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中俄《尼布楚條約》

字數:2896   加入書籤

A+A-




    淺談清朝!
    且說中國北方,有個俄羅斯國,元朝時,已被蒙古兵滅掉大半,到了元朝衰微,俄羅斯又漸漸強盛起來,把蒙人盡行驅逐,獨霸一方。滿清初興,遣兵略黑龍江,俄羅斯亦發遠征軍,越外興安嶺,到黑龍江北岸。會清兵入關,無暇遠略,以哈巴羅夫為首的沙俄侵略軍強占雅克薩,修築城堡,並以此為據點,不斷向黑龍江內地深入,但都被清都統明安達禮及沙爾呼達,先後擊退,隻是雅克薩城占據如故。
    康熙二十一年,平定三藩之亂後,康熙帝亦留心東北形勢,與臣子商討攻取雅克薩這一戰略要地以及經營東北的方略。康熙先差副都統郎坦,托名出獵,渡過黑龍江,偵探雅克薩城形勢。
    郎坦回奏俄兵稀少,容易掃除,康熙帝乃決意征俄,預命戶部尚書伊桑阿,赴寧古塔督造大船,並築造墨爾根、齊齊哈爾兩城,添置十驛,以便水陸通餉。又遣薩布素為黑龍江將軍,籌畫戰備,令蒙古車臣汗,斷絕俄人貿易。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九月,清軍派人勒令雅克薩等地的沙俄侵略軍迅速撤離。俄軍頭目不予理睬,反而派人竄至璦琿搶掠。薩布素將其擊敗,並將黑龍江下遊沙俄侵略軍建立的據點全部焚毀,使雅克薩成為一座孤城。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台灣府正式納入大清帝國版圖,隸屬福建省,下設台灣縣,鳳山縣與諸羅縣,結束了鄭氏政權在台灣二十多年的統治。六月清軍兵臨雅克薩城下,向俄軍發出最後通牒,撤出雅克薩,退至雅庫次克,俄軍不予理睬。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正月,為了徹底消除沙俄侵略,康熙命都統彭春赴愛琿,負責收複雅克薩。四月,清軍約三千人在彭春統率下,攜戰艦、鳥槍、火炮和刀矛、盾牌等兵器,從愛琿出發,分水陸兩路向雅克薩開進。五月二十二日抵達雅克薩城下,當即向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發出通牒。托爾布津恃巢穴堅固,拒不從命。清軍於五月二十三日分水陸兩路列營攻擊。陸師布於城南,集戰船於城東南,列炮於城北。二十五日黎明,清軍發炮轟擊,侵略軍傷亡甚重,勢不能支。托爾布津乞降,遣使要求在保留武裝的條件下撤離雅克薩。經彭春同意後,俄軍撤至尼布楚。清軍趕走侵略軍後,平毀雅克薩城,即行回師,留部分兵力駐守愛琿,另派兵在愛琿、墨爾根(今黑龍江嫩江)屯田,加強黑龍江一帶防務。
    沙俄侵略軍被迫撤離雅克薩後,賊心不死,繼續拚湊兵力,圖謀再犯。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秋,莫斯科派兵600增援尼布楚。當獲知清軍撤走時,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率大批沙俄侵略軍再次竄到雅克薩,築起土壘,駐兵守禦。俄軍這一背信棄義的行為引起清政府的極大憤慨,康熙接到奏報,即下令反擊。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薩布素、郎談、班達爾善、馬喇等人率清軍2000多人進抵雅克薩城下,將城圍困起來,勒令沙俄侵略軍投降,托爾布津不理。清軍開始攻城,經過幾個月的戰鬥,托爾布津被擊斃,改由拜頓代行指揮,繼續頑抗。八月二十五日,清軍考慮到沙俄侵略者死守雅克薩,必待援兵,且考慮隆冬冰合後,艦船行動、馬匹糧秣等不便,於是在雅克薩城的南、北、東三麵掘壕圍困,在城西河上派戰艦巡邏,切斷守敵外援。
    俄侵略軍被圍困,戰死病死很多,雅克薩城旦夕可下,俄國攝政王急忙向清請求撤圍,遣使議定邊界。康熙答應其所請,準許俄侵略軍殘部撤往尼布楚,雅克薩反擊戰結束。
    俄方談判外交使團以戈洛文為全權大使,弗拉索夫為副使。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中國對俄談判團也自北京出發,前往色楞格斯克,與沙俄使臣戈洛文談判。談判團由領侍衛大臣索額圖、都統佟國綱、尚書阿喇尼、左都禦史馬齊、護軍統領馬喇以及漢官張鵬翮、陳世安等人組成。其中西洋傳教士張誠、徐日升作為譯官隨團前往。
    索額圖等使臣行至喀爾喀地方時,正值準噶爾領袖噶爾丹大舉侵犯喀爾喀蒙古,道路被阻,便退回了北京。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經中俄兩國代表重新商定,談判地點改在尼布楚。索額圖率領包括傳教士徐日升、張誠在內的清朝使團啟程前往尼布楚,經過兩個多月的艱苦跋涉,終於抵達尼布楚。
    中俄尼布楚劃界談判,在兩座緊連在一起的大帳篷裏開始,這座帳篷距離雙方的駐地距離均等,為五華裏。第一天談判,開局便火藥味十足,戈洛文譴責中國突然發兵俄羅斯,挑起邊境事端。中方欽差大臣索額圖,則曆數俄國入侵中國的犯罪行徑,正告戈洛文,雅克薩、貝加爾湖以東以及蒙古等全部領土,自古屬於中國。雙方第一天,都未亮出底牌,而是反複旁敲側擊,相互深淺,探查簽約底線。
    第二天兩國代表繼續會晤,戈洛文提出以黑龍江為界,黑龍江以北劃歸俄國,黑龍江以南歸屬於中國。索額圖駁斥他說,黑龍江兩岸皆為中國領土,俄國強占領了中國土地,他要求俄國歸還尼布楚和雅克薩等地。他另提出以勒拿河和貝加爾湖作為國界。戈洛文對此極力反對和詆毀。幾經爭執,戈洛文僅表示願把邊界劃到牛滿河,由於索額圖急於說出應以尼布楚為界,使談判陷入了被動,但戈洛文仍不接受,談判陷入危機。
    由於兩國談判的氣氛進一步惡化,戈洛文繼續自己的外交攻勢,這時,尼布楚周圍的布裏亞特和溫科特等族居民,不堪忍受沙皇的統治,爆發了抵抗俄軍的起義,並要求與清朝使團聯合進攻尼布楚。索額圖遂召水陸兩軍,會齊城下,擬即攻城。索額圖的軍事調遣和地方部族起義,終於讓戈洛文坐不住了,他既擔心與中國再發生戰爭,更害怕談判破裂,回莫斯科交不了差。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9月7日),中俄雙方舉行隆重的簽字儀式,索額圖和戈洛文先在條約上簽字、蓋章,然後宣讀誓詞,相互交換條約。這個條約就是《尼布楚議界條約》。條約規定以額爾古納河格爾必齊河外興安嶺為中俄兩國東段邊界,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和烏蘇裏江以東地區均為中國的領土。
    《尼布楚條約》是中國與外國劃定邊界的第一個近代主權國家間的條約。簽訂這個條約的中國政府是清朝,但使用的國名是中國。比如中國首席代表索額圖的全銜是“中國大聖皇帝欽差分界大臣議政大臣領侍衛內大臣”,就是說,他是中國皇帝欽差,行使中國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