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第 93 章

字數:12209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嫁給厭世狀元郎(穿書) !
    “公主想明白就好。”斷掌老者抬眼看向那塊老舊的令牌:“楚陌現尚未成勢,已這般難纏。若叫他完全掌握北伐軍,將來必成我等大患。再說九龍令…他此回拿出,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
    原以為景程隱當年失妻喪子,心神大傷,必不得長壽。他們隱忍蟄伏,多年來一直盯著其親自組建的北伐軍,幾回算計,折北伐軍強將,又尋巧匠複刻九龍令。
    為的就是待時機成熟,少主攜九龍令赴北望山嶺,能一舉拿三十萬北伐軍。隻天不隨人願,永寧侯府男人都是錚錚鐵骨。幾十年謀劃,終於等到楊文毅、楊瑜西……可卻又冒出個楚陌,這個更是詭計多端。
    如今北伐軍有強將不說,其身份還是景程隱的弟子,九龍令也出了。公主大半輩子的心血全付之東流。
    屋內著素袍的老婦人,披散著一頭銀絲,巴掌大的臉上雖皺紋深刻,但依舊可見年輕時的貌美。年老,眼神卻清澈。唇上抹了口脂,這一點紅毫不顯突兀,還提了氣色。
    “贇哥,他已經完全掌控了北伐軍,不然哪敢隨意離開西北?”
    手指撥弄琴弦,她沒想到景程隱都那般了,還有心收徒。給出九龍令,這徒弟該是十分合心了。五十餘年了,她與小哥機關算盡,折了一個又一個北伐軍強將。
    軍無強將好收服。一枚九龍令證得身份,足矣。
    不想臨門了,卻是一場空。
    斷掌老者老眼一陰:“公主,要不在他回西北的路上…”抬手作刀落下。
    “不能,”老婦指壓著一根琴弦:“從此刻起,我們要緊著點心兒了,不能再把楚陌當成個隻是聰慧了一些的年輕人。他是景程隱教出來的,我們…”抬起掛拉下的眼皮,“就把他當成景程隱來應對。”
    “難道要縱虎歸西北?他已經打垮了東遼。”斷掌老者鎖眉:“東遼北院大王忽立瞑,被他逼得自刎後,還讓親信掛頭顱於王城城樓上。這才叫他退了兵。”
    “你既知道他厲害,那就不要燥。”老婦麵上輕鬆:“縱虎歸西北,可虎心在京裏。”再強悍的人,有了軟肋,就好對付。
    斷掌老者凝目:“楚府周圍全是景狗的暗衛,我等根本不得靠近。”
    “楚家小娘子也是有趣,像隻老鱉。”老婦笑道:“不過無事,現在孩子生了,楚陌也出息了,她總得出來走動。再有四月,就是恭親王妃的六十大壽。恭親王府必是要向楚府下帖的,咱們好好部署。”
    “四個月?”斷掌老者覺太久了,了結楚吉氏的事不宜遲。
    這是在質疑她嗎?老婦麵上仍慈和,但語調卻沉了:“你太小看楚陌了。小竹死了,不代表殺楚吉氏這件事就過去了。後續會如何,本宮也不知。你下去讓京裏幾個都把皮繃緊,謹言慎行。”
    “是。”
    鈧鈧,琴聲再起。一陣清風來,帶起幾片殘葉。木屋的門漸漸閉合,跪著的斷掌老者磕頭後,起身離開。
    宮裏皇帝左等右等,等到天黑也不見楚陌來見,心情失落:“肯定是在家看孩子呢。”
    皇上,真挺好。狀元爺不來,他還費心思給找個合適的理由。小尺子點了點頭:“狀元娘子才誕子又經那番大嚇,也要安撫。狀元爺肯定走不開。”
    “你說得對。”景易決定了:“明天下早朝後,朕要走一趟汪香胡同。”山不過來,他就過去。半年了,總得見個麵吧。
    也行,小尺子躬身:“那奴才去知會龐公公一聲,讓他安排妥當。”還有京機衛,也得好好部署。
    景易後倚,靠在龍椅上:“就不擺儀仗了。”君王儀仗一出,依例楚小奶奶得到府外恭迎。那楚陌不得把大門關緊了,再在門上掛塊拒絕來客的牌子?這個體麵,他就不要了。
    楚府,吉安一覺睡到天快黑,起來就對上她委屈巴巴的兒子。睡飽了,精氣神也回來了,身下的疼痛消減了大半。爬坐起,手裏被塞進一碗蹄花湯。
    “我來喂你。”楚陌想上前,卻被嶽母攔住了。王二娘拿著熱棉巾子站在床邊,衝著吉孟氏使眼色。吉孟氏推著人往外:“你先出去,我們有要緊事要辦。”小虎子喝了幾頓水了,今晚必須得喝上奶。
    吉安知道什麽事,看著抽抽搭搭的兒子大口喝起蹄花湯。
    “他那麽小吸得出來嗎?”楚陌想留下。
    吉孟氏卻是不允:“你趕緊出去待著。”
    “吸不出來,又嗷嗷哭。”
    事實證明,楚陌全屬多慮。小虎子餓極了,那是一股勁撒出來,立時就吃上了。痛得吉安咬牙切齒,待緩過氣,兒子頭上已生出汗。楚陌站在門外等啊等,等不來一聲啼哭,氣得背過身。
    兩刻後,小虎子被抱出來了,粉嫩的小嘴還在裹啊裹。楚陌賞了他一記冷瞥,大跨步進屋去看媳婦。
    吉安像是打完一場大仗,雙臂大展攤在床上。生娃、頭次喂奶都圓滿結束了,接下來就是按部就班地帶娃了。她信心十足。
    “他是不是太大勁了?”楚陌坐到床邊,伸手去解媳婦衣服想要查看:“不該給他取名小虎子。”
    抓住相公的手貼到臉上,吉安拍拍床:“陪我躺會,我想要你抱抱。”小虎子是太爺給取的,她想叫小後代小甜豆的。
    愉快地躺下,楚陌將媳婦抱在懷裏:“身下還疼嗎?我給你摁摁。”
    “還有一點疼。”吉安額擦著他下巴上的硬茬:“你白天都忙什麽了?”他沒睡多久,離開時她知道。隻是實在是太疲累了,那會她連眼皮都撐不開。
    楚陌找準童穩說的穴位,輕輕揉壓:“尋人問了一些事情,又細細捋了捋。午飯後見了一個京裏的老人,著其跑一趟津州府。”北漠還沒投降,他不能久留京中。但明知進奎文存異,總不能就這麽由著。
    他要給他找點麻煩事。
    提到津州,吉安就想起一事:“我答應辛語娘,要給她和她兒子自由身。”
    “你別掛心上了,這點小忙張首輔肯定不會推辭。”楚陌親了親妻子:“明日讓辛語去趟西樺街,再見一回樟雨。”樟雨與辛語說的那個事,絕對是別有用心。
    四品誥命,又姓黃,出身還可憐。對得上的,京裏就那麽一個。
    吉安沒意見:“大理寺少卿家那個嫡長子怎麽樣了?”那回永寧侯世子夫人說了那黃隱語的奇,歎命還是由人,提那嫡長僅言幼時靈慧,並未說長大後。
    “祁中垣的嫡長子叫祁澍。”楚陌揉好穴位,再去揉坐骨:“昌平二十四年中舉,那會他才二十歲,長相不遜江崇清。中舉後,年底準備成親的,卻在成親前一月,染上了天花。雖沒要命,臉上卻落了難看的疤。因這疤,大好的親事沒了,前途…也沒了。”
    “會不會太巧了?”吉安凝眉。
    楚陌也不瞞媳婦:“三年前祁澍外出遊學,至今未歸。祁澍的外家津州費氏,亦是大族。前刑部尚書費還就出自津州費氏。不過費還是二房,祁中垣原配費玉寜乃費氏嫡長房嫡長女。另費還雖也是嫡子,但其母是填房。”
    矮一頭,吉安聽得專心:“你不會無故與我說這些。”
    “那當然。”楚陌擁緊妻子,忍不住親了親,他愛極了她:“現刑部尚書進奎文住的宅子,是費還夫人梁氏賣予他的。黃隱語入津州費家時,費家長房太太高氏正懷孩子,故那會管家權在梁氏手裏。黃隱語是梁氏買進府的,也是梁氏安排她去伺候的費玉寜。”
    懂了,吉安疑惑:“太爺連這個都查了?”
    楚陌笑道:“查進奎文的時候,摸不著底,就把能查的全查了。可惜…費了那麽大勁兒,還抵不上楊小爺的三張畫。”
    吉安對太爺佩服得五體投地:“資助貧寒,也是為你日後在朝裏,不會勢單,孤立無援。”
    輕嗯了一聲,楚陌道:“誰叫他就攤上了我?哈哈…”那老頭盡愛操些不該操的心。早與他說了,好好安享餘生。他就是不聽,總覺他這麽大個人會被誰給吞吃了。
    “娘說太爺不知從哪翻出來一張虎皮,準備拿來給小虎子裁身衣裳。”吉安都不知該作何反應:“虎皮裁衣裳?”還不如直接拿來當毯子用。
    楚陌知道那虎皮:“是他年輕時,在長嶺山裏打的。我爹還蓋過幾年,輪到我,他也不拿出來了。”
    “等我養好了,我再給你做兩身新衣。”男人她自個疼。吉安往裏挪了挪,楚大老爺血氣方剛的,她現在伺候不起。
    楚陌沒攔著媳婦,躺平長吐一口氣:“等你養好了,我也差不多該回京了。你也別忙著做衣服,先好好疼疼我。剛在屋外,我滿心滿腦子都是小老虎喝奶的畫麵。”
    “好。”吉安答應得是很清脆,看著他堪稱完美的側顏,她心都怦怦亂跳:“繼續說費氏。”
    “青雨背後的主子,應該就是進奎文。”楚陌沉目:“費玉寜的母親還在世,我讓人去津州就是要找她。”他不是一個好多管閑事的人,但…若有人惹上頭,他也不介意把那些陳芝麻爛穀子一並翻出來,淘洗幹淨。
    拔出蘿卜帶出泥,吉安了然了:“你讓辛語去見樟雨,是打算把謝家也扯進去?”
    “不應該嗎?”楚陌輕撫著妻子的發:“鬧吧,這回我不想死太多人,西北有千頃荒場還等著人去開墾。”墾出來,就是他們家的了。
    千頃荒場!吉安不由吞咽了下:“那得要多少勞力?”
    “放心吧,京裏還有股大勢力隱在暗處。”楚陌一點都不擔心勞力匱乏:“等收拾幹淨了,有的是墾荒的人。一年墾不完,就十年、二十年,反正咱們不急糧吃。那地墾出來,就是留給後代的。”
    一聽說留給後代的,吉安便激動了,一下湊近:“這個好。”千頃地,即使一畝一年收成一百文,一頃地也有十兩銀,千頃那一年足萬兩銀。
    果然,一有小後代,安安的心就不全裝著他了。楚陌鼓起嘴,嘟囔道:“等小虎子滿兩歲,我便給他開蒙。”
    “兩歲會不會太早了?”
    楚陌轉過頭:“笨鳥先飛。”
    遲疑幾息,吉安雖還是有些舍不得,但仍點下了頭:“行吧。”等楚大老爺從西北回來,她再吹吹枕邊風,灌輸一下生活由人的理兒。
    九龍令一出,楚陌的另一重身份就掩不住了。加上皇帝那話,更是引得頗多人遐想。其中就屬碎花胡同謝家母女心情最為複雜。
    “吉氏命是真大。”謝紫靈兩手揪著絲帕,眉頭緊蹙:“這回沒能得手,也打草驚了蛇,日後再下手怕是難了。”那辛語心機夠深的,竟懂借刀殺人。
    鄒氏還沉得住氣,今兒也是叫她吃了一驚。沒想到楚陌竟是那人的弟子,看來“文王”轉世是一點不假了。按理,大景的江山本來就該是那位的。現在這一脈,隻是撿了個好。
    “總會有機會的。且,想要楚吉氏命的,不止我們。”
    提到這點,謝紫靈就更發燥:“母親,您說會不會有人似了咱們,也得了誰的提點?”誰會平白去殺吉氏…必有所圖。
    這也是她焦心的,鄒氏是深恨大丫頭:“咱們家不抵過去了。你爹現是白身。”
    “皇帝真是無情。”謝紫靈在心裏將那尊貴的王妃娘娘撕得七零八碎,她如今是無依無傍:“吉氏身邊的那個丫鬟,還是得抓著。”她也不能與謝紫妤僵著下去,得和緩關係。
    雖不想,但當下她能靠的也就隻有這個姐姐了。不過不急,得等雍王徹底冷落了姐姐,叫姐姐看透,她再往上湊。
    鄒氏點首:“也要防著點樟雨。她心思太深了。”吉氏怎麽說,也算是她半個前東家。她一點舊情都不念,很少有了。
    “母親放心。”
    一夜過去,翌日早朝宗室的幾個王爺全告了病。大臣們隻字不提九龍令了,隻頌楚陌用兵如神,再議暗子背後所謀。
    聽著那些說不到點上的話,景易都想罰他們一年俸祿。目光落在楊淩南身上,南邊又往京裏運了六車戰利,永寧侯比善之細心,沒忘了宮裏。這回楚小奶奶誕子,楊小爺是不是該挑份重禮送上門?
    他正為上楚府探望,備什麽禮發愁。
    察覺到目光的楊淩南,頭也不抬。殿上那位幸虧是君王,若為臣子,肯定是個大貪。小楚府一箱戰利都沒往宮裏送。他爹讓他意思下,還想著皇上不會收。
    那真的是想得美。來者不拒,隻恨永寧侯府送的少。
    墩子說,他們就該學楚小叔。他也想,但沒那底氣。
    “皇上,不知楚大人什麽時候回西北?”兵部尚書呂俊峰,頭殼都疼。北伐軍主帥無召回京。明麵上是送降書,實則…隻有楚陌自個清楚。禦史也不費勁彈劾他了,現在滿朝隻想他及早回去西北領兵。
    這個景易知道:“等孩子過完三朝。”
    此話一落,不少大臣都鬆了口氣。散朝後,景易回清乾殿換了身便服,便領著龐大福、小尺子出宮了。到楚府進門就見一張黑臉,嚇得景易腳下步子都小了。
    “怎麽了?”
    門房跪一地,楚陌冷漠地看著皇帝,遲遲才拱手行禮:“臣拜見皇上,皇上萬歲…”
    “可以了可以了,朕活不到萬歲。”景易大方地掃過小院。這宅子小是小了點,但人丁簡單,住著應很愜意。
    “小虎子呢?朕給他準備了一黑一白兩隻小玉虎。”
    楚陌現不想見那蠻鬧兒子,一夜吃六遍奶,他是要一夜長大嗎?安安才睡著就被吵醒,來來回回。他狠小東西兩句,母子一道眼淚巴巴。鬧了一夜,這會安靜了,太爺、嶽父嶽母全都沒起。
    “不用給他送虎,皇上要是有心,就送他兩個乳母吧。”
    他不提,景易都想不起來:“你家裏沒事先備乳母?”
    “小門小戶的,沒想到這茬。”楚陌盯著皇帝:“你有信得過的乳母嗎?”
    這不巧了,景易正想給小大斷奶:“有,一會就給你送來,隻要兩個嗎?皇後親選的,有六個,都是伺候我家小大的。”
    楚陌想了想:“你著人將她們都送來,臣擇兩個便可。”
    “行。”把他在愁的事解決完了,景易湊近:“陌啊,咱們去書房坐下好好說說話。”
    “臣也有事要與您說。”楚陌領人往正屋東耳房小書屋。進了門,瞧見布置,景易嘴都合不攏,走到圓毯那。瞧了瞧自個沾了塵的靴子,他都不好意思踩上去。但還是想試試那搖椅,踮著腳尖過去,一屁股坐下。
    往上一躺,輕輕搖,真的是身心都快活了。
    “善之,你說進奎文皮子下到底是姓進還是姓黎?”
    “有區別嗎?”楚陌到書案後坐:“都不過是一個下場。”倚靠著椅背,“皇上,你的暗衛裏有用樂譜下令的嗎?”
    雙目一緊,景易側首看向楚陌:“之前進奎文到過蒙府。”他怎麽沒想到?用樂譜下令,還真是聞所未聞,“龐大福,你以為呢?”
    身為暗衛首領,龐大福最是清楚這些:“暗衛裏沒有,但據奴才所知,前朝末帝所出的永寧公主,精通管弦,她身邊伺候的梅蘭竹菊都是聽樂行事。”
    景易麵上陰沉得可怖,龐大福提到的永寧公主即是凱景三年九九重陽之變的禍首,啞女黎隱。是的,啞女不啞,隻不愛言語。
    這永寧公主出生在皇宮,但卻非長在皇宮。其一落地就被前朝黎氏奉養著的所謂國師,斷為四爪金蟒。
    四爪蟒,乃儲君。別說黎氏的男子了,就是末帝都容不得她,終未等滿月就賜封號“永寧”,送往暮沉山別院養。吃穿用住全不虧,隻不能離開別院。
    黎朝破滅之後,群雄割據,南懷景家獨大。沒用幾年景家就拿下各方,立下國號。啞女…救過景氏七雄中的三位,那三位都情陷於她,另有兩雄愛慕她清醇良善,真是可笑至極。
    有五雄環繞,啞女卻對程隱一見鍾情。程隱早預見大禍,幾次欲殺她。隻五雄哪肯?聖祖在查到啞女身份後,亦想以她為餌,引黎氏殘餘勢力上鉤。
    黎隱!好名字,合了她的身份、遭遇。
    永寧公主?楚陌想起一事,老和尚殺雞前,都會給雞取一名,永寧。黎永寧和景程隱該是有深仇大恨。設想一下,進奎文是黎永寧的兒子,盯上吉安,無非是因吉安是他妻子。
    他與老和尚的關係,過去少有人知。進奎文之前不知他是景程隱的弟子,那盯上吉安,肯定不是為母尋仇。此人又與獨眼老怪相像,那獨眼老怪是他爹還是舅父?
    能掐會算…十有七八與方圓老和尚一樣,深諳觀星象。手指輕彈著椅把,楚陌彎唇,他的“死穴”暴露了。不過沒事,較之沒有死穴的活著,他更喜現在的日子。
    雖然小虎子很鬧,但也是安安拚了命給他生的。
    “陌啊,你能不能別一個人在那想,也說出來予我聽聽。”景易目前最無奈的是,查進奎文什麽也查不出來。即便知道其與獨眼老怪像,但獨眼老怪是誰?
    不知道啊。
    楚陌輕眨眼:“你先說說你查到了什麽?”
    “進奎文可能有養死士……”
    兩人在小書房裏談了足一個時辰才出來,景易看了小虎子後便離開了。
    西樺街角,被攔下的辛語,麵目平靜地看著兩步外的老貨,語調冷漠道:“你來找我,又為何事?”
    樟雨淡而一笑,絲毫未因所謀不成而落寞:“姑太太和辛語姑娘都是聰明人,樟雨服氣。”迎視著那清亮眸子,臉上的笑意漸漸散去,“你活得通透,我也不與弄虛的了。要害姑太太的是謝家二姑娘,也就是我現在的主子。我與你說黃豔兒的事,是想借姑老爺的手,報我滅門之仇。”
    楚陌看似什麽都不在乎,實則毒辣得很。辛語若真害了姑太太,他必會滅殺所有與姑太太死有關的人。她與黃豔兒也逃不過。
    “滅門之仇?”辛語凝眉。
    “年幼時我家裏窮,爹娘給我送去縣裏富戶府上,陪富戶家小姐練琴。”樟雨抬起右手,揉了揉拇指:“這手就是那時落下的病。十三歲時,宮裏選宮女。落到富戶家小姐頭上。富戶給了兩百兩銀,讓我頂替。兩百兩銀那時可以在閎衛府買五十畝良田,我去了。”
    辛語聽著,忽覺自己真的是好命。
    “十九歲出宮進恭王府服侍,我求了恩典,回了閎衛府一趟。那時我妹妹黃豔麗九歲,模樣隨了我,隻下巴根沒有黑痣。離家不久,閎衛府大澇,生了瘟疫。等瘟疫過去,我又回了閎衛府,找遍了,隻得爹娘兄弟全死,僅妹妹活了下來。”
    樟雨老眼裏含淚:“我四處打聽,花盡積蓄,用了八年才找到妹妹。可一眼瞧見那妹妹,我驚了。那哪裏是我家豔麗,她明明就是閎衛府宏文縣紅葉山上三易庵的小尼。那張臉那雙狐狸眼,我見過一次就不會忘。”
    “這跟滅門之仇有何關係?”辛語看樟雨不似在說假。
    “一開始我也以為小尼隻是頂了我妹妹的身份,想罷了。可不久之後,恭王側妃懷得好好的孩子,莫名小產。我一梳頭丫鬟,還不是側妃的貼身婢女,竟被王妃著人往死裏打。打得斷了氣,扔去了城外亂葬崗。
    也是我命大,沒死。靠著從死人堆裏扒下的東西,勉強養好身子。我想回閎衛府,又沒盤纏,就在津州尋了一家教坊做教習。
    沒幾年,我就聽說了黃豔兒被扶正的事。以為這輩子不會再見,可老天就是愛捉弄人。在我攢足身家,打算回鄉時,在津州…又遇上黃豔兒了。她沒有像第一回見那般躲避我,而是冷冷地看著我。
    我也不討人嫌,默默走開。但才出津州,就遇上截殺…也許是我命硬,竟又逃過了。隻那些人一直追著,我想不通,是誰要殺我。一路逃到陝東,我設計殺了兩個,逮了個活口。逼問之下才知,他們是拿銀子辦事。
    除了黃豔兒,我想不出旁的誰了。後來在齊州府遇著一老鄉,他是當年從閎衛府那逃出未歸的流民。其與我說,閎衛府宏文縣最先染上瘟疫的就是我家。
    我家豔兒在染上瘟疫前去過紅葉山。紅葉山上三易庵裏的姑子,多少都會點藥理。再加幾年前祁中垣的嫡長子祁澍,莫名染上天花,你說我該不該找黃豔兒報仇?”
    辛語怒了:“你報仇關我和姑什麽事?拖我們下水,你和黃豔兒沒區別,都一樣叫我惡心。”說完便離開了。
    回到府裏,便將事稟了楚陌。
    皇帝挺利索,中午就把大皇子的乳母全送來了。楚陌看過小尺子遞上的檔,又問了幾句話,留了兩個。小虎子嘴也是不挑,有口吃的就行。
    兩個乳母樣子幹淨,又極會帶孩子,聽娃兒哼唧,就能辨出是尿了、拉了還是餓了。吉安鬆了口氣,跟著學。
    京裏很平靜,楚陌是匆匆回匆匆走。
    他一走,不過半月,進奎文再拜訪蒙府。潛在暗處的幾個精通音律的暗衛,細細聽著。一人記一段,將完整的樂譜書出,上呈首領。
    《離恨》,一首安魂曲。景易嗤笑,他要安誰的魂?
    三月初二寅時末,東午門外,大臣們聚集,沒有楚陌的遲到,他們少有左右前後張望,不是目視前方,就是閉目養神。
    站在鴻臚寺卿後的大理寺少卿祁中垣,抬手揉捏眼角,也是怪了,今日這右眼總是跳。揉捏幾下,又夾了夾眼。手才放下,眼皮又跳。
    自嘲笑之,他這是要倒黴嗎?
    前排六部尚書均在列,進奎文頷著首,麵上無情緒,但心裏卻煩悶。自楚陌走後,京裏看似平靜,實則並不。他的死士沒了十七個,贇叔說景氏暗衛營的前任教頭王姣,帶人下的手。
    王姣,是景程隱的大丫鬟。他們在獵殺他的死士。
    鐺鐺鐺,一輛梨木馬車拐進東陽路,慢慢地朝著東午門去。像是算好了時辰一般,將臨卯時,馬車抵東午門外百丈停下。一個蒼發老婦,在一布巾老翁的攙扶下,下了馬車,一步一步走向東午門。
    “皇上,婦人津州費高氏要告大理寺少卿祁中垣之妻,四品恭人黃隱語,殺主害嫡……”
    聞聲,祁中垣心一頓,忽地回頭,立馬迎上:“嶽母、大哥…”百官回首望去,隻見老婦不等祁中垣靠近,就跪下了。
    “皇上,大理寺少卿包庇毒婦,苛待嫡子。前刑部尚書費還、現刑部尚書進奎文皆是佞臣,官官相護…可憐我女兒慘死,外孫有家不能歸,卻還得成全毒婦賢名。皇上…毒婦噬主,踩失母嫡子上位,這與佞臣篡位有何區別?老婦申冤無門,願滾刀山走火海,求您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