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白槍之戰
字數:2840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允仙 !
戰場的吃緊,戰號每日三刻的準時來報,帶回的消息卻都會令白國士氣低迷,甚至有人已經心生絕望。
兵力的短缺,才年僅十歲的白子就不得不踏上了戰場,也是因為這次意外,徹底的改寫了白子的一生。
大戰持續了數月,其中大小的摩擦數十次,但都是以白國的敗退而宣告戰敗。
長久的大戰,終於有一次意外,統軍白開明被齊國設計給圍困起來,也就是白子的父親,性命隨時不保,也就是這次,初登戰場的白子僅憑手中長槍,不聽命令殺入敵軍救父,槍首如龍,撕開了數十萬人的阻擋,救人離去,一戰之威,築起槍神白子之名,震驚天下,至此寫下來了一段傳奇,為後世世人所驚歎,史稱“白槍之戰”,載入野史。
白子救父一戰更是在各地神話傳說中被過度的神話。
之後的連番大戰,槍神白子之名徹底崛起,以一人之力扭轉了整個局勢,驚天的槍芒帶來的一場場勝利,所到之處,無人可擋,最終逼迫得齊國不得不收兵,和平共處,不動幹戈。
槍神白子之名世人皆知。
因槍神白子的存在,白國也跟著水漲船高,真正的進入了其它七國的眼中,有人不屑,不相信這個事實,認為是他人的以訛傳訛,不可信,但更有人震驚,難以置信。
至此,白子的生活再也無法恢複到了平靜,大戰結束,七國使節頻頻來訪白國,其中無論是那個國家的使節,這白家是注定要走一趟,是久等也好,遭拒絕也罷,各國使節一定會進白家家門,名言要見一麵槍神白子。
其中的意思已經昭然若揭,無需他人解釋,可礙於家族與白國的利益,白子推脫不掉下無奈還是一一與這些使節見了一麵,之間的談話白子不稍想也可以猜出個大概。
果不其然,白子與這些使節見麵後,剛開始還好,都能與白子海天海地的混亂談笑風聲,可到飯局中期,就都會以各種名義提出要見識白子的實力。
白子對其中的意思自然很是明白,無法就是想要證實他的實力,可是否是傳言誇大,畢竟白子隻是個十來歲的少年,在他們的眼中未免稚嫩的過頭了。
不過這事同樣是白子所希望的,這符合他白家的利益,也符合白國的利益,隻要他的實力被七國得到了認可,白國在七國間才可能有發展起來的可能,到來的這些使節就是最好的橋梁,將他的實力傳揚出去的橋梁,所以白子隻是一次推遲後,就與這些使節帶來的護衛進行了一場切磋。
七國的目的幾乎都是一致的,所以跟著這些使節來的護衛無一不是經過精挑細選後剩下的,都是各國一等一的強者,實力自是不用說。這事白子很清楚,但也就是因為清楚,白子才更加不會手下留情,輕鬆將所有人拿下,畢竟隻要他的實力越強,得到的重視才會越大,白國發展起來阻力才會越小。
果然在白子實力展現出來後,這些使節紛紛麵上變色,心中在震撼之餘,飯局繼續,而在白子預料中的事情也終於來了,飯局到了最後,這些使節就或是暗示,或是明言,開出了一大堆的條件,打算將白子與白家請到其所在的國家常住,但都被白子一一婉言拒絕,可白子實力擺在那裏,飯局不說很是和睦,但也不至於不歡而散。
其中也有一些人從始至終都沒有提及分毫拉攏招攬的意思,可白子隻是稍微一想,就以清楚對方心中的打算,此番前來隻是結交,不摻其它感情,其正是秦國悍將白起。
也不是同為白姓的緣故,亦或是同為將領的緣由,兩者相談甚歡,把酒對月,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把酒至深,夜已過。
除了這些明麵上的應酬外,白子暗地裏的客人同樣不少,自從齊國退兵,槍神名頭盛起的時候,一到深夜白府就會有暗地裏刺殺。
即便是這樣,白子雖說不勝其煩,但卻還是能接受,畢竟他自己也知道,這些事是必然的,任誰對於一個隻有十幾歲的少年,心中難免會起一絲輕視的心情,更何況這個少年還被人稱為“槍神”。
在一些人眼中自然就成了一個笑話,無法想象的人才是大多數。想要解決這種情況,就必須是連番的勝利,以實力功勳來證明,來慢慢的得到他人的認可。
白子心中沒有太多的想法,年輕氣盛的他隻有一個想法,該戰時絕不退縮。
他從小就對長槍情有獨鍾,有一種莫名的喜歡,自懂事起,除了一些特殊時間外,長槍就一刻不離身。甚至在他心裏,隻有長槍在手,就沒有哪裏是去不得的。
這不是他狂傲,而是一次次的勝利後心中使然,他不會小覷任何一個敵人,但心不懼任何人,哪怕是麵對千軍萬馬,為戰而已。
至於那些令其不甚其煩的刺殺,白子也不在乎,隻要時間一長,他還沒死,而那些前來刺殺之人卻一個也沒有回去,那些派人來刺殺他的頭目自然而然地就會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這些如同笑話一般的可笑刺殺也就會消失。
時間流轉,春去秋來,日子一天天的過去。
白國在這些年中越來越是壯大,雖然還遠比不上其它七國,但也絕非那些邊境小國可比。槍神白子的名聲也在多年的征戰中聲名鵲起,隻要提及白子之名,上到八十歲的老人,下到幾歲的孩童,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槍神的名頭。
隻是槍神太過強大,強大到都帶上了一絲神話色彩,絕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槍神白子是天上下凡的神仙轉世,來人間體會疾苦。更是有不少地方建起了“白子廟”、“白子神廟”、“槍神廟”等等廟宇,日夜香火供奉,求戰場大勝,以報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