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天才第一步(一)
字數:3456 加入書籤
“哥哥,這就是趙姑娘射在城牆上的那支羽箭……”莫浪叫來了黃舉要求帶來的人,幾人都是黃家的鐵匠和陶工,酒師也在一切都快備好的時候來了。
三人目光對視,眼睛裏寫滿了疑惑和不解,他們三人雖說認識,但也不怎麽交往,如今舉公子叫他們來,這讓他們非常擔心,一般的主人專門叫來下人,通常都不會有什麽好消息。
“麻煩各位介紹一下你們姓名。”黃舉跪坐在主位,問了他們第一個問題。
三人從黃家大門入得黃家府邸,一路上憂慮重重,跟林妹妹進賈府一樣小心翼翼,不敢發出太大的聲音,不敢亂看,也不敢走錯一步路。待得見到舉公子,看見舉公子露出的笑容,他們這時才鬆了一口氣,他們忽然覺得,背後的冷汗是多麽的溫暖。
直到舉公子請他們入座,並且吩咐侍女給他們斟茶,他們又覺得,這一切好像是在做夢。
堂堂黃家二少爺把一介下人當客人,這也由不得他們瞠目結舌。
傳說中的黃家二少爺黃舉是一個沉迷美色之人,一個酒色之徒,後來又有傳說舉公子是個賢良之人,智勇雙全,此時他們親眼所見,才發現神秘十足,形象複雜的舉公子哪種也不是,反而……有點奇怪。
“神經病”這個詞,也隻有趙姑娘趙煙會說吧……
“我是三通,舉公子叫我三通就好……是黃家駐地的鐵匠。”
“我叫司馬羊,在城郊做一些泥土活。”
“你姓司馬?”黃舉微微詫異,司馬家族是可是一個龐大的名門望族啊,比黃家大得多,人脈特別廣泛,無論中央還是地方,都有一定的政治影響,到後來司馬懿的子孫直接篡魏了……堂堂司馬家族,其子弟怎麽會淪落到當陶工呢?難道是分支?落魄之後依附黃家的?
“公子有所不知……我這司馬跟司馬家沒有關係,在下的祖上是被驅逐出家族的,但好歹保留了姓氏……”
“原來如此。”黃舉自知戳到司馬羊的痛處了,便不再說,揮了揮手,示意最後一個人說話。一共來了三人,其他兩人分別是鐵匠和陶工,最後的人自然便是酒師,黃舉其實沒有必要聽他廢話,就可以直接分配任務,但他還是沒有這樣做。
一個是黃家駐在靈宏縣的鐵匠,一個是司馬家族的落魄分支,最後一個酒師應該有點意思吧?
“我是杜由。”最後一位酒師比較年輕,衣著簡樸,卻不失體麵,有一番年輕才俊的風範。黃舉打量了一下他,估計他應該是繼承了家族獨有的釀酒技術。
“杜由……”黃舉輕輕念了一下名字,轉而又念了一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好。”黃舉點頭,記住了他們的名字,隨意說道:“三通,你平時製作何種鐵器?”
三通回答道:“一些簡單的刀子,長刀和匕首都有,還有些人找我造一些劍,不過我造劍的本事粗劣不堪,不值一提……”
“那你擅長製造些什麽武器?長槍的槍尖還是羽箭的箭尖?”聽見三通會打製一些武器,黃舉來了興趣。
“縣尉那邊時常派人來找我去打製一些箭尖,槍尖不會,槍尖他們有專門的鐵匠製造……”
“那你打造箭尖這活兒……幹了多長時間?天賦怎麽樣?……就是說,打製的行不行?質量夠不夠好?”黃舉猜出了一些東西,三通能去軍營製造軍用武器,應該和黃曉有關。他聽黃曉講過往事,在黃曉年青的時候,又一次街頭幹架,他直接一拳就把一個從背後偷襲的少年打成一個半身不遂,餘生一直要躺在床上的傻子,那個少年就是鐵匠三通的兒子……這個鐵匠有點可憐啊,想到此節,黃舉再看三通時,目光變得溫和許多。
“打製箭尖大概有二十年了……質量的話,是絕對沒問題的。”
“那你看看這支羽箭,分析一下所用的材料,看看你能不能模仿出來,不用全部都模仿,隻要七八分相似就行。”
聽到三通的保證,黃舉放心了,也對,莫浪找來的人,和三通打製箭尖的技術一樣,是絕對沒有問題的。他從案台上拿起那支趙姑娘沒有收回的羽箭,交給了站在他身旁的莫浪。
莫浪接過羽箭,也不走過去遞給三通,而是直接一扔,羽箭在空中劃過一道美麗的弧線,然後穩定的紮進三通麵前的案台上。
三通身子一顫,片刻後回過神,把羽箭從桌子上拔出來,直接進入了工作狀態。可以看見,三通的眼神從隨意變成了嚴肅,而後震驚,最後他眼裏閃出的亮光,連老天爺都能看見。
就在三通努力分析箭尖成分的時候,黃舉看向了陶工司馬羊。
“司馬羊,你做陶器的技術如何?”
“在下做陶器十餘年,不說登峰造極,爐火純青,卻有不少的經驗,技術的話,那就得看舉公子要在下做些什麽了。”
“放心,我要製造的東西很簡單,不是什麽技術活,卻很重要,足以……”黃舉解釋了一下,他所說的那個簡單的工作很重要,重要到足以改變世界,而前提就是,陶工司馬羊必須忠誠。
“隻要不是天大的活,在下便恭敬不如從命,一定完成。”司馬羊保證道。
“那就好,你的任務很簡單,隻需要找到十名本事過的關的陶工,不過那些陶工必須得忠誠於黃家,或者忠誠於你……不能泄露半點消息。以後可能會增加,不過暫時先找十個。”可以想見,黃舉要做的事情一定是個秘密,陶工技術過關隻是基本,最主要的就是忠誠。這個任務說簡單就是簡單至極,說困難,也是難如登天,不過黃舉是個甩手掌櫃,再簡單再難也輪不到他,反倒是在考驗司馬羊的實力和人際關係。
“這個……”司馬羊有點發愣,原來舉公子不是問技術,而是在招人啊,可為什麽要找我呢?
“你可以帶著弟子一起,教導他們,畢竟技術過關就行,不需要太多的花花架子,我隻要忠誠。”黃舉一笑,看出了司馬羊的難堪,順便提出了一個極好的建議。
隻要綁定了師徒關係,那忠誠度基本上就穩了,畢竟大漢時期極為重視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再一個就是老師了,如果弟子背叛了老師,會被背上一輩子的罵名。
這就是黃舉看上司馬羊的原因,有名氣和實力作保,收幾個弟子,然後在關鍵時刻幫弟子一把,再和光頭一樣打打感情牌,煽動一下情緒,弟子不出意外,就會誓死效忠於老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