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愛心如潮

字數:6688   加入書籤

A+A-




    宋太平給兩個寶寶準備的幼教思想指導,在父親宋安民那裏一公開,隨即在整個朋友圈裏,引起了連鎖反應,各位和宋太平、肖瀟關係不錯的朋友和親屬,紛紛向宋安民這裏發過去指導寶寶成長的營養搭配、幼教教程、人生規劃等等。

    最為驚奇的是賀筱筱,直接親自講述了一遍如何成為富人的步驟,以及如何挑選助寶寶成霸業人選的方法:

    在人族聯盟以貢獻點取代了貨幣,並不是意味著就不會有窮人了,要時時有危機意識,先以貨幣尚還存在的時代,介紹如何發家致富,作為參考,風雲變幻,有備無患的。

    一、將生活費用變成第一資本。

    一個人用100元買了50雙拖鞋,拿到地攤上每雙賣3元,一共得到了150元。另一個人很窮,每個月領取100元生活補貼,全部用來買大米和油鹽。同樣是100元,前一個100元通過經營增值了,成為資本。後一個100元在價值上沒有任何改變,隻不過是一筆生活費用。

    貧窮者的問題就在於,他的錢很難由生活費用變成資本,更沒有資本意識和經營資本的經驗與技巧,所以,貧窮者就隻能一直窮下去

    我們可以發現:渴望是人生最大的動力,隻有對財富充滿渴望,而且在投資過程中享受到賺錢樂趣的人,才有可能將生活費用變成“第一資本”,同時,積累資本意識與經營資本的經驗與技巧,獲得最後的成功。

    二、最初幾年困難最大。

    其實,貧窮者要變成富人,最大的困難是最初幾年。有一則財富定律:對於白手起家的人來說,如果第一個百萬花費了10年時間,那麽,從100萬元到1000萬元,也許隻需5年,再從1000萬元到1億元,隻需要3年就足夠了。

    這一財富定律告訴我們:因為你已有豐富的經驗和啟動的資金,就像qì chē已經跑起來,速度已經加上去,隻需輕輕踩下油門,車就會疾駛如飛。開頭的5年可能是最艱苦的日子,接下來會越來越有樂趣,且越來越容易。

    我們可以發現:貧窮者不僅沒有資本,更大的問題的是沒有資本意識,沒有經營資本的經驗和技巧。貧窮者的錢如不是資本,也就隻能一直窮下去。

    三、貧窮者的財富隻有大腦。

    貧窮者是個弱勢群體,從來沒把握過局勢,很多時候連自己也不能支配,更不要說影響別人。貧窮者投資,缺的不僅僅是錢,而是行動的勇氣、思想的智慧與財商的動機。

    貧窮者最寶貴的資源是什麽?不是有限的那一點點存款,也不是身強力壯,而是大腦。以前總說思想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其實在我們這個時代,思想不僅是精神財富,還可以是物質化的有形財富。一個思想可能催生一個產業,也可能讓一種經營huó dòng產生前所未有的變化。

    我們可以發現:人與人之間最根本的差別不是高矮胖瘦,而是裝著經營知識、理財性格與資本思想的大腦。

    四、對自身能力的投資。

    有一位偉人的話,大意是一個人的價值大小,不是看他向社會索取多少,而是看他貢獻多少。相比之下,按勞分配並不是按你的勞動量來分配,而是要你生產出更多的價值。隻要你願意,你勞動的能力越強,創造的價值越多,就越可能獲得高的收入。多勞多得的根本是質而不是量,貧窮者最根本的投資是對自身能力的投資。

    我們可以發現:說到資本家,貧窮者就聯想到那些剝削工人剩餘勞動價值的人,心中自然有種抵觸。實際上,隻要你願意,你也可以當資本家,資本市場是向每一個人開放的,其中也有你的那一份天地。

    五、教育是最大投資。

    學曆隻是一般教育的證明,學校裏學到的隻是一些綜合性的基礎知識,人一輩子都需要學習。

    我們可以發現:教育是最大的投資,對很多貧窮者來說,他們的命運是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關的。因為貧困不是一種罪過,但貧困中的人都不得不承受它的惡果。

    六、勿以運氣為貧窮開脫

    關於資本的故事每個人都聽過不少。比如某個美國老太太,買了100股可口可樂股票,壓了幾十年,成了千萬富翁;某位中國老太太,捂了10年深發展原始股,也成了超級富婆。故事的主角都是老太太,笨頭笨腦,居然一彎腰就撿了一個金娃娃。

    從理論上講,美國老太和中國老太的投資都是成功的,但對更多的人而言,卻很難有什麽推廣價值。兩個老太憑什麽能夠堅持捂股?不是理智的分析,也不是堅定的信心,而是什麽都不懂,要麽是壓在箱底忘在腦後了,要麽是運氣的因素。貧窮者把很多事情都歸於運氣。因為隻有運氣是最好的借口,可以為自己的貧窮開脫。

    我們可以發現:在商品經濟時代,人人都會有運氣,不勞而獲不僅是可恥的,而且是不可能的。一個人之所以有權獲得收入,是因為他為社會生產出了產品,社會才給了他的回報。

    七、知本向資本靠攏。

    有個故事說的是一個國王要感謝一個大臣,就讓他提一個條件。大臣說:“我的要求不高,隻要在棋盤的第一個格子裏裝1粒米,第二個格子裏裝2粒,第三個格子裏裝4粒,第四個格子裏裝8粒,以此類推,直到把64個格子裝完。”

    國王一聽,暗暗發笑,要求太低了,照此bàn lǐ。不久,棋盤就裝不下了,改用麻袋,麻袋也不行了,改用小車,小車也不行了,糧倉很快告罄。數米的人累昏無數,那格子卻像個無底洞,怎麽也填不滿……國王終於發現,他上當了,因為他會變成沒有一粒米的窮者。一個東西哪怕基數很小,一旦以幾何級倍數增長,最後的結果也會很驚人的。

    貧窮者的發展難,起步難,堅持更難。就那麽幾粒米,你自己都沒了胃口。可一件事情的成功,往往就在於最後一步。當基數積累到一定的時候,隻需要跳一下格子,你就立地成佛了。這之前的一切都是鋪墊,沒有第一粒米,就沒有後麵的小車大車,這個過程是漫長的,也是艱難的。但是世界上聰明的人很多,有知識的人遍地都是,但真正能發大財的卻少,要把知識變為知本,隻有和資本聯姻才行。

    我們可以發現:富人靠資本生錢,貧窮者靠知本致富。以知本作為資本,赤手空拳打天下,可能是現代貧窮者們最後也最輝煌的夢想。但是,一個生活在底層的人,很難有俯瞰的眼光和軒昂的氣度,貧窮者內心最缺乏的其實就是這種自信!

    在我們要做一番事業的時候,單打獨鬥是行不通的,必須要有朋友相助,大家都知道,不怕狼一樣的對手,隻怕豬一樣的隊友。可以如此選擇共同奮鬥的人:

    既能共苦又能同甘。

    與想象種不同的是,共苦往往容易,因為大家條件境遇都不好,不共苦也沒辦法;而同甘有時候卻很難,多少共同創業者反目,不是因為不能一塊吃苦,而是經受不住成功後利益分配的考驗。能在利益麵前依然保持平和理智的內心,並與你分享的人,值得交往。

    不嫉妒你的優點又能容忍你的缺點。

    你的優點,真心為你感到驕傲;你有缺點,不會因此而嫌棄你,而是真誠地提醒你改善。如果不是原則問題,即使不改善也依然會與你交往。這樣的人,說明是個與人為善的人,值得交往。

    有孝心有大義。

    有孝心的人是懂得感恩的人。父母永遠是我們最大的恩人,如果連孝敬父母都做不到,很難想象這個人在危急時刻不會擺你一刀。孝敬父母不是做在表麵,而是能用長期的行動關心父母陪伴父母,在關鍵時刻能把父母放在第一位。

    正直真誠。

    做人正直,不藏私心,甚至有時候為了正直會得罪你,但正說明這樣的人內心是有分寸有原則的。今天能為了正直得罪你,明天才有可能為了你們的友誼不惜一切保護你。遇到正直真誠的人,不要被他們冰冷的表麵嚇跑,這種人值得交往。

    人格獨立內心強大。

    有自己獨立的人格,不會因為對方的身份地位而改變態度。跟乞丐可一起吃飯,並且真心不厭惡他們;跟高官可以平靜交談而不迎合諂媚他們;跟普通勞動者可以真心交談不嫌棄他們;……

    這樣的人假使你有一天落魄了,一定會伸出一隻手拉你一把;如果你有一天發達了,他依然會指出你的不足,防止你飄起來。這是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值得交往。

    心有靈犀無需多言。

    無需過多的語言,也能理解你,說明跟你有相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跟這樣的朋友交往,你會覺得很輕鬆,即使產生矛盾也能輕易化解。

    如果你想要交到值得深交的朋友,首先你得成為值得深交的人,與朋友們共勉。

    幸之助能獲得“經營之神“的美譽,全有賴於他的經營哲學:日積月累,做好每一天的小事。他常說,自己之所以有所成就,是因為不厭其煩地做好每一天的事。

    他指出:“我並沒有那麽長遠的規劃。珍視每一個日日夜夜,做好每一項工作,這是有今日輝煌的秘訣。遙想當年,我仿佛並沒有什麽要建一座大工廠的遠大規劃。創業初期,一天的營業額僅一元,後來又期盼一天有二元,達到二元又渴望三元,如此而已,我們隻不過是熱心地努力做好每一天的工作。他在一次演講中還說到,迄今每遇到難題的時候,他都捫心自問,自己是否以生命為賭注全力對待這項工作?當他感到非常煩惱苦悶時,往往是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工作。由此他便洗心革麵,全力向困難挑戰。有了勇氣,困難便不成其為困難了。

    “讓青年胸懷大誌的確是件好事,然而,為達此目的,需要日積月累,珍視每一天的每一件工作,由此而循序漸進地有所進步,長此下來,最終將成就偉大的事業。“幸之助是這樣告誡我們的,也是這樣去實踐的。正是有這種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小事的精神,才成就了鬆下龐大的個人事業。對人是如此,對企業也是如此。企業的生命存在於細節之中。成功的企業家都是關注細節的高手。

    卡爾森公司首席執行官m納爾遜提出了納爾遜原則,小事不可小看,細節方顯魅力。小事永遠不可忽視,他是成就大事的關鍵!

    這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dá àn。但正是這個“每天進步1%“,才造就了rì běn經濟騰飛的奇跡。荀子說: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它與戴明博士說的是同一個道理:凡事皆是由小至大,小事不願做,大事就會成空想。集腋成裘,要成功,必須從小事做起。

    在現實的管理中,不少公司往往會大談製定了多少規章製度、有什麽工作流程、工作手冊有多麽全麵,但是他們卻往往會忽視管理的精髓,即管理對細節的量化。就像我們經常在各種fú wù場合看到許多單位掛出的“微笑fú wù“標語,真正在實踐中做到的有幾個?但沃爾瑪做到了。對於職員的微笑,沃爾瑪規定,員工要對三米以內的顧客微笑,甚至還有個量化的標準:“請對顧客露出你的八顆牙“。為提高fú wù,沃爾瑪規定員工必須認真回答顧客的提問,而且永遠不要說“不知道“。還規定,員工即使再忙,都要放下手中的工作,親自帶領顧客來到他們要找的商品前麵,而不是指個大致方向就了事。正是注重了這些入微的小事、細節,才締造了強大的沃爾瑪帝國。

    東京貿易公司的一位專門負責為客商訂票的xiǎo jiě,她給國外一家公司的商務經理購買往來於東京、大阪之間的火車票。不久,這位經理發現了一件趣事:每次去大阪時,他的座位總是在列車右邊的窗口;返回東京時又總是靠左邊的窗口。經理問xiǎo jiě其中緣故,xiǎo jiě笑答:“車去大阪時,富士山在你右邊,返回東京時,山又出現在你的左邊。我想,外國人都喜歡rì běn富士山的景色,所以我替你買了不同位置的車票。“就這麽一樁不起眼的小事使這位德國經理深受感動,促使他把與這家公司的貿易額由400萬元提高到1200萬元。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商業社會中,公司規模日益擴大,員工更是成千上萬,其分工也越來越細,其中能夠從事決策的高層主管畢竟是少數,絕大多數員工從事的是簡單繁瑣的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也正是這一份份平凡的工作和一件件不起眼的小事才構成了公司卓著的成績。同樣,立大誌,幹大事,精神固然可嘉,但隻有腳踏實地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心思細致,注意抓住細節,才能養成做大事所需要的嚴密周到的作風。以認真的態度做好每一件小事,以責任心對待每個細節。這樣,你付出的是細心,得到的卻是整個世界!

    宋安民看著一篇篇雪花般發來的文檔,依舊在迅猛的增長,隻好向兒子宋太平說明現在出現的狀況。

    宋太平哭笑不得的向所有親朋發了一份語音消息:“萬分感謝各位親朋好友對我jiā bǎo寶的關心和愛護,小家夥們尚還剛出生不久,還是給他們一個快樂的童年吧,在小家夥的飲食方麵,家父和各位營養專家會悉心照料的,請大家放心,再次感謝各位親朋好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