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寶玉得趣呈才藻
字數:3439 加入書籤
且說賈妃在轎內觀賞這座園林的內外風光,不禁微露讚歎之色,道:“真是太奢華了!”忽然,又有太監跪請她登舟。賈妃下轎,登上華麗的船隻,隻見清流如龍,蜿蜒曲折,兩邊的石欄上掛著水晶玻璃各色風燈,燈光閃爍,如銀光雪浪;上麵柳杏等各種樹木,雖無花葉,卻用各色綢綾紙絹及通草做成了花,粘在枝上,每一株樹上都懸掛著萬盞燈籠;更兼池中的荷葉、荇菜、鳧鳥、鷺鷥等各式燈籠,也都是用螺蚌、羽毛等做成,上下交相輝映,水天煥發著絢麗色彩,真是一個光華奪目的世界,珍寶燦爛的天地。
船上又有各種精美的盆景,珠簾繡幕,桂楫蘭橈,自不必細說了。不久,進入了一個石港,港上有一麵匾燈,明明白白地寫著“蓼汀花漵”四個大字。
且說賈妃看了四字,笑道:““花漵”二字便好,何必“蓼汀”?”她優雅地揮舞著扇子,扇麵上題著“花漵”二字,語出杜牧《秋夕》詩:“螢火飛空,微雲吹水映古堤。月明風冷,輕舟夜蕩藕花溪。”侍坐太監聽了,忙下舟登岸,飛傳與賈政。賈政即刻換了。彼時舟臨內岸,去舟上輿,便見琳宮綽約,桂殿巍峨。石牌坊上寫著“天仙寶境”四大字。
賈妃命換了“省親別墅”四字,於是進入行宮。隻見庭燎繞空,香屑布地,火樹琪花,金窗玉檻。說不盡簾卷蝦須,毯鋪魚獺,鼎飄麝腦之香,屏列雉尾之扇。真是:“金門玉戶神仙府,桂殿蘭宮妃子家。”
賈妃乃問:“此殿何無匾額?”隨侍太監跪啟道:“此係正殿,外臣未敢擅擬。”賈妃點頭。禮儀太監請升座受禮,兩階樂起。二太監引赦政等於月台下排班上殿,昭容傳諭曰:“免。”乃退。又引榮國太君及女眷等自東階升月台上排班,昭容再諭曰:“免。”於是亦退。
在春天的清晨,薄霧中的大觀園顯得格外寧靜。一片翠綠的茶樹映襯著精美的亭台樓閣,此刻的景象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畫。然而在這平靜之中,隱匿著即將到來的波濤洶湧。
賈妃,這位身著華美宮裝的貴人,緩緩走進大觀園。她的到來如同春風拂過湖麵,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漣漪。茶三獻,儀式莊重而肅穆,為的是表達對先祖的敬仰。賈妃垂下眼簾,靜靜的等待著。
樂止,一切歸於平靜。賈妃退入側室更衣,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省親車駕。當她走出大觀園,踏上那通往賈母正室的石徑時,她的心中充滿了期待與感慨。今日,她將以貴妃的身份回到這個曾經的家,這個她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賈母正室中,氣氛莊重而沉寂。賈母、王夫人以及邢夫人、李紈、鳳姐、迎春、探春、惜春等女眷們,皆垂淚無言。隻有賈妃的悲戚之聲在室內回蕩:“當日送我到那府中幽閉之處,好容易今日回家,娘兒們這時不說不笑,反倒哭個不了。須知我離開這裏,又會陷入那不可見人的鬼地方了,一旦再要回來,又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呢!”她的聲音哽咽,讓在場的人無不動容。
邢夫人忙上前勸解:“娘娘莫要再傷心了,今日能回家便是最好的。”賈妃方忍悲強笑,安慰道:“我知道的,隻是心中難免難過。”
賈母等讓賈妃歸坐,又逐次與眾人相見。賈妃與每一個人的擁抱都充滿了淚水與感慨。然後東西兩府的執事人等在外廳行禮,其媳婦、丫鬟行禮後,賈妃歎道:“許多親眷,可惜都不能見麵!”王夫人啟稟道:“現有外親薛王氏及寶釵、黛玉在外候旨。外眷無職,不敢擅入。”賈妃即命請來相見。
不多時,隻見從人領著薛姨媽、林黛玉進來了。她們的眼眶紅潤,顯然也是剛哭過。賈母等忙迎上問好。彼此廝見後,又是那番嗚咽對泣,相對卻無言。有侍女送上茶來,大家一麵飲茶一麵敘談。寒暄過後,王夫人率眾親眷入席歡聚。
在這個時刻,薛姨媽等人款款而來,準備行國禮。元妃下達命令免去國禮,親切地向前與眾人各自敘說久別之情。那些曾經一起帶進宮的丫鬟們,如抱琴等,也紛紛叩見,賈母連忙扶起,命人引領至別室款待。寧府和賈赦的宅邸那邊的人負責款待執事太監及彩嬪、昭容、各侍從人等,隻留下三四個小太監在現場答應。
母女姊妹們,當然免不了要敘敘久別的情景及家務私情。賈政至簾外問安,行參等事,元妃又向其父說道:“即使是田舍之家,也能享受天倫之樂;而今雖富貴,骨肉卻分離,終究失去了那種歡樂!”
賈政亦含淚啟道:“微臣乃草芥寒門,處在群鴉之中,豈敢奢望能征得鳳鸞這樣的瑞鳥?如今貴人上天恩賜,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華,祖宗之遠德鍾於一人,幸及政夫婦。且今上體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曠恩,微臣雖肝腦塗地,豈能報效萬一!惟朝幹夕惕,忠於厥職。伏願聖君萬歲千秋,乃天下蒼生之福也。貴妃切勿以政夫婦殘年為念。更祈自加珍愛,惟勤慎肅恭以侍上,庶不負上眷顧隆恩也。”賈妃亦囑咐眾人以國事宜勤,暇時保養,切勿記念。
賈政與元妃在花園中漫步,談論著園中景致。賈政提到園中所有亭台軒館都是寶玉所題,並詢問元妃是否有可賜名的。元妃聽聞寶玉能題字,便含笑稱讚他進步了。賈政心滿意足地退下。
元妃忽然問起寶玉為何不見。賈母解釋寶玉是男孩,沒有官職,不敢擅入。元妃便命小太監引寶玉進來。
寶玉進園後,先行了國禮。元妃將他招至身邊,攬在懷中,撫摸他的頭頸,感慨他比以前長高了許多。元妃話音未落,淚水便如雨下。
賈母見狀,便解釋寶玉是因元妃的寵愛才得以進入園中。元妃微笑著點頭,表示理解。她擦幹淚水,對寶玉說:“你可知我為何流淚?”寶玉搖頭表示不知。
元妃深情地告訴寶玉:“我見你長大成人,心中欣慰。然而今日見你,又想起當日你在宮中之事,心中難免傷感。”寶玉聽聞此言,心生感動,淚水也差點湧出眼眶。
這時,有侍女端來茶水。元妃飲了一口,將餘下的茶水賜給寶玉。寶玉感激地接過茶杯,一飲而盡。
元妃又問起寶玉的學業。寶玉回答正在讀經寫字,並且喜歡寫詩、彈琴和寫字畫。元妃聽聞後,欣喜地說:“那明日我召你入宮,一同研習經書如何?”寶玉欣然答應。
此情此景,賈妃不禁回憶起兒時的生活。她與寶玉一同成長,感情深厚。寶玉自幼聰明過人,雖為姊弟,卻有如母子。賈妃對寶玉的才華深感驕傲,也時刻關心他的成長。
元妃聽聞寶玉的才情後,決定試一試他的才華。於是她讓人準備好了文房四寶,自己則端坐在花園中的亭子裏。此時,寶玉被喚來,他麵前擺放著一盆蘭花,要求他以此為題,作一首詩。
寶玉雖非名公大筆,但自有一番本家風味。他略作沉思,便開始揮毫潑墨。隻見他筆走龍蛇,字跡如行雲流水,不一會就寫出了這樣的詩句:“蘭花亭前春意濃,墨香浮動醉春風。世間繁華皆過眼,唯有蘭香入夢中。”
元妃心中大為滿意。他曾擔心寶玉被家中寵溺過度,沒想到他的才華並未被埋沒。這首詩的意境深遠,用詞精準,可見寶玉的才情之高。
此時,賈母滿臉喜悅地告訴眾人,明日寶玉將入宮陪伴元妃。眾人為此歡呼雀躍,紛紛向寶玉道賀。而寶玉心中也充滿感激和欣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