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九錫

字數:3789   加入書籤

A+A-




    qzone.io,最快更新東魏新政 !
    三月底的鄴城,溫暖,舒適。
    行宮議事大殿。
    站在左側首位的高澄睡眼惺忪,一副無精打采的模樣。
    出列的司空孫騰正慷慨陳詞,曆數多年來高歡是如何匡扶社稷,有功於國。
    噴了許多口水就為了能陳述一個道理:天子應該為高王加九錫,也必須給高王加九錫。
    九錫可是個好玩意,本來隻是天子賞賜的九種禮器,代表天子對大臣的最高禮遇。
    隻不過因為被王莽、曹操拿到手過,給這些物件添上了另外一層含義:家裏沒人受過九錫也好意思謀朝篡位?
    昨天得了具體消息,高歡明天就能入鄴,不趕在大丞相進城之前搞定這事,難不成還讓人家站在議事大殿上,看著眾人為他請賜九錫?那多難為情啊。
    前兩天司馬子如找到高澄說起過這事,高澄欣然同意,畢竟要維持邀寵賣乖的孝子人設。
    整件事情是由孫騰起的頭,孫老大人自從收到高歡的勸慰信,就好像變了個人,每次遇見高澄,態度總是很恭謙,或者說,卑微?
    都做到這個份上了,孫老大人還覺得不夠,應該讓高王看見他的體貼。
    還有什麽比為高歡發一張篡位資格證的做法,更能體現他的一片赤誠?
    孫騰上躥下跳折騰得厲害,但高澄覺得他是媚眼拋給瞎子看,光是從前天司馬子如臉上猶豫糾結的神色,高澄就能猜到這事的結果。
    “孫司空這番話說得實在荒謬。”
    當先出來嗬斥的是年過六旬的侍中,華山王元鷙,平日裏不爭不鬧,隻是因為不值得,但都到了這個緊要關頭,哪還能不出來吼兩嗓子。
    要當這個出頭鳥,膽子自然不會小,元鷙那可是當年河陰之變時,跟爾朱榮站一起笑看洛陽兩千多宗室和大臣被屠殺的狠角色。
    因為是爾朱氏賜的王爵,鹹陽王元坦有次喝了點酒,質問他:你這種人憑什麽也能封王。’
    元鷙笑嘻嘻回答:因為我曾經砍下反叛的鹹陽王元禧的腦袋。
    很不巧,元坦正是元禧的兒子。
    “自古以來異姓加九錫之人,哪個不是亂臣賊子,莫非你孫司空記恨尚書令(高澄)曾羞辱你,要構陷高王謀逆不成!”元鷙逼問道。
    孫老大人心裏惱怒:咱兩這是誰在構陷?
    “我沒有!你莫要血口噴人。”
    “你分明就是心懷禍胎,你居然枉顧高王恩義,陛下,臣請誅這薄情寡義之人,以還高王清譽。”
    “你、你...”孫騰氣得吹胡子瞪眼睛,連話都說不利索。
    眼見孫騰吃癟,元善見自然樂得瞧熱鬧,至於誅殺孫騰這種話,他也隻是當玩笑聽,不過這個玩笑確實逗得他心裏高興。
    “華山王這番話請恕司馬遵業不敢苟同。”(司馬子如字遵業。)
    終於,司馬子如還是下場了。
    司馬子如品行不怎麽樣,卻對元魏還是懷有一定的感情,不過做為高歡的親信,至少這不能算優點。
    當然,他在這件事的立場偏向孫騰一方,畢竟他覺得高歡不可能接受九錫,既然這樣,讓高王看見大家對他的心意也隻有好處。
    “加九錫之禮本是天子對臣僚展示恩寵的行為,不過是有亂臣賊子一時竊據,才使得華山王有如此說法。”
    司馬子如頓了頓,繼續道:“出帝(元修)棄國,高王迎立天子,夙興夜寐操勞國事,從無僭越之心,若加九錫是亂臣賊子自王莽、曹操起始,那麽,加九錫為忠誠義士也將由高王為開端。”
    一番話說得慷慨激昂,不愧是能言善辯的司馬子如。
    原本孫騰被辯得啞口無言時,好幾個宗室差點沒忍住出來痛打落水狗。
    此刻司馬子如直接堵死了元鷙的話,再也沒人有動靜了。
    “尚書令以為如何?”元善見問向高澄道。
    掉線了許久的高澄,這時候才好似重新連接,回到遊戲。
    “回稟陛下,事關臣父,臣惶恐不知所措,一切聽從陛下決議。”
    高澄又把皮球踢回給元善見。
    “朕準孫卿家所奏,擬朕旨意,大丞相......”
    元善見後頭說了些什麽,高澄沒有仔細聽,無非就是誇功頌德之類。
    至於元善見這麽配合,自然是昨晚高澄找大舅子談心時,問過大舅子一個問題。
    ‘九錫,臣父肯不肯接是一回事,陛下願不願給則是另一回事,陛下以為咧?’
    ......
    長廣公寺坐落在鄴北城東部,香客主要來自附近的幾個裏坊,香火不算鼎盛,廟裏和尚至少也衣食無憂,甚至還有富餘。
    北魏文成帝時,主政鄴城的陸馥為官清平,懲惡扶弱,造福一方,於是吏民以他的名字修建了這座佛廟。
    王老漢在長廣公寺寺外擺了十多年茶水攤,可像這樣俊俏的小郎君,實在見得少。
    這時候已經是午後,那小郎君帶了一個中年人還有幾個年輕武人進他茶攤裏喝水。
    “辛苦士良隨我閑逛。”
    坐在茶攤裏,少年人向與他同桌的中年人笑道。
    少年人自然是下了朝的高澄,與他同桌的,是新入幕府的王士良,剛剛受任京畿大都督府司馬,兼領外兵參軍。
    順帶一提,大都督府如今主要僚屬為長史陳元康,兼領功曹參軍;司馬兩人,另一人為兼領中兵參軍的崔季舒。
    王士良,字君明,生於宣武帝景明元年(500年),如今三十有六,王士良小的時候先亡母,後喪父,是由繼母梁氏撫養長大,因此他對繼母非常孝順。
    爾朱氏掌權時,王士良受征召入爾朱仲遠幕府,孝莊帝時期,隨軍抵抗河西賊帥紇豆陵步蕃,被俘,可憑著滿腹才氣,當俘虜給當成了孫女婿。
    之後,王士良勸說紇豆陵步蕃歸順北魏,兩魏分立後,依舊留在東方。
    “良能得世子青睞,何談辛苦。”王士良謙虛道。
    高澄笑了笑,終於問出了他最看重的問題:“士良平日可有養生訣竅?”
    如果他沒記錯,這位心腹幕僚可活了八十一歲,在這個年代,絕對算得上少有的高壽了。