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樣
字數:3496 加入書籤
qzone.io,最快更新醜婦生存記 !
母子倆拖著疲乏的腿走到京都外,城門巍峨壯闊,上麵旗幟飄飄。
難民們快擠成了一鍋粥,鬧哄哄的。
腰間佩刀手拿長戟的官兵在指揮著難民排隊,程冬兒自覺拉著韓琮排在隊伍裏,還不算靠後,是中間的位置。
韓琮第一回見到這麽壯觀的場麵,仰頭望著城牆上獵獵作響的國旗,驚歎道:“娘,這便是京都啊。”
他站在她前麵,程冬兒的手放在他的小肩膀上,“是了。”
“待會兒我們用金子進城。”韓琮小聲地對她說。
“看情況吧。”程冬兒留了一手:“若是實在不行,便報出你爹的名號。”
“他不是我爹!”韓琮反應很大,驀地轉過身怒吼:“不許報他的名字!”
“娘,我不許……不許你報……”他急急搖晃著她的手。
好在周圍甚吵,隻除了幾個人看他們一眼,沒人聽到。
程冬兒蹲下身,兩手捧著他的小臉,見他眼睛瞪得有銅鈴那麽大,這麽小的孩子啊。她的心有點疼,卻還是道:“你要記住,他是你爹,這是改變不了的事實。”
韓琮眨了下眼睛,一顆豆大的淚珠就砸在程冬兒手上。
“既然報出他的名號能得到好處,我們為什麽不報?而且娘也說了,看情況。”程冬兒用拇指在他眼下輕輕摩挲,“你是小男子漢了。男子漢大丈夫呀,莫哭了,可行?”
這時候有官兵喊肅靜了,韓琮的睫毛顫了顫,抿著小嘴沒說什麽,程冬兒複又站了起來。
因著官爺們都拿著武器,難民很快都安靜下來不敢造次,粥的香味從大開的城門內飄了出來,程冬兒聽到了自己肚子叫的聲音。
不止是她,所有的難民都餓得肚子咕嚕咕嚕叫,但他們不可能這麽快喝到粥的,官爺的通知也讓他們暫時忘記了吃飯的事。
“那官爺說甚了?”
不時就有人問。聽到的人就會往後傳,一傳十十傳百,婦女們癱在地上嚎啕大哭,男人們則麵色複雜。
程冬兒聽著他們說,嚇得臉色蒼白。這官爺說的意思是,先不能進城,必須在城門口排隊接受檢查。檢查內容主要分為兩項,一是由醫官為你號脈,確定你沒病,再去旁邊的官爺那裏檢查。這官爺檢查的是你的外貌和身份。
這年代的普通百姓沒有身份證之類的東西,戶籍那不算身份證明,是由官府掌握的,身份證明這類東西隻有身份顯貴的官員或者讀書人才有。
如果你是年輕的男丁,則需要去服兵役,邊關戰亂不斷,缺健壯男子。而這男子的家人,則會被充當軍戶。如果你不是健壯的男子,你與家人都會被充當軍戶。
如果你有身份,可以出示,進城能做良民。如果你隻身一人,還是老弱婦孺,那你會被發配做奴隸,填入奴籍當中。
做完這些檢查,你就可以進城找自己的隊伍然後領粥喝了。
韓琮大致聽懂了些,也有些不懂,但看周圍的人們的反應,也知不好。
程冬兒好歹是接受過教育的人,知道軍戶是什麽。軍戶子女代代不得翻身,有時候情況差了亂了,軍戶家的女孩兒還會被抓去當營妓。奴隸那更是任人宰割的命。沒想到京都居然是這樣對待難民的!
她深深地擔心起來,能預感到這並非是個海晏河清的年代,隻怕內裏已經腐朽不堪了。
想東西的時間總是很快,很快就輪到了程冬兒和韓琮。
醫官示意程冬兒伸出手腕。把脈的過程中醫官抬頭瞧她的麵色,程冬兒很怕他說出什麽,但他什麽都沒說。過了一會兒,他又摸韓琮的脈,檢查了一番,便給他們二人放了行。
前麵的一家子家境似乎很好,有馬車。
那男人略略說了自己在京都有認識的人,又不知遞了什麽東西到了官爺手上,笑著說:“官爺您辛苦了,這大熱天的還為我們檢查,這是在下孝敬您的。”
官爺掂了掂手裏的東西,驚訝地看了他一眼,給他一家放了行,並高聲道:“歸到良民裏。”
這一家人自然點頭哈腰千恩萬謝,看得那些被充到軍戶隊伍裏的人眼紅不已。他們一路上隻知道搶吃的,對錢根本沒興趣,那時就算有錢,也買不到吃的。可誰知錢能在這裏派上用場。那人孝敬的是金啊,還是一尊金佛!
“你來自何處?原是做什麽的?!”官爺斜眼打量著程冬兒,語氣非常不好。
長得醜在哪裏都受歧視,更何況是在對女性要求更為苛刻的古代。
程冬兒低眉回道:“官爺,民婦乃徐州漕縣小林村人。家鄉突遭瘟疫,民婦無路可去,隻得前來京都投奔夫君。”
這官爺聽她說來京都認親,還是認夫君,顯然不信地笑了聲:“你夫君是何人?姓甚名甚?”
“是韓府的。兵部侍郎韓老爺是民婦的公爹。”程冬兒並未拿出金子,而是把方才得到的兩錠銀子塞到他的手裏,迫使自己露出一個討好的笑:“請官爺通融通融。”
這人本就隸屬兵部,此番被派來賑災,哪裏會不認得頂頭上司。韓老爺,尤其是韓家二公子,就是在軍中做事的。
他這才眯眼細細地打量了程冬兒一番,見她模樣甚醜,又想到幾年前隱隱聽到的傳聞,韓家二公子娶了一個鄉下農女為妻,莫非真是她?可既然是夫妻,為何沒有住在一起,而是分隔兩地?
程冬兒把邊上的兒子往前輕輕一推:“民婦說的都是真話,這是民婦的兒子。”
記憶中韓琮長得和程冬兒一點兒也不像,倒是和原主那夫君一模一樣。程冬兒以前看那小說,就對縮小版這個詞有所懷疑,現在她不得不相信了,也有點感歎韓二公子基因的強大。
韓琮抬起一張不忿的小臉看向這個官爺。
官爺看得卻是一驚……信了!信了!
他有幸見過幾次韓將軍,這模樣,容不得他不信啊。
“你先去裏麵等著,我派人通報韓府。”這婦人還算會來事,且又塞了他兩錠銀子。這人把程冬兒安排在了良民隊裏,又問了她的姓名,便著了一個小吏去通報。小吏先是去了將軍府,得到回應,韓將軍在韓府,便又去了那韓侍郎的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