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板兒抱佛手預良緣
字數:3935 加入書籤
話說劉姥姥兩手一比,說道:“花兒落了結個大倭瓜。”眾人聽了,哄堂大笑。於是吃了門杯,因又鬥趣,笑道:“今兒實說罷,我的手腳子粗,又喝了酒,仔細失手打了這磁杯,有木頭的杯取個來,我就失了手,掉了地下也無礙。”眾人聽了,又笑起來。鳳姐兒聽如此說,便忙笑道:“果真要木頭的?我就取了來。可有一句話先說下,這木頭的可比不得磁的,那都是一套,定要吃遍一套才算呢。”
劉姥姥聽了,心中琢磨:“我方才不過是趣話取笑兒,誰知他果真竟有。我時常在鄉紳大家也赴過席,金杯銀杯倒都也見過,從沒見有木頭杯的,──哦!是了!想必是小孩子們使的木碗兒,不過誆我多喝兩碗。別管他,橫豎這酒蜜水兒似的,多喝點子也無妨。”想畢,便說:“取來再商量。”
鳳姐命令豐兒:“前麵的裏間書架上有十個竹根套杯,把它們拿來。”豐兒聽了,正要去拿,鴛鴦笑著說:“我知道,你那十個杯子還小。況且你剛才提到了木頭的,現在又拿了竹根的來,倒不好看。不如把我們那裏的黃楊根子的十個大的套杯拿來,灌他十下子。”鳳姐兒笑道:“這個主意更好。”
鴛鴦於是讓人取來這些套杯。劉姥姥一看,又驚又喜:驚的是一連十個大小分下來的杯子,那大的足足的像個小盆子,極小的還有手裏的杯子兩個大;喜的是雕鏤奇絕,一色山水樹木人物,並有草字以及圖印。她忙說道:“拿那小的來就是了。”鳳姐兒笑道:“這個杯沒有那個大量,所以沒人敢用它。姥姥既然要喝,好容易找出來,必定要挨次吃一遍才使得。”劉姥姥嚇得連忙說:“這個不敢!好姑奶奶,饒了我罷!”賈母、薛姨媽、王夫人知道她年紀大了,禁不起,忙笑道:“隻是說笑而已,不可多吃了,隻吃這第一杯罷。”劉姥姥說:“阿彌陀佛!我還是小杯吃罷。把這大杯收著,我帶了家去,慢慢地吃罷。”說的眾人又笑起來。
鴛鴦沒辦法,隻得命令人大杯斟滿酒。劉姥姥兩手捧著喝。賈母、薛姨媽都道:“慢些,別嗆了。”薛姨媽又讓鳳姐兒夾些菜給劉姥姥。鳳姐兒笑道:“姥姥要吃什麽,說出名兒來,我夾了喂你。”劉姥姥道:“我知道什麽名兒?樣樣都是好的。”賈母笑道:“把茄鯗夾些喂她。”鳳姐兒依言夾些茄鯗送入劉姥姥口中,於是笑道:“你們天天吃茄子,也嚐嚐我們這茄子弄的可口不可口。”劉姥姥笑道:“別哄我了。茄子跑出這個味兒來了,我們也不用種糧食,隻種茄子了。”眾人笑道:“真是茄子。我們再不哄你。”劉姥姥詫異道:“真是茄子?我白吃了半日!姑奶奶再喂我些!細細嚼嚼。”鳳姐兒又夾了些放入她口中。
劉姥姥細嚼了半日,笑道:“雖有一點茄子香,隻是還不像是茄子。”鳳姐兒笑道:“這也不難。你把剛摘下來的茄子,把皮刨了,隻要淨肉,切成小丁,用雞油炸了。再用雞肉脯子、香菌、新筍、蘑菇、五香豆腐幹子,各色幹果子,都切成小丁,拿雞湯煨幹了: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裏封嚴了。要吃的時候兒,拿出來用炒的雞瓜子一拌就是了。”
劉姥姥聽了,搖頭吐舌說:“我的佛祖!倒得多少隻雞配它,怪道這個味兒!”一麵笑,一麵慢慢的吃完了酒,還隻管細玩那杯子。鳳姐兒笑道:“還不足興,再吃一杯罷。”劉姥姥忙道:“了不得!那就醉死了!我因為愛這樣兒好看,虧他怎麽做來著!”鴛鴦笑道:“酒喝完了,到底這杯子是什麽木頭的?”劉姥姥笑道:“怨不得姑娘不認得,你們在這金門繡戶裏,那裏認的木頭?我們成日家和樹林子做街坊,困了枕著他睡,乏了靠著他坐,荒年間餓了還吃他;眼睛裏天天見他,耳朵裏天天聽他,嘴兒裏天天說他:所以好歹真假,我是認得的。讓我認認。”一麵說,一麵細細端詳了半日,道:“你們這樣人家,斷沒有那賤東西。那容易得的木頭,你們也不收著了。我掂著這麽體沉,這再不是楊木,一定是黃鬆做的。”眾人聽了,哄堂大笑起來。
隻見一個婆子走來請問賈母,說:“姑娘們都到了藕香榭。請示下:就演罷,還是再等一會兒呢?”賈母忙笑道:“可是倒忘了,就叫他們演罷。”那婆子答應去了。不一時,隻聽得簫管悠揚,笙笛並發。正值風清氣爽之時,那樂聲穿林度水而來,自然使人神怡心曠。寶玉先禁不住,拿起壺來斟了一杯,一口飲盡。複又斟上,才要飲,隻見王夫人也要飲,命人換暖酒,寶玉連忙將自己的杯捧了過來,送到王夫人口邊,王夫人便就他手內吃了兩口。
一時,暖酒來了,寶玉依舊坐回原位。王夫人提著暖壺走下座位,眾人紛紛離席,薛姨媽也站了起來。賈母忙讓李鳳二人接過壺,讓薛姨媽坐下,大家才又坐下。賈母笑著說:“大家喝上兩杯,今天實在有趣!”說著,舉杯向薛姨媽敬酒;又向湘雲寶釵說:“你們兩個也喝一杯。你妹妹林黛玉不太會喝,也別勉強她。”說著,自己一口幹了。湘雲、寶釵、黛玉都喝了。
此刻劉姥姥聽到這美妙的音樂,又喝了酒,更是歡喜得手舞足蹈。寶玉離開座位,走到黛玉麵前笑道:“你看劉姥姥的樣子。”黛玉笑著說:“當初聖樂一響,百獸都來跳舞,如今隻是一頭牛而已。”眾姐妹都笑了起來。
不久音:“大家的酒也都有了,我們去外麵走走再回來坐吧。”賈母正要去散散心。於是大家都站起來跟著賈母出去遊玩。賈母帶著劉姥姥到山前樹下觀賞了半晌,又指給她看這是什麽樹,這是什麽石頭,這是什麽花。劉姥姥一一記下,又對賈母說:“我本以為城裏的隻是人高貴,連雀兒也高貴。這隻雀兒到了你們這裏,他也變漂亮了,也會說話了。”眾人都不明白,問:“什麽雀兒變漂亮了,會說話?”劉姥姥說:“那走廊上金架子上站著的綠毛紅嘴是鸚哥兒,我是認得的。那籠子裏的黑老鴰子,又長出鳳頭兒來,也會說話呢。”眾人聽了,又都笑了起來。
在那個時刻,丫頭們前來通知,說已經準備好了點心。賈母說道:“吃了兩杯酒,倒也不餓,──也罷,就拿了來這裏,大家隨便吃些罷。”丫頭們聽到命令,馬上去準備了。
她們抬了兩張幾桌過來,每張幾桌上都擺放了兩個小捧盒。賈母揭開盒子看了看,每個盒子裏都有兩樣精美的點心。其中一個盒子裏是兩樣蒸食:一樣是藕粉桂花糖糕,一樣是鬆瓤鵝油卷。另一個盒子裏是兩樣炸的點心:一樣是隻有一寸來大的小餃兒,另一個是奶油炸的各色小麵果子。
賈母詢問:“這是什麽餡子?”婆子們回答:“是螃蟹的。”賈母聽了,皺起眉頭說:“這會子油膩膩的,誰吃這個?”她也不喜歡另一個炸的點心,因為它們看起來太油膩了。
薛姨媽嚐試了其中的一塊糕和一隻卷子,覺得味道好極了。賈母嚐了一口卷子後,把剩下的半個遞給了丫頭。
此時,劉姥姥看見那小巧玲瓏、各式各樣的麵果子,特別揀了一朵牡丹花樣的,笑著說:“我們鄉裏最巧的姐兒們,剪子也不能鉸出這麽個紙的來!我又愛吃,又舍不得吃!包些家去,給他們做花樣子去倒好。”眾人聽後都哈哈大笑。
賈母笑著說:“你要是想吃,家裏有,我送你一磁壇子,你先趁熱吃罷。”其他人也不過揀各人愛吃的揀了一兩樣就算了。但劉姥姥原不曾吃過這些東西,且都做的小巧,不顯堆垛兒,她和板兒每樣吃了些個,就去了半盤子。剩下的,鳳姐又命攢了兩盤,並一個攢盒,給文官兒等吃去。
突然看見奶媽抱著大姐兒來了,大家逗弄她玩了一會兒。那大姐兒正在抱著一個大柚子玩,忽然看見板兒抱著一個佛手,就要那個佛手。丫鬟哄著她去拿,大姐兒等不及,便哭了。眾人趕緊把柚子給了板兒,把板兒的佛手哄過來給大姐兒才罷休。那板兒因為玩了半天佛手,這時又兩手抓著果子吃,又見這個柚子又香又圓,更覺得好玩,就當球踢著玩去了,也不要佛手了。
賈母見狀,笑著說:“這孩子真是好玩,不過佛手也是好東西,你們可別浪費了。”說著,她讓丫鬟把佛手拿來,放在一個盤子裏,準備切開讓大家嚐嚐。
這時,鳳姐突然想起了一件事,便對賈母說:“婆婆,我聽說這佛手還有治病的功效,特別是對咳嗽、氣喘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我們家大姐兒不是經常咳嗽嗎?不如把這佛手留給她試試。”
賈母聽了,覺得有道理,便讓丫鬟把佛手包好留給大姐兒。這時,劉姥姥突然說:“賈母,我這孫兒板兒剛才玩得這麽開心,不如就把這個柚子也送給他吧,讓他也高興高興。”
賈母想了想,覺得這個主意也不錯,便答應了劉姥姥的請求。於是,就作主把大姐兒的柚子送給了板兒,又把板兒的佛手送給了大姐兒,板兒大姐兒都歡天喜地,盡情玩耍,這下交換信物日後倒是成全了一段姻緣,此乃後事。整個宴席上充滿了歡聲笑語,大家都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