊國和魏國的戰爭。如果齊國和魏國的軍隊糾纏在一起無法解開,秦國就會趁機在北方展開行動。大王現在攻打魏國,正好中了張儀的計謀。大王不如停止攻打,讓秦國不再信任張儀,張儀即使在魏國,也無法發揮作用了。”湣王最終取消了進攻魏國的決定。魏哀王對張儀越發厚待。過了一年,張儀在魏國病逝。同一年,齊國的無鹽後也去世了。

    話說秦武王長大後,力大無窮,喜歡和勇士們比試力氣為樂。烏獲(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