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七國大混戰(一)

字數:6925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經典春秋 !
    1.
    齊釐公苦心經營的破紀計劃,幾經輾轉,到如今發生了巨大變化。本來和鄭莊公約好的來年春天,不想鄭莊公卻以身體不佳待他恢複後在聯合伐紀,結果鄭莊公卻以離開人世做了回答。自打鄭莊公病故離世,齊釐公忽然感到自己也在衰老,如果不能盡快實現破紀大業,自己豈不是枉對父公臨終前的囑托了麽!想這些年,自己一直把滅紀的希望寄托在鄭莊公身上,殊不知這個鄭莊公,隻是一次次地投來輕諾,卻不能兌現。看來做任何事情,都要靠自己。他必須抓緊時間完成自己的複仇大業。指望任何人都不現實,必須是自己親自去踐行。
    齊釐公冷靜地分析了當前的形勢。如果自己發動討伐紀國的戰爭,鞭長莫及的周王室此時會無力相助。何況更有北部兩個城邑已經屬於鄭國,阻礙了周王室的大軍北上。隻是魯國卻是不容忽視的助紀勢力。而現在的魯國正糾結在宋國、鄭國的矛盾之中。鄭、宋兩國你來我往,糾結在交割三個城邑上,魯桓公本是好意調節,卻陷入了這種糾纏之中。這不是有意給他齊釐公創造機遇麽。
    此時不下手更待何時!齊釐公想。
    齊釐公主意已定。於是先派出使臣前往衛國和燕國,曆數紀國之罪狀,其實這些罪狀與衛、燕兩國並無關聯,諸如惡告齊國先祖齊哀公啊、派人暗殺公子夷仲年啊等等,但齊釐公後麵的話卻具有威脅性,如能相助齊國當永世不忘貴國相助之恩,形成世代盟國。齊釐公沒有說如果不支持伐紀的後果。派出去的使臣紛紛回來報告。
    當使臣返回齊國,結果不出齊釐公所料:
    燕宜侯答應出一百兵車、數千兵卒助齊伐紀。對於燕國是不是助齊伐紀,燕宜侯並不是那麽草率決定,而是遲疑不決。雖然和齊國沒什麽來往,隻是新君登基互相送禮祝賀而已,兩方邊境平和互不幹預。但燕宣侯卻看好齊國,其中有二。一則燕國與齊國毗鄰卻不與紀國毗鄰;二則齊國是中原有實力的大國之一,地處北部的燕國,無論如何都應該聯合一個大國,作為依靠,尤其是當下周王室王令不通,難以轄製強勢諸侯,以保一旦有入侵之敵時候有朋友相助。那直接可以助燕的非齊莫屬,因為中原任何一個國家想來燕國都要經過齊國。另外這個燕宜侯也是看齊國為中原強國,而且齊、衛是世代姻緣國,燕國與此二國毗鄰,與其保持一致、成為盟國,促成和諧三角局勢對燕國來說當然十分重要。燕宜侯不想成為齊國的對立麵。
    衛宣公對齊釐公來說更不在話下,基本是有求必應的。這也是齊釐公料定的事。原因很簡單齊釐公的大女兒宣薑,本來是說好要嫁給衛國世子急子的,結果卻被衛宣公收入後宮。當然這裏另有一段故事的。
    當年石碏(que)與陳國共謀殺了州籲,衛國從邢國迎回姬晉並立為衛國之君,號為衛宣公。這是姬晉萬萬沒想到的事情,自己回到衛國成為一國之君,權力空前。輪資排輩,他不如嫡長子姬完,論父公喜好,他不及州籲,然而衛國的形勢驟變,是他姬晉繼位了。可謂是天下好事輪流轉啊。
    衛宣公繼位,忙於朝政,很少有時間把目光投向後宮,這一日閑暇就信步到了後宮,就在這時父親衛莊公的一個小妾進入了他的眼簾,這就是夷薑。
    論起來這個夷薑應該是齊釐公同父的妹妹,齊莊公的小女。夷薑那時正是年輕美貌,不想夫君已經垂垂老矣,沒多久就與世長辭,丟下一個妙齡女子也是心氣難耐。
    這一日,衛國從邢國迎來了新國君,而且亦是年富力強。夷薑就以長輩身份上前搭訕,考慮冬日裏陰雨綿綿還為衛宣公送去絲棉保暖等,予以更多體貼。這一舉動也讓衛宣公動了歹念,兩人心照不宣就走到了一起。
    衛宣公與夷薑偷情私通之事,當朝文武視而不見,背地裏卻竊竊私語。老臣石碏為避開朝中大臣的耳目,就為其做主讓衛宣公正式納原配夫人刑妃。隻是衛宣公樂此不疲且與夷薑難舍難分。將邢妃冷落到一旁,仍與夷薑廝混。沒多久,衛宣公與夷薑生了一個兒子,取名急子。礙於眾人耳目便偷偷就把急子送出宮外托人撫養。隨著石碏等老臣老去不再顧及朝政。衛宣公便與夷薑公開廝混,再也不回避朝中人的耳目了。公開把急子接回宮中,並立急子為世子。
    就這樣隨著急子年齡漸漸長大,到了娶親的年齡。衛宣公就很認真地為急子求婚,這樣齊釐公的大女兒宣薑就進入了求親的視野。當聽說宣薑美貌非凡,衛宣公便動了惻隱之心。
    衛宣公名義上為世子建造新宮,召集國內名匠在淇河之上建築多層高台,朱欄華棟,重宮複室,極其華麗,名曰新台。其實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色欲,想看看這個兒媳的美貌。
    新台建成,衛宣公先是派急子做使臣去宋國應一個差事,遣開急子。然後派左公子姬泄赴齊迎宣薑入新台。新台剪彩、國君要登台視察,恰好此時宣薑已經被接入新台。衛宣公登
    台一看,這齊國美女果然天姿動人,真是國色天香。當下決定將宣薑納入後宮做自己的妃子。隨身的眾大夫誰也不敢說別的。就這樣衛宣公當夜便與宣薑同居新台。
    衛宣公完全替代了急子,與宣薑同居新台。當急子從宋國回來,原來說是自己的新娘卻成
    了自己後母。
    衛宣公令其拜後母,急子滿腹狐疑,但父公有令不得不拜。宣薑見到急子卻有另一種感覺,是苦是樂是酸是辣真可謂五味雜陳,難以言表。
    新台高高屹立在淇水河之上,華麗壯觀。上有藍天白雲,下有潺潺流水;遠望一片孤山,千裏碧翠,人間美景盡收眼底。伴著曉風闌月,這老夫少妻摟摟抱抱與新台之上,享盡人間美境春色,真是別具一番情致。
    宣薑原本是來嫁與世子急子的,沒有料想,卻成了衛宣公的妃子。既然你個老頭子要娶我,我就要個條件,那就是做你衛國的第一夫人。衛宣公得到了美人如醉如癡,哪裏還在乎宣薑提的條件,都一一應承下來。於是衛國的六宮後院的權力皆交給了宣薑。
    這就是齊釐公要衛國參戰,已經成為齊釐公女婿的衛宣公不得不百依百順的原因。於是衛宣公調兵遣將,派出二百兵車,步卒五千增援齊國伐紀。
    2.
    齊釐公想趁魯、鄭二國與宋國矛盾激化引起戰爭使魯國顧不上紀國之機,出其不意滅掉紀國。此時的齊釐公運籌帷幄,蓄勢多年的力量一呼而出。
    齊國聯合衛國、燕國向東發出五路大軍,齊釐公氣勢磅礴他要橫掃紀國,並要一口氣滅了紀國。
    這五路大軍分別是由齊僖公為主帥、公子薑彭生、連稱為副將的第一主路大軍;以世子薑諸兒為主將、高傒為副將的的二路大軍;以公孫戴仲為主將、燕國將領為副將的三路大軍;以公孫無知為主將、衛國將領為副將的四路大軍;以公子薑糾為主將,有管仲、召忽為輔佐的五路大軍。齊頭並進,殺向紀國。
    五路大軍約好從紀國西部的齊國領地南北一字型向東推進進殺入紀國,並決定在紀國都城聚首,五路大軍將在紀國都城攻城滅紀。從占領邊城到攻破紀都,齊釐公經過多年的努力,他已經下大決心,在魯國來不及顧忌紀國的時候,他要一舉滅掉紀國,從此在版圖上讓紀國消亡。
    五路大軍除了齊釐公的主路大軍之外,四路大軍各自攻打紀國邊境城邑。而齊釐公的主路大軍伺機而行。
    五路大軍十分順暢,分別攻下紀國四個邊境城邑,而齊釐公的主路人馬卻馬不停蹄直奔紀都。
    就在齊釐公的一路大軍所向披靡殺到紀國都城的時候。有人來報說:魯桓公率魯軍來救紀國。接到這個消息,讓齊釐公心頭一震,這個魯桓公在宋國作戰尤酣,怎麽忽然就掉頭來救紀國,即便如此又怎麽會這麽快就趕到了紀國啊!
    就在齊釐公尚在遲疑的時候。接著又有人來報說:鄭厲公率鄭軍來救紀國。
    齊釐公倒吸一口涼氣啊。難道這魯、鄭聯軍真的放棄了宋國來救紀國。這的確是齊釐公未曾想到的。齊釐公眼看著紀都城池,閉門嚴守,如何挑戰都閉不出戶。齊釐公必須做長期打算了,趕緊後退三十裏安營紮寨,一方麵等待其他四路大軍匯集,一方麵整頓人馬準備迎戰魯、鄭、紀聯軍,心裏說這可是一場惡戰!
    齊釐公還有趁魯國、鄭國大軍未到,齊國先攻城的想法。如果能在紀國救援兵力未到達拿下紀國,即便魯桓公趕到了,也無可奈何了。然而不管如何挑戰,紀國就是堅守城門,並不應戰,隻等待援兵。
    以紀武侯為國君的紀國朝廷上下,一直是恐懼齊國。
    齊國就像盤臥在紀國身邊的一條巨蟒、一隻猛虎,隨時都可能向自己撲來,要了自己的性命一般。這種恐懼從君到臣以至到黎民百姓。所以紀武侯一直不敢鬆懈對齊國的監控。甚至在臨淄都派有諜報人員,時時刻刻把齊國的動靜傳回紀國。
    當齊國調動五路大軍還從臨淄出發的時候,信息已經傳到了紀國。
    不管那個薑太公兩個兒子建立齊國、紀國的傳說是真是偽,在齊哀公之前,兩國還是相安無事的。以兄弟家族相處,自相和睦,延續數百年之多。周初的幾十年間,由於齊國、紀國聯手發展,掌控著鹽業和海產品,經濟富庶、人民安居樂業,所以紀國和齊國一樣也算是大國。在西周和春秋早期,東方的齊、魯、紀,可以說是三足鼎立。在周初三百多年的時間裏,齊國和紀國,基本是旗鼓相當,而且在某些時間段,紀國比齊國還顯得更為強勢。在齊莊公時期,紀國遠征夷國等他國獲得多方戰績和收獲,顯示了紀國在中原也具有強國榮譽。紀國鼎盛時期,曾經進攻齊國,齊國國君防範,甚至被迫遷都。而紀國在薑季侯時代由於把女兒嫁給了周懿王,更是有恃無恐,成為當時不可一世的諸侯。曾率領其四兄弟北進,占領了郱,邾、郚、鄑四國領地。3年後,其少弟又占領了鬱國。兄弟五人分兵把守,形成了一道使齊國難以逾越的防線。然而這都是過去的事情了。今非昔比,大敵當前,紀武侯當如何退敵呢?
    這次齊釐公親自率領五路大軍殺氣騰騰,大有滅紀的氣勢。紀國朝廷之內又是噪聲不斷。總體上紀國朝中大致分為兩派:一是以紀武侯為主的拒敵的力戰派,主張高壘城牆、備足兵器、以紀都為依托準備大戰;一是以叔姬為主的談和投降派,主張放棄抵抗、草擬降書、準備投降。直到兵臨城下,兩派仍爭執不下。
    紀武侯鄒著眉頭向老臣叔父薑寮求計。
    紀武侯的叔父薑寮是紀國朝中最老的重臣,這老臣捋著胡須手在微微顫抖,聲音也顯得十分蒼老。他說:“聽說當年先祖薑季率領幾個兄弟趕走齊國人,征服四國,擴大了紀國版圖,臨終留給後人治國方略都藏於金壺之中,隻是我們到現在也沒有發現金壺丹書所藏何處啊!”
    紀武侯歎了口氣,心想如果紀國朝中都是這樣的大臣,紀國滅國那一天也就快要到來了。
    大敵當前,紀武侯還是旗幟鮮明地主張抗齊,與齊軍決一死戰。
    他做了兩個決定:一是趕緊通報魯桓公,無論怎麽樣都希望他出兵相助;第二就是放棄邊境死保紀都。所以紀武侯將邊境的主要力量都調到紀都,高壘城牆,準備固守城池,與齊軍抵抗到底。
    邊境的城邑見齊國大軍打來趕緊作鳥獸散。那些當地的軍士也不敢奮力抵抗,看城池難守便潰不成軍,向內地逃竄。結果紀國邊境節節敗退。被殺的殺、被俘的俘,城邑中的輜重之物被搶掠一空。城池失守,自然是百姓流血犧牲。好在因為紀國的百姓都知道齊國要複前幾世之仇而心懷忐忑。一直恐懼齊軍來襲,而今果真見到齊國大軍圍攻城邑,都不相信自己的軍士能守住城邑,所以隻好四處躲避逃竄。
    這樣紀國的兵力都集中在紀國的都城。
    齊國五路大軍壓境,邊境城邑紛紛來報求助,紀武侯都是按兵不動。他決計依仗紀都城牆與齊國的大軍對峙進行殊死之戰。紀武侯就是做了最壞打算,那就是在紀都與齊軍頑抗到底,城破人亡。所以這一時期朝中朝中抵抗與投向派的較量也是接連不斷。
    正當來報:齊釐公大軍已經抵達紀都的時候,去求魯國求救的使臣回來了。
    紀武侯趕緊上朝聆聽使臣稟報。
    使臣匯報說:“魯桓公正在與鄭軍聯合伐宋。接到紀國國書,魯桓公雖然有些猶豫,還是決定助紀抗齊。盡管三國混戰十分激烈,魯桓公與鄭厲公商議決定放棄對宋國的戰爭,立即北上救紀。”
    這信息如一針強心劑給紀國朝堂帶來活力。
    紀武侯又了精神支柱了,他對朝臣重複說:“整合兵馬,嚴防死守,準備決戰。”
    此時使臣還跪在那裏沒有述說完。
    紀武侯就問:“還有什麽消息稟報寡人?”
    使臣說:“鄭厲公聽說魯桓公要救我紀國,也答應隨魯軍北上來救紀國。”
    紀武侯又問:“兩國援軍估計何時能夠達到?”
    使臣說:“我返回紀國時候,兩國已經開始修正人馬,決定馬上北上了。不會超過三天即可到達。”
    魯、鄭兩國聯合援助紀國,這消息對紀國朝堂有如石破天驚。朝中大臣都十分慶幸:竟然有兩個大國來救紀國,該我紀國不滅啊。就連一直主張和談求降的叔姬也來了情緒,決定按照紀武侯的命令守好西大門。
    紀軍上下得知魯、鄭聯軍來救,個個精神抖擻、增加不少士氣。
    當齊釐公來到紀都西門外求戰的時候,紀軍個個躍躍欲試,準備出戰。隻是叔姬不允許,隻是命令緊閉大門、嚴陣以待。叔姬是不見兔子不撒鷹,沒有看到魯、鄭聯軍到達,他是不會出戰的。
    齊釐公帶著公子彭生、少年將領連稱挑戰不成,一麵撤退回營寨調整,一方麵派人急喚其餘四路大軍迅速向都城靠近,準備一場惡戰。
    紀國都城一片死寂的靜。春寒料峭、烏鴉成群在空中盤旋。似乎在等待著那場血腥場麵的到來。
    一場空前的七國大混戰即將在紀國都城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