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比通靈金鶯微露意
字數:4383 加入書籤
話說寶釵凝視的那顆璞玉,它源自大荒山青埂峰下的一塊石頭,如夢如幻,帶著前世的記憶和後世的期盼。
那一天,女媧在此煉石補天,遺留下了這青埂峰的印記。金石無彩,玉石無光,隻有那白骨如山,宛如一曲遺忘的姓氏。然而,癩僧所鐫之篆文卻獨存於此,幻相生臭,真體微小,卻像是在訴說著一段塵封的故事。
在燈光的映照下,借著酒意觀賞那微小的字跡,一絲不苟,亦可人亦入心。它們如夢如幻,來世今生,講述著青埂峰下那段寶黛共演的《紅樓夢》。那是一段失了本真、卻存新貌的故事,細膩入人心。凡人得悟,因果循環,皆因青埂峰下之印。癩僧所鐫之篆文如畫,盡釋宿命之謎。
寶釵看完後,又重新翻過正麵來細看,嘴裏輕輕念叨著:“莫失莫忘,仙壽恒昌。”念了兩遍後,她回頭向鶯兒笑道:“你不去倒茶,也在這裏發呆做什麽?”鶯兒嘻嘻地笑道:“我聽這兩句話,倒像是和姑娘項圈上的兩句話是一對兒。”
寶玉聽了,忙湊過來笑道:“原來姐姐那項圈上也有字?我也來賞鑒賞鑒。”寶釵道:“你別聽她的話,沒有什麽字。”寶玉卻纏著她,哀求道:“好姐姐,你怎麽讓我看看呢!”寶釵被他糾纏不過,於是說道:“也是個人給了兩句吉利話兒,鏨上了,所以天天帶著。不然沉甸甸的,有什麽趣兒?”
寶釵的雙手在紅襖的領口上輕撫,如同在琴鍵上彈奏一首無言的交響曲。她羞澀地解開上衣排扣,猶如晨曦中的曉風,徐徐展露出她豐滿雪白的脖頸和肩膀,那如玉般的肌膚在燈光下熠熠生輝,仿佛是黑夜中的明星。
當她瞥見寶玉那直直盯著她的熾熱眼光,她的心頭如同被小鹿亂撞,羞澀的紅暈在她的臉頰上擴散。她小心翼翼地伸手進大紅襖的深處,取出貼身佩戴的珠寶晶瑩、黃金燦爛的瓔珞,猶猶豫豫地遞給寶玉。
寶玉在接過瓔珞的那一刻,他的雙手輕微地顫抖,如同在撫摸一件舉世罕見的珍寶。他凝視著瓔珞兩麵鐫刻的“不離不棄,芳齡永繼”這八個字,他的臉上泛起一陣如發現新大陸的驚喜。
他細細地品讀著這兩句詩,臉上的笑容不禁漸漸綻放。他輕聲道:“這八個字,似乎與我有些相似。”
賈寶玉沉思起來,他的玉上刻著“莫失莫忘,仙壽恒昌”,意味著隻要不丟失,就能長命百歲,平平安安。而寶釵的金鎖上刻著“不離不棄,芳齡永繼”,寓意著金鎖不丟失,就可以保她無災無病,青春永駐。
“這是癩頭和尚給姐姐的詩句,”金鶯輕聲說道,“他說,必須要鐫刻在金器上。”她的語氣充滿神秘而微妙的情緒,讓人在心中暗自揣摩。
寶釵看著他們兩人,一個羞澀一個熱切,她的心中湧上一種奇妙的情感。她瞥了鶯兒一眼,突然打斷她的話。“還不快去倒茶!”她佯裝嗔怒,語氣帶有些微的不滿。盡管她的話語中充滿了責備,但她的眼神卻流露出一種深深的期待。
寶玉和寶釵的情感在空氣中彌漫開來,他們的命運似乎在這神秘的詩句中交織在一起。而那八個字,如同命運之輪一般,開始緩緩轉動。
他知道,他不能實話實說,不能告訴她他剛從一場關於癩頭和尚的夢境中驚醒。夢中的癩頭和尚像是一道詭異而模糊的影子,胡謅亂扯了一通“金簪雪裏埋”的預言,讓他感到心悸,而他深知,如果告訴她,她或許會恐懼,或許會失望。於是,他微微搖頭,“你還有咳嗽嗎?”他輕聲低問,話語在微風中輕輕消散。
然而,寶釵似乎並未聽到他的低語。她的注意力已被其他事物吸引,她的眸光落在鶯兒身上,帶著一絲責備。“鶯兒,我不是讓你去倒茶嗎?”她淡淡地說道。鶯兒立即垂下頭,快步離去。
“你會沒事的,有我在。”寶玉輕柔地對寶釵低語,聲音裏充滿了信心與溫柔。“然後,他淡淡一笑,如春日的陽光,帶給她安慰與力量。
寒風凜冽的冬日,賈寶玉與薛寶釵並肩坐在暖意融融的屋內。他們的對話如涓涓清泉,暖和而和煦。寶玉,這位賈府的寵兒,生來就帶著玉的靈性。他聰明伶俐,有著純善的內心。他的眼中閃爍著好奇的光芒,如貓眼一般,對世間萬物都充滿了獵奇與探索。而寶釵,美麗端莊、沉穩內斂。她身上那陣奇妙的氣息,像一團迷霧,深深吸引著寶玉去探尋。
寶玉瞥見寶釵床幔上懸掛著一支玉笛,心中不禁泛起微瀾。他依稀記得那日在螃蟹詩歌會上,寶釵那如天籟之音的笛聲,如晨曦初現,令人陶醉。他抑不住心中的好奇,便向寶釵詢問當日吹奏的是何曲子,它又有著怎樣的來曆。
寶釵微微笑,那笑容如春水微波,她輕聲道:“那日我吹奏的曲子,名叫‘梅花三弄’,它本是一首笛曲,後來也成為了琴曲。”她的聲音仿佛是微風輕拂著琴弦,低沉而優雅。
“梅花三弄”,寶玉重複著這個美麗的名字,它像是一首富有詩意的樂章,引領著他進入一個神奇的世界。
寶釵娓娓道來,她說起了那個在東晉的都城建康,王徽之應召而來的故事。那日,王徽之乘坐的船停泊在青溪碼頭,恰巧遇到了桓伊。盡管兩人並不相識,但船上一位客人的一句話,讓王徽之知道了這位高官貴胄的身份。他對桓伊說:“聞君善吹笛,試為我一奏。”在這簡短的話語中,我們可以感受到王徽之的自信與灑脫。
桓伊此時已是高官貴胄,但他也久聞王徽之的大名,便欣然應允,下車上船。他坐在胡床上,出笛吹奏起那“梅花三弄”,笛聲高妙絕倫,令人如癡如醉。吹奏完畢,桓伊立即上車走了,賓主雙方沒有交談一句話。這就是那個曠達不拘禮節、磊落不著形跡的晉人的風範,它由此事可見一斑。
寶玉聽著寶釵的講述,仿佛穿越了時空,置身於那個令人心曠神怡的場景之中。他感到了那種脫離塵世紛擾的寧靜,那種心靈的自由與思想的靈動。而那支玉笛,就像是一把神奇的鑰匙,打開了一扇通向古老文明的大門。
隨著寶釵的講述,寶玉仿佛看到了梅花盛開在桓伊的笛聲中,如詩如畫。他感受到了王徽之的自信與灑脫,那種無拘無束、磊落灑脫的個性。而桓伊那高妙絕倫的笛聲,則像是在訴說著一個古老民族的文化底蘊與精神風貌。
“梅花三弄”,寶玉心中默念著這個美麗的名字,它如同一首優美的詩歌,令他感受到了古老的文明與現代的情感交融。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仍能從這些古老的故事中汲取智慧與力量,感受那種永恒的美與力量。
寶玉與寶釵相對而坐,兩人沉默著,仿佛在品味著那個美好的故事帶來的甘甜與寧靜。他們的心境在這片靜謐中得到了升華,一種深深的情感在空氣中流動。這就是他們所追求的——那種對美好事物的欣賞與傳承,那種對生活的熱愛與執著。
“姐姐,你身上是什麽香氣?我以前從未聞到過這種味道。”寶玉突然又興奮起來,他湊近寶釵,目光誠摯地望著她。
寶釵淡然一笑,猶如春日裏的暖陽,照亮了周遭的一切。她眉眼一彎,輕聲細語道:“我最討厭用香料熏衣服了。好好的衣裳,為什麽要用香料熏呢?”
寶玉聽後一愣,心想這世間竟有人對香料不感興趣,倒也稀奇。他撓了撓頭,仍是忍不住心中的疑惑:“那這究竟是什麽香氣呢?”
寶釵沉思了片刻,腦海中閃過一絲靈光。她如秋水般的眼眸裏湧動著笑意:“對了,是我早上服用的冷香丸的氣味。”
寶玉聞後,隻感覺心曠神怡,忍不住流露出驚喜之色:“什麽‘冷香丸’,這麽好聞?好姐姐,能不能給我一顆嚐嚐呢?”
寶釵聞言,忍不住笑出聲來:“你又胡鬧了。藥是隨便亂吃的嗎?”雖然嘴上這般說,但她心裏卻明白,寶玉不過是出於好奇,想要嚐試這冷香丸。於是她微笑著搖了搖頭:“這可不成。冷香丸是我特意找醫師開的,可不能給你亂吃。”
自此之後,寶玉對寶釵身上的冷香丸氣味愈發癡迷。每每與寶釵相處時,他總是忍不住細細品味著那淡雅宜人的香氣。而寶釵也樂於將冷香丸的知識分享給寶玉,讓他對這種奇特的藥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日子在不知不覺中過去,冬日的嚴寒逐漸退去,取而代之的是春日的暖意。而那股冷香丸的氣味,也隨著時間的流逝,愈發淡薄。然而它卻像一段旋律,永遠鐫刻在寶玉的心中,引領他走向一個奇妙的旅程。
在這個充滿詩意的旅程中,寶玉為了調配出那獨特的冷香丸氣味,四處尋訪名醫,學習醫藥知識。而寶釵則以自己的智慧和善良引導著他,使得這段旅程充滿了溫馨與歡樂。
在一個春日的清晨,寶玉輕輕舔了舔那顆丸藥,隻感覺舌尖上傳來一陣清香微甜的味道,猶如品嚐甘露一般美妙。他不禁欣喜若狂:“好姐姐,成功了!”在馬騰騰和韓清清的幫助下,終於成功調配出了冷香丸,後世改進提煉為“氨茶堿”藥片,是一種治療哮喘病的良藥。
寶釵看著他那喜出望外的模樣,心中也是滿滿的欣慰。她淡然一笑:“隻要心中有愛,便沒有什麽不能克服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