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見聞(三)
字數:4394 加入書籤
“難民開墾營的規定就是這樣。”在八人寢的宿舍內,帶隊的班長對著這些剛剛進去青州府得難民說著,一邊將自己拿出來的糧票交給靠近自己的人,讓他們互相傳閱仔細觀看。
“大……班長,我們在難民開墾營的時候不會給發錢,我們吃飯怎麽辦?”李四成舉手提問。
“公司在三個月的工作時間內會保證每三天一頓肉食,日常供應米飯管飽,三個月時間內不會給你們發放任何薪水。不過三月結束後會給一份獎勵金,這份獎勵金的數量不一定,就看各個班的工作效率如何工作效率高的,產出高的。那分發的獎勵金就多,少的獎勵金就少,所以大家要好好好,其次,我剛才提到的夜校學習文化文化程度高的同樣也有額外的獎勵。”班長說到。“不要光說話,還要看看你們手中的糧票,記住糧票是怎麽防止偽造的。這是我們登萊地區特別發行的貨幣。也就是說大家想要什麽都可以用這張糧票去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發現有假的糧票直接去找那些穿黑製服的舉報又會有獎勵。如果私自使用或隱瞞這種假幣會受到懲罰。”班長認真的叮囑。
“這種貨幣會不會被別人偽造?”袁崇煥詢問道。
“可以做到,但是會很困難,我們製作這種糧票的材質非常特殊,而且印刷和製作時也增加了防偽。目前為止我們一直在更新這種糧票的防偽版本,目前還未出現過任何仿製的現象。”導遊也是認真回答。
“你所說的合作社是什麽東西,”袁崇煥有些不好意思的詢問。
“袁大人不要客氣,我這次來就是陪伴袁大人看看登萊的,來的時候董大人已經交代過了,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讓袁大人帶著好奇來,帶著答案走。”導遊看出袁崇煥的不好意思於是寬慰起來。
“我們登萊建立的合作社是個公立的供銷社的擴大體,原本百姓采買日常生活用品時候需要到各個鎮或者是縣城購買,或者是一些跑貨郎挑著或許四處售賣,我們為了讓百姓方便就在固定區域建立了供銷社,提供百姓所需要用品。後來不止提供生活用品,我們建立了磨坊和醫療所給百姓和家中的牲畜治療,這樣供銷社麵積就要擴大了,所以供銷社就成了合作社,而我們有了固定的合作社,那麽對於貨物的采購就有了定點,和那些商人就可以簽訂穩定的合同。”導遊依舊是細致的解說。
“那商人會對他們征稅嗎?”這次提問的就不是袁崇煥了,而是他的副手。
“稅收我就不太清楚了,畢竟那是登萊巡撫和他們簽訂的合同就會提及的。不過我們登萊確實會對商人進行稅收,因為不交稅的商人我們不會和他們合作。”導遊這話也算是真的,畢竟興華公司雖然是承包最多的商業,不過其他與公司合作的商人也確實需要給登萊交稅,不過稅收落不到登萊巡撫的戶頭了,而袁可立和李嵩接手時登萊的庫房確實沒有什麽金銀銅幣,倒是各地的糧倉滿滿當當的。
而且比較有意思的是登萊青三府一共24個縣,而登萊兩地官員即使經曆黨爭召喚的官民也不多。登州六縣,萊州五縣,隻有3名縣令替換過,而青州最多13個縣反而替換了8個,這也導致縣令名義上有,不過處理日常事務全部是興華公司派遣的工作人員。而知縣如果真的想做點事情譬如濰縣的刑國璽就要經過登萊巡撫的派遣考核實際上是興華公司的組織部)通過後根據能力擔任實際的事務。不過其現在因為清正廉潔已經升任萊州府法院的副院長。
不過他既然可以能升到法院的副院長,僅是因為他的品格好,而且是他家中的子弟和親屬在興華公司擔任的職位也比較多。
“對商人進行收稅是大名比較困難的事情,你們居然在登來可以做到真的是很難得。”袁崇煥的語氣裏都是誇獎,不過眉頭卻皺的很深。
“確實如此,稅收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事情。但是稅也不能全部交給農民。目前大明的商人最主要的組成都是通過倒買倒賣來進行中間的差價牟利。其實他們應對的困難反而比農民的要少,在如今的自然條件下,百姓稅收負擔其實很重,尤其是遼東戰事興起之後。商人逐利但是也讓他們見識短淺。中華大地上經曆過這麽多次的王朝變遷。哪次商人可以在戰亂之中受到好處?”導遊有些憤憤不平。
他很清楚大明的商人不是生產型商人,如果在和平時期對於國家的作用確實有,但是現在局勢不同了,混亂的政局確實可以讓他們手中能獲得更多的糧食。將很多收到的銀子鑄成銀冬瓜藏在地窖裏,更多的土地幾乎免費收到自己的名下,但是這對於這個時期的大明來說反而是巨大的危害。
參觀一直在進行,袁崇煥又隨處觀看了興華公司在青州府建立的幾個比較大的水庫,而水庫的修繕和灌溉區的建設其實就從來沒有停止過。
“這麽大型的水利建設需要很多的人力成本和糧食物資的投入,對名利財力是一種很大的傷害。”袁崇煥看著即使臨近年根,依舊在奮力挖掘和運輸土方的難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確實,這是在短期內看來投入產出比差距很大的工程,但是我們登萊青地區的官員也很清楚,時候對民力的使用,是為了百姓安定下來有更好的生產環境。其實相比於很多飽讀詩書的人,百姓才是最聰明的,他們知道做什麽是好的,做什麽是壞的。哪些做起來會對自己有利?水利設施建設確實是一個花費時間長,見效慢的過程,不過相比於大明其他地方,登萊青三府百姓參加水利建設的積極性還是很大的,畢竟現在建立的每一條灌溉渠未來都會將水引到自己家的田地,而且我們不同於其他地方。登來青三府的各種基礎建設都會提供糧食與工具,雖然說到底是為了自己,不過百姓也不能空著肚子去幹活兒吧。而且修建水渠和這種工程的工具對百姓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我們不僅提供夥食和工具,而且對於那些工作積極的隊伍也會有獎勵。”導遊看著熱火朝天的工地,那臉上擔憂的表情反而變得有些欣慰。
眾人離開這段工地之後繼續向東走,看著隨風轉動的風車。袁崇煥的副手對著風車詢問:“那裏是不是你們口中所說的合作社。”
導遊都沒有看副手指的方向,他很清楚這裏確實有一個合作社,合作社比較標誌的一個建築就是風車,“確實那裏就是這附近幾個。村莊和農場的合作社,這位相公看到的就是合作社使用的風力磨坊。登來青三府糧的百姓的稅收是一成半的定額,但是百姓種出來的糧食。如果要出售,必須出售給官府,登萊地區一直在穩定糧食價格,從萬曆末開始到現在登萊地區的糧價沒有任何變化,百姓除了將一部分糧食出售給官府之後,剩下的糧食自己使用就需要用到磨坊,而風機磨坊的收費低廉,一些家裏沒有磨盤的家庭就會來這裏。”
看著鋪設了石塊兒硬化平整過的小路上,一個趕著牛車的老人車子上放了幾個木桶還有一個包裹起來的雜貨。導遊開口解釋:“這個應該就是剛剛磨房拿過來的麵粉,還有在供銷社買的一些商品。馬上過年了家裏總要吃點平常不舍的。”導遊解釋到。
不過既然已經來到了這裏,袁崇煥還是決定要進去看一看。掀起厚重的門簾,屋子裏一股熱氣讓袁崇煥的身體感覺到了一陣溫暖。
屋子並不算大,但是正中的櫃台後坐著一個年輕的姑娘,櫃台後麵是一排排擺放整齊顏色亮麗的貨物,姑娘正在櫃台上擦拭著一個同誌的小物件兒。導遊一眼就看出了那個東西,那是青年團特有的徽章,這是一個是圓形的和硬幣一樣大,銅澆築鑄造的,上麵的花紋正中間是一個書本輪廓,書本輪廓沒是一個鋤頭和鐵錘交叉下麵橫放著一支毛筆。
這個徽章和導遊得不太一樣,導遊的徽章略大於這個青年團的徽章,徽章著正底下會書寫5個正楷得小字“為人民辦事”而這一行小字上麵是一個鐮刀和錘子的交叉圖案。而整個徽章外圈是一圈花紋,中間則是以鮮豔的紅色打底,將銅金色的5個小字和交叉圖案映襯的很顯眼。
看著班長胸前的徽章,李四成很好奇,他的眼睛很不錯看得出這是一個銅製的,不過那一行小字自己確實看不清。
不過工作的忙碌讓李四成也來不及多想,很快就到了傍晚各個班開始排隊拿上自己的午飯,今天的晚飯比較不錯,玉米碴子粥和土豆番薯混合米飯的雜和飯,每人還給發了一個鹹鴨蛋。每個人的飯盒裏放的滿滿當當的還蓋上一層鹹菜,班長雖然是輪替的幹部,不過一下午的勞累也讓他感覺到了饑餓,也在大口吃飯。
從晚飯開始,大家其實已經到了休息的時間,看著班長吃飯沒有那麽急迫地李四成湊到班長的旁邊詢問他胸口的徽章是什麽意思?
聽到李四成詢問,班長滿臉都是喜悅的表情。“這個是黨徽。”
“啥是黨徽啊?”和李四成一個班組的另一個甲長也是好奇。
“你們剛來也不太清楚這個黨徽。是興化公司接納那些幹實事,幹好事的人進了這個黨,以後才有能到的。”班長把板塊都放到自己的左手,右手摸了摸胸口的黨徽。
“這個黨是啥意思?”另一個班裏的同事詢問。
“這個晚上學識字的時候我給你們講。”班長給大家留著謎語。
喜歡火紅大明請大家收藏:()火紅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