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要麽等死,要麽有活路機會

字數:4031   加入書籤

A+A-




    看不懂,畢總工直呼看不懂,國內的計算機在邏輯運算上還停留在移位、與非等純科學運算上麵。
    而趙國慶在這一千來個邏輯門電路上引入了指令集係統,雖然隻有區區十三個精簡指令,但已經衝出了科學運算的範疇,涉及了部分邏輯運算,還有一部分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的邏輯轉換。
    在係統圖上,可以清晰的看出這套電路的用途。
    “這是雷達鎖定電路!”
    涉及三項內容,一個是去除幹擾,鎖定目標,第二項便是計算目標的準確定位,第三項便是驅動雷達天線對目標空域增強掃描,隨時切用凝視狀態。
    “凝視狀態?這套電路同樣可以用在戰機上麵。”
    不過再看看圖紙,畢總工還是長歎一口氣,遙了搖頭。
    電路雖然精妙,邏輯鎖定的方式也非常科學,論證的可靠性應該沒問題。
    但問題隻有一個。
    “一千多個邏輯門,涉及的二極管、三極管有上萬個,電流增幅三極管需要上千個,怕是要三千瓦的功率吧,相應的供電電路加上去,又是個龐然大物,得好幾噸呢!”
    趙國慶點點頭,畢總工的估算很正確,以國內的製造工藝,沒個三五噸造不出來,加上天線,馬達驅動係統,重量還要翻倍,這個重量,造出來也沒什麽用,上不了車,更裝不上飛機。
    以毛熊的設計能力,在十年後,也是僅能縮小到一噸半,其中部件還有不少用的的剽竊西方的晶體管芯片。
    “兩百斤之內!”
    “兩百斤之內?不可能的,沒辦法做到,國內電子管最多做到0.3毫米,再小性能就不能保證了,擊穿電壓不符合要求……”
    趙國慶翻開到第三張圖紙,與第二張相比,第三張更加簡潔明了,一個個小方塊代表了極致電路美學,這些器件的鏈接通過一個個鉛筆畫的排線。
    哪怕畢總工也是看的吃力,四周一同進來的大學生就根本看不懂了。
    “這是晶片集成電路……”
    …………
    53所是殲擊機總成設計,主要是戰機的氣動外形上。
    氣動外形的設計,受發動機外形、性能的製約,事實上氣動外形大體定下後,便是設計航電、飛控、武器係統、雷達紅外設備等。
    雖說先定外形,再外形的基礎上再設計各項機載設備。
    但往往過程不是這樣的。
    各種極致設備往往對安裝的空間、電路有特殊的要求,從而反過來製約氣動外形作出修改。
    四年前,國家最新的殲七二服役,而殲七二的缺點很致命,不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原因在於落後的航電技術
    裝備軍中之後,各所的主要工作便是設計出殲七改,讓殲七具備全天候作戰能力,總部已經派人跟鷹醬談判了。
    事實上,派出的隊伍很多,英格蘭的羅羅公司,法蘭西的達索,連波音也派了人去考察。
    總部的人現在想法也很混亂,有三個思路,一是直接買,二是引進發動機和航電,自己造,第三呢,便是在殲七的基礎上進行改進。
    這樣的大環境下,53所自然也恐慌起來。
    這次到14所來,一是檢查14所在機載雷達上麵的工作進展,第二呢,便是探討一下下一步的方向。
    殲七改副總師盧振毫不客氣的說:“老畢這是怎麽了,機載雷達這塊是他們三組的,他一個當事人都跑了,這會還怎麽開!”
    高所長臉上掛不住,對劉主任說:“到底怎麽回事?”
    會場上,劉主任臉色扭曲。
    “來了個新人大學生,圖紙設計的挺不錯,畢總工說等會來!”
    “不會是研究沒進展,不敢見我們吧!”
    高所長麵色沉下來,14所參會的總工也是麵色難看,老軍工哪有當逃兵的,但現在的場景,他們也不好爭辯。
    剛來的大學生能畫什麽圖紙,能把圖紙看懂了,已經很不錯了。
    這理由,他們都覺得臉紅啊!
    “老劉,你再去喊一下吧!”
    “好!”
    盧副總師站起身,擺了擺手,說:“不用了,我跟你一起去,看看老畢搞什麽名堂!”
    和西方的蜜月期,對華國來說,匆匆一瞥,影響深遠,讓大華見識到了西方發達的科技,這是正麵的。
    而同時負麵的也很大,那些重大項目的落馬不提,對華國的工程人員的影響也是深遠的。
    巨大的鴻溝讓不少人失去鬥誌,而道聽途說的引進設備,也讓很多人失去對這些低指標設備的研發熱情。
    agp-66機載雷達,探測百公裏以上,重量隻有七八百斤,比起軍方提的技術指標要好多了。
    能買,為什麽還去研發呢,不如等設備引進來之後,再做熟悉的逆向工程。
    很多人這樣想的,而在羅副總師看來,這種想法很危險。
    “不能將國防事業寄托在對手的慷慨上麵,哪怕此時的對手也是你現在的盟友。”
    “毛熊不可靠,西方也可靠不到哪去,我們的同誌們啊,要看清楚這一點哦!”
    盧副總師心事重重,他還是比較看重畢總工的。
    “希望他不會這麽糊塗吧!”
    也就幾分鍾的時間,到了山洞口,昏暗的燈光下,一直往裏麵走,還沒走到底,就聽到畢總工的聲音……
    ……
    “小趙啊,我們做科研要實事求是,不能隻靠著國外的一篇論文,就認定為真理,這個氮化镓半導體,能有這樣的性能嗎?如果做不出來,影響的可不是緊緊是個雷達啊!”
    有很多保密信息,畢總工也不好說,做不出來,14所的項目黃了,整個戰機的項目也進展不下去,那影響的可就大了。
    趙國慶口氣很硬,這個時候,他必須堅持自己,從氮、镓元素三價體的性質,從原子層麵上,分析氮化镓化合物晶體的可行性。
    “空隙電壓已經證明,氮化镓空穴電子遷移的優秀特性,這種材料肯定是可行的!”
    趙國慶甚至用上了三十年後,p族元素研究的方法,涉及一部分量子力學,還有分子層麵的強弱運動。
    這已經嚴重脫離畢總工的研究範疇。
    趙國慶也是急了,畢總工患得患失,自然有他的理由,但若是14所內部都形成不了共識,那麽他還能怎麽跟總部人去爭取資源呢。
    “國外在研究,我們不研究就是等死,我們研究說不定還有出頭之日!”
    話一說完,就聽到門口一人大聲說“好!”
    “年輕人就要這樣,要有勇往直前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