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 執送

字數:5289   加入書籤

A+A-


    於是他又離開了住處,趁城門關閉前的一刻重新進了城。
    等到天黑,他潛到東宮附近,準備伺機翻牆而入。可是,果然如金歸燕所說,東宮此時戒備森嚴,宮牆上站滿了宿衛。道一心中著急,不知怎麽才能進去。
    正在他到處尋找可乘之機時,宮門開啟,幾個人打著燈籠出來。道一定睛一看,為首之人卻是太一掌教蕭全齡,看樣子正要離開。
    道一心想,不如先向蕭真人打聽一下宮內的情況。於是他悄悄跟蹤。蕭全齡顯然要返回廣福宮。道一瞅準時機,在宮門附近迎了上去。
    蕭全齡認出是他,臉上異常欣喜。“啊,毛少俠,你怎會在這裏?”
    道一也故作驚喜道:“我正想拜訪真人,卻聽說真人去東宮了。”
    蕭全齡微微一笑。“這麽晚了,少俠有急事?”
    ”正是。“道一神秘地說,”真人想必知道,當下乃非常時刻。“
    ”少俠難道也知道了?“蕭全齡深吸了口氣,”走,你我進去詳談。“
    於是,道一跟著他進入廣福宮。兩人在一間密室坐定後,道一首先開口。
    ”在下聽聞宮車晏駕,萬分震驚,特來向真人打聽些消息。真人深得皇上信任,定然知道不少宮中秘聞。“
    蕭真人的臉上浮出微笑。”你想知道什麽?“
    道一說:”在下聽說皇上去世突然,未能留下遺詔,不知大位將由哪位皇子皇孫繼承?“
    蕭真人歎了口氣。”論嫡庶親疏,無非在晉王甘麻剌與三皇孫鐵穆耳之間選擇。好在兩位皇孫皆是真金太子妃所生......“
    道一眼睛一睜。”真人言下之意,看太子妃中意哪位就成?“
    蕭真人把手一擺。”也不盡然。皇下病重之時,有三位重臣一直相伺左右,因此皇下雖未留有遺詔,卻有托孤之意。“
    道一急忙問:”不知是哪三位重臣?“
    蕭真人道:”知樞密院事伯顏。禦史大夫月兒魯,以及中書平章政事不忽木。“
    道一問:”為何不是中書右丞相完澤?他比不忽木官大呀。“
    蕭真人露出嘲諷的表情。
    ”完澤雖位不忽木之上,其實皇下更看重後者。當初桑哥倒台後,皇下有意讓不忽木接替,不忽木以年齒尚輕極力推辭。皇上這才轉而求其次。雖然如此,皇上對完澤為相仍猶豫不決,直至張留孫卜得吉卦,完澤才得以上位。“
    道一點點頭。”皇上原來如此看重卦象。“
    ”可不是?“蕭真人正色道,”非但陛下,宗室親貴皆是如此......少俠以為貧道今晚因何入宮?“
    道一眼睛一亮。”難道東宮請真人卜卦繼位之事?“
    蕭真人以微笑作答。
    ”難怪,難怪。”道一連忙恭維說,”自六祖真人時,東宮便最看重太一道。“
    聽到這話,蕭真人的臉色卻沉了下來。道一忙問怎麽回事。
    蕭真人沉吟道:“當今道門中人以張留孫最受陛下寵信。這兩年陛下頻頻向東宮推薦他......唉,今日我去東宮時,張留孫也在那裏。”
    道一啊了一聲,難道皇帝早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便開始給後人推薦張留孫?
    “嗯,張大宗師今日也在東宮算卦?”道一問。
    蕭真人點點頭。
    道一臉上猶豫。“不知卦象......”
    ”少俠有話問便是。“蕭真人慨然道,”少俠乃我太一六甲傳人。太一之事便是少俠之事......不瞞少俠,值此緊要關頭,唯有你我齊心協力,才能共抗外道。“
    道一連連點點頭。
    隻聽蕭真人繼續道:”今日算卦,貧道占得晉王吉卦,張留孫卻占得三皇孫吉卦......唉,太子妃信了張留孫,命總管張九思將新得玉璽執送三皇孫。“
    聽到玉璽兩個字,道一的心重重一跳。
    ”什麽玉璽?“
    蕭真人也不隱瞞。”皇上駕崩後,禦史中丞崔彧忽然向太子妃獻出一塊玉璽,說是得自碩德的遺孀。碩德乃太師國王木華黎之後,數年前碩德去世,遂家道中落。其妻被迫變賣家產度日。
    據說此璽乃木華黎之子隨軍攻克金都蔡州時所得。璽上紋樣無人可識,因此隨意收藏家中。其妻近日將此璽賣與崔彧。崔大人也不知璽文,便請禦史楊恒辨識。
    楊恒乃故相劉秉忠之徒,博學多才,金石之學尤精。他辨認出璽上印文為,受命於天,即壽永昌八字,正是失蹤已久之傳國玉璽。崔彧不敢私藏,當即將玉璽獻於太子妃。“
    道一聽得早已心中亂跳,原來玉璽也已不在東宮。三皇孫鐵穆耳如今人在漠北,張九思正奉命將玉璽帶給他,而從大都至漠北遙遙數千裏......
    ”嗯,張九思,張大人已經出發?“道一不動聲色地問。
    蕭真人點點頭。”事不宜遲。日落前張大人已在東宮精銳護送之下離開京城。“
    道一吸了口氣,變得有些坐立不安。蕭真人見狀,問他為何如此。
    道一隻好敷衍道:”太子妃依張大宗師占卜結果,將玉璽送至三皇孫處。三皇孫必對張大宗師感激萬分,一欸登基,恐將更加信用。“
    蕭真人吸了口氣。”確是如此......不過,並非誰得玉璽,便能繼承大統。終須在諸王大會中由諸王共謀推戴,方可確定。而晉王屢立戰功,且為人謙厚,深受諸王愛戴,更得皇後陛下器重。“
    ”皇後?“道一眉頭微抬,”哪位皇後?“
    蕭真人微微一笑。”還有哪位?當然是南必皇後。“
    聽到這個名字,道一似乎有點迷惑。
    蕭真人見狀問:”自十多年前,察必皇後去世後,南必便一直是皇後。少俠難道不知?“
    道一啊了一聲。他想起來了。幾年前乃顏造反時,他去大都報信,似乎見過忽必烈身邊有這個女人。
    再之前,他和張子銓等人想北上去接小宋帝時,張子銓也提到過忽必烈娶了年方二八的南必為後。南必還想幹政,不讓真金太子見皇帝。
    ”這個......南必皇後器重還是不器重,這有何幹係?“道一問。
    蕭真人嗐了一聲。”少俠可知,皇上駕崩,諸王大會理應由皇後主持,這其中可大有學問......“
    道一明白似的點點頭,隨即又眉頭一皺。
    ”皇後主持諸王大會,那麽崔彧崔大人為何將玉璽獻給太子妃?這,這其中是否有逾矩之處?“
    蕭真人也吸了口氣。”少俠說得不錯。傳國玉璽乃天下公器,按道理應當獻與皇後陛下,而太子妃也不應私授與人......“
    說到這裏,蕭真人撚了撚胡須,開始沉思起來。
    道一也默不作聲,他這時正在盤算,如何盡快出城追上張九思,把玉璽弄到手。最大的問題在於,漠北廣大,三皇孫鐵穆耳究竟現在何處。從大都至漠北又有幾條道可走,張九思又走的是哪條?
    這種事可不能直接開口問蕭全齡,他也未必知道。道一一時無話。蕭真人也在沉思。屋內頓時安靜下來。
    正在這時,有人敲門,隨即一個道人匆匆而入,向蕭全齡行了一禮。
    ”皇後陛下請真人即刻進宮說話。“
    ”皇後?“道一驚訝地抬起頭。
    蕭全齡已然起身,可是剛一邁步,又停了下來,扭頭說道:”皇後有情,少俠不妨與我同去。“
    道一正想婉拒,蕭全齡又說:”此時皇後陛下召我入宮,必然事關大統......“
    說到這裏,他俯身湊近道一的耳邊,低聲道:”玉璽之事,皇後或許還不知曉。貧道理應報知皇後。“
    道一聽了心中一動,隨即點頭同意和蕭全齡一起去。
    蕭全齡大喜。兩人立即走出密室,跟著前來召喚的一位宿衛士離開了廣福宮。
    道一邊走邊輕聲問蕭全齡:”玉璽已經出城,皇後就算知道了,又能如何?“
    蕭全齡讓他不要說話。道一隻好閉嘴,跟著領路的宿衛士朝皇宮走去。廣福宮和天師道的崇真宮一樣,離皇宮其實也不遠,因此三人很快便來到宮牆下。
    令道一驚訝的是,宿衛士並沒有帶他們走向任何一座宮門,而是站在宮牆上朝上麵輕聲呼喚。牆頭很快垂下一條繩梯。
    宿衛士當先扒著梯子爬了上去,隨後道一和蕭全齡也先後上了宮牆。另有一名宿衛士帶著他們從另一側爬下去。接著他們又像盜賊似的向第二道宮牆潛去。道一更加疑惑,皇後請他們入宮怎會這樣行事?
    懷著忐忑的心情,道一爬過第二道宮牆,又來到第三道前。這回宿衛士總算讓他們從宮門走了。道一以前來過皇宮一回,他知道第三道宮牆內是一片草地,過去之後,才是大片宮殿。
    可是,宿衛沒有領他們過草地,而是沿著宮牆走了一小段後,拐進了一間不起眼的小屋。
    剛進去,道一便有些驚訝。屋中除了幾個全副武裝的宿衛士外,還有一老一少兩個道士。兩人正圍著地上一堆算籌在忙碌。等兩個道士抬起頭,道一更是睜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