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西秦猛虎(一)

字數:3565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經典春秋 !
    一、
    周平王東遷,諸侯國中還有一個獲利大戶,這就是秦國。
    說起來秦國並非周王室的嫡係諸侯,遠在周穆王時期,秦隻是戎族中的一個部落,古老的秦人屯居於西犬丘,但這個部落卻因為出現了一個造父而變得榮耀了。
    造父從祖父起便在周王室做了隨臣,造父是一個駕車能手,他在剛開始向泰豆氏學習駕車時,對老師十分謙恭有禮貌。可是三年過去了,泰豆氏卻連什麽技術也沒教給他,造父仍然侍從師傅以弟子禮,絲毫不怠。這時,泰豆氏才對造父說:“古詩中說過:擅長造弓的巧匠,一定要先學會編織簸箕;擅長冶金煉鐵的能人,一定要先學會縫接皮襖。你要學駕車的技術,首先要跟我學快步走。如果你走路能像我這樣快了,你才可以手執六根韁繩有六匹馬拉的大車。”
    造父趕緊回答說:“我一定按老師的教導去做。”
    泰豆氏在地上豎起了一根根的木樁,鋪成了一條窄窄的僅可立足的道路。老師首先踩在這些木樁上,來回疾走,快步如飛,從不失足跌下。造父照著老師的示範去刻苦練習,僅用了三天時間,就掌握了快步走的全部技巧要領。泰豆氏檢查了造父的學習成績後,不禁讚歎道:“看不出來,你是這麽機敏靈活,竟能這樣快地掌握快行技巧!凡是想學習駕車的人都應當像你這樣。從前你走路是得力於腳,同時受大腦的支配;現在要駕車就必須掌握好韁繩和口嚼的靈活應用,使馬走得緩急適度,互相配合,恰到好處。”
    造父一邊實踐一邊咀嚼著師傅的教誨,駕馭技術很快有了提高,但不久就發現當換上幾匹新馬之後駕馭起來還是有問題。他請教師傅,
    泰豆氏對他說:“你不僅要在內心真正領會和掌握了駕馭,同時還要學會掌握調試馬的脾性,才能做到在駕車時進退自如,轉彎合乎平穩,即使駕馭馬匹跑很遠的路也不至於讓馬力氣枯竭。真正掌握了駕車技術的人,應當是雙手熟練地握緊韁繩,全靠心的指揮,上路後既不用眼睛看,也不用鞭子趕;內心悠閑放鬆,身體端坐正直,六根韁繩不亂,二十四隻馬蹄落地不差分毫,進退旋轉樣樣符合馬的節奏,如果駕車達到了這樣的境界,車道的寬窄隻要能容下車輪和馬蹄也就夠了,無論道路險峻與平坦,對駕車人來說已經沒有什麽區別了。這些,就是我的全部駕車技術,你可要好好地記住它!學習駕車如此,做其他任何事情也都應當這樣。”
    從此造父更加刻苦訓練,熟悉馬匹的個性,駕馭技術日臻完善、駕輕就熟。這些禦馬的技術對造父的影響深遠,甚至波及到他的子孫。
    周穆王的聖駕的千裏馬都來自造父之手。造父與周穆王的歲數相近,都愛收養天下名馬,擅長駕馭狩獵。周穆王封造父為禦馬官,專管天子車輿。造父遊潼關得駿馬六匹,並知潼關東南山中的桃林產天下名馬。當時,周天子車乘的八匹駿馬,需品種統一,毛色無雜。造父得六匹名馬,若獻給周穆王,還少兩匹。若留為已用,其品種又都優於穆王車乘之馬,自感不安。於是,造父向周穆王奏明原委,決定親自入桃林尋良馬,補足八匹,送給穆王。周穆王答應了造父的請求,允許他去桃林之地去尋找與那六匹千裏馬同樣毛色的良馬。桃林之地,方圓三百餘裏,樹木參天,遮天蔽日,捕獲千裏良駒,實為困難。造父在桃林之中,風餐露宿,入蛇蟠之川,闖虎穴之溝,終於獲良馬兩匹,合圓六匹為二乘,實現了天子出駕雙車的規格。即:天子出征,車為二乘,一乘馬四匹。當造父將名為“驊騮”、“騄耳”兩匹千裏馬呈現給周穆王的以作奉獻的時候。讓周穆王十分喜悅,立即換了新車?,並為造父親捕的兩匹良馬賜名。從這時候起,周穆王對造父更是寵愛。有一天,召造父同乘,出都城豐鎬,縱馬西行,千裏馬速度飛快,加上造父嫻熟的駕馭技術,不一會,隨行衛隊就被遠遠地甩在身後,不見蹤影。君臣二人,乘興揚鞭催馬,,半日就到了西域。第一次看到這裏地廣人稀,山川壯麗,景色古樸,與關中大不一樣。加上珍禽猛獸遍地,君臣狩獵之心頓起,便開始拉弓射箭、追禽趕獸,很快狩獵獲珍獸猛禽滿車。這時,天色已晚,無法辨別歸途,便決定在西域找住處,寄宿一夜。二人駕車,任憑良馬緩緩而行。憑著良馬識途,千裏駒通神靈,不知不覺就到了難於覓見西域瑤池,得到西王母的熱情接待。
    這個故事傳到今天,西王母的神秘麵紗,還是由於造父的神奇駕馭,成就了一段神話傳說。
    然而就在周穆王在西王母的國度裏,流連忘返的時候,傳來徐國叛亂的消息。原來周穆王時期,東部有一個徐國,其國君經營了一個富庶的國度,擁有一支強大的軍隊。周邊五百裏、三十六國隻向許國朝貢,而不再理會周王室。一直是周穆王內心堪憂的事。所以經常對徐國國君下令,命其放棄東部霸主歸順周王室。強大起來的徐國國君那裏肯輕易就範,就在周穆王西去的時候,徐國國君率兵攻打王城,王城離群龍無首、危在旦夕。周穆王得到信息,敦促造父駕馭千裏馬速歸。造父自任輿駕,八匹千裏駒,如龍騰雲飛,神速地趕回到京城,使徐偃王猝不及防,徐偃王得知周穆王,乘八匹千裏駒駕雲而歸,大兵壓境,一夜之間,士兵逃亡近半。次日,周穆王率大軍攻打徐偃王,徐偃王大敗。徐偃王率殘兵敗將,一路敗退,但周穆王大軍緊追不舍。大破徐國,並殺死了徐偃王,平定了東部之亂。三十六國重新朝貢周王室。徐國也從此一蹶不振。
    由於大敗徐偃王而造父立功。周穆王將一個叫趙的城邑賜封於造父。從此造父的後裔便在這裏繁衍生存。這就是後來的晉國的趙氏家族,依次到戰國時候的趙國始祖。
    大約過了一百多年,到了周孝王時期蝸居在西犬丘的西秦的部落又出現一個秦非子。周孝王為了振興王室,抵禦北方戎狄的侵擾,選擇汧水、渭水之間這塊土壤肥沃的天然牧場大肆繁殖馬匹。周孝王對這件富國強兵的大事十分重視,每年都要去牧場檢閱一番。
    有一年,周孝王前往巡視馬匹飼養情況,從牧場中一位犬丘人那裏得知,非子極會養馬,馬隻要一經他手,就會又肥又壯又漂亮。周孝王立即命養馬的小臣帶非子來見。周孝王問到養馬之道,非子對答如流,對於馬匹的調養、訓練、繁殖和疾病防治等,都能說出一套高超的辦法。周孝王聽後十分高興,於是便讓非子到汧水、渭水之間主管馬匹。
    非子受命之後,盡職盡責,利用汧水、渭水之間的肥沃草地,沒過幾年時間,馬匹數目劇增,而且秦非子養的馬健壯且雄峻無比,周孝王每年都來視察,看到馬匹既多又壯個個都可被訓成戰馬,所以每次都非常滿意。為了獎賞和表彰非子的功勞,周孝王想讓非子繼承其父大駱的宗脈。但非子並非嫡出,這讓周孝王有些為難。
    因為申侯的女兒是大駱的正宮妻子,生有兒子就是嗣子成,是大駱的宗脈。周孝王要取消其宗脈資格來讓非子繼承,這下可是急壞了申侯,他忙不迭地來拜見周孝王,向周孝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申侯向周孝王說奏言說:“從前,我們先祖住在驪山生下一個女兒,成為戎胥軒的妻子,生下中潏,因有親戚關係,而中潏歸附周朝,保衛西部邊垂,西部邊垂也因而和睦。現在我把女兒嫁給大駱,生下嫡子成。申、駱再次聯姻,西戎都歸服,所以您才坐穩王位。求您仔細考慮一下,不要輕易地改換宗脈為好。”
    於是周孝王說:“從前伯益為舜帝主管禽獸,牲畜繁殖得很好。所以封有土地,賜予嬴姓。現在他的後人也替我養馬,我就應該分給他土地,讓他作為一個附庸國。”
    周孝王的一句話,雖然沒有把繼承宗脈的事情交給非子,卻把秦地賜給了非子,讓他再延續嬴氏的祭祀,號稱秦嬴。而且也不廢黜申侯女兒的兒子成做大駱的宗脈,以便與西戎和睦。於是秦地之主非子便成為秦地的第一代國主。號秦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