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情切切黛玉半含酸
字數:4345 加入書籤
在賈府的繁華之地,一場人間的紛爭與情感糾葛正悄然上演。林黛玉,這個身世悲慘、聰慧敏感的女子,以她的獨特方式,讓周圍的人對她又愛又憐。
這一日,賈寶玉與薛寶釵在廳堂中閑談。林黛玉卻突然出現,她搖搖擺擺地走進來,臉上帶著一絲無奈的笑意,口中說道:“哎呀,我來的可真是時候。”
賈寶玉和薛寶釵都有些愕然,林黛玉一直都是個性格內向、言語寡淡的人,鮮少有這樣失態的舉止。他們都好奇地問道:“林妹妹,你這是什麽意思?”
林黛玉笑了笑,道出了她心中的苦澀。“早知道他今天會來,我就不會來了。”她說道,聲音雖然不大,卻讓廳堂裏的人都感到了一絲寒意。
薛寶釵更是奇怪,追問道:“這話是什麽意思?”
林黛玉抬起頭,看著他們兩人,眼眸中閃爍著光彩。“你們想想,”她解釋道,“如果他今天來這裏,明天我又來這裏,那麽這裏豈不是太熱鬧了?但是如果我明天再來,或者後天再來,不就可以錯開時間,讓大家都有機會來這裏嗎?”
賈寶玉和薛寶釵都愣住了,他們這才明白林黛玉的用意。林黛玉的話雖然有些混亂,但是她的意思很明確——她不希望和賈寶玉在同一天出現,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廳堂裏陷入了沉默,三人的麵孔都有些僵硬。林黛玉看著他們,嘴角勾起一絲苦澀的笑容。她知道,自己的話已經引起了他們的興趣,但是他們卻未必能夠理解。
於是她深深地吸了口氣,決定把話挑明。“我知道你們不理解我的話,”她說道,“其實我也沒必要讓你們理解。隻是我心裏覺得有些疲憊,不希望因為我的出現而讓這裏變得太熱鬧。”
說到這裏,林黛玉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賈寶玉和薛寶釵的臉龐,接著說道:“其實你們也知道的,我素來喜歡安靜,不喜歡過於喧鬧的場合。但是自從我與他相遇之後,我的生活就變得不再安靜。”
她說的“他”,自然是指賈寶玉。聽到這裏,賈寶玉和薛寶釵都不禁有些愧疚。他們明白林黛玉的意思——她並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出現而讓賈府變得雞犬不寧。
林黛玉看著他們臉上的愧疚,淡淡一笑,道:“你們也不必這樣。其實我也知道,我的出現必然會引起一些波瀾。隻是我希望你們能夠理解我的心情。我也隻是個普通的女子,不喜歡太多的紛爭和困擾。”
她的話語雖然平靜,但是卻充滿了真摯的情感。廳堂裏又陷入了沉默,隻聽見風從外麵吹過,帶著一絲淒涼。
寶釵早已看出黛玉的酸意,但扯開話題,與黛玉談論起“梅花三弄”曲子在笛子與瑤琴中的不同旋律、曲調和表現了,寶玉聽得如癡如醉,不亦樂乎,玩了一陣子,就各自回去了。
次日,賈寶玉帶著韓清清,身披白袍,踏雪而進入瀟湘館。他的臉頰被冷風凍得通紅,兩道彎彎的眉毛下,是一雙明亮而深邃的眼睛,猶如一位雪中的精靈,靈動而優雅。他從奶母手中接過暖爐,便與韓清清一同進了黛玉屋。
屋內的暖意與外麵的嚴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使人感到一種溫馨的舒適。然而,這種舒適並沒有持續太久,隨著寶玉的進入,黛玉的心裏產生了一種微妙的變化。她的心像被羽毛輕輕拂過,一種莫名的緊張和期待在心底緩緩升起。
寶玉的目光在屋內掃視了一圈,最終落在了坐在暖爐邊,一身大紅羽緞對襟褂子,笑靨如花的黛玉身上。他感覺自己的心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目光再也無法移開。他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仿佛有一股衝動讓他走上前去,緊緊地抱住她。
“下雪了,冷嗎?”寶玉的話將黛玉從自我陶醉中喚醒,她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而寶玉則看到她那雙如水般清澈的眼睛裏,閃爍著一種難以名狀的光芒。
“是的,有點冷了。”黛玉低著頭,細微的聲音透露出一絲柔軟和脆弱。
“取了我的鬥篷來。”寶玉的語氣帶著一種不可抗拒的威嚴,讓人不得不去做。
黛玉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不解:“你去寶釵姐姐那裏要戴鬥篷嗎?”。寶玉解釋道:“我並沒有說要戴,隻不過拿來預備給你戴的。”黛玉嫣然一笑:“我才不戴你的鬥篷呢”。
此時,寶玉的奶母李嬤嬤走了進來,滿臉笑容地說:“天又下雪,也要看時候兒,就在這裏和姐姐妹妹一處玩玩兒罷。姨太太那裏擺茶呢。我叫丫頭去取了鬥篷來,說給小麽兒們散了罷?”
寶玉點了點頭,算是答應了。李嬤嬤隨即轉身離去,小廝們也紛紛離去。室內又恢複了寧靜,隻剩下寶玉與黛玉兩人麵麵相覷,氣氛顯得有些微妙。
“妹子,你現在還覺得冷嗎?”寶玉打破了沉寂,溫柔地問黛玉。
黛玉搖了搖頭,回答道:“不冷。”聲音低得幾乎聽不清。
寶玉的心裏不由得感到一絲疑惑,這個平常活潑開朗的女孩兒今天怎麽如此矜持?他決定打破砂鍋問到底:“那你剛才為何不答應戴我送你鬥篷?”
黛玉臉一紅,支支吾吾地說道:“我……我覺得麻煩。”
寶玉聽了,心知肚明,但他並沒有揭穿她。他沉默了片刻後說道:“其實我知道你在想什麽。”
黛玉的心裏一陣亂跳,臉上也紅得更厲害了。她想要問寶玉知道什麽,但話到嘴邊卻變成了:“你……你知道什麽?”
“我知道你不想讓別人看到我們關係親密。”寶玉的話直指黛玉的心,讓她無法反駁。
此時,外麵的雪越下越大。兩人都沒有說話,隻有偶爾傳來幾聲犬吠和遠處小廝們嘻哈的聲音。屋內的炭火盆發出輕微的響聲,映照在兩人的臉上,形成了一種溫馨而獨特的氛圍。
飄雪紛飛,林黛玉閃動著靈動的眸子,提議道:“時候不早了,我們不如現在應約去蘅蕪苑找薛寶釵玩吧。”於是,寶玉、黛玉和他們的貼身丫鬟們,一起踏上了通往蘅蕪苑的小徑。路上碰到碧痕拿著兩個鬥篷,寶玉和黛玉便都戴上了。
當他們走進蘅蕪苑,薛姨媽已經準備了細巧的茶食,笑眯眯地留他們喝茶、品嚐新鮮的果子。寶玉在眾多美食中,誇讚前日在東府裏珍大嫂子的好鵝掌。薛姨媽聽了,立刻把自己糟的鵝掌取了來給他嚐。
寶玉嚐了一口,笑得眼睛都彎成了月牙,說道:“這個鵝掌配酒才好!”薛姨媽便立刻讓人灌了上等酒來。
然而,寶玉又說道:“不必燙暖了,我隻愛喝冷的。”薛姨媽擔憂道:“這可使不得:吃了冷酒,寫字手會打顫兒。”
薛寶釵聽了,她笑著說:“寶兄弟,虧你每日雜學旁收的,難道就不知道酒性最熱,要熱吃下去,發散的就快;要冷吃下去,便凝結在內。拿五髒去暖他,豈不受害?從此還不改了呢。快別吃那冷的了。”
在冰冷的冬日裏,林黛玉身著錦衣,磕著瓜子兒,坐在暖意融融的屋子裏。她的嘴角微揚,帶著一抹淡然的微笑,那神情似乎是對世間萬物的淡漠與看透。此時,她的丫鬟雪雁走了過來,手中捧著一個精致的小手爐兒。
雪雁,清秀稚嫩的臉龐上帶著一絲謙卑和恭敬,將手爐遞給了林黛玉。林黛玉接過手爐,卻並未急著把它抱在懷中取暖,而是先抿著嘴兒笑,然後才輕輕地把它抱在懷裏。那笑容中,滿是暖意和欣慰,仿佛是對雪雁的深深理解和接納。
“誰叫你送來的?難為他費心。那裏就冷死我了呢!”她含笑問雪雁,聲音輕柔,帶有一絲俏皮和嬌憨。
雪雁道:“是紫鵑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來的。”
林黛玉聽後,輕輕地笑了笑,道:“也虧了你倒聽他的話!我平日和你說的,全當耳旁風,怎麽他說了你就依,比聖旨還快呢。”這雖是責怪雪雁的話,但語氣中並無絲毫的生氣,反而是滿滿的親切和寵溺。
在一旁的寶玉聽出了黛玉的話外音,知道黛玉是在借此奚落他,但他也無可奈何,隻能嘻嘻的笑了一陣,對於黛玉的機智和口才,他向來是甘拜下風的。
寶釵則素知黛玉是如此慣了的,對於她的言辭並不以為意,隻是淡然一笑,便不再理她。而薛姨媽看著這一幕,因笑道:“你素日身子單弱,禁不得冷,他們惦記著你倒不好?”
黛玉笑道:“姨媽不知道:幸虧是姨媽這裏,倘或在別人家,那不叫人家惱嗎?難道人家連個手爐也沒有,巴巴兒的打家裏送了來?不說丫頭們太小心,還隻當我素日是這麽輕狂慣了的呢。”
正說著話,薛姨媽溫好了酒端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