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帝號的誘惑:秦昭襄王與齊湣王的權力博弈!

字數:5300   加入書籤

A+A-




    話說孟嚐君從秦國逃回,路過趙國,平原君趙勝在三十裏外就出來迎接,非常恭敬。趙國的人民一直聽說孟嚐君的名聲,卻沒見過他的樣子,這時都爭著出來觀看。孟嚐君的身材短小,不超過一般人的身高。觀看的人中有些人嘲笑說:“一開始我敬仰孟嚐君,以為他是神仙一般的人物,必定氣宇軒昂。現在看來,也隻是個普通的矮小男子罷了!”跟著一起笑的人還有很多。當天晚上,所有嘲笑孟嚐君的人都被砍了腦袋。平原君心裏明白這是孟嚐君的門客幹的,但不敢過問。

    齊湣王在孟嚐君前往秦國時,感到如同失去了左右手一般,擔心他會被秦國利用,非常憂慮。然而當他聽說孟嚐君逃回來時,大為高興,並繼續任命他為相國,歸來的賓客也越來越多。於是,他設立了三個等級的客舍:最上等的稱為“代舍”,中等的稱為“幸舍”,最下等的稱為“傳舍”。\"代舍\"這個名字,意思是住在這裏的人可以代替主人;隻有上等的賓客才能住在這裏,他們可以吃肉,還可以乘坐車輿。\"幸舍\"這個名字,意思是住在這裏的人可以受到主人的寵幸;中等的賓客住在這裏,他們也可以吃肉,但不能乘坐車輿。\"傳舍\"這個名字,是指住在這裏的人可以得到糧食,以免餓肚子;他們可以自由出入,這是下等的賓客住的地方。之前在雞鳴、狗盜和偽券事件中有功勞的人,都安排住在代舍。孟嚐君的薛邑的俸祿收入,已經不夠供給賓客的開銷,於是他將錢借給薛邑的人民,每年收取利息,用來補充日常開銷。

    有一天,有一個相貌端莊,身材高大的男子,穿著破舊的衣服,腳踩著草鞋,自稱姓馮,名諼,是齊國人,請求拜見孟嚐君。孟嚐君對他表示歡迎,和他一起坐下,然後問他:“先生屈尊來見我,有什麽教誨我的嗎?”馮諼回答:“沒有。我隻是聽說您喜歡賢士,不論貴賤,所以我才不顧自己的貧窮,來投奔您。”孟嚐君聽後,便讓他住在傳舍。過了十幾天,孟嚐君問傳舍的長官:“新來的客人在做什麽?”傳舍長回答說:“馮先生非常貧窮,身上沒有別的東西,隻有一把劍。他沒有劍囊,隻能用草繩係在腰間。吃完飯後,他總是彈著劍唱歌說:‘長鋏歸來兮,食無魚!’”孟嚐君笑了,說:“這是嫌我招待不周啊。”於是將馮諼遷到幸舍,供應魚肉等美食。孟嚐君還是讓幸舍的長官去觀察馮諼的舉動:“五天後,再來告訴我。”過了五天,幸舍長報告說:“馮先生還是彈劍唱歌,但歌詞已經變了。他唱的是:‘長鋏歸來兮,出無車!’”孟嚐君吃驚地說:“這個人是想做我的上客吧?他一定有不凡之處。”於是又把馮諼遷到代舍。孟嚐君又讓代舍的長官去觀察馮諼是否還在唱歌。這時,馮諼乘車白天出門,晚上回來,又唱道:“長鋏歸來兮,無以為家!”代舍長報告給孟嚐君聽。孟嚐君皺著眉頭說:“這個客人怎麽這麽不知足呢?”他讓代舍長繼續觀察,結果馮諼不再唱歌了。

    孟嚐君在薛地住了一年多,管家來告訴他:“錢穀隻夠一個月的開銷。”孟嚐君查看借據,發現百姓們還欠他很多債。於是他問身邊的人:“在座的各位,誰願意幫我去薛地收債?”代舍長推薦說:“馮先生雖然沒有什麽名氣,但他為人忠誠可靠。以前他主動要求成為尊貴的客人,您可以試試他。”孟嚐君找馮諼談及收債的事情。馮諼答應得毫不猶豫,於是乘車來到薛地,坐在公府裏。薛地有萬戶百姓,很多人都借了孟嚐君的錢,聽說薛公派這位尊貴的客人來收利息,於是紛紛前來交納,總共收集到十萬錢的利息。馮諼用這些錢購買了許多牛和酒,預先公告:“所有欠孟嚐君利息的人,無論能不能償還,都請在明天到府中核對借據。”百姓們聽說有牛酒款待,都按時前來。馮諼一個個慰勞他們,讓他們盡情吃喝。同時他暗中觀察,了解每個人的貧富狀況,掌握了實際情況。酒足飯飽之後,馮諼拿出借據進行核對,根據他們的償還能力,對於有能力償還的人,即使暫時不能償還的,也與他們達成協議,將協議寫在借據上;對於貧困無法償還的人,他們都紛紛跪拜,懇求寬限時間。馮諼讓身邊的人取來火把,把那些貧困的借據全部放入竹箱中,然後全部燒掉。他對大家說:“孟嚐君借給百姓們的錢,是擔心你們沒有錢來維持生活,並不是為了賺取利潤。然而,孟嚐君有數千名食客,他們的俸祿和食物都不夠,所以不得不收取利息來招待他們。現在,有能力償還的人,我們可以重新約定償還日期;沒有能力的人,就燒掉借據,免除他們的債務。孟嚐君對你們薛地的百姓,可以說是恩德深厚。”百姓們都磕頭歡呼說:“孟嚐君真是我們的父母啊!”

    早有人將燒掉借據的事情報告給了孟嚐君。孟嚐君非常生氣,派人去叫馮諼回來。馮諼空手來見孟嚐君,孟嚐君故意問:“客人辛苦了,收債的事情結束了嗎?”馮諼回答:“不但為您收了債,還為您收了德!”孟嚐君臉色一變,讓馮諼說:“我養著三千名食客,他們的俸祿和食物都不夠,所以才向薛地的百姓借貸,希望能收取一些利息,來補充公費。聽說你收到利息錢後,買了許多牛和酒,與大家共樂,然後又燒掉了一半的借據,還說是‘收德’,我不明白你到底收了什麽德?”馮諼回答說:“請您息怒,聽我詳細解釋。欠債的人很多,如果沒有牛酒來款待他們,他們就會產生疑慮,不願來齊聚,我們就無法了解他們的實際情況。對於有能力償還的人,我們可以與他們達成協議。而對於貧困的人,即使我們嚴厲責備他們,他們也無法償還;時間久了,利息多了,他們就會選擇逃亡。薛地雖然是一個小地方,但它是您的世襲封地,那裏的百姓是與您共度安危的人。現在我們燒掉這些無用的借據,以表明您不看重財富而關心百姓。這樣,仁義的美名就會流傳開來,無窮無盡,這就是我所說的為君收德。”孟嚐君因為需要支付眾多食客的開銷,心裏並不認同馮諼的做法,但借據已經燒掉了,無法改變,隻好強顏歡笑,向馮諼拱手道歉。史官有詩讚美道:“逢迎言利號佳賓,焚券先虞觸主嗔。空手但收仁義返,方知彈鋏有高人。”

    然而,秦昭襄王後悔失去了孟嚐君,又意識到他的才能令人驚異,於是心生念頭:“這個人如果在齊國發揮作用,最終會給秦國帶來危害!”於是廣泛流傳謠言,傳遍齊國,說:“孟嚐君的名聲在天下很高,天下人都知道有孟嚐君,卻不知道有齊王,不久孟嚐君將要代替齊王!”又派人去遊說楚頃襄王:“過去六國聯合伐秦,齊國的軍隊是最後到達的。因為楚王自任從約長,孟嚐君不聽從,所以齊國不肯出兵。等到楚懷王被秦國扣留,我國君主想護送楚懷王回國,但孟嚐君派人勸說我國君主不要護送楚懷王。孟嚐君將太子送到齊國作為人質,企圖讓秦國殺死楚懷王,然後以此要挾齊國割讓土地。因此太子差點不能回國,楚懷王最終死在秦國。我國君主與楚國的衝突,全都是孟嚐君造成的。我國君主為了對付楚國,想抓住孟嚐君殺掉他,但他逃跑了。現在孟嚐君又成為齊國的相國,掌握大權,很快就會篡奪齊國,秦、楚兩國從此將永無寧日。我國君主願意改正過去的錯誤,與楚國和好,將公主嫁給楚王,共同防備孟嚐君的變故。希望大王能聽從我們的建議!”楚王被他們的話所迷惑,竟然和秦國和好,迎娶了秦王的女兒作為夫人,同時也在齊國散布了謠言。齊湣王開始懷疑孟嚐君,於是收回了他的相印,將他貶回薛地。孟嚐君的賓客聽說他被罷相,紛紛離去。隻有馮諼留在他身邊,為他駕車。在還沒有到達薛地的時候,薛地的百姓就已經扶老攜幼地出來迎接他,爭著獻上酒食,詢問他的生活起居。孟嚐君對馮諼說:“這就是先生所說的以德報德吧!”馮諼回答:“我的意思不止於此。如果讓我擁有您的一乘馬車,我一定能使您在國家中的地位更加尊崇,您的俸祿和封地也會更加廣大。”孟嚐君說:“一切都聽先生的安排!”

    過了幾天,孟嚐君準備了車馬和金幣,對馮諼說:“聽先生的指示去吧。”馮諼駕車,向西進入鹹陽,尋求見昭襄王,並說道:“士人來秦遊曆的,都希望強大秦國而削弱齊國;而來齊國遊曆的,又希望強大齊國而削弱秦國。秦國和齊國的勢力不能共存,隻有一方能夠成為雄主才能統一天下。”秦王問道:“先生有何策略能讓秦國成為雄主而不受製於人?”馮諼答道:“大王是否聽說過齊國廢黜孟嚐君的消息?”秦王說:“寡人曾聽說過,但並未完全相信。”馮諼說:“齊國之所以在天下有地位,是因為有孟嚐君這樣的賢士。現在齊王被讒言所迷惑,突然收回了他的相印,將他的功績視為罪過,孟嚐君對齊國的怨恨必定很深。趁他心懷怨恨的時候,如果秦國能接納他,那麽齊國的秘密事務,都將被泄露給秦國。用這些情報來謀取齊國,齊國就可以被秦國控製,這豈止是成為強大的國家而已?大王您應該立刻派使者,帶著貴重的禮物,秘密地去薛地迎接孟嚐君,時機不可錯過!萬一齊王後悔,重新啟用孟嚐君,那麽兩國之間的勝負就無法確定了。”當時樗裏疾剛去世,秦王急需找到一位賢能的宰相。聽完馮諼的話後,他非常高興。於是,他準備了十輛華麗的車馬和百鎰黃金,命令使者帶著丞相的禮儀去迎接孟嚐君。馮諼說:“臣請為大王先行去通知孟嚐君,讓他做好準備,不要讓使者等待。”馮諼快馬加鞭地趕到齊國,還沒來得及見孟嚐君,先去見了齊王,說:“齊國和秦國互相爭奪優勢,大王您知道這個情況。得到人才的國家為雄,失去人才的國家為雌。現在臣在路上聽說,秦王因為孟嚐君被廢,暗地裏派了十輛華麗的車馬和百鎰黃金,去迎接孟嚐君做秦國的宰相。如果孟嚐君真的去了秦國,反過來用他原來為齊國謀劃的策略為秦國謀劃,那麽優勢就在秦國,臨淄和即墨就危險了!”齊湣王神情緊張,問:“那怎麽辦呢?”馮諼說:“秦國的使者很快就會來到薛地,大王您在他們到來之前,先恢複孟嚐君的相位,增加他的封地,孟嚐君一定會很高興地接受。秦國的使者雖然強大,難道他們能不向大王報告,就擅自迎接一個國家的相國嗎?”齊湣王說:“好主意。”雖然齊湣王口頭上答應了,但心裏還沒有完全相信。他派人去邊境上打探情況,隻見車馬紛紛而來,一問,果然是秦國的使者。使者連夜趕回齊國報告湣王,湣王立刻命令馮諼,拿著符節去迎接孟嚐君,恢複他的相位,並增加孟嚐君的封地一千戶。秦國的使者到達薛地後,聽說孟嚐君已經恢複了齊國的相位,於是掉頭向西離去。孟嚐君恢複相位後,原先離開的賓客又都回來了。孟嚐君對馮諼說:“我以前好客招待賓客,沒有人敢失禮。但一旦我失去相位,所有的賓客都離開了我。現在幸虧先生您的幫助,我才能恢複相位。那些賓客有什麽臉麵再回來見我呢?”馮諼回答說:“世間的榮辱、盛衰,都是事物的正常現象。您沒有看到大城池的市場嗎?早上人們擠破頭搶著進門,但到了傍晚,市場就變得空蕩蕩的,因為人們所追求的東西已經不在那裏了。富貴時賓客眾多,貧賤時交朋友少,這是很正常的事。您又何必感到奇怪呢?”孟嚐君再次拜謝說:“敬遵您的教誨。”然後繼續像以前一樣對待賓客。

    當時,魏昭王和韓厘王按照周王的命令,聯合起來攻打秦國。秦國派遣白起率軍迎敵,在伊闕展開了一場大戰,斬首二十四萬人,俘虜了韓國的將領公孫喜,並奪取了武遂地區二百裏的土地;然後又進攻魏國,奪取了河東地區四百裏的土地。昭襄王非常高興,因為七個國家都稱他為王,這並不奇怪,他想單獨立一個帝號,以顯示自己的尊貴。秦昭襄王覺得單獨稱王不過癮,於是派人去遊說齊湣王說:“現在天下的諸侯都來稱王,但大家都不知道該歸屬於誰。我想自稱西帝,主宰西方,尊齊國為東帝,主宰東方,我們平分天下,大王覺得怎麽樣?”齊湣王還沒拿定主意,就去問孟嚐君。孟嚐君說:“秦國因為強橫而遭到諸侯的厭惡,大王不要學他這樣做。”過了一個月,秦國又派使者來到齊國,相約一起攻打趙國。正好蘇代從燕國回來,齊湣王就把秦國提議稱帝的事情,先向蘇代請教。蘇代回答說:“秦國不把帝號給予其他國家,而隻給予齊國,這是為了尊崇齊國。拒絕它,就是違背秦國的意願;接受它,又會得到諸侯的怨恨。我希望大王接受這個帝號,但不要公開稱帝。讓秦國去宣揚這個帝號,西方的諸侯都會擁護秦國。大王再稱帝,統治東方,也不晚。如果秦國稱帝,而諸侯都討厭這個做法,大王就可以借此機會譴責秦國的罪行。”齊湣王說:“我接受您的教誨。”然後又問:“關於秦國相約攻打趙國,這個事情怎麽辦?”蘇代回答:“出兵沒有正當理由,事情很難成功。趙國沒有罪過卻去攻打它,如果奪取了土地,那就是秦國的利益,齊國得不到什麽好處。現在宋國正處在無道的狀態,天下人都稱它為桀宋。大王與其攻打趙國,不如去攻打宋國。奪取宋國的土地可以鞏固國防,征服宋國的人民可以使他們臣服,同時還能得到誅滅暴政的美名,這是湯武那樣的聖明君主的舉動。”湣王非常高興,於是接受了帝號,但並不自稱。他對秦國使者表示熱情款待,但拒絕了他們關於攻打趙國的請求。秦昭襄王剛剛稱帝兩個月,聽說齊國仍然自稱王,於是也放棄了帝號,不敢再自稱。(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