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茫茫隻見雙飛燕 楔子
字數:3584 加入書籤
刀尖上的大唐!
天佑三年,閏十二月,廿五日
西曆九零七年,二月十一日。
大洛泊。
即達裏諾爾湖,簡稱達裏湖。
此時的達裏湖水草之豐茂遠甚於後世,隻因時值隆冬,大雪覆蓋數重,顯得一時比較蕭索。
契丹人遷居到此已有兩年,他們本已準備在開春後就繼續向西,結果傳來消息說唐軍南撤了。
從起事之初的豪情萬丈,到連戰連潰的狼狽,契丹人跟過山車一樣,再次跌入穀底。哪怕靠著一場大雪,躲過了唐軍的追殺,但是,數百裏奔竄,牛羊幾乎盡失,部眾陸續逃散,這一次,遠較之前東走扶餘時更加狼狽。
好在是唐軍主動撤了,這才讓他們死裏逃生。
苦挨了一冬,又緩了一歲,部眾稍稍有些起色。
畢竟,他們還有上萬精壯,有馬有刀有鐵甲,還有一點從奚人那裏擄來的牲口、子女,再加上抄掠附近的小部落,日子也就勉強過得。
這兩年唐軍沒有進一步逼迫。
誠如阿保機所預料的,唐人的重點,還是在塞內。
隻可惜,契丹人此時也沒了東歸的實力。
契丹及跟隨到此的部落,就在大洛泊附近落腳,放牧牛羊,休養生息。
可敦月裏朵坐在一處土丘上,遠望兩個兒子在下麵放牧。兩個小崽子騎在馬上,熟練地將羊群從一片草皮趕到另一片,之後就在那裏縱馬嬉戲。倆小子都生得粗壯,再長兩年就是為娘的好幫手了。月裏朵又扶了扶稍顯隆起的小腹,這裏正揣著阿保機的苗兒,正在茁壯成長,若是個兒子就好啦。
月裏朵的思緒還在草原上空遊蕩,就見敵魯、室魯兩兄弟聯袂而來,恭恭敬敬行過禮道“可敦。大汗請你到王帳議事。”
在緊要關頭,月裏朵表現出眾,一巴掌抽醒了阿保機,然後親自帶領婦孺,護著孩子跟在大軍身後,部眾精壯才得以順利跳出唐軍的圍剿。有此功績,月裏朵頗得人心,整個述律家都漸漸以她為尊,幾個兄弟也很服膺。
述律家的祖上,其實是回鶻汗國派來監督小弟契丹的監軍家族,因緣際會,回鶻汗國滅亡後,他們卻在遼東遼西發展壯大,逐漸與契丹合流,成為迭剌部的重要一部。如今在契丹,除了耶律家,更是以述律家人丁最為興旺。
阿保機早就跟她打過招呼,今天要商量一下明年的生活。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月裏朵很支持阿保機哥哥的這份計較。隻是,對於部落的前途,她心裏有些迷茫。
這次契丹人受創過重,並且結仇太深,恐怕很難獲得唐人的諒解了。
大洛泊還是太近,太危險。
打肯定是打不過了。月裏朵在柳城、燕城都住過,見識了唐人的強大。
又該怎樣呢?
去找那黑廝談談?看在這兩個孩子的份上,這黑廝靠得住麽?
打個呼哨將兩個小子叫過來,月裏朵上馬,懷著心事向王帳行去。
……
景城。
梁王使者到訪,實在遼王意料之中,但是鴟梟
李振親自到來,卻有些出乎意外。這廝是朱大帥的謀主之一,在折騰天子、屠殺朝官方麵,居功至偉。因為這廝每次去中央,都有一批官員喪命,落了個鴟梟的諢號。
盡管李崇文也未將長安,哦,如今在洛陽的那位天子當一回事,對那些無知無能的朝官亦無好感,但是,天子畢竟是天子,朝官畢竟是朝官。
敢親自來,至少遼王很佩服他的勇氣。
李振確實是勇氣可嘉。為了上岸,他是豁出去拚了。
以他所見,當今還可稱得上對手的也就這位盧龍之主,那總要親眼見一見。就如同良將總要親自勘察戰場,而這裏,正是李振的戰場。
在心裏,李振想象過這位李可汗,見麵後,也確實相差不遠。
或許因為讀過書,這位不似許多莽夫那樣粗鄙,可是,這仍然是個典型的藩鎮武夫形象。孔武有力,眸光中閃爍著武人特有的狡黠。有些書生自作聰明,以為武夫愚蠢,隻會使蠻力。
大錯特錯。
武夫確實喜歡暴力,因為好用。書生們不屑於此,何嚐不是因為自己孱弱,拚不起刀子。
然而,能做到節度使高位的武夫,或者會利令智昏,但一定不是個傻子。
搞不清楚這一點,隻怕下場不好。
李振將梁王的親筆書信奉上,道“梁王欲罷兵,遣我來問遼王心意。”
對這種武夫,最好是開門見山,不必彎彎繞繞。
中官張忠將那書取來,遼王示意使者稍待,拆信迅速閱罷,掛上笑容道“我聞李公乃名門之後?”
李振不卑不亢答曰“振有辱先祖威名。”
“嗯。你祖李公抱真乃國朝棟梁,你卻委身梁賊,弑逆逼宮,確是有辱祖宗。”
遼王開口就放炮,監軍使張忠立刻跳出來幫腔,扯著公鴨嗓子道“朱溫本巢賊餘孽,天子赦其罪,許以宣武方麵之責。彼不知報效,反侵淩天子,謀社稷。你為虎作倀,可知罪麽。”他是真恨呐,梁賊幾乎殺絕中官,據說就是李振這廝的功勞。
李振卻瞧也不瞧張忠一眼,隻對遼王道“遼王,振之辱先祖,係振不才,不能振家風。至於其他,”停頓一拱手,朗聲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遼王其實就這麽一說,放眼天下,哪個是忠臣義士了?看這廝如此表現,也就不跟他扯蛋什麽大義,道“梁王心意,某已知之。”他身體微微前傾,道,“嘿。梁王說來來,說走走。妥當麽?”心說你老朱有魏博、成德貢獻錢糧,爺爺這許多花費算誰的,不該給個說法嘛。連上司都要敲竹杠的李大郎,還能放過趁火打劫朱三的機會?話當然不能直說,那樣格調太低。
李振豈能不知這李可汗的用意,他卻根本不接,反而針鋒相對道“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不若就此罷兵,各自安好。”
對麵鐵嘴鋼牙,油鹽不進,遼王沉默片刻,感覺也不能因小失大,道“梁王欲何時南歸?”
“明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