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鐵網山狩獵風雲起

字數:5337   加入書籤

A+A-


    話說在繁華的大觀園內,風流倜儻的賈寶玉這段日子過得悠哉遊哉,充滿了詩情畫意。對於古今字畫,他無所不知,時常沉浸在詩詞歌賦的美妙世界中。然而,這一天,他接到了一個不同尋常的邀請。
    京城四王之一的北靜王通過神武將軍馮唐之子馮紫英發來邀請,邀請賈寶玉一同前往鐵網山去參加春季狩獵活動。對於這種活動,賈寶玉雖然從未經曆過,但是他的心中卻充滿了期待。經過賈政同意,賈母和王夫人允許,寶玉獲準參加春季狩獵活動了。
    三月下旬,春意盎然,生命歡歌在每一角落此起彼伏。在這一天,賈府的寶玉、馬騰騰、茗煙、韓清清、晴雯、麝月等諸人,乘坐著幾架華麗的馬車,離開了深宅大院的賈府,出了西北角城門,與來自金陵城的豪傑馮紫英、柳湘蓮、衛若蘭、陳俊也,倪金剛、王短腿等人馬匯合,他們的目標是一次熱鬧非凡的京郊鐵網山狩獵之旅。
    寶玉與馮紫英兩人,舊日的情分如同陳年的酒,散發出悠長的香氣。而與柳湘蓮、衛若蘭和陳俊也這三位金陵城名流,卻是寶玉初次相見。然而,寶玉對他們三人的名字早已如雷貫耳,心生敬仰。他們的英勇事跡、他們的風采,都如春天的暖陽般照亮了寶玉的心房。
    這次狩獵之旅,就如同一幅生動的畫卷,每個人都是畫中的一筆。看,寶玉與馮紫英兩人談笑風生,那些過去的趣事和回憶就如同一首美妙的詩篇,讓人回味無窮;而柳湘蓮、衛若蘭和陳俊也並非初出茅廬的新人,他們的英勇事跡和風度翩翩都早已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
    在這浩浩蕩蕩的隊伍中,每個人都帶著期待和興奮的心情向京郊鐵網山進發。寶玉更是心潮澎湃,他期待著這次狩獵能帶給他新的體驗和感悟。而那些英勇的故事和春意盎然的景色,都將成為他心中最美的風景。
    這支狩獵隊伍在春天的田野上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他們帶著歡笑和期待,踏上了這場春意盎然的旅程。就如同春天的暖陽照亮了大地,他們的熱情和活力也感染了周圍的一切。
    這一行人踏上了前往鐵網山的征途,他們的步伐如同樂章中的節拍,有序而穩健。鐵網山,那是一座如詩如畫的仙境,群山連綿,綠意盎然,讓人心生向往。
    在路上,寶玉忍不住對馮紫英談起了對柳湘蓮和陳俊的初見印象。他形容柳湘蓮宛如一位橫空出世的劍客,瀟灑飄逸;而陳俊則像是一匹奔騰不息的野馬,熱情洋溢。馮紫英聽後,不由得笑出聲來,他告訴寶玉,柳湘蓮其實有一顆比任何人都炙熱的心,而陳俊則有著出奇的對朋友的忠誠。
    這一路,他們談笑風生,好不快樂。而鐵網山的美景,更是讓他們流連忘返。然而,就在這時,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正在悄然逼近。但寶玉一行人卻是毫無察覺。
    鐵網山,一座傲視群山的高峰,猶如世界的邊緣,陡峭而峻峰。山腳下,一條蜿蜒曲折的小路,像一條古老的絲帶,牽引著每一個踏足此地的旅人。而山巔之上,那片廣袤無垠的原始森林,就是我們口中的鐵網山木蘭獵場。
    這裏的環境,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塑造。晨曦初照,陽光透過叢林的縫隙,灑在山壁上,形成一道道金黃的線條,如同萬道金光灑下,照亮了整個獵場。漫步其中,仿佛置身於一幅生動的山水畫中,讓人心曠神怡。
    而在這險要的環境中,狩獵豪傑們踏上了他們的征途。他們猶如山中的精靈,敏捷而矯健。他們的眼中,閃爍著狩獵的火焰,那是對生命的敬畏,對自然的尊重。他們追尋著獵物的足跡,猶如追尋著生命的密碼,一步一個腳印,踏實而堅定。
    眾英雄們心情激動不已,渴望著在獵場上一展身手。抵達目的地後,他們爭先恐後地翻身下馬,手握彎弓,瞄準著天空中盤旋的大鳥。
    在這群英雄中,衛若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他身穿錦衣貂裘,腰佩長劍,頭頂鬥笠,儼然一副英雄氣概。隻見他挽起弓箭,瞄準天空中的一隻大雕,弦緊如滿月,目光堅定如鐵。
    就在這時,大雕展翅高飛,衛若蘭瞬間鬆開了手中的弓弦。隻聽“嗖”的一聲,箭矢猶如流星般劃破長空,準確地擊中了大雕。大雕在空中翻滾著,然後無力地摔落在地麵上。
    這一幕引起了在場英雄們的驚歎和喝彩。馮紫英、柳湘蓮和寶玉等人紛紛走上前來,向衛若蘭表示祝賀和誇讚。他們說:“衛若蘭,你的射箭技藝真是出神入化,令人敬佩不已!”衛若蘭則謙虛地回答道:“哪裏哪裏,這隻不過是雕蟲小技罷了。”
    眾英雄紛紛拿出彎弓,瞄準天空中的大鳥,或地上的走獸,展現出他們的射箭技藝,不一會兒便收獲了許多獵物。寶玉初次展露身手,一開始略顯生疏,但很快便展現出了他的天賦與運氣。隻聽嗖的一聲,他竟然射中了一隻鬆鼠,贏得了眾人的喝彩。
    在眾人歡笑聲中,危險的暗影已悄然降臨。如雷霆般,突然一群蒙麵匪徒從西北角落衝殺出來,向他們發起猛烈的攻擊。在這危急之刻,馮紫英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衝殺出去迎敵,其他眾英雄則圍著寶玉一行,形成一個圓形保護圈,向外抵擋匪徒殺入,與匪徒們展開了生死對決。
    馮紫英如同一道閃電,在夜色中劃破黑暗。他的身影快速而犀利,每一次劍揮出,都像獵鷹的利爪,將盜賊的生命一一抓走。他的眼神堅定如鐵,麵對危險毫無懼色,那是他決心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的夜。
    在這激烈的對抗中,馮紫英不幸受傷。一次衝撞中,他的肩頭被匪徒的兵器擊中,鮮血染紅了他的衣襟。盡管疼痛如刀絞,但他卻像山一樣屹立不倒,繼續與匪徒搏鬥。
    最終,馮紫英和他的同伴們成功擊退了匪徒,但馮紫英卻因傷勢過重倒在了地上。他的麵色蒼白如雪,但眼中卻閃爍著不屈的火焰。
    寶玉對馮紫英的勇敢深感敬佩。他急忙和張太醫跑過去查看馮紫英的傷勢,張太醫及時為馮紫英處理了傷口,扶他上馬車休息。馮紫英躺在車裏,微微喘息著,心情依然沒有完全放鬆下來。他知道,接下來的戰鬥還將繼續,他必須時刻保持警惕,才能確保自己和身邊人的安全。
    柳湘蓮和衛若蘭,他們如臨大敵地掃視著周遭,那份小心翼翼,那份凝重,仿佛在預示著更大的風雨即將來臨。他們清楚,這場戰鬥的結束並不意味著他們的挑戰就此結束,前方還有更多的困難和挑戰在等待著他們。
    夜色如墨,當篝火在夜幕下熠熠生輝,他們圍坐在火堆旁,享受那難得的靜謐。然而,這份寧靜卻像是一塊脆弱的玻璃,被急促的腳步聲瞬間打破。那是一匹駿馬,馬背上是一位穿著紅色馬甲的壯士,他騎馬疾馳而來,帶來的消息如一陣狂風,瞬間掀起了他們心中的波瀾。
    “鐵網山有一隊人馬正在靠近!”那壯士的氣息尚不穩定,然而他的目光卻充滿了決然。他的到來,如同黑夜中的一道閃電,帶來了震撼人心的消息。
    柳湘蓮和衛若蘭對視一眼,眼中閃過一絲堅定。他們清楚,這場戰鬥才剛剛開始,更多的挑戰和困難在前方等待著他們。然而,他們並未畏懼,而是挺直了胸膛,準備迎接接下來的挑戰。
    此時,一陣狂風呼嘯而來,仿佛來自荒野的猛獸,讓人心生恐懼。突然,一隊馬蹄聲從對麵山穀裏傳來,震動了整個山穀。柳湘蓮定睛一看,隻見一隊騎兵手持長矛,身穿鐵甲,威風凜凜地衝了出來。前麵的騎士手裏揮舞著一麵黑旗,那旗麵上似乎有幾個金色大字。
    柳湘蓮凝神一看,不禁心頭一震,那旗子上竟寫著“血滴子”三個大字。這顯然並非偶然,而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挑釁。柳湘蓮深知此行危險,但他並未退縮,毅然決然地迎了上去。
    在月色的籠罩下,鐵網山穀一隊身著錦衣的壯漢突然衝出,猶如雷霆般的馬蹄聲打破了夜晚的寂靜。他們的帶頭人,一個高大威猛的男子,他高聲自報為“血滴子””衛隊首領慕容一。
    慕容一的聲音如野狼般低沉而凶狠:“哪裏來的浪客誰?膽敢來鐵網山禁地撒野,殺無赦!殺無赦!”
    他的話語像寒風般冷酷無情。話語剛落,突然一劍揮出,匯聚了他全身的力量,猶如雷霆擊向站在前麵的柳湘蓮。柳湘蓮麵對慕容一的劍,並未退縮,反而向前一步,揮動丹霞劍砍了出去。
    “啪”的一聲脆響,兩人的劍氣在虛空中碰撞,猶如龍吟虎嘯,震動了鐵網山穀。劍氣碰撞的瞬間,氣流四溢,連月光似乎都在這一刻靜止了。慕容一的劍法快如閃電,一招一式都帶著決絕的氣息。而柳湘蓮則以丹霞劍法相抗,他的劍法如風似雨,看似柔和,卻包含著無比的力量。
    慕容一的劍法越來越快,猶如一條毒蛇,不斷地向柳湘蓮進攻。柳湘蓮雖然身法靈活,但力量似乎無法與慕容一抗衡。他的臉色越來越蒼白,身上的紅衣也被冷汗濕透。麵對慕容一的狂攻濫伐,他像是陷入了黑暗的深淵。
    慕容一大喝一聲,如同九天雷鳴,震撼著整個鐵網山穀:“天地無極!”他手中那柄古劍瞬間綻放出強烈的光芒。柳湘蓮麵對這股強大的劍氣,並未退縮,反而向前衝去,他大喝一聲:“鴻蒙神功!”瞬間將自己的力量提升到極致,劍氣縱橫,與慕容一的天地無極在空中碰撞,發出一聲巨響,整個鐵網山穀似乎在這一刻顫動起來,仿佛要被這場戰鬥的餘波撕裂。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衛若蘭冷靜地瞄準慕容一,他手中的箭矢如同流星劃過天際,準確地射中了慕容一的古劍劍麵。隻聽一聲清脆的金屬斷裂聲響起,慕容一的古劍斷成了兩截,而他本人卻安然無恙。這個情景讓所有人都驚呆了,他們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然而,這就是衛若蘭的實力,他以精準的判斷和冷靜的出手,成功地改變了戰局。
    慕容一一愣,突然如獵豹般一躍而起,跳上馬背,雙手抱拳,對柳湘蓮大喊一聲:“紅衣英雄,領教了!後會有期!你們快快離開此地,這是皇家獵場,皇家春狩大隊快來了,要清場了,殺無赦!殺無赦!”他的聲音在夜空中回蕩,似乎帶有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說完,便見那一隊人馬如同一股激流,瞬間消失在視野之中。
    馮紫英的狩獵隊伍經過短暫的商議,決定終止這次獵活動,先行回京。回到那熟悉的京城,各路英雄各自散去,如鳥歸林,魚入大海。而寶玉與他的朋友們卻毫發無損地返回了大觀園,這讓賈母等長輩們滿心歡喜。
    回到大觀園,寶玉一行人把鐵網山的事情守得嚴嚴實實,如同瓶中的秘密。賈母見寶玉安然無恙,心中歡喜無比,就如同春天的陽光照耀著大地,溫暖而明亮。北靜王也曾派人來問候寶玉,表達了對他的關心和敬意。賈政因有外勤任務,未能回家,錯過了這場風波,自然也沒有過問。其他人雖然心有疑慮,但也沒有傳出流言蜚語,一場風波竟然就這樣平息了過去。
    寶玉對馮紫英的傷勢可謂是關懷備至,每日派人到錦香院馮紫英處噓寒問暖,無微不至。在張太醫的精心療理下,馮紫英的傷勢如同春雪消融,很快就恢複了健康。他們的友情在經曆了生死的洗禮後,變得更加深厚,如同陳年的美酒,曆久彌新。
    馮紫英傷勢好後,邀請寶玉赴了酒席。席間,寶玉與馮紫英把酒談心,暢聊彼此的理想與抱負。而這段時光,就如同一幅畫卷,深深烙印在他們的心中,成為了他們人生中難以忘懷的一段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